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陽也在打量着別列佐夫斯基。
此時的別列佐夫斯基裡面身着一身發黃的襯衣,外套一件佈滿補丁的棉襖,面色發黃,兩額油得發光,頭髮粗糙如索,也不知道多少天沒洗過了。
顯然,別列佐夫斯基最近的日子非常不好過,他明明只有四十來歲,看起來卻像四六十歲的老人。
這人楚陽感慨,人生真是充滿戲劇。
只看眼前這人一身落魄的樣子,誰能想到不久之後,他就會變成俄羅斯最富有的男人,風光無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是的,在這個非常時期,楚陽想見的當然不是簡單人物。
之前說過,蘇維埃解體的過程,實際上是財富私有化的過程,是蘇維埃當局掌權者不滿財富分配方式,自發推動的解體。
過去蘇維埃的經濟壟斷程度是很高的,特別是重工業經濟和命脈經濟,幾乎完全壟斷在國家手裡。
具體表現在,第一,沒有土地私有制,一切土地都歸國家所有;第二,以農村村社爲社會的基礎;第三,實行中央集權制度,政府指揮一切。
這樣的經濟制度,其實是很難積累財富的。然而蘇維埃的體質又隱藏着非常大的隱患。
這麼說吧,自斯大林掌權開始,蘇維埃採用的是這種體制:
執政黨控制一切權力,把持着政府部門的上上下下,而各級黨政領導機關又基本上由清一色的職業技術官僚組成,政治錄用基本是沿用“科長-部長”式的逐級晉升的方式,官員的全部政治經歷幾乎都是在權力體系中沿着權力的階梯升遷。
多層次的官僚系統履行配備資源和進行收入再分配的職能,官僚們對生產資料的控制權,成了一種實際上的對財產的所有權。這就使得以國家的自然代表的面目出現的高級官僚實際上擁有國民經濟中的一切,可以支配一切。
這也意味着,這些高級官僚只要稍微動動手指,動動手中的特權,迅速分割國家資產這塊“蛋糕”。
這樣的體制制度,怎麼可能不出現問題?
一旦蘇維埃的當局掌權者發現他們空有權力,卻沒有與權力相匹配的財富地位。
一旦蘇維埃的當權者發現維護社會主義不符合自己的利益,符合自己利益的是資本主義,同時他們又握有實現轉向資本主義的權力之時,便註定了蘇維埃的解體。
蘇維埃解體的過程,本質上是蘇維埃當局利用手中權力,攫取國家財富,使國家財富私有化的過程。
典型代表就是“七人集團”的誕生。
7人集團指的是在經濟轉軌過程中迅速崛起,在當今俄羅斯政治經濟生活中最有影響的7大金融財團。
具體包括:別列佐夫斯基的羅卡瓦斯-西伯利亞石油集團,波塔寧的奧涅克辛姆銀行-諾里爾斯克鎳業-辛丹卡集團,霍多爾科夫斯基的梅納捷普-尤卡斯集團,古辛斯基的橋-集團,阿文和弗裡德曼的阿爾法集團,斯摩棱斯基的首都儲蓄銀行-農工銀行,阿列克別羅夫的盧卡伊爾集團。
這七大集團其實是政治權利與壟斷資本高度結合的產物,規模龐大,擁有衆多的獨資子公司、控股公司和參股公司,經營領域遍及第一、二、三產業,尤其在石油、有色金屬、水泥、建築業和房地產等領域,七人集團幾乎形成了壟斷。
其觸角已經伸到了政治、經濟、社會和國民生活的各個角落,其能量之大超乎世人的想象,足以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
1996年10月30日,俄羅斯的金融巨頭別列佐夫斯基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六個新興的大財團控制着俄羅斯經濟的50%左右。
這話雖然有些誇張,但基本符合事實。
在石油工業領域,俄羅斯四個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的三個(尤科斯石油公司、西伯利亞遠東石油公司、西伯利亞石油公司)就掌握在六大財團手裡。
這三個公司的石油開採量佔全國的一半,而且六大財團的勢力正在向其他石油公司擴張。
可以說,六大集團在石油工業領域已經形成了壟斷。
在銀行界,六大集團控制着全俄羅斯金字塔頂端的奧涅克辛姆銀行和梅納捷普銀行。
前者是俄羅斯境內第三大的私人商業銀行,僅次於儲蓄銀行和外貿銀行。96年其銀行資產就高達15.1萬億盧布,所吸引的存款額9萬億盧布。
後者是全俄羅斯第六大的銀行,在私人商業銀行中排行第三,位“奧涅克辛姆銀行”和“國際商業銀行”之後。96年,其資產超過10.6萬億盧布,存款額高達7.8萬億盧布。
除此之外,六大集團還控制着全俄羅斯第八大的首都儲蓄銀行,第17位的橋一銀行,第21位的阿爾法銀行。
在媒體界,六大集團幾乎壟斷了俄羅斯境內中高端媒體的話語權。
除此之外,六大集團還控制着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公司,最大的水泥生產公司,最大的礦物公司……
可以說,六大集團,幾乎控制了俄羅斯的主要命脈,其能量之大,甚至可以左右政界。
如果說,一開始六大集團還需要依賴俄羅斯當局權力者,需要看後者的臉色行事。
隨着六大財團經濟實力的增長,它們已不滿足於以往的“求助於人“的做法,在政治上有了新的要求。
它們開始變得財大氣粗,仗着手中掌握的金錢,直接干預政治和影響政局,甚至採取行動來謀取政治權力。
1996年,六大集團在總統選舉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明證。
當時,久加諾夫當選的呼聲很高,他是俄共的領導人,假若上臺,對俄羅斯新興資產階級來說肯定是個災難。
七人集團是俄羅斯私有化的最大受益者,決定採取行動阻這種事情的發生。
他們決定支持葉利欽競選總統,組織了一個以丘拜斯爲首的十人競選班子,併爲競選提供了大約300萬美元的經費即等於法律規定的每個競選者的全部競選經費的數額。
在競選過程中,六大財團開動它們掌握的宣傳機器,尤其是利用獨立電視臺、俄羅斯公共電視臺以及一些發行量大的報刊,爲它們支持的競選者大造輿論,同時造謠攻擊他們反對的候選人。
總之,六大財團在這次競選中出了大力,葉利欽成功上位,再次當選爲俄羅斯的總統。
別列佐夫斯基在一次談話中得意地說:“俄羅斯的商人們對葉利欽總統取得勝利來說,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對誰來說都不是秘密。這是一場爲我們的切身利益而戰鬥的戰鬥。”
他確實有資本得意,當時的他貴爲七大寡頭之首,被《福布斯》雜誌等稱爲“克里姆林宮的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