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美因茨大主教忽然發出召集令,要求召開沃爾姆斯帝國會議。馬林正好需要在沃爾姆斯帝國會議上事先一些目標,於是就帶着一隊騎兵南下了。
實際山,這場會議,原本應該在秋天召開的。但是,作爲沃爾姆斯帝國會議的發起人,帝國議會的大議長,美因茨大主教去年秋天到冬天,身體一直不好。直到年後才恢復過來。所以,原本應該秋季召開的會議,索性被推遲到了年後。
帝國會議並非年年召開的,也沒有固定的時間。但是,遇到大事件時,大家確實都要碰個頭。
去年春天,馬林聯合漢薩同盟的正副盟主,打垮了曾和神聖羅馬帝國平起平坐的丹麥卡爾馬聯盟,而且還奪佔了石勒蘇益格公國和荷爾斯泰因公國。
這絕對是改變歐洲格局的大事件,所以,美因茨大主教早在去年夏季就發出了召集令,準備討論一下此事,而且,打算調解一下各方矛盾。但是,還沒等到帝國會議召開,美因茨大主教忽然病了,而且很久都沒好。無奈之下,美因茨大主教只好又取消了召集令。直到年後,身體恢復了,才又發出召集令。
馬林作爲此次會議上的重要主角,當然要親自前往。而且,馬林是在受到召集令的當天,就帶着大隊人馬和很多金幣南下的。
至於爲什麼去這麼早?還用問嗎,當然是賄賂那些帝國議會成員了……
之前,馬林已經賄賂過一些主要的諸侯了,如七大選帝侯中的5個(勃蘭登堡選帝侯和薩克森選帝侯不算)。
但是,帝國議會成員非常多。多到什麼程度呢?根據馬林的統計,目前,帝國議會有7大選帝侯,4個大主教,46個教區主教(主教國主教),21個德語區公爵,2個非德語區公爵(薩伏依和米蘭),56個有席位的高級教士(大修道院院長),11個女修道院院長,75個帝國城市,和110個伯爵領或自治領。
總得算起來,帝國議會擁有高達330個席位,也就是330張選票。
當然,並不是說馬林需要賄賂完這330家投票人。那樣的話,馬林會破產的。按照慣例,那些個主教國主教和高級教士,以及女修道院長,基本上都是以三個宗教選帝侯唯馬首是瞻的。
也就是說,只要搞定了美因茨大主教、特里爾大主教和科隆大主教三個人,基本上大部分宗教成員就會願意投你的票了。所有宗教成員的選票,有120張。而世俗選票,則爲210張。
其中,這210家世俗選票持有者,75家帝國城市自成體系,21個公爵裡,巴伐利亞、於利希、克里弗、布倫瑞克、洛林、格德司、安哈爾特和亨內伯格等公國,也是自成體系的。
其他幾個公國,則各有派別。比如,勃艮第公國自然是屬於奧地利派系的;薩克森公國屬於薩克森選帝侯派系;而符騰堡屬於士瓦本同盟,也是屬於奧地利派系;梅克倫堡和波美拉尼亞,則屬於勃蘭登堡派系(其實是受到勃蘭登堡的壓迫)……
而那些個伯國和自治領,則基本依附於5個世俗選帝侯……
總之,依附於勃蘭登堡選帝侯和薩克森選帝侯的那三十幾張選票,馬林是別想的了。他只能從其他方面入手。
波西米亞國王因爲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的關係,轉變態度,會帶着小弟支持馬林。而普法爾茨選帝侯,也被馬林收買了。
這樣一來,馬林還需要收買的,大概就是那自成體系的9個公國了。其中,克里弗公國是自己的盟友,不用收買。格德司公國雖然不靠譜,但暫時也是盟友。所以,馬林需要收買的。其實就是剩下的7個公國。
另外,對於那75家帝國城市,馬林倒是不用擔心。要是換成以前,馬林也許會擔心。但是,自從抱上了呂貝克的大腿以後,這些帝國城市,就容易溝通了。因爲,這75家帝國城市,個個都是靠商業起家的。既然要搞商業,肯定離不開漢薩同盟的支持。所以,對於盟主呂貝克,這些帝國城市都要給面子。就算有不開眼的,也不會多,大部分都要給呂貝克的面子。
不但如此,即使是那些領主們,很多也欠着漢薩同盟的錢。呂貝克提出的意見,只要不侵犯到他們本身的利益,他們也不敢輕易反駁。
所以說,馬林選擇和呂貝克結盟,的確是一個很明智的決定。至少,帝國議會上,那些個帝國城市,就不會爲難他了。
不過,讓馬林感到驚訝的一點是——漢薩同盟副盟主漢堡,居然不是帝國城市……
但想了一想後,馬林也就理解了。爲啥呢?呂貝克勢力再大,主要也就針對那些帝國城市,和部分欠了漢薩同盟錢的貴族。但是,帝國城市總數才75個。而帝國議會的席位是330個。
也就是說,帝國議會中,帝國城市是佔少數的,無法左右大局。只有那七大選帝侯,組成同盟,才能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所以,漢堡城想加入帝國議會,並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呢。
來到沃爾姆斯城後,馬林見到了呂貝克大議長塔格法赫特和漢堡大議長海森伯格。這一次,呂貝克和漢堡來參加帝國會議,主要有兩個目標——第一是讓大家承認呂貝克和漢堡對荷爾斯泰因公國的實際佔領;第二就是,讓漢堡加入帝國議會,成爲擁有投票權的帝國城市。
馬林想要求呂貝克幫忙說服那些帝國城市,但呂貝克反過來也求到馬林頭上。呂貝克求馬林什麼呢?原來,呂貝克是想讓馬林作爲中間人,介紹他們和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搭上關係。
長期以來,靠着經濟手段,呂貝克雖然在帝國議會中把持帝國城市和部分想要借錢的貴族。但是,得到的票數,始終不能過半。因此,呂貝克認爲,需要找一個同盟,票數比較多的那種。
原本,呂貝克是想和七大選帝侯接觸的。因爲,這七大選帝侯組成的同盟,票數是超過了半數的。若是能和他們結盟,呂貝克在帝國會議上的發言權,那就非常大了。
但是,七大選帝侯認爲,呂貝克領導的漢薩同盟,在經濟上本來就已經很強大了。若是再獲得政治上的話語權,將會成爲不亞於選帝侯的超強勢力。所以,七大選帝侯達成了一致,那就是——絕不同意和呂貝克合作,並保持對漢薩同盟政治上的壓制。
無奈之下,呂貝克纔想到了同樣和七大選帝侯不對付的奧地利。在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麾下,可是擁有很多選票的。不提奧地利和勃艮第衆領主的選票,士瓦本同盟的票數,也是很多的。
這也是爲什麼當初在對丹麥發動戰爭時,呂貝克和漢堡,願意和馬林結盟的原因。
要是馬林沒有利用價值,呂貝克和丹麥纔不會理會馬林。這不,來到沃爾姆斯後,呂貝克和漢堡的兩個大議長,要馬林幫忙把他們引薦給馬克西米利安一世,以和奧地利達成政治上的同盟。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那些選帝侯不一樣,身爲皇帝,天生和諸侯們就是對立的。神聖羅馬帝國之所以出現75個獨立於諸侯之外的帝國城市,就是歷任皇帝支持下出現的。而這些城市,原本都是各家諸侯的搖錢樹。但在皇帝的支持下,他們脫離個各家諸侯的控制,也受到諸侯們的敵視。
因此,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那些帝國城市,都是和諸侯們站在對立面的。之前,漢薩同盟忙着做生意,沒有在意政治上的訴求。
但是,這一次,呂貝克需要合法地佔有荷爾斯泰因公國的東半部地區。而漢堡要求成爲帝國城市,同時也需要合法地佔有荷爾斯泰因公國西半部地區。這樣,他們就必須獲得盟友。而票數多,而又願意尋找夥伴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成了漢薩同盟的首選。
另外,馬林的盟友克里弗公國和格德司公國,也是呂貝克和漢堡想要拉攏的對象。尤其是克里弗公爵約翰,不但是克里弗公爵,還是馬克伯爵,擁有兩張議會票。而且,馬林自己也是帝國議會成員呢,擁有一張票。所以,馬林和漢薩同盟之間,其實是互惠互利的利益同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