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逆水行舟(下)

劉存回到臨淄才得知這一情況,與麾下智囊商議過後,決定對此置之不理,任其發展,看看朝庭特別是青州各地,都是什麼人在爲反對新政推波助瀾?

讓那些小丑都跳出來,然後再一起收拾。

公孫沛和管寧等人的意見很一致,劉存徹底放心了,不管外界怎麼亂,只要青州不亂他就不在乎,反而希望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辯論越激烈越好,時間越長越好。

中平五年臘月初五,青州各地的縣令、縣長、縣丞、主簿和都尉等三百餘官吏雲集臨淄刺史府,參加長達十天的青州政務會議,這一前所未有的舉措,引發青州各界的巨大轟動,也引起周邊各州郡的強烈關注。

劉存和他的心腹們非常清楚,召開這麼一個前所未有的重要會議會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但此會不能不開。

爲了青州的前途,爲了數百萬百姓的利益,爲了本集團的發展壯大,有再多的負面影響劉存也要開,他必須大力整頓青州官場,統一各級官員的思想認識,對過去幾年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指出明確的方向,堅定地執行青州新政,讓青州所有官吏朝着同一個目標前進。

只有統一了思想,統一了步伐,沒有後顧之憂的劉存才能毫無顧忌地對所有反對勢力動刀子。

當今混亂的天下大勢對劉存非常有利,在他的默默努力下,青州轄內七個郡國的太守、國相幾乎換了個遍,換上他能夠信任而且深具才華的佼佼者。

大賢管寧當上了濟南國相,他治下是每年上繳稅賦佔青州稅賦總額三成的濟南國。

以剛正不阿和施政才華備受士林推崇的王烈。擔任了農業與手工業基礎較好的北海國新任國相。

德才兼備愛民如子的徐奕,晉升人煙稀少亟待開發的東萊郡太守,劉存和心腹謀士苦苦籌劃一年之久的東萊大墾荒得以實施。

除此之外,平原郡新任太守蒼慈,已佔據青州經濟半壁江山的城陽郡新晉太守劉曄,其他書友正在看:。都是皇帝親自任命的劉存集團干將,齊郡太守焦和與劉存走得越來越近,私下多次向劉存表是自己堅定支持的立場,這些都是劉存敢於放手一搏、抓住時機逆流而上的底氣所在。

唯有出自江東陸氏門閥的樂安郡太守陸逢,此人絕對是敵對陣營中頑固勢力的典型人物。

陸逢歷來反對劉存的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一次次上書朝廷對劉存進行抨擊。揭發劉存壓制敵方地主士紳、逾制修築黃河入海口南岸的蓼城和海港碼頭,並派遣大量逾制逐漸的琅琊水軍進駐等等罪行。

自命傲骨錚錚的陸逢至今沒去拜見上司劉存,他明知無法阻擋劉存的前進腳步,依然託病不出與劉存作對,藏在樂安郡地主豪強的背後出謀劃策,其他書友正在看:。煽動當地豪強勢力聯合起來抵制劉存的新政,拒絕救濟和安置數萬流民的同時,瘋狂霸佔境內山地山林,瓜分沿海灘塗大肆修造鹽田。

對此,劉存採納公孫沛和國淵的緩兵之計,對整個樂安羣的政務不聞不問,與此同時,緊急停止樂安郡臨濟縣城(今山東高青縣劉家鎮)的修葺與擴建工程、官道拓寬與河道疏浚等三大項目。將建設臨濟城的三千工匠和五萬餘流民盡數遷到黃河北面的樂陵縣,全力修築樂陵新城和沿海碼頭,同時派出大批督察官員和稅官。審覈樂安郡的刑獄訴訟,向太守陸逢和各縣縣令催繳拖欠多年的鉅額稅賦,爲下一步的鎮壓行動下基礎。

總體來說,樂安郡的問題並不能阻礙整個青州的改革步伐,安樂郡太守和下屬六縣主官的缺席,對爲其十二天的青州政務會議沒有任何影響。

三百三十餘名各級官員經過五天的施政得失總結。再經過五天的分組討論,羣策羣力反覆修改。出臺並通過了更符合國朝體制和法典要求的《青州五年發展綱要》、《青州稅政補充條令》、《青州刑獄訴訟補充條令》、《青州十年教育計劃》等九項新政。

其中,青州各級官吏薪俸與福利待遇試行草案、各級政府財政資金使用權限草案、組建直屬縣令縣尉管轄的巡捕衙門等重大改革措施。均以刺史府下發公文的方式執行,避免以法律條令形式出現而成爲政敵羣起而攻的致命把柄。

中平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閉幕的青州政務會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猶抱琵琶半遮面的青州新政改革大白於天下,大漢王朝的青州自此步入了一條充滿艱辛的光明之路。

劉存期盼多年的軍政分離和司法獨立,也終於邁出最艱難的第一步。

由於請來了琅琊書院山長鄭玄、學監邴原和以精通法典刑名而享譽大漢士林的申屠蟠、王烈等人作報告,司法衙門和監察衙門的設立獲得了大多數官吏的支持,經過會議表決,已被劉存聘爲青州府從事的申屠蟠擔任司法衙門首任主官,全權負責組建青州及各郡縣的司法衙門。

剛正不阿的北海相王烈獲得大多數與會官員的推舉,被劉存任命爲青州府監察衙門首任主官。

會議期間的諸多議題中,劉存最爲擔憂的“收回財權、統一財政收支調撥”的新政,無比輕鬆地獲得全體通過,令劉存喜出望外,卻又深思不已。

在大漢王朝幾百年封建體制下,各級地方官員苦於應付朝廷沉重的徵稅任務,只能昧着良心對治下百姓盤剝壓榨,不但難以從中獲得政績,更沒有任何的稅賦支配權,還會引起民怨,甚至引發暴亂。

因此,數百年來,整個大漢各級政權一直難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財政制度,每任郡縣官員都不願意去管這筆糊塗賬。加上數年來天下大亂,致使朝廷不斷增稅加賦,各級地方官員肩上的包袱日益沉重,已經到了不堪承受的邊沿。

青州的財政統轄權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迅速集中於刺史府。劉存得以在治下各郡縣組建直屬青州刺史府稅政衙門的分支機構,從而將治下的財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爲了調動各縣官員的積極性,鼓勵各縣在大力發展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工商業,劉存與心腹謀士們商討後,出臺了一項前所未有的、令各縣主官心花怒放的新政策,其他書友正在看:。

——未來五年內,各縣稅賦上繳定額以今年最終統計數字爲基準。超收部分按五五比例分配,五成上繳州府稅政衙門,五成下撥各縣衙門,用於各縣建設本地官道和橋樑、發展教育、修葺公務設施、獎勵績優官吏等等;績優官員的獎勵額度,不能超過五五分配後各縣所得總額的兩成;州府稅政衙門及派駐各郡縣的財政官員,其他書友正在看:。根據《青州稅政補充條令》相關條令,對下撥各縣的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嚴格監督審查;連續兩年超額完成稅徵收賦定額的各縣主官,將獲得州府的通報嘉獎和品秩、職務的晉升!

此次會議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軍政管轄權和承擔的責任得以明晰,軍隊的組建權、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於青州刺史府,軍隊負有保境安民的責任和義務。

郡縣兩級政權不再擁有司法權和軍隊組建和指揮的權力,將更加致力於民生,在大力發展農工商百業增加稅收的基礎上。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興辦教育造福一方。

與此同時,駐紮各地保境安民的軍隊。不再需要各地供養,所有軍費開支均由刺史府承擔,各郡縣根據共同制定共同遵守的新政,自行組建和管轄郡縣三級執法機構——郡縣“巡捕衙門”和鄉一級“巡捕房”,用以維護內部安全秩序。

重新調整的青州軍隊分爲三部分:正在組建的“青州軍”、享譽天下的“琅琊軍”以及更名爲“青州水軍”的原琅琊水軍。

如今,劉存麾下官兵總數已達八萬五千人。其中:

琅琊王國中尉王杞、佐尉顏慎率領的兩萬五千步騎兵,依然駐守琅琊王國王城開陽和周邊五縣。

青州別部司馬揚武將軍徐盛、新晉平原郡都尉傅闓。率領兩萬五千將士駐紮平原郡各縣。

濟南國中尉秦義,率領五千將士駐紮濟南國東平陵和祝阿固山關。

琅琊軍總教官兼城陽郡都尉紀維、琅琊軍步兵都尉兼城陽郡佐尉翟越。率領三萬將士駐守城陽郡各地。

正在悄然擴編的“青州軍”現有步騎兵兩萬五千人,驍騎將軍、青州別部司馬太史慈,討逆將軍、騎都尉張郃,率領一萬五千步騎兵駐紮臨淄城西新建軍營。

新晉北海中尉徐和、佐尉倪青,率領一萬步騎兵駐紮於北海國治所營陵(今山東昌樂縣東南)。

刺史劉存親率的五千步騎,分別冠以“親衛營”和“戍衛營”番號,“戍衛營”四千將士分別駐紮臨淄城西軍營和城東軍營,由新晉齊郡都尉徐巖統轄;佐尉翟趨晉升“親衛營”都尉,率一千將士駐紮城中刺史府。

翟趨年僅十九,身高八尺,高大魁梧武技超羣,他是琅琊軍猛將翟越的弟弟,他的父親如今是琅琊商會的賬房總管,還兼任琅琊農工商學院明算分院的客座博士。

爲期十天的青州政務會議結束後,劉存親自率領所有與會官員前往城陽郡,在城陽太守劉曄的主持下,對東武縣、琅琊縣、枳縣和大山裡的東安縣展開爲期半個月的參觀考察和調研。

這一舉措被長史公孫沛和別駕國淵等人譽爲前所未有的創舉,剛離開東莞縣令位置就任青州治中的趙溶,對劉存這一手佩服不已,認爲正應該走一趟發展最快民生最好的城陽郡,才能讓各地官員有個清醒的認識和觸動。

劉存可不管別人怎麼想,回到東武新城就趕回自己府邸,與久別的嬌妻糜環關起門來,盡情傾訴離別之怨相思之苦。()

ps:謝謝餘慧、gengxin大大的月票,謝謝胡天八月8大大的賞!巨火繼續求訂閱、求月票、求賞、求全贊,謝謝您!

第52章 求賢(下)第17章 出仕第238章 決斷(下)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272章 整合(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6章 餘波微瀾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57章 勤王(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25章 築城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23章 心腹幕僚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284章 歸心(上)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44章 多事之秋(上)第102章 陽謀(上)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212章 北上(上)第257章 耐性第37章 利益交換第16章 餘波微瀾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68章 環環相扣(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69章 鏖戰(上)第51章 求賢(上)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137章 謀算(上)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36章 顏良(下)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87章 誓言(上)第271章 整合(上)第28章 進取第56章 承諾(下)第124章 蓄勢(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76章 密談(上)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57章 勤王(上)琅琊國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44章 朝貢(上)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16章 餘波微瀾第102章 陽謀(上)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9章 第一片基業第139章 反制(上)第270章 安撫第254章 高調納妾(下)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52章 求賢(下)第18章 譭譽參半第262章 決斷(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28章 激怒(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
第52章 求賢(下)第17章 出仕第238章 決斷(下)第230章 天下大亂第163章 步步蠶食(下)第105章 正奇相輔(下)第272章 整合(下)第207章 鷹視狼顧(上)第16章 餘波微瀾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119章 逆水行舟(上)第57章 勤王(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00章 順勢而爲(上)第5章 安身立命之本第132章 潛移默化(下)第97章 建衙(下)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25章 築城第67章 環環相扣(上)第74章 悄然佈局(下)第23章 心腹幕僚第234章 錯綜複雜(下)第109章 禍水西引(下)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284章 歸心(上)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72章 義釋管亥(下)第44章 多事之秋(上)第102章 陽謀(上)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21章 蓄勢待發第212章 北上(上)第257章 耐性第37章 利益交換第16章 餘波微瀾第131章 潛移默化(上)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68章 環環相扣(下)第200章 “徵發”密令(上)第177章 坐山觀虎(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60章 不歡而散第69章 鏖戰(上)第51章 求賢(上)第172章 瞞天過海(上)第61章 中流砥柱(上)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137章 謀算(上)第50章 招兵買馬(下)第219章 心腹大患(下)第110章 奉詔進京(上)第80章 潛移默化(下)第90章 預取先舍(下)第232章 鳩佔鵲巢(下)第118章 羣英會(下)第161章 所謀乃大(下)第126章 討董聯盟(下)第210章 文姬(下)第114章 中德殿(下)第155章 形勢逼人(下)第240章 安撫(上)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108章 禍水西引(上)第236章 顏良(下)第165章 利益交換(下)第87章 誓言(上)第271章 整合(上)第28章 進取第56章 承諾(下)第124章 蓄勢(下)第24章 人心難測第276章 密談(上)第129章 搶佔先機(上)第57章 勤王(上)琅琊國第125章 討董聯盟(上)第47章 當斷即斷(上)第203章 孰更重要?第144章 朝貢(上)第95章 得失之間(下)第169章 錯綜複雜(下)第16章 餘波微瀾第102章 陽謀(上)第135章 合縱連橫(上)第9章 第一片基業第139章 反制(上)第270章 安撫第254章 高調納妾(下)第266章 將星隕落(下)第48章 當斷即斷(下)第250章 無力迴天(上)第287章 少帝駕崩第52章 求賢(下)第18章 譭譽參半第262章 決斷(下)第59章 君君臣臣(上)第228章 激怒(下)第218章 心腹大患(上)第154章 形勢逼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