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

更新第一,認準我們的網址 |w|W♂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ra”並加關注,給《竊國賊》更多支持!

刀槍如林,戰馬嘶騰。¤頂點小說,..o

士氣高昂的三萬五千青州軍將士和精選出來的八千白波軍俘虜,排成了一個個陣列,整齊肅立延綿五里。

高大戰馬上的主帥劉存全身甲冑,徐盛、管亥、劉闢、徐晃等六名將領策馬跟隨,徐徐而行檢閱全軍,每走到一個陣列前方,狂熱的青州軍將士都會激動地仰視他們的大帥劉存,全力吼出驚天動地的口號:

“萬勝!萬勝!萬勝——”

烈日下,策馬在前的劉存頻頻招手,不時向自己的將士喊出“弟兄們辛苦了”這樣充滿激勵暖人心扉的話語,緊隨其後的徐盛、管亥等將領臉上滿是自豪。

初次看到這等景象的徐晃,比單獨排成四個陣列的八千白波軍降卒好不了多少,均是滿臉的動容,滿懷的震撼。

劉存巡視一圈,策馬回到中軍將臺之上,二十四面戰鼓驟然擂響,再次補充滿員的青州軍一萬騎兵率先出發,第四師五千精銳步卒和新歸附的八千白波軍士卒緊隨其後,一時間戰旗飛揚黃沙彌漫,天地間到處瀰漫濃烈的殺伐之氣。

“把這個帶上,到了路上再看。”

劉存將兩份密令分別交給率部出發的徐盛和管亥。

兩位威風凜凜的大將雙手接過,小心翼翼地放入腰間精巧的皮囊,相視一眼齊齊向主公劉存致禮。在劉存的目送下快步走下高臺。意氣風發地翻身上馬。追趕自己的隊伍。

空出一半的大營裡仍然是一片忙碌景象。

留守的一萬餘將士在劉闢的統領下,各司其責,沒有獲得青州軍接納的近萬俘虜和上萬民夫開始拆除營帳,繳獲的五百餘駕各式馬車和騾馬分成十餘隊,不斷將打包完畢堆積如山的糧草送往碼頭。

中軍將臺後方寬大奢華的營帳裡,十餘名年輕參軍再次忙碌起來,由親衛營將士臨時充任的傳令官進出不斷,但沒有一人敢高聲喧譁。所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的井然有序。

簽署完名字的劉存,把信交給一名親衛,叮囑他儘快送給率領六千步卒鎮守南岸碼頭的軍師崔琰,擡起頭時發現身披重甲的徐晃還站在側前方,左看右看的同時,一雙大手不斷揉搓,頗有dian兒無所適從之感。

劉存微微一笑,站起來走向側後,對迎上前來的親衛擺了擺手,親自給徐晃倒了杯茶:“公明。來來,坐下咱們聊一聊。”

徐晃連忙答應。幾步來到主位左前方,看到劉存竟然給自己遞來杯茶,頓時惶恐不已:“屬下愧不敢當。”

劉存把茶杯送進徐晃手裡:“坐下吧,咱們軍中沒有那麼多的繁縟禮節,公明不用拘束,我想很快你就會適應這一切的。”

“謝主公!”

徐晃捧着沉甸甸的茶杯,坐到親衛搬來的矮凳上,默默喝下口茶便擡起頭,嘴脣動了動,最後卻沒說一句話。

劉存見狀笑道:“有話就說,哪裡來的那麼多顧忌?”

徐晃不再客氣,深吸了口氣,坦然道出心中的疑惑:“一個時辰前接到捷報之後,屬下一直在想,既然翟趨將軍的五千奇兵與虎豹營已順利佔領安邑城,魏延將軍也生擒了韓暹,並率領麾下精騎與翟趨將軍匯合,此戰的目的已經係數達到,可主公爲何還要派遣兩萬餘大軍趕赴安邑?”

“此前聽主公所言,哪怕徹底殲滅了白波軍,我軍也不會在各路諸侯的虎視眈眈之下長期佔領安邑,可如今……”

劉存對欲言卻止的徐晃笑着道:“以後有話就要說完,別吞吞吐吐憋壞自己,哈哈!既然公明問起,那我就直說了,北上安邑的兩萬餘將士中,只有徐文向將軍率領五千騎兵趕赴安邑增援,因爲安邑是韓暹盤踞多年的老巢,必然存有大量糧草和鹽、鐵、軍械等物資,這些物質咱們必須運回來,以彌補我軍此戰的消耗。”

徐晃頓時明白了,咧嘴一笑的同時也暗暗自責,怎麼這dian淺顯的道理都看不出來?

劉存笑了笑,繼續說道:“公明定然知道,以盛產鹽、鐵和糧食而聞名天下的安邑富甲天下,可公明是否記得,安邑西南五十里除了有佔據大漢食鹽產量三成的司鹽城(今山西運城)之外,還有控制在河東幾大世家手中的三座大型鐵器作坊……”

“這三大作坊百年前就已名揚天下,哪怕是規模最小的王家鐵器作坊也擁有上千工匠和五十多年的歷史,而且這三大作坊無論是工匠技藝,還是工匠數量,都可稱之爲冠絕天下!”

“所以,我讓管亥等將校率領大部分步騎趕赴司鹽城,儘可能爲我青州幾大鐵工廠搜刮工匠的同時,同時徵發民夫,把所有的鐵器和搬得動的冶煉設備都運回來。”

徐晃聽了大吃一驚,河東幾大世家實力雄厚,哪家不養有數千看家護院的家丁?

就連飛揚跋扈、盤踞河東數年之久的韓暹都不敢輕易觸動這些世家的利益,沒想到自己的主公大勝之後毫不猶豫就下手了,其中潛在的危害牽涉廣泛,由不得徐晃不直言相勸:

“主公,如此一來不但會遭致河東諸多世家門閥的抵抗,說不定還會引發朝廷的震怒和天下人的非議啊!”

由於徐晃聲音太大,使得賬內十餘名參軍停止了工作,肅立四周的親衛也都望了過來。

只見劉存從容一笑,不緊不慢地放下茶杯,望向徐晃:“公明對河東世家大族的雄厚勢力非常清楚,定然也明白這數年來河東郡發生的所有大事,從黃巾暴亂到董卓之亂,從天下諸侯討伐董卓,再到白波軍迅速崛起稱霸河東,可謂江山變色,哀鴻遍野,前前後後長達八年的時間裡,河東這些擁有百年根基、子弟遍及朝野的世家門閥,可曾爲大漢做過力所能及的貢獻?”

“數年來,大河兩岸連年大旱,餓殍千里,白骨於野,河東這些擁有萬頃良田、富可敵國的世家門閥,可曾向我災難深重的千萬子民施捨一粒糧食?大漢皇帝和朝廷一而再再而三慘遭董卓、李傕、郭汜等軍閥輪番挾持,此時此刻依然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河東這些世家門閥可曾伸出過援助之手?”

衆目睽睽之下,劉存越說臉色越難看,最後站起來大聲吼道:

“在我看來,這些世家門閥心裡早已經沒有了國家和芸芸衆生,他們的子弟遍佈朝野操控朝政,卻喪失了起碼的忠誠和道義,長年把持地方軍政爲所欲爲,強霸仕途操控晉升之路,對寒門和平民階層百般壓制……”

“他們佔據河東八成以上的土地、作坊和商業,卻不交任何稅賦,過着錦衣玉食窮奢極侈的生活卻還要盤剝壓榨平民百姓,敲骨吸髓的同時,還在源源不斷吞噬大漢的元氣,這樣的世家門閥已蛻變成禍國殃民的巨大毒瘤,此次不借機將他擠破,何以震懾天下?何以振奮軍心民心?”

“至於天下門閥如何看待我劉存,大漢士林如何非議我劉存,說實話我根本就不在乎,我劉存在乎的是天下百姓,在乎爲大漢拋頭顱灑熱血的麾下將士,只要能讓成千上萬的百姓過上安定溫飽的日子,讓大漢民族繁衍復興延續千年,我劉存就會堅定不移走下去,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主公——”

“屬下願爲主公效死!”

沮鴻等十餘名參軍齊齊跪下,一個個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竊國賊》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啓微信,dian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衆號“qra”並關注,速度抓緊啦!)密令(上)網址:html/64/64494/.html

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4章 鐵山腳下第102章 陽謀(上)第267章 善後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3章 東逃第86章 順勢而動(下)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251章 無力迴天(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194章 決戰(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12章 北上(上)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82章 整軍(下)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209章 文姬(上)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227章 激怒(上)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235章 顏良(上)第194章 決戰(下)第270章 安撫第258章 陽謀(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30章 征途(下)第97章 建衙(下)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242章 誘之以利(上)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55章 借道(上)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15章 決斷第276章 密談(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41章 反制(下)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8章 悄然發力第83章 風起雲涌(上)第263章 雷霆之勢(上)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184章 圍城(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213章 北上(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53章 踏雪訪子義(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87章 誓言(上)第157章 惑敵之計(下)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281章 無可阻擋(上)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16章 破城(下)第276章 密談(上)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
第253章 高調納妾(上)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201章 “徵發”密令(下)第268章 羣雄震動(上)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4章 鐵山腳下第102章 陽謀(上)第267章 善後第264章 雷霆之勢(下)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3章 東逃第86章 順勢而動(下)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251章 無力迴天(下)第233章 錯綜複雜(上)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194章 決戰(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93章 橫刀立馬(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205章 改弦易張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4章 鐵山腳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12章 北上(上)第42章 琅琊水軍(下)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82章 整軍(下)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第209章 文姬(上)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227章 激怒(上)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274章 今非昔比(上)第235章 顏良(上)第194章 決戰(下)第270章 安撫第258章 陽謀(上)第92章 橫刀立馬(上)第30章 征途(下)第97章 建衙(下)第275章 今非昔比(下)第242章 誘之以利(上)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55章 借道(上)第142章 雛鷹振翅(上)第15章 決斷第276章 密談(上)第147章 亂局(下)第64章 虛虛實實(下)第183章 報復(下)第283章 各方反應第176章 坐山觀虎(上)第173章 瞞天過海(下)第78章 待價而沽(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141章 反制(下)第117章 羣英會(上)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8章 悄然發力第83章 風起雲涌(上)第263章 雷霆之勢(上)第113章 中德殿(上)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98章 冀州來使(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184章 圍城(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213章 北上(下)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94章 得失之間(上)第46章 多事之秋(下)第206章 縱橫捭闔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53章 踏雪訪子義(上)第237章 決斷(上)第87章 誓言(上)第157章 惑敵之計(下)第39章 悄然改變(中)第281章 無可阻擋(上)第31章 出其不意(上)第152章 天下雄城(上)第216章 破城(下)第276章 密談(上)第11章 最大的糧倉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181章 問鼎之基(下)第147章 亂局(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