第224節 偷襲日本(1)

1929年,3月30日,距離日本撤軍還有一天時間,這月有31天。

“時值今日,中國人給日本設定的撤軍時間已經將近,但是兩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似乎並不大,中國軍隊並沒有針對性的調動,中國政府也僅僅是採取了一些抗議措施。中國人似乎並不準備戰爭,這次中國的強硬軍閥,已經就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趙澤勇將軍似乎收起了他一貫的蠻橫態度。”

英國報紙報道。

“據知情人透露,除了法國,聯省這兩年貿易增長最快的國家是日本,也許正是因爲經濟利益因素,趙總統才放棄了一貫的強硬姿態,也許正是爲了聯省的利益,而暫時放下了國家的尊嚴問題。我想這是理性的,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和平,對聯省影響應該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首當其衝的,畢竟趙已經就任了中華民國總統,而他手裡最大最可靠的力量仍然是聯省。聯省的和平穩定,對法國在東方利益至關重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越南。”

法國報紙報道。

“中國輕易打敗日本這不可想象的,而日本將中國滅亡也一點不現實,世界即將進入20世紀的第四個十年,和平是世界的主流,像第一次世界大戰那種慘劇是不可能在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毫無疑問是一場終結戰爭的戰爭,沒一個現代國家都充分認識到,自己已經失去了消滅另一個現代國家的能力。儘管東方並沒有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那樣規模的戰爭。顯然東方人從西方基督世界的教訓中吸取了經驗,他們不可能發動大規模戰爭。而中日兩個太平洋彼岸的國家間的和平。也勢必給美國帶來繁榮。”

美國報紙報道。

“中國是一個懦弱的國家,日本是一個懦弱的民族,這樣的兩個國家間爆不爆發戰爭對世界而言根本就是無足輕重的,可笑的是全世界的目光竟然都集中到這裡,試想一下蒼鷹的世界裡卻總是充斥着螞蟻的新聞這多麼可笑。”

意大利報紙報道。

“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必有一戰,即便不是今天,今後也必然會有一次戰爭。這是兩個帝國主義之間的爭鬥。曾幾何時我們跟中華民國還是戰友,我們相互幫助中蘇兩個民族間的革命事業。可是他們背叛了革命。先是蔣價石背叛了革命,接着是趙澤勇在資本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毫無疑問中華民國正在走向帝國主義,那麼他們作爲一個心生的帝國主義,跟老牌的帝國主義日本之間的矛盾必然不可調和,真正已經成爲必然。”

蘇聯報紙報道。

而日本報紙呢,則開始大肆嘲笑中國政府。

“明天就在明天,中國人給我大日本帝國皇軍限定的撤軍日期即將到來。可是中國軍隊並沒有任何行動,而我大日本帝國軍隊不畏懼威脅,反而向青島增兵一個師團。而中華民國政府呢,他們繼承了歷屆中國政府一貫的懦弱,並沒有就此在發表任何官方態度。”

“中國政府就我國增兵青島發表強烈抗議。抗議,強烈抗議。嚴正抗議,除了這些詞外,中國政府似乎並不懂得其他的外交辭令,在這裡小報編輯特意查了一下外交詞典,可用的詞彙還有以下一些:譴責。強烈譴責”

當然也有一些態度比較公正的媒體發出不同的觀點。

“日本不應該總看到跟鄰國的不和諧一面。目前的對峙狀態對雙方其實都是不利的,中日兩國作爲亞洲地區兩個歷史最悠久。文化最發達,國力最強大的主權國家,理應和睦親善,繼續這樣衝突下去,必然會對中日關係造成不可彌合的傷痕。”

“日本應該理解中國的態度。尤其是中國目前執政的是西南地區的領袖人物,他必須爲西南地區考慮。西南聯省自從結束了跟英國和意大利的爭端後,地區權力大張,收回了海關、治外法權等一系列國權,同時他們的經濟飛速發展,稱其爲奇蹟一點都不過份。而且聯省也是有願望跟世界其他國家保持經濟交往的,也跟我國達成了多項經濟合作協議。其中貿易往來,關稅談判都有很大程度的建設性條款達成。而我與聯省的貿易和經濟合作,這兩年來也在飛速的發展,據統計,聯省地區與日本的貿易增長速度已經超過美日兩國,相信不久的將來,日本將會在與聯省合作的基礎上,與中國成爲最大的貿易伙伴。”

中國報界則一片哀鴻。

有唱衰的聲音,有鼓舞的言論,各黨派也表達自己的態度,有挺的,有貶的。

支持聯省和現任國民政府的則是號召民衆臥薪嚐膽正視中國和日本的差距,落後就要捱打,擱置山東問題臥薪嚐膽三十年定叫倭寇草不留。反對聯省和現任政府的則是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刻意把孫科那時候的照會在刊登了一遍,沒有金剛鑽何必攬那瓷器活呢,當時把話說的那麼滿,讓自己顯得前倨後恭下不來臺,建議孫科下野,趙澤勇回聯省抱孩子去。

聯省報紙力挺趙澤勇,表示趙督軍的話還從來沒有不兌現的,當然這次並不是趙督軍的意見,所有的照會都是國民政府所主導,是孫科政府的態度,不代表趙督軍,外界報紙將其強加在趙督軍身上顯然是不公平的,我們是一個總理制國家,總統不過是象徵,是沒有實權的,可是出現問題偏偏要總統來負責人這簡直就是強人所難。

在南京,國民政府總理孫科此時簡直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他才風光了三個月,可突然風向就轉了,一切針對性言論一半是衝着趙澤勇的。還有另一半可是衝着自己的。突然他覺得要完蛋,尤其是看到報紙的報道。簡直是世界末日啊。他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被趙澤勇給耍了,被趙澤勇給出賣了,根本就是讓他來頂缸的,從一開始就是,目的就是讓自己幫他把髒活累活都幹完,把元老舊勢力清除的差不多了,現在剛好藉此事將自己也清除出去。

讓自己發表了強硬態度後,趙澤勇不採取強硬的措施。然後讓自己成爲笑柄。現在自己下野是小,丟人是大啊,堂堂孫中山的後代鬧出這樣的笑話,這還怎麼活。恐怕這個阿斗自己是當定了,成爲千古笑柄啊。

而去求見趙澤勇,此時卻根本就不見自己了。

趙澤勇在哪裡,先去了上海。目送自己的船隊前往日本,接着飛回了欽州,進入了海軍總司令部。

從欽州出發的船隊在自己回來前已經出發了,目標是日本的東京,船上運載的是糧食、種子還有紗線等工業品。

要說聯省跟日本的貿易增長,也主要是這幾種商品。糧食不用說了。西南聯省的農業發展,以中糧公司爲龍頭,以農會爲組織,發展速度是讓人瞠目結舌的,優良種子。肥料供應,市場保證。讓這幾年糧食持續增產,僅僅川滇黔桂四省就足以保證長江以南的中國糧食供應,再說中國產糧區還有許多,江南魚米之鄉不可小覷,胡廣豐天下足可不是一句口號,東三省更是有名的糧倉。所以一時間中國糧食是過剩的,聯省糧食過剩尤甚,要不是農會出面給政府施壓,中糧公司組織各種渠道,估計糧食早就降價的讓農民要撂荒了。

對外開拓是中糧公司的重要任務,而人多地少總是發生米騷動的日本,是最好的市場。可是日本人不太樂意進口糧食,他們倒是對解決了中國南方吃飯問題的雜交稻種子很感興趣,希望購買原種,中糧公司拒絕了,採取偷盜失敗了,前年達成協議,日本每年從中糧進口三百萬噸糧食,中糧公司給日本提供兩千萬噸種子的配額,此舉徹底解決了日本的吃飯問題,這兩年間日本幾乎很少見暴民搶米事件。日本人聲稱這種合作是中日合作的典範。

糧食外,聯省出口日本的最大宗產品自然是紗線了,錢臣看到人造絲、棉、毛、麻有利可圖,這幾年瘋狂的擴建興華集團的尼龍廠,各型尼龍絲生產出來製作成紗線、絲錠等原材料,在供應聯省紡織產業的同時,還有能力出口日本。聯省的紡織企業在布匹領域迅速的擠佔了洋人的市場,獨霸聯省市場的同時,積極開拓上海和北方市場,擴張非常迅速。

而聯省紡織業的擴張開始讓日本非常恐慌,直到去年,聯省突然答應了跟日本合作,向日本出口廉價的尼龍絲原料,通過日本的紡織廠加工成布料出口到世界各地去。英美尼龍絲將打敗廉價的日本紡織品的預言沒有變成事實,反而是助長了日本紡織品對英美紡織品的打擊,相當多的英美紡織廠倒閉,同時跟日本的貿易爭端也持續擴大。

這幾項商品往返於日本的商船每年都有上百趟,幾乎每天都有船隻航行向日本,每天都有日本船舶進入中國,進入聯省港口。按說趙澤勇不該這麼關心,可是今天不一樣,今天的這批商船清一色的都是集裝箱船。

跟日本貿易的飛速發展,讓航運業也在飛速發展,航運方式也在發展,聯省主推的集裝箱模式也帶到了日本,日本在長崎、東京等大港口都開始設立集裝箱碼頭,開始用以實驗,現在則已經正式商用了,便捷的方式日本人也喜歡。唯一遺憾的是,在集裝箱運輸領域,中國人是佔主導的,現在只有中國有規模化的生產集裝箱的工廠,造船廠也有專門製造集裝箱船的船塢,在這方面日本落後了。

所以今天出發的所有船隻就都是中國船隻了。而這次也將是創紀錄的一次航行。從欽州港出發有十六艘集裝箱船,每艘都是大型船隻,最小的也有一萬多噸,是聯省最早期的集裝箱型號。而從上海出發的集裝箱船有三十艘,船型都非常新,最大的有四萬噸,最小的也有兩萬多噸。目前這些船,基本上是中國所有的集裝箱船了,爲什麼要一次性出動,根據中國人的說法是,爲了創造一次世界紀錄。

在欽州港和上海港都有記錄員,日本那邊也有配合人員,中國人想要證明,集裝箱運輸的優越性,從這次從中國港口出發就開始計時,等商品送交到客戶手中結束。接下來還要進行對比實驗,用普通散貨船運輸來跟集裝箱運輸對比,中國人立志要將集裝箱運輸的效率提高到比普通散貨船高百分之三十的程度。

一切都很隱蔽。

第82節 扶持乾兒子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50節 進佔廣西第16節 缺錢了第45節 跳彈第167節 捷克式機槍第131節 不同兵種的競爭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86節 充實軍備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52節 福爾貝克第14節 借槍第133節 勝敗第30節 倒唐第69節 農會在川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99節 廣西龍頭第17節 新軍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100節 年輪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209節 對日準備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100節 處分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128節 擴軍計劃第78節 航母消息第40節 被發現了第14節 三蹦子第34節 聯合艦隊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91節 演習第214節 坑兒的鑽石第36節 聯合艦隊第204節 農會和工會第53節 身兼兩職第222節 暗鬥第202節 局勢混亂第41節 剿匪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155節 大胃口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09節 汀泗橋戰役第129節 收回英租界第89節 回蒙自第71節 交戰第94節 張富提親第61節 懲惡揚善第82節 湖南伢子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80節 出川第219節 激烈的發佈會(1)第9節 四大龍頭第75節 選舉出官科舉出吏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69節 農會在川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64節 全民習武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67節 中糖公司第93節 十艘航母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49節 省長很忙第70節 爭地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12節 武漢大戰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24節 反帝運動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13節 錢臣第121節 獵殺英艦(3)第16節 聯省大議會第9節 四大龍頭第一百十一八節 通告第151節 奇襲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195節 戰俘問題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233節 山東戰役第137節 整合軍工
第82節 扶持乾兒子第210節 軍閥戰爭第50節 進佔廣西第16節 缺錢了第45節 跳彈第167節 捷克式機槍第131節 不同兵種的競爭第18節 護法戰爭結束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169節 意大利人來了第86節 充實軍備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52節 福爾貝克第14節 借槍第133節 勝敗第30節 倒唐第69節 農會在川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99節 廣西龍頭第17節 新軍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100節 年輪第221節 孫科投降第30節 主持海軍(1)第209節 對日準備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第108節 錢是個問題第100節 處分第159節 總攻準備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128節 擴軍計劃第78節 航母消息第40節 被發現了第14節 三蹦子第34節 聯合艦隊第54節 烈馬奔騰第168節 瓜分河南第207節 北伐結束第228節 誰報復誰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91節 演習第214節 坑兒的鑽石第36節 聯合艦隊第204節 農會和工會第53節 身兼兩職第222節 暗鬥第202節 局勢混亂第41節 剿匪第28節 去做特使第79節 欽州港通車第56節 休假也不能閒着第155節 大胃口第70節 胡萬整軍第109節 汀泗橋戰役第129節 收回英租界第89節 回蒙自第71節 交戰第94節 張富提親第61節 懲惡揚善第82節 湖南伢子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80節 出川第219節 激烈的發佈會(1)第9節 四大龍頭第75節 選舉出官科舉出吏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99節 用腳的閃電戰第44節 雙料諾獎的麻煩第40節 張澈的實驗第206節 海軍情況第69節 農會在川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64節 全民習武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117節 追殺英國軍艦第67節 中糖公司第93節 十艘航母第122節 獵殺英艦(4)第49節 省長很忙第70節 爭地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222節 我不是阿斗第112節 武漢大戰第141節 馮玉祥的機遇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24節 反帝運動第165節 意大利救援軍第13節 錢臣第121節 獵殺英艦(3)第16節 聯省大議會第9節 四大龍頭第一百十一八節 通告第151節 奇襲第68節 很多個‘中’字公司第195節 戰俘問題第234節 廣島海戰第233節 山東戰役第137節 整合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