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攻佔淡水港

馬林打聽過,錦衣衛百戶馮旭的名聲還不錯。雖然也有廠衛的兇名和貪婪,但爲人還算誠信,拿了錢就會辦事。而且,心也不是太黑。

事實上,身爲廠衛人員,想清白也做不到。因爲,廠番和錦衣衛的頂頭上司都是太監(錦衣衛未必由太監領導,但明朝很多時候,錦衣衛都受太監節制),而且多半都很貪婪。

有個貪婪的上司,絕對是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不送禮送錢給上司,鐵定要被穿小鞋。甚至,有的錦衣衛因爲沒送錢或者送的不夠,很倒黴地被髮配到塞外草原上打探情報去了。而在塞外打探情報,可不像在中原地區能橫着走。在塞外蒙古的地盤上,要是泄露了身份,只有死路一條。

因此,爲了不被髮配到塞外或者別的苦寒之地,錦衣衛的官員們只好紛紛給上面送禮。高層錦衣衛官員送禮給宮中的大太監,中層錦衣衛官員則送禮給高層錦衣衛官員,下層錦衣衛官員則送禮給中層錦衣衛官員,普通錦衣衛送禮給下層錦衣衛官員……

但他們送錢總不能自掏腰包吧?所以,爲了籌集送給上級的錢財,錦衣衛們只好去敲詐勒索百姓。或者,收受賄賂,拿錢幫人辦事。

當然,錦衣衛並不會去敲詐普通百姓,因爲沒什麼油水。他們敲詐的百姓,一般都是富戶和商人,因爲這些人有錢。

商人不用講,地位低下。除非是有強硬靠山的,否則被錦衣衛盯上,肯定要破財消災,被收點保護費什麼的。而那些富戶,錦衣衛主要是收集對方不法證據,然後以此爲要挾,敲詐錢財。還有就是貪官,也是錦衣衛愛敲詐的對象,勒索手法和對那些地方豪強富戶差不多。

不過,那是一般情況。當廠衛權勢較大的時候,錦衣衛不僅敢敲詐不法的富戶和貪官,甚至敢於沒有證據就抓人勒索。比如現在劉謹當權,廠衛權勢很大,百官見了都要退避三舍。

但需要指出的是,錦衣衛並不像後世電視電影裡那樣,人人都是高手,搞得各個都跟007似的,不但武功高強,還擅長潛伏和打探情報……

實際情況是——錦衣衛根本沒什麼功夫高手,雖然有,但數量絕對不多。而且,他們也不想諜戰片裡那些間諜那麼牛比哄哄。

他們打探情報的方式相當粗暴直接——招攬一批潑皮無賴作爲幫閒,或者說線人。然後,讓這幫線人四處去打探消息。而錦衣衛本人,則呆在家裡或者酒樓裡坐等情報。遇到有價值的情報,就賞點錢,但都是些銅錢,可不會像電視裡那樣給銀子或銀票。平時,他們也會帶着那幫線人去找普通商戶敲詐保護費,以養着他們……總的說來,錦衣衛就特麼是一幫有權勢有來頭的混混頭子……

而且,馬林給馮旭2500兩銀子,絕不是什麼小數目。因爲,明朝物價很便宜。2500兩,都能買幾百頭牛了。送到劉謹那邊,也拿得出手了。有了這筆錢送過去,馮旭完全可以謀求調往江南富庶地區,或者升個副千戶什麼的。當然,這個時候送錢,註定要打水漂。因爲,劉謹很快就要倒臺了啊……

……

不過,馬林也不會好心去提醒對方。因爲,這話不好說。沒準,馮旭會把馬林的話上報。然後,馬林求劉謹的事情也泡湯了……

所以,馬林纔不管馮旭馮百戶拿到這筆錢去幹嘛,他只要自己的事情辦好就行。

但是,從泉州派人去京城報信,路途有三四千里路。騎馬的話,也要走一個多月。倒不是沒有八百里加急,但那是船底緊急軍情的。馬林朝貢這事,算不上緊急軍情,是不能通過這種手段的。否則,擅用加急傳遞手段,可能會掉腦袋。因此,馮百戶自然是普通的派人騎馬進京,沿途不會馬不停蹄地換馬。正常走的話,要一個多月。而護送白銀進京的隊伍,趕路時間那就更長了,估計要兩個多月。

……

馬林不想就這麼幹等着,於是,他決定做點什麼……

正巧,孔泰在基隆城附近設立的十幾個土窯燒製了大量磚頭,多得用不完。馬林想了想,決定多建一點建築。

而看了看臺島的地圖,馬林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如果他以臺島作爲地盤歸順大明的話,但是基隆這個點,不足以讓明王朝封他爲地方土司啊。因爲,基隆這個地方太小了點……

基隆只有基隆灣這一帶有一些平地河谷什麼的,其他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比如,基隆西邊就是著名的大屯山。而大屯山也是航行在附近海域的船隻重要的地標參考物,功效有些類似燈塔。當然,是白天的燈塔。

而且,馬林知道,在大屯山裡,有着儲量巨大的天然硫磺礦,儲量達到200萬噸以上。

硫磺的重要性不用說,那是火藥的重要配料。而且,古代華夏中原地區是沒有天然硫的,主要通過從硫鐵礦裡提煉硫磺,成本較高。

而大屯山硫磺礦那是天然硫磺,不用提煉,過去挖就行。至於如何找到硫磺礦?這個太簡單了,用鼻子聞……

硫磺礦的味道可是很大的,其氧化生成的二氧化硫氣體異常刺鼻。而且,大屯山區的硫磺礦貌似就是位於地表的。而在明清時代,就有很多大陸客商,來到大屯山向當地土著收購天然硫磺。土著是不可能懂得挖掘地下的硫磺的,所以大屯山天然硫磺礦顯然位於地表。只要派人進山尋找和聞氣味,就能很容易找到硫磺礦。

……

硫磺礦也是加入大明的重要籌碼,畢竟,大明本土不產天然硫磺,硫磺價格比硝石還高。但是,光是硫磺礦,還是不夠。

馬林可是謀求成爲土知府或者土知州的,而想要當個土知府或者土知州,起碼要有足夠的地盤啊。

所以,馬林決定——出兵拿下更多地盤,好應付大明王朝派來查驗的官員……

若是隻有基隆灣那一小塊地方,估計朝廷派來的官員難以通過馬林的請求。因爲,那塊地太小了,也就相當於一個鄉鎮,而且是小鄉鎮。或者,算是個大點的村鎮。這點地盤,別說土知府或土知州了,土知縣都混不到。

故而,馬林需要拿下更大的地盤,來展示自己的實力。當明朝派官員來查證時,才能交差。

於是,馬林把目光投向了離基隆不遠的臺北……

或者,更準確地說,馬林是看上了臺北盆地……

……

臺北盆地大概有240平方公里左右,在多山的臺島,已經算是較大的平原地區了。而且,臺北盆地裡有著名的淡水河,沿河流域絕對是上佳的水稻種植地區。就算不靠河的地區,也可以種植紅薯。

就算只有100平方公里的地區被開發爲農田,那也有15萬畝了……

把臺北盆地粗略地開發一下,足以應付和糊弄大明朝了。畢竟,這裡的地盤也不小了,而且適合開闢爲農業區。

同時,臺北盆地離基隆很近,方便孔泰掌控和管理……

……

另外,馬林正好帶了一千兵馬過來。原本是打算帶他們去明朝裝比的,但現在正好沒事幹。所以,馬林打算帶着這一千兵馬,去攻打臺北盆地,將其納入管轄範圍先。

不過,臺北盆地四面環山。想要進入臺北盆地,先要佔據臺北盆地的出口——淡水河口的淡水港……

淡水河是臺北盆地最主要的大河,而它的出海口,正好位於後世的淡水港。而通過淡水港逆流而上,也可以順利進入臺北盆地……

所以,馬林組織船隊和大軍,從基隆灣出發,很快來到了後世淡水河口的淡水港,並在此發起了登陸……

第942章 馬騾和馬第1286章 病房豔一譚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1680章 租島十年第455章 陣地戰(三)第245章 原來是仇家第788章 那啥……朕只是試炮……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401章 女生外嚮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784章 秘密出兵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1282章 亨利八世?第1604章 直言不諱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877章 刺殺嘉靖的計劃第1453章 第一批退伍老兵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貨幣換算問題第1961章 威尼斯弄出玻璃鏡了?第29章 他是一個騎士第53章 求炮第1034章 誰佔誰便宜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333章 殘酷的火槍對射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第456章 對峙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446章 死間第1802章 足尾銅山第1366章 妥協和平衡之道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467章 狼牙突擊隊第1242章 致命的翻譯第907章 陛下,您聽說過香料羣島嗎?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1278章 決鬥戰爭第936章 拍賣資金的統計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171章 抄家所得和封口費第1515章 農民起義軍戰俘買賣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40章 禪位大典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406章 原由第917章 挑選哥薩克的反向操作第710章 遺書和血色王冠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22章 糧食換女人計劃第679章 偷營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601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1085章 花式選兵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747章 取代自由女神像的想法第1454章 永業田和職分田第1668章 劫糧第86章 大軍北上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493章 強攻第1685章 規劃第1521章 蛟皮的用途第1359章 橫掃六國第106章 膽怯的亞歷山大大公第255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上)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257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下)第8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下)第554章 回來了第720章 波蘭是個最佳盟友第994章 身懷絕技的毛公公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132章 大頭兵搶媳婦第1930章 遠東三角貿易第1592章 爭奪貴族遺產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362章 攪動西班牙風雲第248章 沒那麼簡單第69章 買船的打算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805章 最後通牒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360章 阿拉貢的凱瑟琳第319章 青貯苜蓿草第144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建議第1746章 建議修長城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193章 地中海上第1825章 鯊魚皮熱銷大明第869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上)第1561章 故伎重施
第942章 馬騾和馬第1286章 病房豔一譚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1680章 租島十年第455章 陣地戰(三)第245章 原來是仇家第788章 那啥……朕只是試炮……第1144章 還有藤甲?第401章 女生外嚮第794章 水泥路好修,造橋纔是難點第784章 秘密出兵第605章 亨利七世造假失敗第1282章 亨利八世?第1604章 直言不諱第928章 家裡沒幾件瓷器,也好意思自稱貴族?第877章 刺殺嘉靖的計劃第1453章 第一批退伍老兵第592章 黑森林募兵貨幣換算問題第1961章 威尼斯弄出玻璃鏡了?第29章 他是一個騎士第53章 求炮第1034章 誰佔誰便宜第1171章 親自搜查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333章 殘酷的火槍對射第1074章 《羅馬公約》和皇帝加冕第456章 對峙第313章 賣點鎧甲給格德司第1931章 兵甲換耕牛第1787章 塔拉請戰第1120章 凱撒的教育問題第446章 死間第1802章 足尾銅山第1366章 妥協和平衡之道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467章 狼牙突擊隊第1242章 致命的翻譯第907章 陛下,您聽說過香料羣島嗎?第666章 躲進馬林的大營第1278章 決鬥戰爭第936章 拍賣資金的統計第434章 下完毒就跑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171章 抄家所得和封口費第1515章 農民起義軍戰俘買賣第533章 奧爾登堡家族的安置辦法第40章 禪位大典第948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下)第451章 吉姆的演技第406章 原由第917章 挑選哥薩克的反向操作第710章 遺書和血色王冠第297章 喬治戰敗第22章 糧食換女人計劃第679章 偷營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601章 調虎離山之計第1085章 花式選兵第95章 海軍再出發第747章 取代自由女神像的想法第1454章 永業田和職分田第1668章 劫糧第86章 大軍北上第325章 開鑿運河的安排第493章 強攻第1685章 規劃第1521章 蛟皮的用途第1359章 橫掃六國第106章 膽怯的亞歷山大大公第255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上)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257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下)第83章 日德蘭大海戰(下)第554章 回來了第720章 波蘭是個最佳盟友第994章 身懷絕技的毛公公第765章 遭遇倭寇第1474章 平衡之道第132章 大頭兵搶媳婦第1930章 遠東三角貿易第1592章 爭奪貴族遺產第1837章 煤球燒磚第362章 攪動西班牙風雲第248章 沒那麼簡單第69章 買船的打算第1935章 東北大米起源第805章 最後通牒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360章 阿拉貢的凱瑟琳第319章 青貯苜蓿草第1441章 瑪格麗特王后的建議第1746章 建議修長城第182章 拉斯維加斯一期工程完工第193章 地中海上第1825章 鯊魚皮熱銷大明第869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上)第1561章 故伎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