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文武分責

從朱利亞諾的名字上看,費麗斯就是個野心勃勃的女人。要不是馬林早就許諾要全力支持費麗斯的大兒子羅伯特以後競選教皇,沒準費麗斯都一門心思想要回羅馬了。

事實上,馬林對費麗斯生的幾個孩子都很不錯的了。羅伯特馬林是確定了未來要捧他當教皇,而馬雲也預訂了臺島的東番伯爵位繼承人。至於朱利亞諾,也封了個烏拉圭伯爵,領地面積比臺島要大幾倍。

當然,從實惠上講,還是馬雲的領地更實惠。別看東番島很小,可因爲可以和明朝貿易,地位極爲重要。隨便扣點利潤下來,也比朱利亞諾去烏拉圭種田要強很多。

事實上,自從決定開發澳洲後,馬林也在思考,未來把澳洲給哪個兒子呢。沒辦法,這年頭沒有飛機,也沒有柴油驅動的輪船。從歐洲本土想去澳洲,實在遠得離譜。所以,還不如把澳洲分封出去。

古代爲啥一開始搞分封制?還不是當時交通不便?

商周時期,整個華夏的開發度都不高,中原甚至遍地犀牛。當時人口也不多,糧食產量也少。所以,當時的朝廷養不起那麼多軍隊駐守各地。而且,當時全國也沒有統一的大道,對外地的管理極爲困難。

所以,在當時的生產條件和交通條件下,分封制要比集權制更合理。主要是,太遠了真的管不過來……

而到了秦朝時期,此時糞肥已經開始推廣使用,糧食產量大大提高。而秦始皇又下令修建了通往全國的最早的“國道”——馳道,這纔有了管理天下的基礎。如果沒有馳道,秦朝也難以管理天下。

而同時期的古羅馬,也修建了羅馬大道,完成了對偌大的羅馬帝國的控制……

也就是說,想要控制大的地盤,交通問題很關鍵。英國爲啥到19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才成爲全球霸主?因爲蒸汽戰艦是維多利亞時代纔開始出現和推廣的。

有了蒸汽戰艦,英國可以順利地控制最核心的殖民地印度,也能完成對南非和澳洲的控制。而在此之前,從英國去印度要很久,管理很不方便。

所以,當時印度是委託東印度公司管理的。但當蒸汽機戰艦普及後,英國顯然有了直接管理印度的能力。所以,英國直接收回了印度的管理權。

馬林倒是主持搞出了蒸汽機,可惜是最低級版本的單缸的瓦特蒸汽機,而且還很臃腫。此外,北海國此時嚴重缺乏機械工程師。想要將蒸汽機成功搬上軍艦,並搞出更適合軍艦的多脹式船用蒸汽機,鬼知道要到啥時候。

所以,馬林目前只能搞分封制度了。特別是離得遠的南美和澳洲的廣大土地,除了最重要的智利硝石礦和一些金礦,其他的,交給別的兒子獨自管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反正,就算將來兄弟們關係不好了,可還都是自己兒子呢。肉爛在鍋裡,其實也沒啥。想必,朱元璋當時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纔不管藩王做大的問題……

實際上,馬林覺得,用不了那麼大的地盤,只要把後世老美的地盤經營好了,一個世界強國就妥妥地跑不掉了。

看看後世的老美,從沿海十三州殖民地開始,一步一步向西擴張,打到太平洋沿岸,一個號稱“天選之地”的超級大國就誕生了。

所以,馬林給凱撒和更後來的繼承者們立下了一個秘密的家訓——絕不能丟了北美,哪怕丟了德意志的領土都沒問題,必須保住北美!

歐陸實在是戰亂不休,都沒法好好發展。其中,以德國最爲悲催。明明是一個很厲害的民族,卻被困在了歐陸正中央——西邊是強盛的法國,東邊就是毛子……南邊奧地利是自家人,西北海面早被英國人霸佔和封鎖了……

正因爲如此,馬林才一開始就制定了吞併英格蘭的計劃。否則,德意志依然會被鎖死在中歐這破地方。要論德意志唯一的優勢,恐怕就是魯爾區的煤炭還有鉀鹽了吧。沒這兩樣戰略資源,後世的德國也很難崛起。

當然,德意志雖然地理位置不好,可人民素質還不錯。主要是,不慫……

所以,如果能保留德意志的領土,還是儘量要保留的。畢竟,德意志可是一個類似秦國的耕戰國度,最出好兵。

事實上,華夏本就是個厲害的耕戰民族。一直到漢朝,華夏都是戰鬥力強大的國家,所以有“強漢”的說法。只可惜,後來獨尊儒術,一羣半吊子儒生硬生生把華夏折騰成了不能打仗的慫蛋國家。

倒不是說儒家思想就一無是處,而是不該獨尊儒家一家。充其量,儒家也就適合搞搞教育,做其他的並不行。最合適的分配方式,其實是讓儒家掌管禮部,讓兵家掌管兵部,讓墨家掌管工部,讓農家和商家掌管戶部,讓縱橫家掌管外交……如此,才能人盡其用……

結果,儒家倒好,啥都自己來,不懂的也瞎指揮,硬生生把華夏整半廢了……

最可笑的是,儒家把華夏的戰爭能力折騰得降低了太多太多。早在戰國時期,區區一個500萬人的秦國,就能聚集出60萬強兵。而到了宋朝,明明上億人口,經濟繁榮,卻只能養幾十萬人,而且還特費力。打起仗來,也是各種輸……

……

在馬林看來,後來的普魯士,其實就是當年的秦朝的翻版。唯一比秦朝進步的地方,大概就是腓特烈大帝推廣了義務教育,讓低級軍官的素質變得較高。只不過,後來成了德二以後,軍功階層過於強大,綁架了整個國家,才造成了惡果。

所以,現在的北海國,馬林雖然鼓勵耕戰、獎勵軍功,但同時,也在平民中培養了很多學生,作爲未來的文官。

到時候,貴族管軍隊,文人掌管朝政,雙方互不干涉。當然,貴族子弟也有權參政,但必須是退出軍隊五年以上,同時五年內不再和軍中將領聯繫,才能參政,參政後也不得再和軍中將領頻繁聯繫。而且,掌握重兵的貴族,其子女和兄弟不允許擔任高級文職,避免出現文武雙霸的超級家族出現。同樣地,高級文臣家的子女,也不允許擔任高級將領……

同時,對殖民地的管理,馬林也採取了兩套標準——北美殖民地按照本土標準管理,由文官系統掌管。

而北美以外的地方,則按照殖民地標準,由軍事貴族階層進行半軍事化管理。其中利益,也偏向於那些參加殖民的貴族,作爲對軍事貴族們失去對本土和北美文官系統掌控力的補償。

當然,馬林也不會允許他們建立獨立的諸侯國,而是依然受到本土節制的領地。而受到本土節制的,主要是軍隊屬權和指揮權。管理方面,馬林的原則是能放就放……

爲此,馬林特別制定了文武分責的法令,但沒有立即頒佈。主要是,馬林還不想暴露美洲殖民地的情況。但等時機合適了,這部法令就會公開。

不過,他事先和施瓦茨、卡恩、瓦格納、施泰因道夫等軍中最頂級的一批將領私下進行了溝通,提前向他們透露了一點情況。

當然,爲了換取他們的支持,馬林拿出的回報也非常有誠意——巴西……

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1628章 無奈撤軍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256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中)第306章 海狸皮貿易第684章 利用盜賊阻擋蘇格蘭人第1258章 七國會盟第1749章 軍事改革的基礎第1445章 爲打掩護,購買冰島第1507章 第一批中學畢業生第1302章 妹夫,我還活着!第1693章 拜師的好處第270章 小哥倫布第677章 西瓦格的直覺第1777章 巨大的前景第535章 我說句公道話吧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43章 閃電突進第1704章 代爲鑄幣?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1073章 加冕之前第1509章 英格蘭領地的教育問題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618章 小船也能打海戰第196章 面對豐收,我已麻木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301章 蠻荒恐怖日記第1293章 炮灰的命運第746章 又種小麥和紐約長島第1455章 組建警察部隊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668章 反間計第1802章 足尾銅山第1989章 中途換鷹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974章 不列顛戰雲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117章 都怪哥倫布第993章 滅口和密信第583章 探索智利航線,勢在必行第739章 居然沒有舵輪?第1402章 坑害路易十二第1034章 誰佔誰便宜第790章 轉移注意力第1583章 獻藥第977章 變化和糖薑片第1471章 糧草算計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1979章 新手難度第1225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243章 禁止葡人朝貢第48章 戰後第641章 羅賓漢盜賊團出擊第1599章 殖民地的義務兵役制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578章 城中激戰(上)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1734章 送死人選第867章 刺客信條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920章 獨頭彈第1728章 千噸戰艦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60章 大家一起找藉口第247章 終獲勝利第899章 拍賣計劃第1277章 帝國議會例會開始第1038章 親自探路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1856章 馬凱,字德華第1102章 騙上賊船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875章 達迦馬要拜訪孔泰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1593章 馬林獻計第985章 算計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959章 橫渡太平洋第1195章 坐鎮武昌,廣收藥材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979章 石油?我全要了!第1601章 皇帝又求援了第1842章 炮臺和吃飽了撐的第486章 陛下,去打瑞士吧!第52章 羅馬的消息第1869章 工匠學校由虛變實第47章 壞了,這下闖禍了!第80章 日德蘭大海戰(上)第1685章 規劃第1615章 終於完成交易第633章 “挑大勤”第134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下)第1877章 威脅和武力嚇阻第1249章 查理伯爵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
第927章 解剖學大佬達芬奇第1628章 無奈撤軍第1676章 葡萄牙人要遠征大明?第256章 聯手挖教會牆角(中)第306章 海狸皮貿易第684章 利用盜賊阻擋蘇格蘭人第1258章 七國會盟第1749章 軍事改革的基礎第1445章 爲打掩護,購買冰島第1507章 第一批中學畢業生第1302章 妹夫,我還活着!第1693章 拜師的好處第270章 小哥倫布第677章 西瓦格的直覺第1777章 巨大的前景第535章 我說句公道話吧第1307章 “復活”前奏第43章 閃電突進第1704章 代爲鑄幣?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1073章 加冕之前第1509章 英格蘭領地的教育問題第1314章 還有這樣的騷操作?第78章 騙籤不平等條約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618章 小船也能打海戰第196章 面對豐收,我已麻木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301章 蠻荒恐怖日記第1293章 炮灰的命運第746章 又種小麥和紐約長島第1455章 組建警察部隊第1988章 獵鷹部隊第668章 反間計第1802章 足尾銅山第1989章 中途換鷹第849章 煉金術士第318章 試修水泥路第974章 不列顛戰雲第619章 南特條約簽訂第1117章 都怪哥倫布第993章 滅口和密信第583章 探索智利航線,勢在必行第739章 居然沒有舵輪?第1402章 坑害路易十二第1034章 誰佔誰便宜第790章 轉移注意力第1583章 獻藥第977章 變化和糖薑片第1471章 糧草算計第947章 捶殺詹姆斯四世(中)第1979章 新手難度第1225章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第1243章 禁止葡人朝貢第48章 戰後第641章 羅賓漢盜賊團出擊第1599章 殖民地的義務兵役制第1811章 去埃及吧第1578章 城中激戰(上)第1638章 鍛造鑽孔嗆管第1734章 送死人選第867章 刺客信條第1436章 圍攻那不勒斯城第958章 劍麻纖維第920章 獨頭彈第1728章 千噸戰艦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364章 找到鎳礦了第60章 大家一起找藉口第247章 終獲勝利第899章 拍賣計劃第1277章 帝國議會例會開始第1038章 親自探路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1856章 馬凱,字德華第1102章 騙上賊船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875章 達迦馬要拜訪孔泰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1593章 馬林獻計第985章 算計第447章 王牌出馬第959章 橫渡太平洋第1195章 坐鎮武昌,廣收藥材第510章 智取威騰堡(上)第979章 石油?我全要了!第1601章 皇帝又求援了第1842章 炮臺和吃飽了撐的第486章 陛下,去打瑞士吧!第52章 羅馬的消息第1869章 工匠學校由虛變實第47章 壞了,這下闖禍了!第80章 日德蘭大海戰(上)第1685章 規劃第1615章 終於完成交易第633章 “挑大勤”第134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下)第1877章 威脅和武力嚇阻第1249章 查理伯爵第214 克里米亞的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