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的人,”吳毅聽聞此言,面色如常,似乎早就料想到了這一刻,楊家畢竟枝繁葉茂,當初就想到可能遭受反噬,現在也沒有什麼可奇怪的。
“是你殺了楊府滿門上下嗎?”錢通判繼續問道,雖然如此問,但是已然得到消息的他,此問也並非爲確認而問,不過是試探吳毅而已。
“劣紳豪強,爲富不仁,人人得而誅之!”吳毅大義凜然道,似乎自己替天行道,所行者善也。
哪怕消息上報,確實是這個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領民兵數百,滅了楊府,錢通判還是一臉的難以置信,殺意如此重,昔日爲何會走上學文的道路呢?
楊府傳承數百年,其大名,錢通判也是知道的,這等大族,竟然亡在眼前這般的書生手上,當真是讓人不可思議。
“楊府根深蒂固,不是你能夠拔除乾淨的,哪怕欽差恕你無罪,你出獄之後,也休想有安穩日子過!”
此言一出,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我能夠保住你,保證你的安全,錢通判在朝吳毅遞橄欖枝嘞。
“敢問大人可知道欽差是何許人也?”一問既出,是吳毅在考量錢通判的實力,短短數日,想要知道欽差名姓,若非朝中有人,如何知曉。
錢通判向吳毅遞橄欖枝,吳毅也需要思索這橄欖枝堅固與否,此所謂,良禽擇木而棲。
真要是那等不問主公出身及心性的屬下,要麼水平不高,要麼就沒有打算幹多久,在此處刷了一波資歷之後,就轉投他人。
錢通判知道吳毅之意,此刻倒也真正對吳毅側目而視,倒也不是一個只知道拼殺的熱血青年,還是知道分量的呀!
“罷了,反正幾日後,欽差也要提審你,告訴你也無妨,此番朝堂爭議之後,派下的欽差是禮部尚書許大人。”
“禮部尚書?”吳毅有些不敢相信,再問了一遍,禮部尚書來管這個,不是常例呀!禮部尚書,負責祭祀,學校,科舉以及文化相關事宜,與民生相關的事情,特別是此番涉及民變,禮部出面,能夠管好嗎?
吳毅對此很是懷疑。不過換個角度思索,欽差,重要的不在於差,而在於前面的那一個欽字,只要皇帝滿意,他喜歡派誰就派誰,派禮部的人,可能是他想要提拔此人,專門尋了一個由頭而已。
大極王朝多年沒有遇上民亂,此番出現這樣惡劣的事件,派出中央大員處理此事,也無奇怪之處,若是沒有派出這個級別的人物,說不定引得民間議論。
倘若真的如此,此人身負皇恩,倒是前路光明,是個可以依附的主。
“對,就是禮部尚書!”錢通判肯定地道。
大極王朝官制,權六曹尚書,職官正三品,往上還有掌民政的宰相(參知政事),掌軍事的樞密院,至於節度使,某某州牧,都是虛職,不算數的,最多讓你多一份官祿而已。
“前幾日上報的時候,還沒有說辰留縣縣令被殺,若是所料無錯,過上幾日,就能夠聽見這位尚書兼任大學士之位了。”爲了讓吳毅知道自己的底蘊,錢通判將自己知曉的內幕消息告訴了吳毅。
大學士,有正三品的,也有從二品的,既然這位要處理縣令被殺的惡性事件,那隻能夠高配,定然是從二品的大學士身份了。
經過一番勾兌,吳毅與錢通判形成了暫時的戰略同盟,這個同盟可能只會持續到那許尚書到來之日,也有可能持續到直到此案勘察結束,也有可能在下一刻吳毅發現自己被騙之後,就毅然離開同盟。
總而言之,這個同盟脆弱無比,本就是建立在利益勾兌上的,雙方可以給對方以好處,纔是同盟的基礎。
“辰留縣動亂一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你細細說來!”同盟一成立,錢通判就迫不及待地詢問吳毅。
真相,吳毅在這場民變中,可是扮演了一個極爲不光彩的角色,自然不能夠與錢通判說,前十日的事情,吳毅通過定運星盤,掌控全局,沒有親自參與,但是也知道大概。
吳毅將百姓合資去周邊縣域買糧,而後在歸途中被縣令視做山匪,糧食被剋扣,人員被拘禁的事情闡述一遍,和錢通判私下了解地一般無二。
唯一不同的,就是吳毅知道地更加細緻,是哪幾個村,出資幾何,都說了一遍,這些內容,倘若不是當事人,根本無從瞭解,日後想要探查,若是沒有尋找到關鍵證人,就是一條斷線。
錢通判聽得內心激動無比,眼前的“陳衍”果真是一個妙人,有這些消息在手,還怕不能夠在欽差面前講功嗎?
但是到後來,民衆與官府對峙那一段起,吳毅就不再言語了,只說是天色已晚,要錢通判明日再來。
外面明明豔陽高照,距離天黑也有幾個時辰,此刻如此言語,不就是想要保守自己的秘密嗎?
錢通判面上作出不悅的姿態,心中卻是平和無比,倘若吳毅真的一口氣將所有內容說完,他就要擔心吳毅是不是有意糊弄他了。
在這場交易之中,吳毅的手牌便是知道的秘密,一口氣梭哈了,可就是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是正常人能夠做出來的,正是因爲吳毅有所保留,才說明吳毅有意維持這個同盟。
心中明白這個道理,是以錢通判走的倒也爽快,沒有拖沓,不過他連驛站的門口也沒有走出,有手下附耳言語一通。
這個蒼老的通判嘴角含笑,令下人給與吳毅了一個木盒,隔着盒子都能夠聞到一股血腥味。
內中之物,不必開盒,吳毅也知道是什麼?今日這場鬧劇,總算是有個結果了。
楊府連大本營都沒有了,一些跳樑小醜,除了能夠欺負吳毅這樣的草民之外,一旦有錢通判這樣的大員出面對付他們,可謂是手到擒來。
下毒人已死,被下毒者,也有三四人身亡,十數人性命攸關。
真正的贏家,只有錢通判與吳毅二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