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南渡河之戰(一)

吳溫泰是緬甸王麾下的大將之一,帶着五萬緬甸軍來到南渡河南岸之後,瞭解到明軍不是直接用木筏渡河,而是直接在河面上修建浮橋,他當即大吃一驚。

“還能這樣讓大軍渡河的?”吳溫泰從未聽說過這樣帶大軍渡河的,但他也不會認爲這是明軍胡亂做無用功,明軍既然這樣搭橋了,那就說明橋這樣搭好後,明軍鐵騎必然能夠從橋上過來。

原本來的路上他還考慮着用半渡而擊的方法殺傷明軍,可是現在看來是不可能了。

“準備火箭,大軍出擊,務必毀掉明軍在建的浮橋!”吳溫泰下令道。

在吳溫泰的命令下,緬甸籍立刻投入第一波火箭進攻。

由於河邊無法一次安放過多的士兵,所以這第一波次進攻,吳溫泰只動用了兩千弓箭手。

“殺——”

兩千緬甸軍弓箭手點燃火箭之後,快速向着河邊衝了過去。

隨着緬甸軍士兵的出現,一直在北岸河邊防守的明軍機槍手立刻拉動槍栓,勾動扳機。

“噠噠噠——”機槍吐出一條條火蛇,不斷掃射衝出來的緬甸軍人羣。

“砰砰砰——”步槍也一齊開火。

子彈穿透緬甸軍士兵的身體,殺得衝出來的緬甸軍如同割麥子一般倒下,死傷慘重。

“咻咻咻——”緬甸軍士兵只來得及射出一輪稀鬆的火箭,寥寥十幾根火箭紮在浮橋上,就這麼點火箭,想燒燬浮橋根本是不可能的。

緬甸軍士兵還想就地點燃火箭繼續朝浮橋射箭,然而他們根本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在明軍強大的火力網下,這第一波兩千緬甸軍士兵只十幾個呼吸的功夫便死傷了數百人,而且因爲明軍火力太強大了,射出的子彈密集,緬甸軍士兵很快就被完全擊退了下去,甚至明軍的大炮都還沒有用到。

緬甸軍被打退了之後,有明軍士兵衝上來一桶水便剿滅了紮在浮橋上的十幾支火箭。

明軍繼續建造浮橋。

南岸後方,緬甸軍統帥吳溫泰聽聞戰報,臉色一下子就黑了。

“什麼!兩千大軍,僅僅一個照面,只來得及射出一輪火箭,就被明軍的火槍射殺了數百人,這怎麼可能!明軍的火槍怎麼可能這麼強大!”吳溫泰不敢置信的說道。

不過哪怕他再不相信,事實就擺在他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吳溫泰心在滴血,也在恐懼。明軍展現出來的殺傷力太強了,怪不得這麼短的時間內便兵臨南渡河了,若是讓明軍渡過南渡河,後果不堪設想,他來此就是爲了攔截明軍渡河,儘量殺傷明軍的,所以一次失敗,並且代價令他心在滴血,但也必須再一次去嘗試毀掉明軍的浮橋。

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有感於明軍火槍的強大,想要讓士兵靠近,射出大量火箭燒燬浮橋,那麼就必須有東西阻擋明軍的子彈。

這倒是一個難題,明軍建造浮橋的速度不慢,根本沒有多少時間讓他們去尋找足夠多的木板之類的東西。

吳溫泰終究是緬甸王麾下的大將之一,腦子還算好使,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不一會,緬甸軍士兵驅趕着十頭戰象衝鋒在前。

看到戰象出現,北岸的明軍士兵明顯愣了一下,戰象狂奔,很快就接近河邊,這個時候,後面的第二波兩千緬甸軍弓箭手也衝了出來,快速朝河邊衝去。

“開火!”

“噠噠噠——”明軍猛烈開火。

密集的子彈最先打中的是幾乎已經衝到河邊的十頭戰象。

密集的子彈打在戰象身上,鮮血四濺,戰象吃痛嘶吼,然而明軍的子彈太密集了,一顆子彈,十顆子彈或許殺不死戰象,但百顆子彈打在戰象身上,戰象只有死路一條。

一瞬間,十頭戰象倒在距離河邊不到十米處,而以弓箭百米的射程,躲在戰象的屍體後面射出的火箭,足以威脅明軍浮橋了。

雖然十頭戰象的屍體無法遮擋多少地方,但供一二百名緬甸軍弓箭手躲在後面射箭已經完全綽綽有餘的了。

“咻咻咻——”果然,將近兩百支火箭一齊朝明軍搭建中的浮橋射去。

僅僅一輪齊射便至少有幾十根火箭紮在浮橋上,火苗開始慢慢引燃浮橋上的木板。

短暫的間隔,緬甸軍弓箭手已經第二輪齊射,又有數十支火箭紮在浮橋上燃燒,而且還射殺了兩名準備去救火的明軍士兵。

“不錯啊,緬甸軍竟然想出了這麼一招!立刻命令大炮開炮,炸碎那些戰象的屍體!”周曹冷靜的下令道。

“轟轟轟——”總共有一百門明軍大炮向着十頭戰象的屍體開炮。

百顆炮彈炸開,戰象的屍體雖然,可是也幾乎瞬間被撕碎,大量碎肉被炸飛。

“啊——”躲在戰象後面的兩百名緬甸軍弓箭手也幾乎在這一輪炮擊當中全軍覆滅。

“噠噠噠——”明軍機槍和步槍和一同開火。

躲在戰象屍體後面的緬甸軍士兵沒有一個人能夠逃得獲取,全部在明軍的炮火和子彈下覆滅。

由於炮火過於密集和強大,大量緬甸軍士兵的屍體和戰象的屍體被炸成碎肉和血霧。

南岸的大片地面都被鮮血的碎肉鋪紅,如同修羅戰場。

這第二波攻擊,又一次以緬甸軍折損數百人而告終。

明軍快速撲滅浮橋上的火後,繼續加速往南岸修建浮橋,此時此刻,浮橋已經修了大半了,僅有不到十米便修到對岸,預計不需要半個時辰的時間。

南岸,緬甸軍。

吳溫泰心在滴血,他損失了十頭戰象,可是沒想到,明軍不僅火槍厲害,大炮更加厲害。

有明軍的大炮和火槍在,他們根本不可能毀掉明軍正在搭建的浮橋。

爲今之計,只有一面將消息傳回去給陛下,一面組織備戰,準備等明軍開始登陸的時候,剿殺明軍最初登陸的士兵,儘可能的在明軍登陸完畢之前殺傷明軍了——

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328章 三道聖旨第428章 陳秀秀的暴力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804章 佔領澳洲(四)第248章 回京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779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二)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478章 七戰七敗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966章 強大的展現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15章 南下滄州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197章 多鐸的恐慌(一)第135章 強勢逼人第388章 奔逃與追殺第172章 知己知彼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706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一)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759章 絕望和無力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944章 鐵甲艦初顯威(一)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71章 契機(上)第201章 徐州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515章 收復長安城第307章 潞王之敗(二)第498章 混亂第1067章 統一世界與否第4章 兵臨城下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590章 攻陷漢城第358章 少女之心第12章 劉宗敏第266章 鄭森和錢初瑤(三)第39章 回到南京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869章 馬六甲大海戰(七)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760章 緬甸軍潰敗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653章 準格爾之戰(二)第312章 潞王死第196章 形勢!第681章 激戰庫爾要塞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878章 鐵甲艦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四)第116章 決戰(中)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597章 圍殲倭寇(二)第253章 軍制改革(三)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157章 ‘洪公子’第35章 戰況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391章 巾幗英烈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
第535章 大明中央銀行(一)第503章 血洗蒙古草原(五)第981章 奧斯曼帝國的慘敗(四)第843章 滿人的緊迫(二)第263章 漢奸們的恐懼第328章 三道聖旨第428章 陳秀秀的暴力第282章 血腥清洗(二)第804章 佔領澳洲(四)第248章 回京第82章 再次視察火器局第970章 清奧十年之戰(二)第909章 完全碾壓(二)第779章 吊打西班牙僱傭軍(二)第325章 鄭森回泉州(二)第478章 七戰七敗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461章 洪承疇(一)第333章 激烈海戰(下)第966章 強大的展現第579章 攻陷平壤(下)第411章 戰局扭轉第809章 大海戰陰雲(一)第130章 驚險襲營(上)第15章 南下滄州第106章 製造戰前輿論(上)第1012章 直指君士坦丁堡第1044章 摧枯拉朽第197章 多鐸的恐慌(一)第135章 強勢逼人第388章 奔逃與追殺第172章 知己知彼第683章 攻陷庫爾要塞(二)第706章 滿人俘虜迴歸大清之路(一)第533章 準格爾之敗第759章 絕望和無力第614章 出兵倭國第212章 撤退之路上的血戰(五)第944章 鐵甲艦初顯威(一)第178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三)第540章 大明律法第277章 雷霆前夕(二)第71章 契機(上)第201章 徐州第963章 顫抖的歐洲大陸第817章 決戰巴拉平原(一)第177章 決戰開啓前的平靜(二)第224章 城外輪戰(一)第515章 收復長安城第307章 潞王之敗(二)第498章 混亂第1067章 統一世界與否第4章 兵臨城下第932章 決戰巴拿馬(七)第590章 攻陷漢城第358章 少女之心第12章 劉宗敏第266章 鄭森和錢初瑤(三)第39章 回到南京第1021章 滿清與奧地利之戰(三)第496章 滿人西遷第599章 德川家崗之死第1034章 莫斯科條約第869章 馬六甲大海戰(七)第220章 援兵到(二)第772章 圍殲暹羅大軍(五)第294章 舉旗造反(二)第760章 緬甸軍潰敗第647章 鐵路大動脈(二)第336章 鄭家的恐懼(一)第639章 統一東亞(一)第653章 準格爾之戰(二)第312章 潞王死第196章 形勢!第681章 激戰庫爾要塞第756章 南渡河之戰(四)第581章 求助倭寇第169章 李自成敗入山中第468章 東光縣城下(三)第878章 鐵甲艦第516章 四方皆定第1074章 君士坦丁堡之戰(四)第116章 決戰(中)第891章 歐洲的驚駭與瘋狂(二)第100章 歷史變數第444章 關寧軍之殤(三)第371章 李自成的陌路(二)第988章 神聖羅馬皇帝的盤算第597章 圍殲倭寇(二)第253章 軍制改革(三)第1025章 多爾袞的憂慮第303章 戰場逆轉(一)第1076章 維也納條約第554章 改造蒙古(二)第904章 進攻北美十三州(一)第157章 ‘洪公子’第35章 戰況第994章 查扣與驅逐(一)第391章 巾幗英烈第184章 棄守泰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