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奪嫡之十一

五皇子其實昨天下午就到城外了,略趕一趕路就能進城的,但自來大捷還朝,就有半下晌進城的理,雖然五皇子歸心似箭的在帝都城外給他皇爹寫了三封家書,他皇爹還是說,在外過一夜吧,明兒早再進城,比較有排場。

五皇子就與柳扶風等人絮叨了半宿,從江南生亂,一直說到在外四年,這可終於能團聚啦,然後,老婆孩子熱炕頭的事絮叨了一番。接理挺感動人的一番話,可誰也駕不住一路自江南聽到帝都啊,柳扶風等人聽得耳朵裡都長繭子啦。當然,他們也很記掛家裡就是。

第二日一大早,太陽還沒出來,天際隱約出現一抹幽深的藍色,五皇子便起身了,隨便用了幾口早飯便皇子大裝的裝備起來。親王的四爪金龍服,金絲纏龍冠,腰間羊脂玉帶,足下墨色朝靴。五皇子又對着鏡子好生收拾了一回自己的鬍子,用桂花油梳的亮亮的,甭提多齊整了。還有,半幅御駕也都張羅着擺出來了。這半幅御駕,雖穆元帝允他回朝途中使用,五皇子路上是沒敢用的,主要是經傳國玉璽謠言一事,五皇子雖難免氣了一回,此事也給五皇子提了醒,爲人還是要低調的。故此,路上都是藩王儀駕,且沿路官員雖有心巴結,五皇子也沒大停留,一路風馳電掣的回了帝都。如今眼瞅要進城了,也是叫百姓們瞧瞧皇家氣派,更兼他皇爹給他面子,令太子率百官親迎,他這邊兒縱有心低調也得擺出相應儀仗,不然,低調太過也叫人小瞧呢。如此,就把這半幅御駕擺出來了。

人多就是慢哪,效率上頭不行。五皇子起的挺早,但儀仗衛隊大軍一番折騰下來,待五皇子一行進城,也已是朝陽初升的時候了。剛到朱雀門,五皇子就見到了太子與百官,他連忙下了輦車,一身皇子大裝叫朝陽映得金光璀璨,當然,太子等人也都是皇子大裝,一樣的金光閃閃,但也許是五皇子自輦車而下,他就格外威儀不同。五皇子極有禮數,雖大勝還朝,卻無一絲得意之色,對着太子謙遜的施一禮道,“臣弟不過還朝,怎敢勞殿下與諸位老大人相迎,折煞臣弟了。”

太子連忙雙手扶住五皇子,滿面含笑,“五弟平復靖江叛亂,爲朝臣立下大功,今日歸來,便是父皇不令孤來迎,孤也坐不住的。五弟是咱們老穆家的功臣哪。”

五皇子道,“全賴將士用命,諸大人用心。我們雖在前線,可倘不是父皇、殿下、諸位兄弟、臣子們調度糧草、出謀劃策,江南平定,怕也沒有這般容易。”

五皇子與太子客套一番,再同兄弟們說了幾句話,原本大家還有些嫉妒五皇子這排場,可見着五皇子本人也就不這般想了,連素來愛挑剔五皇子的大皇子都說,“五弟瘦了。”只聽說老五在江南刮地三尺,刮的江南富戶叫苦不迭,原想不定個啥滋潤樣兒呢。結果,又黑又瘦,大皇子暗想,難不成刮地皮也是個體力活不成。

四皇子道,“戰事辛苦,雖不需五弟親臨戰事,該操的心哪樣能少呢?”

三皇子亦道,“自來勞心更甚於勞力。五弟回來,可得好生歇一歇。”

六皇子七皇子也均表達了對五哥的關心。

大皇子得意的一瞥太子,小心眼兒了吧,老五黑瘦成這樣也不說問一句,就知說那些套話,慣會來虛頭的。大皇子覺着,自己此次發揮比太子好。太子給大皇子瞧得一堵心,只作未見,與五皇子笑道,“光顧着咱們說着,侄兒們也來了。”

五皇子早見到在後頭排隊的自家兒子們了,見不到也不容易,三郎朝他做了好幾個鬼臉,生怕五皇子注意不着他們。五皇子見着兒子們很是歡喜,招呼他們到跟前,見兒子們一個個昂首挺胸的倍精神,心下就歡喜,拍肩摸頭,直說,“怎麼都長這麼大啦!唉呀,先時大郎纔到我下巴,這會兒跟我差不離了!二郎胖了,三郎還是竹竿樣,四郎五郎也大了,六郎怎麼沒跟你母妃他們在宮裡等着呀。”這麼大冷的天兒,雖然兒子們都穿了大氅,五皇子也有些心疼啦。

六郎道,“兒子已經長大了,能跟哥哥們出來了。”再說,女人們纔會去後宮等呢。

三郎嘴快,“他非要來,不叫他來不樂意。”

五皇子一笑,摸摸六郎的頭,這個小兒子,先時因其母凌霄的關係,五皇子不怎麼待見六郎,不過,六郎卻是跟着謝莫如一個院住的,也就是跟五皇子一個院住,見得多了,也就待見起來了。尤其好幾年沒見,走前還軟乎乎的小兒子,今也抽條長成小小少年了。讓五皇子不得不感慨一聲,時光如流水啊。爲人父的心,也只有爲人父方能知曉了。見到大兒子小兒子這麼活蹦亂跳的,五皇子就覺着,在江南沒白忙啊。他在江南拼死拼活的忙,不就是爲了讓孩子們過上太平日子麼。

見過兒子們,又說了一回話,五皇子又與內閣蘇相等打地招呼,言說諸位老大人來迎他,他心下很是不安。蘇相笑道,“今天下靖平,全賴殿下與諸將士前線作戰之功,臣等非但是來迎接殿下與諸位將軍,有諸位,百姓方得享太平,山河方得安寧。”

彼此謙遜一番,太子就請五皇子回輦車,一併進宮陛見。五皇子怎能自己上車,力邀太子同乘,太子推辭不過,便與五皇子同乘了。兄弟二人說些久別重逢的話,朱雀大街兩畔都是出來看熱鬧的百姓與整肅街容的帝都府的兵馬,一時熱鬧非常。

五皇子與太子上車走了,後頭人也都上車的上車,上馬的上馬,三郎與大郎嘀咕道,“看父王黑的,也瘦啦。”

大郎端嚴着一張臉,很是心疼父親,道,“在外頭打仗,辛苦呢。”只恨自己生得晚,不能替父分憂。

大郎二郎三郎都是騎馬,四郎五郎六郎坐車,大郎看着三個弟弟上了車,這才上馬,跟着大部隊回宮。

穆元帝一早就在昭德殿邊批奏章邊等五兒子,一聽外頭回稟說太子殿下攜五殿下以及諸位殿下、大人們回來了,穆元帝連忙宣召,穆元帝一見五兒子這黑瘦的樣子,頓時大爲心疼,待五皇子大禮見畢,連聲問,“如何瘦成這般模樣了,可是病了?”

五皇子笑,“讓父皇擔心了,兒子好着呢,這不是着急回來麼,就趕了趕路。”

穆元帝知道兒子不只是趕路,在靖江處理戰後事宜也頗爲辛苦,今見兒子既黑且瘦,很是忍不住心疼的問了兒子幾句,心下打算一會兒便令太醫院院判給兒子調理身體,再見過柳扶風等人。柳扶風先上交了帥印,穆元帝道,“路遙知馬力,板蕩識誠臣。你們都是朝廷的忠臣,棟樑,朕有你們這樣的臣子,是朕之大幸,亦是朝廷之大幸。”這話說的,多麼的叫人感動啊。穆元帝再一個個點名過去,先說柳扶風,“只記得你少時文弱,不想外柔內剛,朕添一員大將。”

接着是南安侯,“朕都知道,這幾年,委屈你了。老五都與朕說了,南安你未負朕所託。”

南安侯眼眶微紅,“微臣有愧於陛下。”

穆元帝溫言安撫道,“何出此言,你的苦心,朕都看到了。”不要以爲臣子是好招惹的,君臣之間,也得講個理字。像南安侯,前頭江南生亂,倘那時南安侯回帝都,穆元帝不追究他便是恩典了。南安侯沒回來,留在江南再立戰功,如今同五皇子一道還朝,就是有功之臣。

第三位點名的就是江行雲,穆元帝笑,“你父祖皆是我東穆忠臣,到你這輩,更是青出於藍。”

江行雲謙道,“陛下過譽。”

“哪裡過譽,行雲實乃巾幗豪傑。”穆元帝也得承認啊,江行雲刺殺趙陽一事,稱得上震驚天下。穆元帝稱讚江行雲,太子聽了,淡淡的瞥大皇子一眼。其實,看大皇子的不只太子一眼,有諸多人不着痕跡的打量大皇子呢。只是太子這一眼太明顯了,大皇子給太子一瞥,瞥得心下鬱悶至極,內心深處咆哮:誰年少時還沒輕狂過一二遭啊!他不就是眼神不好輕狂在江行雲身上了麼!再說,他那事兒也沒成!看啥看啊!

其實大皇子不知道的是,大家看他並不是興災樂禍,而是深深的爲大皇子感到慶幸,要是當初大皇子真強行把江行雲收編爲側妃,這會兒還不知道能不能見着大皇子呢,估計早被姓江的剁八截了。

大家爲大皇子的死裡超生慶幸了一回,穆元帝已說到第四位唐繼唐總督,唐總督原是閩地總督,封疆大吏裡排行最末,不過,這些年,唐總督先是輔助五皇子在閩地之戰中大勝靖江。然後,江南之戰,唐總督又輔助五皇子調度糧草,頗見功績。今戶部尚書年老辭官,穆元帝將唐繼提到戶部任尚書一職,內閣行走。總督是從一品,尚書也是從一品,按理都是從一品,不過,總督雖說是封疆大吏,到底不及尚書位在中樞。唐繼原以爲自己就終老總督之位了,不想這幾年仗打下來,直接升任戶部尚書,且一旦入內閣,則人人得稱一聲閣老了,算是重新開啓仕途新篇章。

第五位便是蘇語蘇巡撫,蘇巡撫亦是在兩場戰事中出力頗多,他是蘇相嫡次子,年未至五旬,今改任江浙總督。蘇巡撫在差使上的忠心就不必提了,瞧這面相,比他爹蘇相看着年輕不了幾歲,都是累的呀。話說穆元帝就喜歡蘇家這樣的老黃牛,很是溫言撫慰了一番。

第六位就是彭大郎,這位彭將軍兇名赫赫,江南人民都用他來止小兒夜啼,據說十分有效。原本人們以爲不定生得什麼凶神惡煞的形容面貌呢,穆元帝一瞧都內心深有詫異,無他,彭大郎生得一點兒不兇惡,相反,人家生得面容白淨,身量瘦削,氣質恬淡,渾身一股飄然若仙的出塵之氣。這要不知底裡的,得以爲是方外之人。對了,彭大郎以前是在道觀的。穆元帝贊他,“少年英才,國朝股肱。”

彭大郎微微欠身,話是極少的。

第七位是李九江,穆元帝這小心眼兒的,一向不喜李九江,今實在不能對人家功勞視而不見,穆元帝也說了句,“永安教子有方,知你有此出息,定是欣慰。”

李九江謝過穆元帝這言不由衷的誇讚,他感覺很榮幸,要知道不是什麼人都能叫當今陛下言不由衷一回的。

穆元帝把人挨個誇了一遭,這也就是功高的能見着御面,其他人都沒這福氣。當然,如李宇是被他皇帝舅舅留在江南,故此並未回帝都。

誇完之後,接下來就是封賞,各人功勞,穆元帝都與內閣議好了。

柳扶風原就因閩地之戰封侯爵位,此次平定江南,他爲主帥,議功進封公爵,靖南公。甭看親外甥李宇沒回來,穆元帝半點兒不委屈外甥,李宇原是伯爵位,今進侯爵,平遠侯。南安侯爵位未變,但先時是降等襲爵,就是說南安侯這爵位,到他兒子這裡就得降一等成伯爵了,穆元帝給南安侯加了世襲之恩。江行雲排第四位,賜伯爵位,還封了個肉麻兮兮的巾幗伯。說來江行雲這爵位來之不易,內閣頗有人反對,言說女子如何賜爵,從未有此先例,且既江行雲有功,賞賜財物錢帛即可。穆元帝十分光棍,道,“你們誰不同意,自己去同江姑娘說。”包管不砍死你們。穆元帝這話一說,果然沒人有意見了。穆元帝還尤其對江行雲道,“你這爵位,將來嫁人生子,亦可傳於子孫。”說來穆元帝也是替老宋家操了迴心,宋家父子兩代人都是死在西寧關的,忠心到這份兒上,偏生沒後,就江行雲一個閨女在世,先時還有大兒子那不得體的事宜耽擱了人家姻緣,故此,穆元帝雖覺着江行雲年歲有些大了,但只要是江行雲肯嫁,爵位上他可另行照顧。

江行雲謝過穆元帝恩典。

第五位就是彭大郎,彭大郎戰功赫赫,按理絕不比亞於李宇南安侯等人,不過,他有屠城名聲,朝中頗多物議。好在,五皇子替他說了不少好話,穆元帝別的事情上小氣,在戰功上素來大方,也賜封了伯爵位。雖未能進侯爵,但封號極佳,賜忠勇二字。

李九江因有勸降林凡叔侄之功,得一子爵爵位。

這是爵位上的封賞,餘者還有田產宅院錢帛的賞賜不提。

總之,一個早上,穆元帝批發出六個爵位。諸皇子還好,在殿諸臣,按理能位列昭德殿,也都是有見識的人,但見柳扶風等賜爵封侯,心下亦難免生出“偌個書生萬戶侯”之感。先封賞了功勞大的,接着就輪到中低階官員將領論功,這些內閣亦早就準備好的,按着五皇子呈上的單子,能活到現下的將領,論其功勳大小,皆有封賞。戰亡者,亦得撫卹。另外,安夫人傷重未能來帝都受封,穆元帝賜其超一品安國夫人,另外還有田地金銀軍械等賞賜,亦是優厚。

軍功之重,可見一斑。

當然,這一場大戰,朝廷不是沒有收入,五皇子把靖江王的庫給封了,糧草兵械自不消說,皆是精兵細作之物,可補貼朝廷。就是靖江王庫裡存銀就超過千萬兩,金五十萬兩,可見靖江之富,名不虛傳。這還不包括靖江偷運給段四海的,另外靖江王庫中珍奇古玩更是無數,五皇子皆未令人染指,都給他爹運來了。

至於其他地方的東西,這些年打仗,五皇子都是睜隻眼閉隻眼,總得叫將士攢些養家餬口的家業。

有靖江的庫打底,穆元帝纔有免江南兩年賦稅的決心,不然,免稅容易,朝廷運作也用銀子呢。

穆元帝先將諸人賞賜完畢,最後才說五皇子,“你已是藩王,爵無可升,就賜你良田萬畝,金萬兩吧。再者,你擅兵事,藩王有親兵五千,你這裡增至一萬。”

五皇子謝恩,道,“兒臣有朝廷俸祿,銀子也夠使,這一萬兩金子,就請父皇用於戰亡將士撫卹上,雖是杯水車薪,也是兒臣一番心意。”

穆元帝也允了,難免又贊五皇子幾句。

這一通賞賜下來,就到了晌午,穆元帝給柳扶風等人一月假期,讓他們回家與父母妻子團聚,晚間到宮裡參加江南凱旋的宮宴。

打發了諸臣,穆元帝親自攜着五兒子的手去慈恩宮,笑道,“太后見天兒的唸叨,這會兒定是等急了。”

五皇子笑,“兒子也很想念皇祖母,以往在家裡,皇祖母見了就問飲食起居,那會兒還覺着老人家嘮叨,這在外頭見不着,就總想,有個人嘮叨幾句也是好的。”歷練多年,五皇子於人情世故上大有長進。

穆元帝拍拍五兒子的手,幾個兒子裡,五兒子最是戀家,成天就想着家裡人,偏五兒子因戰事好幾年不得回來。穆元帝心疼的一顆老心很不是滋味兒,道,“今天下太平,日後再不必遠離朕身邊了。這次回來,好生在家歇一歇,你母妃也擔了好幾年的心。”

父子倆一行走一行說,待到了慈恩宮,胡太后脖子都伸得老長了。胡太后雖不待見謝莫如,五皇子卻是她親孫子,雖說胡太后更偏心東宮,但對五皇子一樣有感情。尤其近年五皇子一直領兵在外不得見,遠香近臭的,胡太后也不能免俗,於是,更多惦記這個孫子些。自打五皇子進了朱雀門,胡太后打發人問了N遭了,如今見着五皇子,胡太后脖子直抻的發酸,一面揉着後脖頸,一面道,“可算是來啦!”虛眼仔細去瞅,一見五皇子那黑瘦樣,胡太后眼淚就淌了出來,泣道,“老五咋這黑瘦了。”也不揉後脖頸了,扶着宮人過去瞧五皇子,越看越心疼,埋怨穆元帝,“哀家就說,有那難做的差使叫臣下去做,看把老五累的。”

五皇子笑着扶胡太后回寶座上坐了,給胡太后見過大禮,笑道,“孫兒這是精瘦。外頭瞧着瘦,其實結實着呢。再說,在外打仗,又不是總在屋裡呆着,黑一些也有男子氣概不是。”

胡太后拿着帕子抹眼淚,“這個可哄不了哀家,孩子家,還是白胖的好。”

五皇子以往對胡太后感情委實有限,主要是胡太后在皇子中素來偏心太子,然後,胡太后還經常不講理的找他媳婦的麻煩。五皇子對老太太一向有些意見的,不過,今見胡太后真情流露,五皇子也不禁有些感動,忙說了許多話哄得太后開懷。穆元帝心下暗自點頭,想着五兒子果然是個懂事的。

五皇子又見過母親蘇妃,蘇妃亦難免溼了眼睛,拍拍兒子手臂,道,“回來就好,叫你媳婦好生給你補一補。”

謝莫如就坐在蘇妃下首,此時,夫妻二人四目相對,竟一時無言。五皇子是自慚形穢的不知道說啥了,說來,他明明比媳婦小倆月的,如今看媳婦鳳釵長裙,長眉鳳目,寶光流轉,望之猶如二十許人,他已是鬍子大叔。五皇子這鬱悶的,想着,媳婦不會嫌棄我吧。早知這樣就不學人家留鬍子了,五皇子留鬍子原是想着,顯着老成持重,能鎮得住。今一見媳婦,就覺着,這鬍子留得不好。五皇子一向腦洞奇大,七想八想的就想遠了,一時不知如何開口。現下五皇子心下波動,在座怕無人能知。唯謝莫如不愧與五皇子多年夫妻,看他呆呆的,溫聲道,“殿下保家衛國,殿下姿容最美。”

五皇子臉上微熱,心下大爲感動,上前一步握住妻子雙手,道,“王妃爲我上敬父母,下撫兒女,主持中饋。王妃最美。”

滿屋子人給這倆人肉麻出渾身的雞皮疙瘩。

作者有話要說:  PS:昨天替換晚了,讓親們久等,今提前替換~~~~晚安,不大會發糖~~~

第140章 嫉妒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46章 平息第8章 三老太太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53章 外書館第14章 謝太太的煩惱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105章 和諧啦第137章 閃着了第63章 帝心若何第1章 謝莫如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35章 神交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33章 規矩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97章 命運之四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7章 百靈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93章 命運之一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384章第192章 忠心第57章 鸚鵡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269章 交鋒之老唐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210章 召見第189章 小勝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144章 鬆口氣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215章 壽宴~~~~~~~~~~~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66章 朱雁第89章 見面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71章 刀光劍影第144章 鬆口氣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277章 勢利的婚姻市場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338章 東宮之一第72章 玄機第139章 進宮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76章 賤招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286章 交鋒之戰事三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52章 志向第107章 重陽第121章 議儲位一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332章 奪嫡之三五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249章 交鋒之十一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9章 家族,家宴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230章 如此~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9章 致歉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118章 第二更第14章 謝太太的煩惱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111章 崔氏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212章 小唐~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12章 小唐~第40章 李樵第384章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79章 原因
第140章 嫉妒第372章 皇后之十五第46章 平息第8章 三老太太第351章 東宮之十四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53章 外書館第14章 謝太太的煩惱第253章 交鋒之十五第105章 和諧啦第137章 閃着了第63章 帝心若何第1章 謝莫如第339章 東宮之二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162章 發散思維第35章 神交第265章 交鋒之還朝第183章 與世同濁第33章 規矩第340章 東宮之三第182章 大皇子的對策第170章 將行之三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97章 命運之四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330章 奪嫡之三三第7章 百靈第268章 交鋒之團聚第13章 生存的智慧第159章 反插一刀第317章 奪嫡之二十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93章 命運之一第69章 桂花宴之一第243章 交鋒之五第384章第192章 忠心第57章 鸚鵡第355章 東宮之十八第269章 交鋒之老唐第245章 交鋒之七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210章 召見第189章 小勝第341章 東宮之四第144章 鬆口氣第287章 交鋒之舊事~第215章 壽宴~~~~~~~~~~~第114章 施粥事件第360章 皇后之三第66章 朱雁第89章 見面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71章 刀光劍影第144章 鬆口氣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277章 勢利的婚姻市場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338章 東宮之一第72章 玄機第139章 進宮第179章 五皇子的信第76章 賤招第195章 愛操心的人第286章 交鋒之戰事三第333章 奪嫡之三六第52章 志向第107章 重陽第121章 議儲位一第199章 嫡系建設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332章 奪嫡之三五第394章 權握天下之下第166章 入彀之二第249章 交鋒之十一第292章 交鋒離職之中章第9章 家族,家宴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230章 如此~第242章 交鋒之四第241章 交鋒之三第119章 逼宮計一第258章 交鋒之二十第127章 反常必有妖!第19章 致歉第369章 皇后之十二第118章 第二更第14章 謝太太的煩惱第146章 暴雨即至第111章 崔氏第326章 奪嫡之二九第212章 小唐~第315章 奪嫡之十八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12章 小唐~第40章 李樵第384章第279章 交鋒之浮影第79章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