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又憋了個壞主意

高義歡並沒有真的要責怪王遺風的意思,因爲他知道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正是他自己。

王遺風急急忙忙的跑過來,被高義歡說這麼一句,以爲高大王對他管理的地方並不滿意,心中一陣惶恐,不過等幾年他就會發現,他這一趟過來,還是十分值得的。

高義歡知道的東西多,所以看見此時的許多現狀,便都不太順眼,不太滿意。

他習慣看見稻田成片,水渠相連,國道省道鄉道成網絡,將國家的每一處土地連接起來。

他知道陝北水土流失嚴重,不能在過度開墾,明白各座城池的結構不合理,下雨街道泥濘,城中污臭不堪,蒼蠅成羣。

高義歡看見這些後,自然有一股要改造的衝動,所以他覺得自己有許多事情要做。

因此他看見土地不能灌溉,就想修建發達的水利網絡,看見道路狹窄,泥濘難走,就想修整官道。

現在他還準備恢復陝北生態,另外準備改造王京等城池,將在城中建造發達的下水系統,還需要擴寬街道,街面上都撲上磚石。

高義歡幹勁十足,每一樣都想幹,有一大堆的工程將要排隊上馬,另外爲了一統天下,藩國的軍隊也還在擴招,軍械也在加緊製造。

高義歡設議事院,並不是真的想偷懶,而是他發現自己有太多事情要做了。

不過凡事都有度,過猶不及,很顯然,高義歡有些操之過急了。

在涇陽與百姓交談後,高義歡便回到王京,按住了自己急切的心情,招來內閣進行商議,最後決定將一些不是很急的事情砍掉,讓百姓喘口氣。

當然,高義歡並不可能放棄之前全部的決議,事實上他的大政方針依然未變,擴軍備戰還是照常進行,甚至要加快速度進行。

他砍掉其他工程,除了恢復民力,也是爲了保證擴軍等重點項目能夠進行。

過猶不及不行,不做同樣也是不行,大規模建設現在要少搞,高義歡便很快將精力轉移到別的方向。

如今西魏王京,聚集人口近五十萬,雖比不上南京,但是也已經相當的繁華。

西魏遷都西安後,對西安城進行了重新規劃,共計劃分了一百零八各坊,而這些坊有的是居住,有的是酒樓客棧,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在城中交易的市場,有東西兩市,東市主要買賣江南和西魏國的貨物,西市則是出售西域來的貨物,還有蒙古、烏斯藏來的牛羊馬匹。

這時高義歡與李過、陳名夏等人出現在東市,市場內人聲鼎沸,滿載貨物的大車在街道上穿行,兩邊都是磚石店鋪,裡面擺放着各種商品。

市場內各家商鋪裡,擺放着糧食、羊肉、布匹、瓷器、茶葉等各種貨物,每家店鋪前都圍着不少百姓,笑聲、喊聲、吆喝聲、討價還價聲,使得市場格外熱鬧。

高義歡一行人繼續往前走,進入市場內部,那裡則是大宗商品交易的地方。

這時在中間一處廣場上,十多輛滿載布帛的大車停在一處,一名魏國官吏,站在一輛車上,身前圍了十多個身穿錦緞的商人,其中還有兩名胡商。

這時魏國官吏先念道:“松江上等絹,共計十二車,底價三千銀元。”

商人手中也各拿了一張紙,上面寫着貨物的信息,他們查看了一下貨物,便開始出價。

“三千三百銀元!”

“三千五百銀元!”

“四千銀元!”

一旁的貨主則緊張的看着他們,嘴裡默默唸着一個數字,最後整批貨物被一名胡商以四千銀元拿下。

官員連忙給貨主和胡商一人一張條子,貨物便被趕去一旁,下一個商人,又將一批貨物趕進來,並將一張紙交給小官。

這時高義歡不禁問道:“去歲一共有多少匹江南的棉布,來我們大魏出售。”

李過等人也不清楚,不過東市的官員應該知道,於是他扭頭吩咐一句,不多時便見一名小吏過來,李過問了幾句後回道:“大王,去歲一年,僅僅東市,就來了二十五萬匹。如果算上藩府爲了製造衣甲的採購,還有其他各省的交易量,臣以爲應該接近一百萬匹。”

高義歡微微點頭,忽然問道:“從今歲起,能不能每歲增加五十萬匹?”

“這是爲何?”李巖不禁問道:“江南的布匹,物美價廉,對於我大魏的紡織作坊,衝擊極大。要不是官府採購,大多已經倒閉,如果增加採購,那我們自己的作坊就辦不下去了!”

高義歡笑道:“李先生飽讀詩書,可曾知道魯國種桑而致滅國的典故。”

李巖眉頭一挑,自然知道這麼回事。

春秋戰國時齊桓公要稱霸,但魯國樑國發展迅速,對霸主齊國構成威脅。他想打仗又怕破了鄰國,傷了自己,還會丟掉與楚國之間的緩衝地帶。

齊桓公問管仲:“有什麼辦法搞定這兩個國家?”

管仲就說,“魯樑的老百姓擅長織絲。請您和貴族們帶頭穿縞的衣物,號召齊國內的有錢的人家都去穿進口的縞衣。而且要限制國內工業不準生產。於是魯樑地主肯定放棄農事,讓農戶產絲做縞衣。”

齊桓公按計行事,一時間全國流行穿縞衣,在齊國縞的價格大漲。國家可以介入採購,魯縞供不應求,價格猛增。

魯國百姓見織縞有利可圖,便主動放棄了農事,一窩蜂的織起縞來。魯國百姓見錢眼開,魯莊公也貪圖賦稅,放任全國全力織縞,不再種糧食。於是,魯國上下呈現出一片“家家紡機響,戶戶織縞忙”的紡織狂潮。

如此一來,魯國原本肥沃的田地都荒蕪了。

“大王妙計啊!”陳名夏一聽便稱讚道。

高義歡回王京幾天,一直呆在宮中,原本以爲他要消停,沒想到又憋出了一個壞主意。

李過卻皺眉道:“大王,魯國小國爾,南明卻是一龐然大物,照搬先人之例,恐難以奏效。況且以有典故,南京也很容易識破啊!”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483章寫深刻點第671章孤注一擲第326章炒作結束第178章各懷鬼胎第804章高義歡好毒第835章轟然倒塌第647章科舉結束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784章攻擊不利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872章巴爾楚克第836章大清快涼了第554章拉鋸戰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886章羞死洪老賊第448章先打垮高義歡第19章升爲掌旅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286章清軍暫退第273章燒麥田第551章血戰江北第488章聯絡閹黨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221章大帥,穩住!第655章鑿空西域第693章出使漠北第595章金聲桓開溜第691章一頓操作猛如虎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第1078章假世孫第666章大戰開局第499章使者到來第147章棱堡初成第760章鐵人衛第503章會見欽差第371章第725章劫掠西北第79章調兵西進第516章講人話第989章高義歡親征第1092章周國的野望第823章滾滾而來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435章清理戰場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809章放孫可望第405章迎頭痛擊第118章主動進獻第950章飛報洛陽第295章都是豬第660章孫可望的盤算第368章五軍主將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162章官軍北上第977章剽竊大王第312章龜孫,你跑呀。第298章兩件事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757章氣死代善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529章黑雲壓城第36章被模仿了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355章備戰荊州第55章誘敵出城第387章率軍北返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711章馬軍對衝第701章魏國新政上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289章大順朝的危局第495章奪取嶽州上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470章王師上岸第914章偷襲黃土崖第1079章東南噩耗第801章兵臨太原第827章進入戰場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283章點了個大炮仗第405章迎頭痛擊第738章一觸即發第884章兩條情報第90章決戰中州六第591章汝南保衛戰上第515章想印點錢花第631章飢渴的高大王第709章誘敵決戰第516章講人話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464章是不是有啥陰謀第632章祭拜宗祠
第521章豐富軍旅生活第483章寫深刻點第671章孤注一擲第326章炒作結束第178章各懷鬼胎第804章高義歡好毒第835章轟然倒塌第647章科舉結束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584章同滿清對話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784章攻擊不利第1086章決心追查第316章給多鐸點個炮仗第830章燧發槍陣的對決第872章巴爾楚克第836章大清快涼了第554章拉鋸戰第730章河東危機上第886章羞死洪老賊第448章先打垮高義歡第19章升爲掌旅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286章清軍暫退第273章燒麥田第551章血戰江北第488章聯絡閹黨第857章拆臺三兄弟第221章大帥,穩住!第655章鑿空西域第693章出使漠北第595章金聲桓開溜第691章一頓操作猛如虎第539章劉黑子的危局第1078章假世孫第666章大戰開局第499章使者到來第147章棱堡初成第760章鐵人衛第503章會見欽差第371章第725章劫掠西北第79章調兵西進第516章講人話第989章高義歡親征第1092章周國的野望第823章滾滾而來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435章清理戰場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809章放孫可望第405章迎頭痛擊第118章主動進獻第950章飛報洛陽第295章都是豬第660章孫可望的盤算第368章五軍主將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162章官軍北上第977章剽竊大王第312章龜孫,你跑呀。第298章兩件事第818章高大王的算盤還是響了第757章氣死代善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529章黑雲壓城第36章被模仿了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355章備戰荊州第55章誘敵出城第387章率軍北返第456章偷襲清營上第711章馬軍對衝第701章魏國新政上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289章大順朝的危局第495章奪取嶽州上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470章王師上岸第914章偷襲黃土崖第1079章東南噩耗第801章兵臨太原第827章進入戰場第351章高漁夫來了第283章點了個大炮仗第405章迎頭痛擊第738章一觸即發第884章兩條情報第90章決戰中州六第591章汝南保衛戰上第515章想印點錢花第631章飢渴的高大王第709章誘敵決戰第516章講人話第880章天山會盟下第464章是不是有啥陰謀第632章祭拜宗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