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見聞(一)

安娜莉亞實在是一個非常有學識的女性,比之後世的人也不須多讓,至少老羅是這樣看的。她擅長几乎所有的西方語言,而且對軍事方面也有很多涉獵,至少她看得懂老羅在營地周圍的佈置得像刺蝟似的設施,要知道老羅布置的很多東西可不是這個時代的戰鬥標準。

夜晚時候的很多佈置,譬如黑色的四腳釘,譬如用來發射長矛的簡易牀弩,這些玩意兒白天時候會收起來,但是總免不了會露出一些瑕疵,遇上安娜莉亞這樣一位眼界開闊口舌刁鑽的人物,經常會把老羅的問得汗嘖嘖的,真是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

還好這位來歷非凡的女士只是來見識一下李姌這個學生的心上人,順便給老羅一點壓力,叮囑了李姌幾句,再指點了作爲語言教師的十幾個人,便帶着侍女施施然的離開了。

負責教授語言的人並不都是唐人,也有很多人留着唐人的髮髻,但是從眉眼之間還是能看出塞種人或者閃族人甚至典型的地中海人的血統特徵。當他們操着一口不同的西方語種說話的時候,老羅手下的戰士們也不禁露出了或者好奇或者意外的笑容。

這是很少見的,因爲老羅這些戰士們都是出自角鬥士這種底層,而且多是來自不同的民族的失敗者,驟然見到說着自己民族語言卻是異族人的裝束的傢伙,不能不說是一種觸動。

老羅對這種現象不聞不問,這些戰士們雖然決定了跟隨他老羅的腳步,但是對於東方還是處於一種模糊的概念中,用說着他們家鄉話的人來表述一些東西,比老羅自己說上千言萬語都好用。

李姌對這種事情不在行,只是走在老羅身邊看着他若有所思的樣子,“三兄可是覺得老師她有些……刁難人?”

“四娘你說什麼?”老羅半天才反應過來,“哦,你是說安娜莉亞女士?她很不錯啊,至少可以看得出她是很關心你的。”

“是啊,老師就像我阿孃一樣。”李姌的眼睛彎的像月牙一樣,笑容滿面的用手摸着自己的耳朵。

“不過,四娘,”看着這個火女郎的表情,老羅忍不住有些嬉弄的想法,“說起來,你的好多習慣也是學自你的老師吧?”

“什麼?”李姌愣了一下,看着老羅有些揶揄的表情,頓時反應過來了,“三兄你取笑我,我哪裡有老師那麼刁鑽了!”

“呵呵,我開玩笑的,四娘爽朗開明,是個好娘子。”老羅見好就收,心說,你是不刁鑽,而是遇見問題會從頭問到尾,不過這個話是不好說的,否則李姌肯定會像花彪抓狂時候的模樣,“不過你和你老師的關係看着確實很好。”

“嗯,安娜莉亞老師的性格很堅強,而且很學問很厲害,家裡的老祖有時候都說不過她。”李姌確實很崇拜自己的老師安娜莉亞,她的父親性子沉默寡言,母親死得很早,她有些感觸的接着說道,“老師就像我阿孃一樣,很多事情都支持我,就像去君士坦丁堡,家裡人是不同意我去的,他們認爲女人就應該守在家裡,說是祖傳的規矩。三兄,故鄉那邊就是這樣嗎?”

老羅也有些無言相對,雖然他也不瞭解這個時候真實的故土,但是想來幾千年的重男輕女是不會有什麼大的差誤的。但是說了這些對這個單純的姑娘卻難免是是一種打擊,於是他有些敷衍的說道:“四娘,其實這個無論東西方都是差不多的,還記得在雅典,那裡的女人也是不允許做很多事情嗎?突厥人那裡還把女人當作貨物呢!”

“哼,突厥人就是野蠻人!老師都說過的!”李姌皺着鼻子有些惡聲惡氣的說道。

“好了,四娘陪我去工匠營裡面轉轉吧,到了這裡還沒有來得及走走看呢。”老羅有些好笑的看了看惱火的姑娘,打斷了她的牢騷。這個話題一時半會兒可是說不清楚,而且去這個時代的唐人營地看看是他早就有的想法,反正自己的營地這邊不需要他費太多精力,手下的戰士們都很省心,絕沒有後世新兵那麼散漫。

自從頭一晚老羅給衆人講了未來的計劃,整個營地內幾乎傳遍了,戰士們也對爲了充滿了熱情,否則這些拼殺慣了的傢伙哪裡會熱心的去學一門新的語言?

據斯坦那個大傢伙說,哥舒烈那個傢伙也是積極的很,連同被俘虜做了奴隸的粟米菲羅都不再那麼無精打采。

老羅對後者倒是不置可否,這個時代的人對於國家和民族之類也沒什麼確切的認識,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草原上更是如此。奴隸實際上也不是什麼不可接受的事情,阿拉伯世界就有個邵海爾·隋基利從奴隸做了將軍,甚至是法蒂瑪王國的奠基人,馬穆魯克更是現實當中的神話。

雖然葛邏祿人算是唐人憎恨的仇敵,但是老羅並不排斥從奴隸中提拔有能力的人,只要他們能夠對自己的未來有益處,何況距離恆羅斯之戰已經過去了二百多年,當初很多事情都被掩蓋在歷史的迷霧下,而且當時的當事人也早都成了地下的黃土。

老羅一邊悠閒的想着,一邊聽李姌在身邊介紹的動聽的聲音,至於堅持跟隨老羅左右的奧爾基則是始終沉默不語,他是個很好的助手,從不多言多語,交代的事情總是能夠按時傳達下去,而且武力也不錯,至少他的體力能夠保證跟隨老羅並保持時刻的戰鬥力。

工匠營也就是唐人營的外圍防禦還不錯,至少不是幾十個騎兵就可以衝城的地方,要知道在希爾凡平原這片土地上,很多鄉村甚至根本沒有防禦的圍牆。

當然並不是說這裡的安全就比那些西方式的城堡更安全,只是這個地方更多的是繼承了東方式的保民智慧——西方的領主居住在城堡裡,平民或者農奴很貧窮,盜賊或者強盜都不會去光顧。

這裡的城牆最高處也就四到五米高,底部是用石頭砌成,上半部是用青紅相間的磚砌成的,厚度大概不足四米,老羅猜測城牆裡面或者會有藏兵洞之類的地方,但是大半部分應該是填充的黃土,城牆上有幾面巨大的唐字旗幟,說明這裡還是在延續東方的文化。

城內就沒有什麼高大的建築了,到處都是低矮的房子,說是低矮,不過是從老羅的眼光來看。這裡城鎮建設比老羅後世在江南看到的水鄉還不如,大部分的房子都是石塊砌成的,屋頂用的是茅草或者樹葉加粘土,只有寥寥幾座房屋使用了磚瓦,城裡的道路除了主幹道用了石頭和砂土,其他的地方都只是壓實的土地,路旁還可以看到很多沒有融化的積雪。

老羅沒有見到用來排除污水的明渠之類,正要詢問李姌的時候,突然聞到了一陣刺鼻的惡臭,順着方位去看的時候才發現是用來處理污物的髒水車。

李姌皺着鼻子惡聲惡氣的訴苦,“該死的衛家人,都說了安排他們每天早上處理這個東西,偏總是懶惰得每到下午才……”

“看來營地內的管理沒到位啊,四娘,爲什麼這裡不修築排水暗渠呢?”老羅至少在開羅沒見過這種場面,君士坦丁堡也同樣沒有,只在歷史資料中知道明清時候有這樣的城市工具。

“暗渠?”李姌知道這個東西,作爲工匠營的後代,怎麼可能不懂得一點城市建設的事物呢,“還不是上面的人心不和,家裡老祖說服不了裴家和衛家的幾個老傢伙,阿爺說當初遷徙到這裡的時候,本想認真建築一座城市,但是裴家和衛家的那些人覺得不會在這裡停留太久,就把事情遲遲的拖延下來了,如果不是我家老祖強硬要求建築了城牆,恐怕族人早被強盜搶光了。”

李姌的牢騷讓老羅對這個羣體的上層大致有了些瞭解,就是這是個沒有效率同時人心不齊的隊伍,李家和張家或許代表了積極的一面,但是裴家和衛家就是貪婪和保守的另一面了,而且這些人還很短視。見小利而忘大義,這種人基本就是一個隊伍中的不穩定份子,小隊伍來看無關緊要,但是擴大到一個數萬人的團體,就是必須要解決的隱患。

儘管李姌的話語只能作爲參考,但是老羅知道這個小女人並不是蠻不講理的,也就是說她的話會基本客觀,那麼在短時間內消除或者排擠出裴姓和衛姓這兩家的影響就是必須要做的了。

當然,這些消息其實算不上多麼重要,完全可以通過阿爾克那些傢伙探聽到,早些時候在君士坦丁堡的時候,老羅就聽過李姌大致的介紹,而且他對這些也早就有所預料。之所以想要逛一下這個唐人小鎮,老羅主要的目的還是想了解一下這裡的人的生活狀態,關於將來如何融入這個時代的民族體系,他需要找準一個切入點,同時也是對這些人有一個最直接的印象。

作爲一個軍人,好吧,作爲一個曾經的職業軍人,再加上老羅現在需要扮演的帶頭人角色,這是他需要仔細考慮好的。

城鎮內主要的街道有三條,最重要是一條縱穿南北城門的,路面大概有十一二米的寬度,可以並行四輛單馬的簡易馬車,如果不考慮路兩邊店面的招牌幌子之類的影響的話。在老羅看來,這也就是後世一個小城市步行街的寬度,當然遠沒有後世的華麗堂皇,嗯,和後世歐洲的古老鄉鎮小路差不多,卻又沒有那麼曲折。

整個小城的街道明顯可以看出原本的規劃,可惜同樣可以清晰看出後期規劃執行的不嚴謹,按照後世的話來說,非法佔地嚴重影響了街道的整潔。

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十八節 夜議(四)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三節 會州(中)第五十四節 會議(一)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四十一節 叔侄對話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法蒂瑪王朝第二節 會州(上)第一百一十九節 衆智第十六節 送行與驚愕第九十九節 忙碌第二十一節 混亂的蒙巴薩外圍第三十八節 美酒閒話(上)第十四節 善後第六十六節 休整(上)第七十九節 夜難眠(下)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六十節 婚禮與婚法(下)第六十節 俘虜(中)第一節 車轔轔第二十節 李德明的計較第三節 會州(中)第九十二節 見訪客(二)第七十三節 應對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五十四節 傷兵第三十七節 綏州鄉老第五十八節 試探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五十九節 浪戰(三)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八十六節 長街之上第六十四節 漣漪(四)盟友?第三十九節 美酒閒話(中)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二節 天山腳下(下)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十九節 亞歷山大港的酒館第三十一節 松樹炮的轟鳴(上)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二十六節 閒人們(四)第二節 人瀟瀟第四十一節 出征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一百一十八節 分派與解說第六十七節 交鋒(中)第二十四節 閒人們(二)第六十四節 漣漪(四)盟友?第七十六節 軍備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五節 籌備外篇1:羅開先的夢中說夢第七十九節 庫塔伊西魅影第八十一節 張顯其人第三十九節 人心(上)第五十三節 趕鴨子上架(下)第六十二節 浪戰(六)第二十五節 安後與觀前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一百三十節 後續血統論與文明論第六十節 換人,開打?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九節 反應第三十七節 訓斥第二十五節 對話與對歭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八十三節 大婚(中)第九十八節 倒計時(八)第十節 饒恕與感謝第七十節 東出第六十四節 浪戰(九)第二十八節 甦醒第七節 添亂的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第六十一節 勝負戰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六十九節 籌備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三十節 努瓦克的野望(上)第一百零九節 杜衍入莊院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一百零六節 倒計時(十六)第十節 賭戰(中)第一百零四節 尋仇(一)第十一節 殺與罰(上)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二十節 李德明的計較
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十八節 夜議(四)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三節 會州(中)第五十四節 會議(一)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四十一節 叔侄對話第二十五節 告別與交易法蒂瑪王朝第二節 會州(上)第一百一十九節 衆智第十六節 送行與驚愕第九十九節 忙碌第二十一節 混亂的蒙巴薩外圍第三十八節 美酒閒話(上)第十四節 善後第六十六節 休整(上)第七十九節 夜難眠(下)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六十節 婚禮與婚法(下)第六十節 俘虜(中)第一節 車轔轔第二十節 李德明的計較第三節 會州(中)第九十二節 見訪客(二)第七十三節 應對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五十四節 傷兵第三十七節 綏州鄉老第五十八節 試探第一百二十八節 針鋒相對(上)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五十九節 浪戰(三)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第四十三節 強弱易勢第八十六節 長街之上第六十四節 漣漪(四)盟友?第三十九節 美酒閒話(中)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二節 天山腳下(下)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十九節 亞歷山大港的酒館第三十一節 松樹炮的轟鳴(上)第八十七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上)第二十六節 閒人們(四)第二節 人瀟瀟第四十一節 出征第十二節 鏡湖邊(上)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一百一十八節 分派與解說第六十七節 交鋒(中)第二十四節 閒人們(二)第六十四節 漣漪(四)盟友?第七十六節 軍備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五節 籌備外篇1:羅開先的夢中說夢第七十九節 庫塔伊西魅影第八十一節 張顯其人第三十九節 人心(上)第五十三節 趕鴨子上架(下)第六十二節 浪戰(六)第二十五節 安後與觀前第四十二節 誰給誰下馬威?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一百三十節 後續血統論與文明論第六十節 換人,開打?第七十九節 訛詐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二十四節 應對第九節 反應第三十七節 訓斥第二十五節 對話與對歭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八十三節 大婚(中)第九十八節 倒計時(八)第十節 饒恕與感謝第七十節 東出第六十四節 浪戰(九)第二十八節 甦醒第七節 添亂的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第六十一節 勝負戰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六十三節 契丹人?第六十九節 籌備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三十節 努瓦克的野望(上)第一百零九節 杜衍入莊院第二十二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一)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一百零六節 倒計時(十六)第十節 賭戰(中)第一百零四節 尋仇(一)第十一節 殺與罰(上)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二十節 李德明的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