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狼軍陳汐

汐站在旌旗之下,他臉色猙獰,身上魚鱗甲冑粘着肉親自上陣搏殺,手中的橫刀血跡未乾。聲聲弓弩箭矢脫離弦線的作響,天空忽地一暗,尖銳的破空聲道道,有如雨點一般的利箭在空中飛越。

觀前方,從人體澀流出來的血液彷彿可以彙集成溪,草皮好像被換上了新的戎裝插滿了箭矢;毫無陣法可言的匈奴步兵像螞蟻一般蜂擁向矮牆,這些匈奴步兵武器簡陋甚至沒有盾牌,箭雨落下,不絕於耳的慘嚎聲悅耳奏響,中箭身亡的匈奴步兵疊疊而立,屍山成堆。

匈奴人三次試探性進攻後就開始強攻讓陳汐感到意外卻沒有心憂,防禦正面戰場的部隊本就做好了打硬仗的準備,早來或者晚來卻無所謂,就有如許多人所設想的那樣,早點打也省了布策鬥智的費勁事。

今天是匈奴人強攻後的第三天,按照林斌的要求,陳汐目前已經可以假敗而退,然而陳汐卻不想這麼早退下去,因爲沒有什麼比身在戰場看着胡虜被己方箭矢大量射死射傷更加賞心悅目的景象。

狼軍多爲擅射之士,三天內殺敵至少三萬,殺傷無計。當然,殺敵越多就代表箭矢消耗越大。目前陳汐麾下還有近兩萬枝弩箭、三十餘萬枝普通箭矢,如果匈奴人還是繼續強攻,這些箭矢至少還可以用一天半的時間。

功利心和好勝心鬥是陳汐的弱點,他沒有清楚的看清自己,做事就顯得有些意氣用事。等待有人提醒作戰目地時。他仗打過頭了也已經來不及調整,唯有想方設法表現出好像守不住了地姿態。

“堅守之勢太過頑強,若一時間示弱敗退。匈奴人必不會相信?”

道道破空聲再一次響起,陳汐下意識擡頭往上向看,他看見的時成千上萬的箭矢遮住天空,密集地箭矢甚至讓光線無法穿透而下,放佛有一道黑布掩蓋了大地,它速度極快地往前推移。等待太陽重新嶄露頭角的時候,耳膜裡已經是被臨死前的慘叫塞滿。

匈奴步兵的衝鋒被箭陣一阻出現了斷層,大約三千餘在箭陣下倖免的匈奴士兵彷彿沒有看見身旁還在不斷倒下的同伴,他們勢頭不減,猶自叫喊‘啊啊’地音節拚命狂奔。

“放他們過來!”

軍令一下,後方箭塔上的弩兵看見號旗壓制了射擊的慾望。

立於牆面的長戈手和橫刀手再一次露出了欣喜的表情,他們是近戰之士,敵人沒有衝上來就無法建功立業。沒有機會建功立業那他們永遠都只會是一個最底層的士卒!十部五軍的社會制度太特殊了,如果沒有軍功爵永遠沒有出頭之日,多少人捨生忘死就是爲了那即代表身份又能讓家人在十部中獲得良好待遇的軍功爵位!

陳汐完全不去看那些即將爬上牆面地匈奴步兵,他對麾下的將士近戰能力信心十足!此刻。陳汐目不轉睛盯視的是匈奴人的本陣,匈奴人沒有戰旗、更加沒有旌旗。有地只是用毛鬃別起來的木棍蠡。雖說有民族差異地成份在內,但是陳汐不無惡意想:“或許匈奴人就是爲了讓人看不清楚軍隊番號纔不願意設置旌旗?匈奴人是怎麼分辨主力部隊和輔助部隊的?”他又忘了,遊牧民族不但缺鐵少銅更加缺少布匹,哪裡來的多餘布料做軍旗。

匈奴本陣十分厚實,但是由於遊牧民族的部落羣居天性,很容易就能看清楚大概有多少部落被集結起來準備進攻。目前立在陣前的匈奴軍隊大約八股,以右賢王部爲中心,渾部、屠申部立於左右兩翼,其餘小部落像是在鞏固大陣一般的立於外圍。

只有身臨戰場纔有真正瞭解什麼叫戰爭,那是血與肉的絞殺,呼喝和慘叫互相輝映的世界,身爲士兵隨時隨地都有可能被不知道從哪裡飛來的箭矢要了性命。

堅守的狼軍近戰之士露出了興奮的表情,他們因能夠讓手中的兵器繼續收割而歡喜。這些戰士捨不得推開匈奴步兵搭起來的攀城梯,他們緊握武器牢牢守在攀城梯附近,見有人探起頭來,手持長戈的狼軍戰士第一時間刺出武器,一朵血花從敵人的胸膛暴起,濺在已經滿是血跡的牆面上,敵人將要落下去之際,一把橫刀揮閃而過,一隻大手迅速的伸過去將敵人首級抓住,瞬間又縮了回去。

牆面邊上堆滿了狼軍斬下的首級,視一什的斬獲多寡而定,血淋淋的首級被疊成了品字形,像極了京觀!所謂京觀就是把敵戰死首級或者屍體堆成一個像極金字塔形狀的土堆,用土蓋夯實,一般就是用來威懾敵軍。當然,這裡隨便疊起來的人頭堆只是戰士們爲了方便計算一什的軍功而作。

爲了避免搶功而伐殺袍澤的情況出現,五軍有明確的計算軍功方式,其一就是一什內的軍功戰後由該什的什長統一計算,一層一層往上面覈計。另外,還有一個照顧沒有辦法在戰場斬下首級的軍功獎勵制度,那便是每一次戰爭,以曲爲最低單位,每獲勝一次集體記功勳一次,按照軍功爵的品階而定,例如普通士卒在獲得三次集體功勳,經覈實有無參戰授予一級公士軍功爵,頒發一級公士肩章。依此類推,隨着軍功爵越高需要的集體功勳也就越多,到了第五級的‘大夫’級別時不在享有集體軍功制度的待遇,但是每一次大戰役獲勝後會獲得‘大夫’以下所沒有戰役勳章,以此標榜榮耀的價值觀。 шшш✿tt kan✿C 〇

良好的軍功制度能夠讓士兵有奮戰的慾望,這些軍功制度當然不是林斌自創,他是從所有認知的軍功制度上借鑑了可以取用的過來,然後再加以改進,之後才被真正的使用。

現在。正是被特別地

度驅使地士兵。他們無不渴望能夠多殺敵人,換取地位!

一名狼軍戰士刺出去的長戈穿透了匈奴士兵地胸膛,這名狼軍戰士欲使勁將長戈抽回來。不料還沒死透的匈奴士兵雙手抓住長戈的木杆,狼軍戰士下意識用力要再扯,他卻是被匈奴人失去生命的屍體拉着往前蹭了幾步,要撲出去的時候後腰被人抱住,一道寒芒閃過長戈的木杆被斬斷,他身子一輕往後跌去。回過神來才發現是袍澤救了自己。

“發什麼楞,還不去取新地兵器!”

這句話絕對不是漢語,它是阿爾泰系語言,正確來說應該叫‘鮮卑語’。說話的人以前是個鮮卑人,部落戰敗後他成了隨戰僕從的一員,新軍改組時被升任什長軍職,自此他認爲自己已經是一名漢族人,不再是沒有文化、沒有榮譽感的鮮卑人。

失去兵器的狼軍戰士本是無姓小族的一員。雖然現在已經是漢族的成員但還是遺留以前的習慣,面對官長地怒喝只有遵從沒有抗拒,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去哪裡找兵器,只有隨便從地上撿起匈奴人的彎刀。剛直起腰眼前卻是成了漆黑一片,他怪異的想:“這麼突然天黑了?”之後失去意識。

不是天黑。剛纔說話的什長親眼看見一枝流矢飛射而來,直接穿透部下地腦門,飛濺而來帶有腦漿的紅白血液灑在了他地臉上,鼻腔裡腥味十足。他臉色變得猙獰,疾步而上一道剁在攀上來的匈奴士兵脖子上,揮灑而起的血液再次濺來,這一次他沒有眨眼睛,嘴巴不斷痛罵,手中的橫刀一次次劈出去。

箭陣的協助之下,陳汐有選擇的放更多的匈奴人上來,防禦城牆的長戈手和橫刀手壓力瞬間劇增,不少牆段甚至有匈奴人攀上牆面與狼軍在牆面展開了廝殺。

陳汐在兩位副統領的勸解下終於要履行自己的職責,他命令後方佈列箭陣的弓弩手減低箭陣的威力,利用每次發射箭矢的密集程度給匈奴人一個印象,告訴匈奴人駐守的軍隊箭矢越來越少,已經在節省箭矢。當然,他算起來已經是一名資深的軍人,知道短時間內匈奴人不會那麼容易上當,需要把握適當的度,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死傷纔會達到目的。

“死傷多少纔算慘烈?”

陳汐拿定主意了,不能死傷太多,麾下的士兵可都是他以後建功立業的根本。

到了正午時分,匈奴的統帥右賢王稽善沒有再派出進攻的部隊,而是下令暫停進攻,叫麾下的士兵吃飽喝足準備下午再攻。這一次稽善不打算派出雜兵,倒不是他察覺漢軍箭矢減少密度,而是認爲駐守的漢軍經歷三天的血戰肯定疲憊不堪,應該派精銳上去試探一下,如果漢軍應付吃力,那就要發動全面的進攻了。

“右谷蠡王派人來說了,他已經找到了漢軍的薄弱處,一天之內就可以做好強行突破的準備。我也派人嚴加拷問了從戰場上拉下來的漢軍,得知這條城牆之後還有一條更加堅固的城牆。爲了配合右谷蠡王庭部的強行突破作戰,我們在明天傍晚之前必需擊潰擋在前面的漢軍,把漢軍趕到第二條防線!”

稽善左手捏着羊肘子,右手不斷在空中比劃,由於嘴裡塞滿了羊肉說話有點模糊不清。他眼神銳利地掃視圍在旁邊的各部俾小王,特別注意渾王和屠申王的臉色,很想看清這兩個三天之內損失一萬餘戰士的俾小王心裡在想什麼。

:;作戰中減員了將近三萬(含失去戰鬥力),上兩撥負責強攻的步兵有六份之一就是他們部落的戰士。兩人爲了證實賀蘭山匈奴人不是失去爪子和牙齒的狼可謂是下足了血本,得到的是一句不鹹不淡的稱讚。

現下渾部和屠申部加起來,能夠作戰的士兵不超過四萬人,已經無法威脅右賢王部。不過在弱肉強食地世界裡怨恨歸怨恨。他們是不敢在這種情況下還去和稽善硬碰了。

賀蘭山前來地部落,兩個最強大的部落都是敢怒不敢言,可以想象其它小部落的俾小王對稽善地態度有多麼恭順。

稽善咬一口羊肘。嘴巴使勁的攪動,吞嚥下去後又說:“下午由右賢王部的勇士負責主攻正面,左右兩翼由渾部和屠申部負責。其餘的部落作爲預備隊,列陣在後面,只要我右賢王部一旦攻上了漢軍把守的城牆,你們就要馬上衝上來!”

屠申王和渾王聽得面面相覷。他們很想站起來拿刀子剁了稽善,考慮到剁了稽善自己也活不了,只有忍氣吞聲應:“攻就攻!”

:.|賢王啊!早上看到漢軍的箭矢射擊地次數變少,發射的箭矢數量也降低,馬上就願意把麾下嬌貴的男人們召喚上來了!”

聽到這話,那些俾小王都看向稽善,某些在戰爭中損失過半的俾小王心裡無不被勾起了怒火。打量稽善的眼神變得無比惡毒。

稽善眼睛瞪得大大的,他安排那些小部落跟在後面是爲了拉攏,沒想渾王一句話立刻擊碎了某些俾小王對自己的感激,一些在作戰中損失很大的俾小王更是用惡毒地眼睛看自己。很明顯渾王是故意這麼說?稽善暗想:“沒本事又桀驁不馴,要想辦法將渾部的主力滅在河朔!”

一陣勾

。決戰前的匈奴人火爆味道變得異常濃烈,像極隨口角衝突演變成武裝內訌。東部和西部的匈奴人矛盾地存在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其實如果不是賀蘭山的匈奴部落加進這場戰爭,單單是右谷蠡王庭部和右賢王部或許打得還會輕鬆一些?

正是以上匈奴人地不穩定讓戰局多次出現變化,從某一個方面來說,甲賀引賀蘭山的匈奴人過來這一步算是做的非常漂亮。

身在對面的狼軍統領陳汐自然是不知道匈奴內部發生了什麼事,他接到部下的彙報,戰敗投降的休屠王和樓煩王已經被‘護送’到達前線,部下問是不是直接將休屠王和樓煩王押到最前線。

陳汐午飯只是隨便啃了兩張餅,巡視期間收到部下的彙報後仔細想了一下,覺得自家大人在這個時候讓人將休屠王和樓煩王押解過來絕對是含有深意。

陳汐問部下:“休屠王和樓煩王現在在何處?”

部下答:“由‘王’的五百親衛親自看守,目前停在第三條防線。”

陳汐重複呢喃“第三條防線”終於會意,明白自家大人讓人押解休屠王和樓煩王過來第三條防線是幫助自己堅守,打算用這兩個已經投降的匈奴部落王威懾進攻的匈奴軍隊。這纔剛想清楚,心喜自家大人多謀擅算的時候那邊匈奴人的號角聲馬上響了起來。

經過半個時辰的用餐休息,匈奴人又是在陣陣號角聲中擺開陣勢,這一次右賢王部的士兵總算擺在了整個陣列的最前面,右賢王部的攻城方式與賀蘭山軍隊不同,賀蘭山的匈奴軍隊攻城前是徒步,而右賢王部卻是騎着戰馬在列隊,相比之下,多年沒打仗的賀蘭山匈奴人確實是比常年征戰的東部人差了不是一丁半點。

陳汐遠望而去,列陣的匈奴軍隊沒有代表歸屬(番號)的旌旗,但他仍是在第一時間就判斷這一次負責進攻的是匈奴的精銳。

“稽善終於捨得拚命了?”

不止陳汐疑惑,負責指揮左翼的防禦作戰的狼軍副統領常昊也是感到迷惘,因爲擺在常昊前面的也是一股騎在馬背上的騎兵,這股騎兵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連一張攀城梯都沒有。

常昊派人告訴統領陳汐,將自己的判斷稟告。

陳汐陸續從防禦左翼的常昊、右翼的曹社(DU)那裡接獲情報,得知左右兩翼的匈奴軍隊是騎兵,而且沒有帶攻城器械和攀城梯,他竟是“哈哈”一陣狂笑,“這老傢伙(稽善)肯定是得罪人了!”

得出這一判斷不難,左右兩翼的匈奴軍隊這麼做明顯是在說“我不進攻”,潛在臺詞是“稽善才是進攻的主力”,無疑是在泄露軍情。

笑過之後,陳汐摸着下巴(學自林斌),頗爲鬱悶,“一波三折啊!”

可以想象,左右兩翼不攻,只有右賢王部的軍隊攻,如果狼軍在這種情況下敗了,那就真的是太假了。

一陣戰前的寧靜……

右賢王部的騎兵動了,大約五千輕騎馳騁而上,一路戰馬踏的是屍山血海,飛濺的人肉或血液粘得飛馳的馬匹胯下皆是。不出一小會,第一波進攻的匈奴騎兵接近矮牆約五百步,匈奴的士兵利索跳下戰馬,那些戰馬在主人跳下去後自行四蹄齊踏,向左右兩邊自行奔馳。

陳汐眼瞳一縮,心道:“這纔是匈奴人能夠成爲草原霸主的根本!”

訓練有素的右賢王部下馬之後沒有馬上發動衝鋒,他們在號角聲中集中,隨後立盾陣,等待第二批同伴馭馬向前,這五千右賢王部的士兵才踏步向前。

陳汐擡起右臂,放聲吼:“大型箭陣!”

鼓手敲動了戰鼓,不論是站在牆面、箭塔、還是在牆面後佈列箭陣的弓弩手都是進行放箭的動作,一瞬間點點利芒在刺眼的陽光下閃爍。

匈奴人當然聽到了戰鼓聲,他們對這個節奏的鼓點並不陌生,每次只要漢軍一敲響這種鼓點,那麼從天空落下來的箭矢絕對要比雨點來得密集。列陣踏步前進的右賢王部士兵下意識的互相靠攏,試圖減少間距讓盾陣變得密不透風。

狼軍的弓弩手屏住了呼吸,由於射程不同,斷不可能是一次性全軍發射箭矢,他們隨時等待切換位置。

第二批匈奴騎兵再一次接近矮牆約五百步,他們仍然是棄掉戰馬,但是這一次卻沒有再立什麼盾陣,而是吼叫着馬上進行衝鋒。

陳汐的眼睛徹底眯了起來,他感覺自己的心臟跳動得很快,呼出去的氣也是熱的。他既興奮又激動,額頭和握住刀柄的手掌冒起了青筋。幾天來狼軍的交戰對象一直都是雜兵似得匈奴人,現在右賢王部總算上來了,既然是要假敗,那無論如何也要多殺死一些匈奴人,能夠殺傷匈奴主力右賢王部的士兵,這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聽我號令!!!”

亢奮的吼叫,它在右賢王部立成盾陣的進攻部隊接近三百五十步、第二波衝鋒部隊位於四百步、第三波軍隊在五百步開外的時候被咆哮出來。

“射!”

弩機特有的發箭聲響,天空重新被密集的弩箭覆蓋……

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101章 史上最強(下)第279章 故技重施第289章 烏穆之戰(五)第24章 皇陵古將第138章 神交已久第37章 強盜邏輯第119章 身許汗青事第76章 無語問天第44章 八方雲動第153章 始料未及第212章 哭笑不得第39章 僧多妞少第199章 這是哪齣戲?第27章 頭顱在此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241章 喜事與大事第119章 身許汗青事第159章 傳承永久第263章 文武相輔第116章 君可敢受?第22章 下位者卑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120章 兵鋒戰策第84章 痛徹心扉第245章 那隻黑手(上)第112章 決心已定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272章 千古一帝(中)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89章 漢軍?漢軍!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68章 吾皇之怒第291章 片刻之間第284章 擴張與進步第92章 騎戰陷陣第16章 遠親近鄰第154章 一聲嘆息第112章 決心已定第4章 遍地黃沙第196章 針尖對麥芒第239章 那聲咆哮(上)第197章 狼軍陳汐第241章 喜事與大事第219章 任重而道遠第107章 虎豹之騎第151章 高姿態第297章 落架鳳凰……第199章 這是哪齣戲?第288章 冬去春來第139章 尷尬局面第302章 武將的天職?第9章 安得猛士第178章 未知的岔道第286章 舉族皆兵第95章 蕭夫子計第50章 烽煙過後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84章 痛徹心扉第138章 神交已久第112章 決心已定第109章 深不可測第68章 吾皇之怒第53章 弄巧成拙第273章 千古一帝(下)第259章 草原上那朵花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80章 顧慮重重第218章 賊心不死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102章 蠻橫無雙第236章 鴻臺一嘆第141章 善戰知名(上)第172章 未戰先敗(下)第133章 雁門關前第123章 未雨綢繆第191章 陣戰之道(中)第289章 烏穆之戰(三)第177章 揮軍東顧第268章 大勢所趨第62章 拔草除根第289章 烏穆之戰(二)第10章 如何做袍?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30章 門閥作風第35章 鐵石心腸第181章 將帥之間第255章 良將無兵第143章 反他孃的?第9章 安得猛士第28章 歹毒心計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194章 沒完沒了第155章 鬭(下)第278章 勢必人強第192章 陣戰之道(下)第11章 民族悲歌第236章 鴻臺一嘆第178章 未知的岔道第188章 第一步
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101章 史上最強(下)第279章 故技重施第289章 烏穆之戰(五)第24章 皇陵古將第138章 神交已久第37章 強盜邏輯第119章 身許汗青事第76章 無語問天第44章 八方雲動第153章 始料未及第212章 哭笑不得第39章 僧多妞少第199章 這是哪齣戲?第27章 頭顱在此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241章 喜事與大事第119章 身許汗青事第159章 傳承永久第263章 文武相輔第116章 君可敢受?第22章 下位者卑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120章 兵鋒戰策第84章 痛徹心扉第245章 那隻黑手(上)第112章 決心已定第148章 詭異的情勢第272章 千古一帝(中)第296章 非不願爲;實不可爲第89章 漢軍?漢軍!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68章 吾皇之怒第291章 片刻之間第284章 擴張與進步第92章 騎戰陷陣第16章 遠親近鄰第154章 一聲嘆息第112章 決心已定第4章 遍地黃沙第196章 針尖對麥芒第239章 那聲咆哮(上)第197章 狼軍陳汐第241章 喜事與大事第219章 任重而道遠第107章 虎豹之騎第151章 高姿態第297章 落架鳳凰……第199章 這是哪齣戲?第288章 冬去春來第139章 尷尬局面第302章 武將的天職?第9章 安得猛士第178章 未知的岔道第286章 舉族皆兵第95章 蕭夫子計第50章 烽煙過後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84章 痛徹心扉第138章 神交已久第112章 決心已定第109章 深不可測第68章 吾皇之怒第53章 弄巧成拙第273章 千古一帝(下)第259章 草原上那朵花第238章 那聲咆哮(上)第280章 顧慮重重第218章 賊心不死第289章 烏穆之戰(四)第102章 蠻橫無雙第236章 鴻臺一嘆第141章 善戰知名(上)第172章 未戰先敗(下)第133章 雁門關前第123章 未雨綢繆第191章 陣戰之道(中)第289章 烏穆之戰(三)第177章 揮軍東顧第268章 大勢所趨第62章 拔草除根第289章 烏穆之戰(二)第10章 如何做袍?第140章 爭相握刀第30章 門閥作風第35章 鐵石心腸第181章 將帥之間第255章 良將無兵第143章 反他孃的?第9章 安得猛士第28章 歹毒心計第106章 是福是禍?第194章 沒完沒了第155章 鬭(下)第278章 勢必人強第192章 陣戰之道(下)第11章 民族悲歌第236章 鴻臺一嘆第178章 未知的岔道第188章 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