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對方是名門,趙澤勇見過的王鴻圖家。

要說雲南還有能跟趙澤勇這個軍閥身份門當戶對的人家的話,也就是隻有寥寥,王家絕對算一個。

看着張富拿來的王家小女照片,趙澤勇心中一動,小姑娘啊。一個穿着學生裝,上衣是短袖布衫,下面是過膝的裙子,腳上登着一雙黑皮鞋,還穿着過膝的長筒毛襪。照片的背景是一棵過牆的繁樹,小姑娘手攀着枝條,青春飛揚。

好一張經典的民國女學生的踏青照片啊。

見到趙澤勇看的入神,張富抓住機會道:“這孩子在上海上學,明年就畢業了,王東家的想法是讓孩子回來,找個好人家踏實。”

趙澤勇欣賞着這淳樸的照片,只應了一聲。

張富則繼續道:“王東家說了,嫁妝絕對讓督軍滿意,蒙自到箇舊等縣的幾條鐵路就是嫁妝,這可是大手筆啊。”

蒙自到周邊的縣確實有幾條鐵路,是王鴻圖集資修建的,當年法國人要修滇越鐵路,王鴻圖等一批愛國商人集資想要保下中國境內的路權,結果腐朽的清王朝還是把路權交給了法國人。王鴻圖索性就用這筆錢在蒙自周邊修建了幾條鐵路,採取的制式跟法國人相同,都是窄軌。因爲當初他們請的技術人員也是法國人,根據中法的條約,雲南修鐵路都得通過法國操辦,着實恥辱。

這樣的嫁妝倒是讓趙澤勇感覺有點意思,不過卻覺得王鴻圖沒什麼誠意。

“要是我沒記錯的話,蒙自境內我可修了不少新鐵路,技術等各方面都比老鐵路要好多了,王東家的鐵路怕是沒什麼生意了吧。”

張富笑道:“我也覺得王東家這嫁妝不靠譜,不過他也說了,這鐵路在他手裡就是賠錢的,可是要給了督軍,那可就能變廢爲寶了。”

趙澤勇這才點點頭,倒是同意王鴻圖的眼光:“他想的倒是透徹。我也有意改建這幾條鐵路,稍加改造還是有前景的。”

張富笑道:“王東家就說你會有興趣的。不過啊,王東家還提了一個要求。”

趙澤勇笑道:“這是做起生意了,說吧,他看上我的什麼東西了。我記得上次他對我的幾家礦山很感興趣,不過你覺得我會放手嗎。”

趙澤勇大修鐵路,根據慣例,鐵路兩側的礦產趙澤勇是有開發權的,更不用說趙澤勇是雲南軍閥了,所以輕易的拿下了數個大礦山,但是出售是不可能的,因爲這些礦山都在給自己的鋼廠和有色金屬加工廠供原料。

而王家之所以能富甲一方,其實靠的並不是什麼商號,最有利潤的還是礦業,東川的銅礦,箇舊的錫礦等雲南開發最早,最有利潤的一些好礦都是王家的,這就是官商的優勢了,在前清的時候,他們就是礦務督辦,說大發橫財一點也不爲過。

所以王鴻圖對趙澤勇手上的幾個新礦感興趣一點也不意外。

不過張富卻搖頭道:“不是礦山,而是看上了你的那什麼尼龍了。他想讓你給他供應尼龍絲,他的紡織廠最近境況不太好啊,但是工人要吃飯,也不能倒閉了不是。你知道的,王家向來都是義商。”

趙澤勇點點頭,義商這兩個字在清朝時候開始大量出現,很多中國商人以此爲榮,發財後爲了得到名頭大量的從善,比如山西的晉商等羣體,都是以信用至上和儒家經義要求自己的,從而被人稱爲義商和儒商。

不過趙澤勇對王鴻圖對自己的尼龍感興趣倒是很意外,那尼龍也就是錦綸,目前最大的用途是被自己用來製作絲襪,紡織倒是也能用到,紡織成織品後就是大名鼎鼎的的確良。但是這時代的人能接受嗎,趙澤勇的心理,純棉的當然比人造紡織品要強多了啊,後世誰願意穿人造紡織物啊,不都是喜歡純天然的嗎。在趙澤勇看來,尼龍唯一的優勢就是在製造絲襪上了,比天然絲更好的彈性,讓它成爲絲襪天生的原料。

於是趙澤勇疑問道:“這個倒是沒問題,我的尼龍生產能力還很保守呢,光靠絲襪是吃不下產量的。但是王東家真的能確定他能賣出去這種產品嗎。”

張富嘆道:“這也是沒辦法了。這也是他的廠長給他的建議。他們從外面進口棉花,在紡紗織布這成本太大了,根本就競爭不過日本人和英國人。要不是有本地花撐着,早關門了。可自從歐洲打完仗後,洋貨就大量的進入雲南,他的廠子確實經營困難了。”

趙澤勇點點頭,進口棉花進來加工成成品,確實要比直接進口成品的成本大啊,加上英國、日本人家都是發達國家,有規模優勢,英國還好說點老牌國家工資成本高,可是日本呢,人工比中國高不到哪去,日本人玩命的壓榨他們的紡織女工,這種做法可不值得學習。

王鴻圖倒也不容易,前清那時候響應實業救國建立了一個紡織廠,這麼些年過去了,賠錢無數啊。但是趙澤勇也不想看着他這麼玩下去,畢竟養着不少工人呢。如果他真能用尼龍打開局面自己也是樂見的,反正自己也不吃虧,就當雙贏了。

“好吧,你告訴王東家,我可以給他供貨。”

張富一喜道:“這麼說你答應了?”

趙澤勇疑惑:“答應什麼?”

“這門親事啊!”

趙澤勇詫異:“老王還真把親事當生意了啊。我是答應給他供貨,反正我沒什麼損失。至於親事啊,哈哈。”

“親事咋了?”

顯然張富對給趙澤勇提親更上心,其實他也說過幾次,不過過去都被趙澤勇拒絕了,張富那時候也沒現在這麼風光,在趙澤勇面前也很拘謹,見趙澤勇沒興致,也就不敢多提。

張富皺眉道:“爲啥啊,我看王家這孩子挺好。”

趙澤勇怪笑道:“哎,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啊。”

趙澤勇忍不住就用霍去病的名言打趣一番,其實是對小姑娘提不起興趣。民國的女人哪裡比得上現代的女人,不過現代的女人趙澤勇此時也沒有心思啊,總不能老放下女朋友或者老婆,一跑到民國就大半年的。說白了,現在自己不適合找一個女人結婚。

張富頗爲遺憾的走了。

————————————

“什麼?他說什麼?”

王家小姐一臉怒氣責問丫鬟道,似乎不相信丫鬟說的。

王小姐王鶯是王鴻圖最小的女兒,自幼上新式學堂,最後考入了上海的師範學院。但是王鴻圖不但算讓她繼續讀下去了,女孩子嗎,最終的歸宿還是嫁人,王鴻圖認定了自己給女兒找了一門好親事,這次趁着女兒最後一個暑假,王鴻圖乾脆不讓女兒再去上海了。

可是王小姐當初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那是打死都不肯同意的,可是自己父親卻是認定了,不同意也得同意。王小姐已經打算離家出走了,跟幾個同窗好姐妹通信許久,決定自己父親如果一意孤行,自己就要找機會永遠離開這個家了。

但是一起長大的貼身丫鬟卻反覆對自己講趙澤勇這個軍閥的各種好。王鶯同學開始是一點也不肯信的,一個軍閥而已,這種人自己見多了,在上海各種消息靈通着呢,軍閥什麼德行自己豈會不知道。那個軍閥不是一心一意的搜刮民脂民膏,然後想盡辦法擴張勢力地盤,絲毫不顧及老百姓的死活,更沒什麼民族大義,賣國求榮無恥下流。讓自己嫁給這樣的人,那還不如死了的好。

可是丫鬟說的話卻讓王鶯疑慮重重,並不是對趙澤勇有了好感,而是覺得奇怪。一個軍閥當真會在管轄區內大修道路,興辦教育嗎,即便是這樣也不足爲奇,不過是爲了發展自己的實力,可是減低賦稅這又怎麼解釋呢。後來更是在打敗了孫中山後,沒有趁機佔領廣東,這更讓王鶯同學看不懂了。

疑慮是產生了解的最大動力,在這種心態下,王鶯開始注意到趙澤勇這個人,收集了不少趙澤勇的信息,得知趙澤勇還是一個科學家,獲取過兩次諾貝爾獎,這讓王鶯小小的意外了一下。但是此時她絕對不承認自己對趙澤勇有那麼一點點的好感,仍舊在給好姐妹的心中恨恨表示自己死都不嫁。

越來越多的瞭解,讓王鶯也不由得承認,趙澤勇是一個不一樣的軍閥。改善道路,興辦教育,甚至減低賦稅,這些就算了,最讓王鶯吃驚的是,趙澤勇竟然願意召開立憲大會,讓自己的地盤上的省份紛紛自治。開始王鶯對這自治還是有疑慮的,懷疑是障眼法,欺騙人的東西。可是報紙上天天報道的消息,什麼廣西跟雲南爲賦稅問題爭吵不休了,貴州希望財政支持了,讓王鶯覺得這自治似乎有點譜,她心裡開始不安起來,但是自己也說不好這不安來自哪裡。

儘管承認了趙澤勇是一個不一樣的軍閥,是一個爲民辦事的軍閥,是一個有文化的軍閥,是一個現代的願意實現民主的軍閥,可是王鶯仍然認定,自己絕對不會嫁給這樣一個軍閥的,至於爲什麼不願意,她自己也說不好,就是不願意。

但是王鶯從來沒有想到,這樣一個軍閥,竟然會不肯娶自己,竟然會不同意自己嫁給他。他怎麼敢看不上自己,他怎麼敢拒絕娶自己!

王鶯得到丫鬟報來的結果後,她自己都不知道爲什麼,她會那麼的氣憤,彷彿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點也沒有慶幸不用嫁給這個軍閥的感覺。

“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對了小姐,這是什麼意思啊。”

丫鬟再次重複了一遍,爲了記住這幾句話,丫鬟可是跟老爺身邊的大丫學了半天呢。

“沒什麼意思!”

王鶯沒好氣道。接着她心裡有了一個計較,她打算不回上海了,就留在雲南,留在昆明。不是前幾天看報紙,雲南一個女子中學在招收老師嗎,咱去當老師去。還要拉上好姐妹們一起來,咱倒要看看,這個軍閥能把雲南折騰成什麼樣。

————————————

推薦很給力,本來這周不打算猛爆了,感謝大家支持,偶爾小爆發吧。

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9節 四大龍頭第76節 撣邦暴動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226節 捷報(1)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71節 第一親信第91節 馬幫傳奇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13節 代理縣政第48節 檢查第77節 工業發展第202節 局勢混亂第94節 商議第16節 聯省大議會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13節 錢臣第34節 聯合艦隊第32節 追擊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9節 欽州軍港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49節 省長很忙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26節 辦報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72節 回滇目的第2節 衝突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77節 工業發展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81節 跋扈的英國人第7節 外務司長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一百四十三節 英國人的異動第65節 中國有我中國強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12節 哈雷崛起第60節 李白雙雄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114節 局勢第129節 收回英租界第79節 三大軍閥第74節 立憲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194節 民心民氣第88節 昆明市井第74節 立憲第19節 洋人求見第10節 朱老總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2節 民國蒙自第52節 福爾貝克第34節 唐繼堯下野第213節 大家擁護聯邦第53節 身兼兩職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4節 過牆梯第31節 火炮登場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27節 獲獎感言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20節 遇刺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48節 檢查第5節 入川請願第66節 一個時代第49節 省長很忙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61節 再訪女校第41節 有海盜?第67節 隆中對第12節 練兵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18節 張澈辭職第59節 廣西自治第88節 他又跑了第149節 一觸即發第29節 欽州軍港第25節 赴歐領獎第19節 錢臣謀局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31節 火炮登場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58節 技術大剽竊第14節 三蹦子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54節 烈馬奔騰第60節 李白雙雄
第87節 意氣風發的蔣價石第120節 獵殺英艦(2)第9節 四大龍頭第76節 撣邦暴動第47節 聲望號慘案第226節 捷報(1)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8節 青黴素建廠第104節 軍事調整第71節 第一親信第91節 馬幫傳奇第198節 大力支持第13節 代理縣政第48節 檢查第77節 工業發展第202節 局勢混亂第94節 商議第16節 聯省大議會第27節 組建工人聯合會第13節 錢臣第34節 聯合艦隊第32節 追擊第88節 他又跑了第29節 欽州軍港第139節 新式飛機第49節 省長很忙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53節 中國式的中國兵第26節 辦報第36節 一份探勘報告第136節 應對措施第72節 回滇目的第2節 衝突第101節 唐生智還是有點作用的第77節 工業發展第142節 大戰爆發第81節 跋扈的英國人第7節 外務司長第212節 新的國家形態(2)一百四十三節 英國人的異動第65節 中國有我中國強第11節 暴發戶造大屋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236節 山本五十六(中)第12節 哈雷崛起第60節 李白雙雄第147節 全面進攻第125節 屈原鎮慘案第114節 局勢第129節 收回英租界第79節 三大軍閥第74節 立憲第6節 連青黴素廠也要建?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194節 民心民氣第88節 昆明市井第74節 立憲第19節 洋人求見第10節 朱老總第42節 唐繼堯的迷夢第105節 湖南的自治第2節 民國蒙自第52節 福爾貝克第34節 唐繼堯下野第213節 大家擁護聯邦第53節 身兼兩職第191節 意大利棄子第4節 過牆梯第31節 火炮登場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27節 獲獎感言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20節 遇刺第116節 並非衝動第48節 檢查第5節 入川請願第66節 一個時代第49節 省長很忙第43節 普小洪的末日第61節 再訪女校第41節 有海盜?第67節 隆中對第12節 練兵第21節 阿比朵兒傳奇第18節 張澈辭職第59節 廣西自治第88節 他又跑了第149節 一觸即發第29節 欽州軍港第25節 赴歐領獎第19節 錢臣謀局第69節 農業資本萌芽第31節 火炮登場第134節 收回特權第224節 偷襲日本(1)第58節 技術大剽竊第14節 三蹦子第235節 登高必跌重第54節 烈馬奔騰第60節 李白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