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

師徒們行了五七日荒路,忽一日天色將晚,遠遠的望見一村人家。三藏道:“悟空,你看那壁廂有座山莊相近,我們去告宿一宵,明日再行何如?”行者道:“且等老孫去看看吉凶,再作區處。”那師父挽住絲繮。行者看罷道:“師父請行,定是一村好人家,正可借宿。”那長老催動白馬,早到街衢之口。又見一個少年,出街忙步。行者順手一把扯住道:“那裡去?我問你一個信兒:此間是甚麼地方?”那個人只管苦掙,口裡嚷道:“我莊上沒人,只是我好回信?”行者陪着笑道:“施主莫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與我說說地名何害?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那人掙不脫手,氣得亂跳道:“蹭蹬!蹭蹬!家長的屈氣受不了,又撞着這個光頭,受他的清氣!”行者道:“你有本事,劈開我的手,你便就去了也罷。”那人左扭右扭,急得爆燥如雷。三藏道:“悟空,那裡不有人來了?你再問那人就是,只管扯住他怎的?放他去罷。”行者笑道:“師父不知,若是問了別人沒趣,須是問他,纔有買賣。”那人被行者扯住不過,只得說出道:“此處乃是烏斯藏國界之地,喚做高老莊。一莊人家有大半姓高,故此喚做高老莊。你放了我去罷。”行者又道:“你這樣行裝,不是個走近路的。你實與我說你要往那裡去,端的所幹何事,我才放你。”這人無奈,只得以實情告訴道:“我是高太公的家人,名叫高才。我那太公有一個女兒,年方二十歲,更不曾配人,三年前被一個妖精佔了。那妖整做了這三年女婿,我太公不悅,說道女兒招了妖精,不是長法,一則敗壞家門,二則沒個親家來往,一向要退這妖精。那妖精那裡肯退,轉把女兒關在他後宅,將有半年,再不放出與家內人相見。我太公與了我幾兩銀子,教我尋訪法師,拿那妖怪。我這些時不曾住腳,前前後後,請了有三四個人,都是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降不得那妖精。剛纔罵了我一場,說我不會幹事,又與了我五錢銀子做盤纏,教我再去請好法師降他。不期撞着你這個紇刺星扯住,誤了我走路,故此裡外受氣,我無奈,才與你叫喊。不想你又有些拿法,我掙不過你,所以說此實情。你放我走罷。”行者道:“你的造化,我有營生,這纔是湊四合六的勾當。你也不須遠行,莫要化費了銀子。我們不是那不濟的和尚,膿包的道士,其實有些手段,慣會拿妖。這正是一來照顧郎中,二來又醫得眼好,煩你回去上覆你那家主,說我們是東土駕下差來的御弟聖僧往西天拜佛求經者,善能降妖縛怪。”高才道:“你莫誤了我。我是一肚子氣的人,你若哄了我,沒甚手段,拿不住那妖精,卻不又帶累我來受氣?”行者道:“管教不誤了你。你引我到你家門首去來。”那人也無計奈何,真個提着包袱,拿了傘,轉步回身,領他師徒到於門首道:“二位長老,你且在馬臺上略坐坐,等我進去報主人知道。”行者才放了手,落擔牽馬,師徒們坐立門旁等候。

那高才入了大門,徑往中堂上走,可可的撞見高太公。太公罵道:“你那個蠻皮畜生,怎麼不去尋人,又回來做甚?”高才放下包傘道:“上告主人公得知,小人才行出街口,忽撞見兩個和尚:一個騎馬,一個挑擔。他扯住我不放,問我那裡去。我再三不曾與他說及,他纏得沒奈何,不得脫手,遂將主人公的事情,一一說與他知。他卻十分歡喜,要與我們拿那妖怪哩。”高老道:“是那裡來的?”高才道:“他說是東土駕下差來的御弟聖僧,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太公道:“既是遠來的和尚,怕不真有些手段。他如今在那裡?”高才道:“現在門外等候。”那太公即忙換了衣服,與高才出來迎接,叫聲“長老”。三藏聽見,急轉身,早已到了面前。那老者戴一頂烏綾巾,穿一領蔥白蜀錦衣,踏一雙糙米皮的犢子靴,系一條黑綠絛子,出來笑語相迎,便叫:“二位長老,作揖了。”三藏還了禮,行者站着不動。那老者見他相貌兇醜,便就不敢與他作揖。行者道:“怎麼不唱老孫喏?”那老兒有幾分害怕,叫高才道:“你這小廝卻不弄殺我也?

家裡現有一個醜頭怪腦的女婿打發不開,怎麼又引這個雷公來害我?”行者道:“老高,你空長了許大年紀,還不省事!若專以相貌取人,乾淨錯了。我老孫醜自醜,卻有些本事,替你家擒得妖精,捉得鬼魅,拿住你那女婿,還了你女兒,便是好事,何必諄諄以相貌爲言!”太公見說,戰兢兢的,只得強打精神,叫聲“請進”。這行者見請,才牽了白馬,教高才挑着行李,與三藏進去。他也不管好歹,就把馬拴在敞廳柱上,扯過一張退光漆交椅,叫三藏坐下。他又扯過一張椅子,坐在旁邊。那高老道:“這個小長老,倒也家懷。”行者道:“你若肯留我住得半年,還家懷哩。”坐定,高老問道:“適間小价說,二位長老是東土來的?”三藏道:“便是。貧僧奉朝命往西天拜佛求經,因過寶莊,特借一宿,明日早行。”高老道:“二位原是借宿的,怎麼說會拿怪?”行者道:“因是借宿,順便拿幾個妖怪兒耍耍的。動問府上有多少妖怪?”高老道:“天哪!還吃得有多少哩!只這一個妖怪女婿,已彀他磨慌了!”行者道:“你把那妖怪的始末,有多大手段,從頭兒說說我聽,我好替你拿他。”高老道:“我們這莊上,自古至今,也不曉得有甚麼鬼祟魍魎,邪魔作耗。只是老拙不幸,不曾有子,止生三個女兒:大的喚名香蘭,第二的名玉蘭,第三的名翠蘭。那兩個從小兒配與本莊人家,止有小的個,要招個女婿,指望他與我同家過活,做個養老女婿,撐門抵戶,做活當差。不期三年前,有一個漢子,模樣兒倒也精緻,他說是福陵山上人家,姓豬,上無父母,下無兄弟,願與人家做個女婿。我老拙見是這般一個無羈無絆的人,就招了他。一進門時,倒也勤謹: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來,其實也好,只是一件,有些會變嘴臉。”行者道:“怎麼變麼?”高老道:“初來時,是一條黑胖漢,後來就變做一個長嘴大耳朵的呆子,腦後又有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象個豬的模樣。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喜得還吃齋素,若再吃葷酒,便是老拙這些家業田產之類,不上半年,就吃個罄淨!”三藏道:“只因他做得,所以吃得。”高老道:“吃還是件小事,他如今又會弄風,雲來霧去,走石飛砂,唬得我一家並左鄰右舍,俱不得安生。又把那翠蘭小女關在後宅子裡,一發半年也不曾見面,更不知死活如何。因此知他是個妖怪,要請個法師與他去退,去退。”行者道:“這個何難?老兒你管放心,今夜管情與你拿住,教他寫了退親文書,還你女兒如何?”高老大喜道:“我爲招了他不打緊,壞了我多少清名,疏了我多少親眷。但得拿住他,要甚麼文書?就煩與我除了根罷。”行者道:“容易,容易!入夜之時,就見好歹。”

老兒十分歡喜,才教展抹桌椅,擺列齋供。齋罷將晚,老兒問道:“要甚兵器?要多少人隨?趁早好備。”行者道:“兵器我自有。”老兒道:“二位只是那根錫杖,錫杖怎麼打得妖精?”行者隨於耳內取出一個繡花針來,捻在手中,迎風幌了一幌,就是碗來粗細的一根金箍鐵.棒,對着高老道:“你看這條棍子,比你家兵器如何?可打得這怪否?”高老又道:“既有兵器,可要人跟?”行者道:“我不用人,只是要幾個年高有德的老兒,陪我師父清坐閒敘,我好撇他而去。等我把那妖精拿來,對衆取供,替你除了根罷。”那老兒即喚家僮,請了幾個親故朋友。一時都到,相見已畢,行者道:“師父,你放心穩坐,老孫去也。”

你看他-着鐵.棒,扯着高老道:“你引我去後宅子裡妖精的住處看看。”高老遂引他到後宅門首,行者道:“你去取鑰匙來。”高老道:“你且看看,若是用得鑰匙,卻不請你了。”行者笑道:“你那老兒,年紀雖大,卻不識耍。我把這話兒哄你一鬨,你就當真。”走上前,摸了一摸,原來是銅汁灌的鎖子。狠得他將金箍棒一搗,搗開門扇,裡面卻黑洞洞的。行者道:“老高,你去叫你女兒一聲,看他可在裡面。”那老兒硬着膽叫道:“三姐姐!”那女兒認得是他父親的聲音,才少氣無力的應了一聲道:

“爹爹,我在這裡哩。”行者閃金睛,向黑影裡仔細看時,你道他怎生模樣?但見那:雲鬢亂堆無掠,玉容未洗塵淄。一片蘭心依舊,十分嬌態傾頹。櫻脣全無氣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語聲低。他走來看見高老,一把扯住,抱頭大哭。行者道:“且莫哭!且莫哭”!我問你,妖怪往那裡去了?”

女子道:“不知往那裡走。這些時,天明就去,入夜方來,云云霧霧,往回不知何所。因是曉得父親要祛退他,他也常常防備,故此昏來朝去。”行者道:“不消說了,老兒,你帶令愛往前邊宅裡,慢慢的敘闊,讓老孫在此等他。他若不來,你卻莫怪;他若來了,定與你剪草除根。”那老高歡歡喜喜的,把女兒帶將前去。

行者卻弄神通,搖身一變,變得就如那女子一般,獨自個坐在房裡等那妖精。不多時,一陣風來,真個是走石飛砂。那陣狂風過處,只見半空裡來了一個妖精,果然生得醜陋:黑臉短毛,長喙大耳,穿一領青不青、藍不藍的梭布直裰,系一條花布手巾。行者暗笑道:“原來是這個買賣!”好行者,卻不迎他,也不問他,行者暗笑道:“真個要來弄老孫哩!”即使個拿法,託着那怪的長嘴,叫做個小跌。漫頭一料,撲的摜下牀來。那怪爬起來,扶着牀邊道:“姐姐,你怎麼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來得遲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

“既不怪我,怎麼就丟我這一跌?”行者道:“你怎麼就這等樣小家子,就摟我親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時,便起來開門等你了。你可脫了衣服睡是。”那怪不解其意,真個就去脫衣。行者跳起來,坐在淨桶上。那怪依舊復來牀上摸一把,摸不着人,叫道:“姐姐,你往那裡去了?請脫衣服睡罷。”行者道:“造化低了!”那怪道:“你惱怎的?造化怎麼得低的?我得到了你家,雖是吃了些茶飯,卻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築土打牆,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如今你身上穿的錦,戴的金,四時有花果享用,八節有蔬菜烹煎,你還有那些兒不趁心處,這般短嘆長吁,說甚麼造化低了?”行者道:“不是這等說。今日我的父母,隔着牆,丟磚料瓦的,甚是打我罵我哩。”那怪道:“他打罵你怎的?”行者道:“他說我和你做了夫妻,你是端的是那裡人家,姓甚名誰,敗壞他清德,所以煩惱。”那怪道:“我雖是有些兒醜陋,若要俊,卻也不難。我一來時,曾與他講過,他願意方纔招我,今日怎麼又說起這話!我家住在福陵山雲棧洞。我以相貌爲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他若再來問你,你就以此話與他說便了。”行者暗喜道:“那怪卻也老實,不用動刑,就供得這等明白。既有了地方姓名,不管怎的也拿住他。”行者道:“他要請法師來拿你哩。”那怪笑道:“睡着!睡着!莫睬他!我有天罡數的變化,九齒的釘鈀,怕甚麼法師、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請下九天蕩魔祖師下界,我也曾與他做過相識,他也不敢怎的我。”行者道:“他說請一個五百年前大鬧天宮姓孫的齊天大聖,要來拿你哩。”那怪聞得這個名頭,就有三分害怕道:“既是這等說,我去了罷,兩口子做不成了。”行者道:“你怎的就去?”那怪道:“你不知道,那鬧天宮的弼馬溫,有些本事,只恐我弄他不過,低了名頭,不象模樣。”他套上衣服,開了門,往外就走,被行者一把扯住,將自己臉上抹了一抹,現出原身,喝道:“好妖怪,那裡走!你擡頭看看我是那個?”那怪轉過眼來,看見行者諮牙-嘴,火眼金睛,磕頭毛臉,就是個活雷公相似,慌得他手麻腳軟,劃剌的一聲,掙破了衣服,化狂風脫身而去。行者急上前,掣鐵.棒,望風打了一下。那怪化萬道火光,徑轉本山而去。行者駕雲,隨後趕來,叫聲:“那裡走!你若上天,我就趕到鬥牛宮!你若入地,我就追至枉死獄!”咦!畢竟不知這一去趕至何方。

第一百九十六章袁天罡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六十章掃羅王(二)第二百零四章太宗執政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四十四章準提道人收孔宣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二百二十一章湯若望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二百零五章朱熹第二百零四章宋慈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一百三十三章佛入東土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使徒傳道(六)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五章羊與蛇第三章天使叛亂第六十四章所羅門第十八章成湯亡夏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景教第二百二十一章湯若望第六十四章所羅門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二十三章哪吒鬧東海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一百二十章榮入聖城第一百二十二章耶穌受難第一百三十二章異端滋生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藝復興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馬溫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十三章五帝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達摩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四章盤古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一百九十六章袁天罡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九章菩提現世(二)第一百零六章雜記第一百九十二章李靖父子降妖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二十三章哪吒鬧東海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傳道(四)第十五章夏第五十八章周公第一百四十章周瑜
第一百九十六章袁天罡第六十六章齊桓公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六十章掃羅王(二)第二百零四章太宗執政第一百七十四章意馬憶心猿第一百五十三章劉全進瓜第四十四章準提道人收孔宣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九十一章悟空鬥女妖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二百二十一章湯若望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二十七章姜子牙下山(三)第二百一十三章道濟和尚第九十七章二世胡亥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二百零五章朱熹第二百零四章宋慈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一百三十三章佛入東土第一百三十五章道教發展第一百二十九章使徒傳道(六)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五章羊與蛇第三章天使叛亂第六十四章所羅門第十八章成湯亡夏第九十六章始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景教第二百二十一章湯若望第六十四章所羅門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第三十七章哪吒助西岐第二十三章哪吒鬧東海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六十七章四聖試禪心第一百二十章榮入聖城第一百二十二章耶穌受難第一百三十二章異端滋生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八十三章孫臏與龐涓第七十八章悟空戰哪吒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藝復興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七十八章官封弼馬溫第六十三章大衛(三)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十三章五帝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達摩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九十八章二世胡亥(二)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七十九章國王歸位第四章盤古第二百一十九章王陽明第三十一章伯邑考進貢第一百九十六章袁天罡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二十章劈山救母第九章菩提現世(二)第一百零六章雜記第一百九十二章李靖父子降妖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二十三章哪吒鬧東海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五章羊與蛇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十二十七章使徒傳道(四)第十五章夏第五十八章周公第一百四十章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