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頓河兩岸

1月份的頓河河畔,寒冷得讓人懷疑人生。日常零下十多度的天氣,限制了任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僅是人,很多武器裝備都沒有辦法在這樣的嚴寒中發揮作用,卡車、坦克趴窩,甚至連維修人員都害怕去碰觸那冰寒的鋼鐵。

承麟統率的清軍,始終沒有越過頓河,向對面的明軍發動什麼攻勢。清軍所做的不過是安穩營盤,並且修築一些工事,用於固守,但卻看不出任何要打仗的勢頭。

莫京中那位皇帝焦躁得不行,不斷地下詔詢問承麟相關的情況。可是費揚古越是這麼做,越是有一羣臣子向他建言,不要干涉護國大將軍的統帥。朝堂上現在普遍更加信任承麟,而不是經常做錯誤決定、薄情寡恩的乾隆皇帝。

現實的情況也確實不好,清軍即便在此時,都很難準備好各種越冬禦寒的衣物,頓河河畔的清軍甚至不得不大規模的採伐樹木,直接燒木頭來給大軍取暖。儘管大部分的軍隊都是出身在寒冷的俄羅斯、烏克蘭的,但是他們同樣不願意在這樣的嚴寒中打仗。所以承麟現在並未出兵,反而讓大部分士兵比較認同。

“這該死的仗還是不要再打了的好。”年輕的俄羅斯士兵烤着火,小聲地對自己的戰友們說道。

他的夥伴悄咪咪地對其他人道:“喂,你們知道嗎?聽說咱們在西線打得非常差,整個法國已經丟掉了,將近六十萬軍隊都丟在了那裡。”

“怎麼可能?你在胡說八道吧,當初我們打過去,根本沒有人是我們的對手,而且還有那麼多兵力,怎麼會輕易被打敗。”

“爲什麼不會,你難道以爲明軍是普魯士人、法蘭西人那個水平的敵人嗎?想一想我們頭上的主子們,當初是爲什麼跑到我們的土地上來的吧。他們是一羣喪家之犬,是被東方的漢人趕盡殺絕,而逃到俄羅斯的。現在他們的仇敵漢人又來了,再一次失敗有什麼好奇怪的?要知道,明軍可是糾集了歐洲還倖存的國家,總計兵力怎麼也得有三四百萬了。西清帝國已經快不行了,幾乎我們所有認識的人都被送來當兵了,活着就是從事跟打仗有關的事情,造軍火、生產糧食……”

有士兵嘆息道:“都已經如此艱難了嗎?當初以爲從沙俄變成了西清,會過上更好的日子。”

“我們的長輩們確實從農奴變成了自由民,可是在帝國,誰又是真正的自由民呢?每一個人都被自己的旗裡管制,我們都是包衣,實質上就是八旗的奴隸而已。”

士兵們的討論已經越來越出格,年長一些的士兵連忙制止他們的討論:“小心,要是被憲兵聽到了,大家都有麻煩。”

有人道:“放心了,我們現在可是跟隨麟帥在打仗,麟帥不是那種胡亂難爲人的將軍。”

“那當然,麟帥是真正有本事的人。”

“他能帶領我們打贏這場仗嗎?”

士兵們陷入沉寂,而有一個問題他們自己留在肚子裡沒有問出來。

即便戰爭打贏了,他們還會活着嗎?

——分割線——

橫跨大陸的火車,從本土運來的新的援軍。大明陸軍將第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輸送到了東歐戰區前線,這也使得明軍在伏爾加宣慰司的總兵力達到了8個集團軍總計70萬的兵力規模。

東歐戰區的明軍已經顯著地在兵力上壓倒了清軍,可是這時候明軍跟清軍一樣,寧願對着冰河互相遙望,卻沒有想法直接渡過冰河,將清軍消滅。

自然冰河這一端的大明軍隊日子要比清軍好太多。他們擁有使用快速搭建的模塊化營房,有專用的使用蜂窩煤的供暖,儘管這寒冷的日子裡他們仍每天起牀進行拉練,還要隔三差五地往對岸打幾發炮彈,但考慮到他們在閒暇時光裡有着豐富的娛樂,偶爾打打牌、打打桌遊,有着室內的文體活動,甚至還有社交。

察裡津這座城市儘管比起本土省份的大城市,差了不止一個等級,但是這邊也是興建了不少的城市基礎設施。最近室內幾個龐大的體育館,都已經被日常輪換的大明士兵給佔用了。

剛剛來到察裡津的第二集團軍和第十六集團軍,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結果他們收到戰區的第一份通知居然是《關於舉辦軍地聯誼‘察裡津杯’業餘籃球錦標賽的組織決定》。

可以想見,大家臉上都是一串不言自明的???

參加這個什麼察裡津杯的包括各師的代表隊,外加當地的國有企業、學校、機關單位的代表隊,總計居然有六十四支隊伍。

等第二集團軍的相關人員跑去體育館看場地的時候,發現這裡正在舉行文藝匯演,察裡津實驗中學的學生們組織了一場文藝表演,來自各軍的士兵們就是觀衆,去到體育館的時候那叫一個歡聲雷動。

尤其是官兵們看到一個個年紀相仿的女高中生的歌舞,更是氣氛熱情。察裡津這邊主要居民還是漢人移民,也有蒙古族、俄族等其他民族,頗有異域風情的感覺。這些士兵們很多都是中學畢業沒多久的,看到這些高中生們,似乎回到了自己還在上學的時候。

反正文藝匯演是各種主旋律和致敬,中學生們向官兵們獻上敬意,並表示昨日你與我們一樣在學校學習,今日你已奔赴疆場,保家衛國;或者什麼明天我就成了你一類的東西。雖然腔調比較陳舊,但是對於離開家鄉來到前線的官兵們來說,還是非常激勵的。

社會和人民對他們的認可,會讓他們更加認識到身上的責任,也更加鬥志昂揚。

儘管,這邊所謂的前線,可能不會爆發什麼真正的戰鬥,明清兩軍根本就是在這裡打默契球,只是外界沒人知道罷了。

能夠放任士兵們在察裡津如此豐富的業餘生活,甚至還總是搞文藝演出或者體育賽事什麼的,根本就是戰區司令部沒有把對面的敵人放在眼裡,或者根本就知道不會打起來。

412 皇帝的下午茶554 新的主線任務499 費揚古稱帝261 武林高手錦衣衛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627 接受條件371 北海別動隊431 地圖開疆627 接受條件373 痛宰哥薩克313 登岸179 舟山海戰(下)590 西清的鐵甲洪流129 人肉城牆463 放貸和行醫238 人委會324 移民事務部760 新軍裝127 土司會盟352 遂行策略219 流民事件(中)193 六不總督402 可登錄分身247 華夷之辨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499 費揚古稱帝149 入川040 潘明巖319 擠不進去啊598 急進的大明527 東歐的風(上)432 由大變小149 入川735 帝國秩序014 破阿瓦(下)653 有人聽話224 題詩懟韃035 靠泊被拒043 抵澳51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92 撤僑行動(上)356 一五計劃(中)424 艦隊陣容699 地中海潛艇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585 吳敏的大動作340 棉花供應危機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030 準備赴澳085 提前出戰003 咒水之難502 歐洲的消費力711 爲您劈波斬浪300 清官和明官617 整治局面147 決戰黔西南(七)581 全線收緊672 朕的江山(上)069 進入副本357 一五計劃(下)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723 不萊梅的早晨429 最榮耀的實習機會042 再度啓程018 澳船送槍182 杭州福晉(三)462 伊斯法罕條約406 與土人交易406 與土人交易339 報告皇帝738 英雄暮年133 改主意393 琉球宣撫司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352 遂行策略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222 思維誤區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604 高材生的選擇517 契約勞工249 徵兵募兵252 高難任務199 錢牧齋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609 錦衣衛的眼102 大高手380 大軍入朝364 布里亞特091 萬軍臨城143 決戰黔西南(三)610 傳武672 朕的江山(上)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342 大建設757 通話276 究極挑戰任務147 決戰黔西南(七)603 摧枯拉朽
412 皇帝的下午茶554 新的主線任務499 費揚古稱帝261 武林高手錦衣衛437 與大明的相處方式790 白明修的新生意627 接受條件371 北海別動隊431 地圖開疆627 接受條件373 痛宰哥薩克313 登岸179 舟山海戰(下)590 西清的鐵甲洪流129 人肉城牆463 放貸和行醫238 人委會324 移民事務部760 新軍裝127 土司會盟352 遂行策略219 流民事件(中)193 六不總督402 可登錄分身247 華夷之辨383 皇帝也要高考(上)499 費揚古稱帝149 入川040 潘明巖319 擠不進去啊598 急進的大明527 東歐的風(上)432 由大變小149 入川735 帝國秩序014 破阿瓦(下)653 有人聽話224 題詩懟韃035 靠泊被拒043 抵澳51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92 撤僑行動(上)356 一五計劃(中)424 艦隊陣容699 地中海潛艇702 一個全球統治秩序正在誕生585 吳敏的大動作340 棉花供應危機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030 準備赴澳085 提前出戰003 咒水之難502 歐洲的消費力711 爲您劈波斬浪300 清官和明官617 整治局面147 決戰黔西南(七)581 全線收緊672 朕的江山(上)069 進入副本357 一五計劃(下)469 非洲的新殖民地723 不萊梅的早晨429 最榮耀的實習機會042 再度啓程018 澳船送槍182 杭州福晉(三)462 伊斯法罕條約406 與土人交易406 與土人交易339 報告皇帝738 英雄暮年133 改主意393 琉球宣撫司314 不英勇的西班牙人352 遂行策略088 主線任務的大收穫222 思維誤區056 晉王誅賊之戰(二)604 高材生的選擇517 契約勞工249 徵兵募兵252 高難任務199 錢牧齋136 戰狼太子殺出血路206 太子殿下的日常(三)609 錦衣衛的眼102 大高手380 大軍入朝364 布里亞特091 萬軍臨城143 決戰黔西南(三)610 傳武672 朕的江山(上)419 英格蘭替荷蘭割地342 大建設757 通話276 究極挑戰任務147 決戰黔西南(七)603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