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賜名成功

馬士英出兵北上,魏軍必然提起警惕,水師北上的事情也不能再拖,而且天氣入冬,季風改變,水師便難以北上了。

明建章七年七月三日,朱慈烺來到了位於崇明島上的明軍水寨,秘密檢閱從福建浙江沿海調集過來的明朝水師,以及從南京調派過來的神機營精銳。

此時,在崇明島上已經集結了近兩萬大軍,步軍、水師一同接受朱慈烺的檢閱。

長江中心,崇明島上,從南京調來的神機營,排列整齊,旌旗飄揚,放眼望去,一片赤紅的身影,散發着肅殺之氣。

江面上,鄭家水師,浙江水師的戰船,在長江上游弋。

這時,朱慈烺站在校閱臺上,鄭森等將站在他的身旁,注視着集結的水陸兩師。

“陛下,要開始了!”鄭森一揮手,士卒端上來一個托盤,上面放着黃銅單筒千里鏡,他拿起來雙手呈給朱慈烺。

朱慈烺拿起千里鏡,便聽見鄭森手指着遠處的江面上遊弋的戰船,“陛下,臣這次帶來,三桅炮船一艘,大福船八艘,中軍船九艘,蜈蚣船十艘,趕繒船二十艘,海滄船四十艘,水手官兵共計九千餘人。“

這時一聲炮響,江面上的近百艘戰船,開始操演,場面十分壯觀。

朱慈烺聽着鄭森的話,拿起千里鏡,向江面觀看,戰船穿梭,以一艘三桅炮船最爲顯眼。

朱慈烺臉上露出驚訝之色,放下千里鏡,用肉眼看了一眼,然後又將千里鏡拿起眯眼觀看,最後又放下問道:“那艘船是什麼船,樣子怎麼有些怪異?”

鄭森順着朱慈烺的目光看去,忙笑道:“陛下,此船乃是仿造的紅毛夷戰船,樹三桅,主桅高四丈,船長二十丈,艙五層,船面設樓高如城,最多可容納三百人,配紅夷炮八門,千斤佛郎機四十門。航行疾速,不懼風浪。在福建,這樣的戰船,總計只有三艘。”

說着,鄭森又指另外一處的幾艘戰船,“那邊的戰船,叫蜈蚣船,是仿製佛郎機人的多槳船,順風靠帆,航行疾速,逆風亦可行,不懼風浪,上有千斤佛郎機艦炮及火球、火箭等物。”

雖說明朝中晚期開始,火器和戰船的製造,已經落後於西方,不過明朝與滿清的區別是,明人主動學習的能力很強,幾次衝突中打贏了葡萄牙和荷蘭,但卻依然很快就開始吸收了西方火器的優點,進行仿造,還出現了許多奇思妙想。

明朝火器和戰船,從最開始領先世界,到後來逐漸落後,再到重新追趕,造出了紅衣大炮、佛郎機、魯密銃、自生火銃、蜈蚣船、三桅炮船等物,重新拉近了距離。

滿清則是捶不醒,整整幾百年幾乎沒什麼變化,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被揍一次兩次,依然反應不過來,最後還是漢族官紳,掀起洋務運動,纔開始重新追趕。

朱慈烺聽了鄭森的話,皺起眉頭,“紅毛夷的戰船,與我朝戰船相比,孰優孰劣?”

鄭森微微沉吟,如實道:“陛下,俞大猷曾言,水戰無非是大船勝小船,大銃勝小銃。我們的福船平穩,艙室大,運送貨物多,不過要比做戰,還是紅毛夷的戰船要厲害一些。”

鄭森說完,便扭頭給身後部將使了個眼色,後者連忙離開,跑到望樓上,打出一陣旗語。

朱慈烺聞語不再說話,而是好奇的看着那艘大船,而正在這時,上游出現一艘,被放下來的千料靶船。

這時,那艘三桅炮船,在水手的操縱下,側舷對準了靶船。朱慈烺立刻議意識到了,水師要開始射擊,不禁屏住了呼吸,用千里鏡仔細觀看。

“嘭嘭嘭”側舷火炮依次開火,炮口噴出一團白煙,整個船身,隨着炮身後退,微微震動,聲音轟鳴,十里可聞。

在朱慈烺的千里鏡中,那艘靶船瞬間就被砸的碎木飛濺,這時其它船隻上的火炮也依次開火,靶船片刻間就變成一塊塊的浮木,被江水衝散。

朱慈烺目瞪口呆,忙放下千里鏡看向江面,靶船已經消失不見,只見水中戰船從團團白煙中駛出來。

“哈哈~”朱慈烺愣神半響,忽然得意的笑了起來,謂左右道:“有此利器,朕無憂矣!”

有這樣的戰船,高義歡休想過江,這樣一來,朱慈烺便覺得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心中着實高興。

跟隨他過來的幾位大臣,也內心振奮起來,他們看着被打成稀爛的把船,心中都十分感慨。

朱慈烺看着鄭森,不禁拉着鄭森的手,“朕有卿家,真是大明之幸。”

這時水師操演完,六千穿着紅色衣甲,手持燧發槍的神機營,緊接着進行操演。

六千士卒在軍鼓號角聲中,演練行軍陣形,向戰鬥隊形的轉變,縱陣迅速變成橫陣,橫陣變成空心陣,然後是神機營炮隊齊射,燧發槍手排銃射擊,投雷手投擲震天雷,還有一窩蜂,百虎齊奔箭等等利器,一一展示。

朱慈烺在南京,經常前往視察禁軍,對於神機營的本事,早就瞭解,因此不像看見水師操演那麼激動,不過他心中依然前所未有的振奮。

“甲申國變,國祚南移,朕登基七載,不敢忘先帝之仇,大明之恥!如今朕勵精圖治,臣工用命,練此強軍,朕心甚慰,復興之機至矣!”朱慈烺看完水陸兩師的操演,動情的說道:“朕與卿等,君臣同心,必定能中興大明。”

“君臣同心,中興大明!”鄭森聞語,領頭拜下。

校場上的明軍士卒,齊齊舉起兵器,大聲歡呼,齊聲大吼,“中興大明。”

朱慈烺扶起鄭森等人,看着歡呼的兵馬,興奮道,“士氣可用,收復神京之事,必然能大功告成。”

wωω_ Tтka n_ C 〇

說着朱慈烺忽然朗聲道:“鄭森聽封!”

鄭森聞語,忙跪拜道:“臣在!”

“今日,朕賜你國姓,更名成功,北上收取神京,卿家務必馬到成功!”朱慈烺扶起鄭森,直視他的眼睛。

鄭森感動了,差點激動得流淚,顫聲道:“臣定不負陛下之託,定然收復神京,中興大明。”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定閱。)

第35章塑料兄弟情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318章開戰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344章何騰蛟兵發荊州第665章窺視敵陣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820章尋求速決第24章滾滾南下第851章多爾袞和豪格第1065章突破口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254章東虜入關第787章摧枯拉朽第176章關中變化第832章激烈廝殺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119章出盡風頭的高二哥第897章攻下錦州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369章延安失守第933章攻取徐州第837章以人爲糧第586章三路威脅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656章開花彈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203章將計就計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629章代善撤軍第478章怡紅院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1022章南明攻臺第564章詐取西安第611章談判泄露第581章攻下延安上第836章大清快涼了第60章給你減免第960章灰飛煙滅第386章治你個通敵之罪第550章保衛江南第815章劉宗敏的騷操作第778章夜間投降第1032章制定戰略第778章夜間投降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369章延安失守第373章高精忠第478章負荊請罪第650章忍辱負重吳三桂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184章爭先投靠第310章鐵騎撞陣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1093章聲東擊西第808章招募新軍第371章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345章楊文嶽建言戰策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910章祖墳被刨第185章刁民全反了第887章奔襲遼西第645章這真是個沉痛的消息第244章兵臨北京第801章兵臨太原第529章黑雲壓城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975章孫可望的抉擇上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288章人頭送給老李第911章蒙沂山區第585章整編順系第424章正式開局第484章控扼水道第1040章天下之東第939章大沽外海第485章皇帝發怒第176章關中變化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145章幹票大的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449章阻擊多鐸第68章水灌汴梁上第325章範永鬥要砸盤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173章待機出征第314章多鐸氣瘋了第518章糧食期貨第1051章初次交手第474章奪回漢川縣第318章開戰第1070章知情不報第81章兵發陳州第296章捲土重來第7章城下收屍第367章新卒成軍
第35章塑料兄弟情第759章治好多爾袞的狂躁症第318章開戰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344章何騰蛟兵發荊州第665章窺視敵陣第366章有中間商賺差價第820章尋求速決第24章滾滾南下第851章多爾袞和豪格第1065章突破口第1018章壓垮駱駝第254章東虜入關第787章摧枯拉朽第176章關中變化第832章激烈廝殺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119章出盡風頭的高二哥第897章攻下錦州第662章這是什麼打法第369章延安失守第933章攻取徐州第837章以人爲糧第586章三路威脅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第656章開花彈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203章將計就計第1055章兵指烏拉爾第629章代善撤軍第478章怡紅院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1022章南明攻臺第564章詐取西安第611章談判泄露第581章攻下延安上第836章大清快涼了第60章給你減免第960章灰飛煙滅第386章治你個通敵之罪第550章保衛江南第815章劉宗敏的騷操作第778章夜間投降第1032章制定戰略第778章夜間投降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369章延安失守第373章高精忠第478章負荊請罪第650章忍辱負重吳三桂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184章爭先投靠第310章鐵騎撞陣第952章兵臨黃河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1093章聲東擊西第808章招募新軍第371章第177章八大王下武昌第345章楊文嶽建言戰策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910章祖墳被刨第185章刁民全反了第887章奔襲遼西第645章這真是個沉痛的消息第244章兵臨北京第801章兵臨太原第529章黑雲壓城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975章孫可望的抉擇上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189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下第288章人頭送給老李第911章蒙沂山區第585章整編順系第424章正式開局第484章控扼水道第1040章天下之東第939章大沽外海第485章皇帝發怒第176章關中變化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145章幹票大的第293章短暫的寧靜第449章阻擊多鐸第68章水灌汴梁上第325章範永鬥要砸盤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173章待機出征第314章多鐸氣瘋了第518章糧食期貨第1051章初次交手第474章奪回漢川縣第318章開戰第1070章知情不報第81章兵發陳州第296章捲土重來第7章城下收屍第367章新卒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