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新式縱帆船的使用方向

前世的時候,馬林混論壇,曾看過這樣一組數據——

順風時:縱帆(利用風力的)效率65%,橫帆85%;

逆風時:縱帆效率45%,橫帆25%;

橫風時:縱帆效率62.5%,橫帆62.5%;

也就是說,順風的時候,橫帆比縱帆效率高30%。但逆風時,縱帆比橫帆效率高80%。而側面來風,也就是橫風的時候,兩種帆時一樣的效率。

而現在,歐洲船隻主要流行橫帆。使用橫帆的話,從北美的紐約回到埃姆登港,因爲順風,又順着北大西洋暖流,只需花費一個月多點的時間。而從埃姆登到紐約的話,則因爲逆風逆水,需要三個多月時間。

但是,若是改爲雙桅縱帆船的話,縱帆逆風時效率比橫帆高80%,速度自然快很多。原先從埃姆登到紐約需要三個多月,現在估計一個半月多點的時間,就能抵達紐約了。如此,就節約了大量的時間。

當然,在馬林的指揮下,船隻還是預備了橫帆用的橫杆和備用橫帆的。如此,當順風時間很久的話(比如從紐約回國),就掛上橫杆,主要使用橫帆。而逆風爲主或者經常需要變換風向的話(比如南北向的長途航行),就撤掉橫杆,改爲升起上緣斜桁帆,充分利用八面來風。

如此,船隻就擁有了應付不同風帶和海域的特點的能力。但是,在夏季容易產生強力風暴的時節,還是主要使用上緣斜桁帆這種縱帆。爲何?因爲這種船帆升降方便啊。一旦遇到大風暴,就可以及時快速地把船帆給降下來,以避開風暴。

實際上,在古代,西式橫帆船突遇風暴的話,出事的概率要遠高於華夏帆船。因爲,西式橫帆船收帆非常麻煩,需要讓水手爬上桅杆,從下往上收起船帆。

但風暴往往來得很急,水手們有時候還沒來得及爬上桅杆,就遭遇了風暴。風暴中,船帆越大,風暴肆虐的威力就越強。橫帆面積那麼大,很容易被風暴席捲,導致船隻帆船遇難。

而且,風暴來臨時,往往伴隨大雨。一旦下雨,桅杆就會變得溼滑。那時候,水手就算攀爬桅杆,也是很危險的。一個不小心,就會從高高的桅杆上摔下來跌傷甚至跌死……

而華夏帆船則不一樣,因爲是類似升國旗的方法把硬帆升上去的。所以,若是遇到風暴,直接讓水手打開活結,放下船帆就是了。甚至,緊急的時候,可以一刀砍斷繩子,硬帆自動就降下來了。只要船帆在風暴時不繼續張開,船隻躲過風暴的機會就大大增加了。當然,颱風、颶風之類的超級風暴除外……

馬林讓人搞出來的上緣斜桁帆,也是類似升國旗那樣把船帆連帶着上緣斜桁一起升上去的。遇到風暴,水手直接在桅杆下面解開繩子,把船帆降下來就可以了。甚至,向華夏船帆那樣一刀砍斷繩子也是可以的。

所以,縱帆船比橫帆船對抗風暴的能力強多了。至於後世的斯庫納帆船(上緣斜桁飛剪帆船)之所以十艘沉了幾艘,是因爲,那種船速度實在太快了,快到來不及反應。可以看到,那幾艘帆船,往往多半都是在遇到風暴後,撞上暗礁沉沒的。

另外就是,那些斯庫納帆船都太長了,往往都一百幾十米長。人們從船尾跑到船尾,即使全力爆發奔跑,也要十幾二十秒的時間,更別說把船頭部位的情況及時傳回船尾了。而躲避暗礁,一半都是由船頭的觀察員觀察後,通過喊話接力,傳回船尾的。

但一般情況下,船舵和舵輪都在船尾部分,且船長也在船尾上面的船長室。一百幾十米長的距離,在沒有對講機的情況下,船長想要知道船頭前方發生了什麼,也需要一段時間。

可是,飛剪船那麼快,根本不給船長反應的時間。加上從一百幾十米長的船頭,把示警傳到船尾,也需要一會兒。往往船長剛收到前面的彙報,還需要再度指揮水手扳動舵輪。可就這麼幾處耽擱下來,就很致命了……

而且,飛剪船也太瘦了,長寬比高達6比1以上。加上那些斯庫納飛剪船往往都有高達六個或七個桅杆,在海上飆船太刺激,左右搖晃時免不了的。這麼刺激的情況下,站在船頭的觀察員往往都被顛簸得暈乎乎的,難免出錯……

當然了,那是飛剪船的情況。而馬林搞的這個雙桅縱帆船,船身只是普通蓋倫船的。速度不快,桅杆也少。遇到事情,容易反應,不至於來不及躲避暗礁。

這種新式雙桅縱帆船採用的是250式武裝商船的二代船體,所謂250式武裝商船的二代船體,就是船體得到了改進,長寬比從原來的3.5比1,提高到了後來蓋倫船標準的4比1。

北海國的250型武裝商船,前20艘是老式船體,都用的3.5比1的長寬比。但從第21艘開始,就全面使用4比1的長寬比了。而4比1長寬比的250型武裝商船,也就所謂的二代船體……

……

經過改造後的二代250型武裝商船,最高航速,最終從八九節,提高到了10節,達到了蓋倫船的正常標準。而這次改造新型的雙桅縱帆船,也是採用得250型武裝商船的二代船體,較爲靈活。

而因爲新式雙桅縱帆船無比優越的強風能力,加上馬林在美洲有幾塊殖民地了,非常需要這樣一種快速靈活的縱帆船,負責溝通美洲的幾處殖民地。

因此,馬林決定——改造20艘新式雙桅縱帆船,專門用於幾個美洲殖民地之間的聯絡和運輸。

如今,北海國的250級武裝商船,總數已經達到了46艘。其中,20艘是老式船體,26艘是二代船體。用於改造爲新式雙桅縱帆船的,自然全是二代船體的250級武裝商船了。

事實上,雖然說這種帆船,可以採用橫帆和縱帆交替使用的辦法。但是,馬林卻沒打算這麼做。爲啥?因爲人手問題……

經過測試,北海國那些工匠們驚奇地發現-如果使用雙桅縱帆的話,整艘船竟然只需要10個水手就能順利操作了。這還是因爲船長室需要2名水手扳動舵輪的原因,還需要替換的。如果舵輪改進得再省力點,船上水手縮減到8人都沒問題。

但換回橫帆的話,那就需要很多人手了。雖然只有雙桅,卻需要30人以上的水手……

如此一計算,使用橫帆的話,同樣的船體,竟然需要三倍多的水手人數……很不經濟……

說實在的,馬林現在手裡雖然船不算很多,但美洲那邊正在積極伐木儲備。然後,也在引進油桐樹和漆樹。等到未來桐油和生漆供應充足了,造船業就會開始狂飆。那麼多船下水,到時候水手數量就未必夠了……

因此,如果採用單一模式的雙桅縱帆,可以節省大部分水手。如此一來,馬林就可以把那些節省下來的水手,安排到更需要人手的戰艦上去了。畢竟,海戰是需要足夠的人手的。單是一門艦炮,就需要5到10人操縱……而且,真正能維護海權的,還是戰艦。只有戰艦多了,才能充分維護海權……

而且,馬林已經通過手段,基本控制了英格蘭。這可是後世盛產海盜的國家,連海盜王國都控制在自己手裡了,馬林就更不擔心海上受到威脅了。

至於法國,馬林會盡量在陸地上給他們找事,使得法國佬專注於大陸上幹架。另外就是,他們若是真敢去美洲搶食,馬林不介意弄點英國海盜,把法國船上的人全殺光……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馬林那邊也安排了威尼斯和他們撕逼。威尼斯國力本來就強,加上若是鑿通了蘇伊士運河,未來肯定會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印度洋展開激烈的爭奪。到時候,馬林只需要從中煽風點火,誰弱就支持誰就行了,保證讓三個航海大國疲於奔命……

……

想到這裡,馬林忽然對於這種新式縱帆船的用途開始猶豫起來……

爲啥猶豫呢?怕別人學去啊……

這種新式帆船,一艘船纔要10個水手操縱。若是被缺少水手的法國學去了,絕對能大大推動法國人的航海事業。

所以,馬林最終決定——還是把這種新式帆船,只放在美洲使用吧……最起碼,得等到自己稱霸海上了,不懼別國的挑戰了,才能帶回歐洲使用……

不過,對於舵輪,倒是可以應用到每艘帆船上。當然,舵輪系統也是要保密的。安裝的時候,也會注意儘量有外殼罩住,不讓外人輕易觀察到……就讓別的國家的船,還繼續使用那種需要4個壯漢才能扳動的直舵杆去吧。自家船,就使用兩個普通壯漢就能扳動的舵輪了。而且,以後舵輪還會繼續改進,直到改成一個水手就能搬動爲止……

……

因爲新式的雙桅縱帆船以後的使用地主要在美洲了,且就現在的情況而言,主要在北美使用。所以,馬林決定把這種新式縱帆船命名爲“北美縱帆船”。同時,所有擅長操控上緣斜桁帆的老水手,以及參與研發和改進的工匠,也會被馬林全部送往美洲殖民地,以免他們留在歐洲造成泄密……

抱歉,昨晚喝酒了,直接睡着了,沒來得及更新。半夜起來更新完……好像還早,我再去補睡兩小時……

第1425章 勸教皇放行第567章 換個思路第1608章 烏拉圭伯爵第1725章 鼓動英格蘭奪取加萊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965章 馬穆魯克王朝的重要性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214章 名貴木材第1905章 滅頂之災第712章 還人不還船第823章 300副棺材第883章 用老黑拉低倭國智商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645章 半真半假的情報(2018,祝大家新年大發!)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319章 青貯苜蓿草第681章 那些難民都歸我!第988章 西非黑犀牛的末日(下)第149章 哥倫布再出發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1994章 拆分隱藏和四個騎兵師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48章 意大利戰局第436章 攤上大事了第1202章 獲得樟腦第489章 兩種選擇第414章 創辦宗教大學的想法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1488章 肝付水子的請求第154章 培養中文翻譯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254章 家裡有礦的作死土豪第342章 約翰.卡伯特第515章 具體手段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537章 北海大公國第1562章 弗萊貝格銀礦第1161章 都閃開,我要放大招了!第482章 腓特烈三世的求助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730章 回國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第920章 獨頭彈第918章 草原叢林法則第1379章 戰爭善後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290章 維蘇威火山和龐培古城第1095章 兄弟第361章 翁婿對話第587章 城市規劃和環境問題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575章 退出四方同盟第398章 父母要截胡?第1558章 馬扎爾人戰俘第1040章 出兵的理由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616章 我有一個好主意……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642章 火燒敵營(上)第1993章 匈牙利騎兵用戰錘?第1512章 歐洲沒有扇子?第1490章 孜然和番茄醬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843章 鑄幣技術哪家強第1652章 法國也有人口交易?第1427章 路易十二驚呆了第1804章 皇家海軍第1021章 竹子的重要性第1041章 拒絕入境第702章 西門破第215章 布雷頓角島的廉價紙張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111章 買馬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710章 批發爵位封地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701章 殺妻證“道”第1153章 登門賄賂第283章 都柏林攻防戰(下)(萌主+5)第1854章 弱雞版魔改“大飛”第1526章 大魚大肉的誘惑第700章 出賣瑪格麗特郡主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1794章 沙漠爭鋒第1557章 匈牙利農民起義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950章 事情發酵第725章 婚禮上推銷酒水(大家新年快樂)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1037章 讓西班牙人引人注目去第1849章 “黑珍珠號”和“傑克船長”
第1425章 勸教皇放行第567章 換個思路第1608章 烏拉圭伯爵第1725章 鼓動英格蘭奪取加萊第244章 逼降奧斯納布呂克第965章 馬穆魯克王朝的重要性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214章 名貴木材第1905章 滅頂之災第712章 還人不還船第823章 300副棺材第883章 用老黑拉低倭國智商第1162章 大佬試吃第645章 半真半假的情報(2018,祝大家新年大發!)第1209章 牛鞭與和牛第319章 青貯苜蓿草第681章 那些難民都歸我!第988章 西非黑犀牛的末日(下)第149章 哥倫布再出發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1465章 生橡膠雨衣第1994章 拆分隱藏和四個騎兵師第123章 洗劫哥本哈根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48章 意大利戰局第436章 攤上大事了第1202章 獲得樟腦第489章 兩種選擇第414章 創辦宗教大學的想法第1673章 接受意大利人第1488章 肝付水子的請求第154章 培養中文翻譯第385章 英格蘭軍團第1714章 和英格蘭人合作第1254章 家裡有礦的作死土豪第342章 約翰.卡伯特第515章 具體手段第1386章 餓死還是談判第315章 當豐收已成爲習慣第537章 北海大公國第1562章 弗萊貝格銀礦第1161章 都閃開,我要放大招了!第482章 腓特烈三世的求助第1493章 威廉王子第730章 回國第281章 靜靜地等待第920章 獨頭彈第918章 草原叢林法則第1379章 戰爭善後第776章 廣西民亂第1290章 維蘇威火山和龐培古城第1095章 兄弟第361章 翁婿對話第587章 城市規劃和環境問題第1136章 抵達基隆第575章 退出四方同盟第398章 父母要截胡?第1558章 馬扎爾人戰俘第1040章 出兵的理由第1013章 非常規刀盾兵第213章 果然是暴利啊第1481章 石油和樟腦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616章 我有一個好主意……第1690章 被黑的原因第642章 火燒敵營(上)第1993章 匈牙利騎兵用戰錘?第1512章 歐洲沒有扇子?第1490章 孜然和番茄醬第292章 差點忘了,我還是個大酋長第843章 鑄幣技術哪家強第1652章 法國也有人口交易?第1427章 路易十二驚呆了第1804章 皇家海軍第1021章 竹子的重要性第1041章 拒絕入境第702章 西門破第215章 布雷頓角島的廉價紙張第1898章 愛德華的小動作第111章 買馬第1932章 廉價皮革哪裡多?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710章 批發爵位封地第771章 再生兒子就叫馬雲第701章 殺妻證“道”第1153章 登門賄賂第283章 都柏林攻防戰(下)(萌主+5)第1854章 弱雞版魔改“大飛”第1526章 大魚大肉的誘惑第700章 出賣瑪格麗特郡主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1794章 沙漠爭鋒第1557章 匈牙利農民起義第1089章 語言問題和留學計劃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950章 事情發酵第725章 婚禮上推銷酒水(大家新年快樂)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1037章 讓西班牙人引人注目去第1849章 “黑珍珠號”和“傑克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