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節

bookmark

“謝毛軍門,謝大哥。”黃石把酒一飲而盡:“小弟也祝大哥前程遠大。更要祝毛大人建功立業,青史留名。”

幫助多是因爲同情,而同情來自理解,或者是來自共鳴,應該是這個道理吧?

黃石搜刮心腸地想了幾個勵志的詩,可惜沒有很適合的,本來他是打算用以前的典故,這樣毛文龍理解起來不會有誤解,但是限於文學水平,他只好也剽竊一下後人的著作了。

藉着酒意黃石喃喃念道:“丈夫隻手把吳鉤,三千里外覓封侯。”

見好就收,多餘的詩句不要拿出來畫蛇添足。這個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人臣完全可以用。沒有毛爺爺詩詞裡的王霸之氣,也就不會被人當反賊抓起來,黃石覺得毛爺爺的詩詞,一首也不能用,不然就會有性命之憂。

黃石唸完以後,毛文龍端着手裡的酒碗似乎呆住了,眼中閃過一絲亮光,盯着黃石看了兩眼。但也就是一瞬而已,毛文龍立刻放下了酒碗拍起手來:“好詩,正是男兒氣魄,是黃遊擊寫的麼?”

“不是,是末將以前聽別人念過的。”這個黃石可不敢胡吹。

古文沒有標點,給文章斷句是一個文人的基本素養,而做詞賦詩則是高級技巧,兩者差不多相當於識字和寫博士論文的關係。一個斷句都不流暢的現代人,哪怕一口氣扯出再好、再多的詩詞,也肯定會被認爲是抄的。

就好比現代人看到一個不識字的人,手裡拿着再多的一流書法作品,也肯定知道不是他寫的,而只可能是偷來的。黃石前半輩子一直用標點符號,雖然在這個時代適應了幾年,但他斷句還是很生硬,所以也沒膽子去扯什麼詩詞。

“噢,誰的詩,叫什麼名字?”

黃石聳了聳肩:“末將也只是記得內容,名字早就忘了。”

“原來如此,三千里外覓封侯,三千里外覓封侯。”毛文龍把這句詩反覆唸了幾遍,他的理想就是封侯,不過這個志向他並沒有在軍中宣揚,此時整個東江只有黃石藉助歷史知識看穿了他的內心。

“黃遊擊的理想是封侯麼?”毛文龍冷不丁地發話問黃石。

“小子狂妄,讓毛將軍見笑了。”黃石大言不慚地認了下來。

“原來黃遊擊有這樣的志向啊,”毛文龍微笑了起來,這笑容裡充滿了友善,給人暖洋洋的感覺:“了不起!”

這笑容讓黃石心中一喜,他字斟句酌地說道:“末將曾經是個乞丐,氣運不濟的時候靠給人算命餬口。”

這兩句話出口以後,黃石注意到毛文龍的表情變得微妙起來,歷史上記載少年時代的毛文龍窮困潦倒,也是靠算命、要飯爲生。

“讓毛將軍見笑了,所謂算命就是騙一口飯吃而已。如果沒有算命的生意,小人就沿街乞討,飢一頓飽一頓,勉強不餓死,但是小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也一直有着建功立業,封侯拜將的理想。”

孔有得聽得哈哈大笑,而毛文龍則微笑着搖頭不已,右手無意識地用手指敲打着面前的桌面,他想起自己落魄的時候就對親戚口出大言:不封侯、不罷休。被親朋引爲奇聞,譏笑得體無完膚,當時簡直被臊得要鑽到地裡面。

黃石繼續說下去:“建奴叛亂,王化貞大人要人潛入建奴軍中作習作,衆人皆畏懼不敢前往,而小人雖然知道這任務九死一生,但是卻欣然領命,因爲富貴險中求啊。”

孔有德讚了一句:“兄弟果然好膽魄。”

而毛文龍還是默不作聲,當年王化貞招募壯士出擊遼東,廣寧十幾萬將士都不敢去,毛文龍挑了不到二百士兵就出海三千里,奇襲鎮江,斬後金守將,復土四百里。這是大明第一次反擊勝利、第一次斬將、第一次獻俘闕下,更是第一次收復失地。毛文龍也是靠賭命一擊,才撈到了副總兵職務。

黃石又幹了一大碗酒,打定了裝醉說酒話的主意:“衆人皆以爲黃某忠義,其實我也是有私心的,西平一戰,孫得功那賊讓我去送死,要是我真的忠義就應該一死報國家,但是黃石自問還沒有成就一番事業,說什麼也不肯死,所以一定要逃回廣寧,一定要拼死殺孫賊立功。黃某不怕別人說我怕死,但是黃石怕死得默默無聞。”

“兄弟你醉了。”孔有德見黃石越說越不象話,就想來拉他。

黃石甩開他繼續:“我要是真的忠義,旅順外一戰就應該和士兵同生共死,但是我自詡英雄,絕不肯白白去死!”

這話讓孔有德也沉默下來,他不知道說什麼話纔好,倒是毛文龍低低說了一句:“英雄本色,真英雄方能本色!”

毛文龍此時想起了他在鎮江、龍川兩次化妝成小兵逃亡的經歷。兵敗之際毛文龍也是不肯死在陣前,而是想逃一條命繼續他收復遼地、封侯萌子的理想。

“大人明鑑,”黃石向着毛文龍一抱拳,舌頭已經都喝得大了:“黃某自認爲是堂堂大丈夫,而大丈夫豈能不名揚天下,豈能不封妻萌子?所以我不願意去山海關,那裡沒有機會名揚天下,不能封侯拜將。”

“大丈夫自然是要名揚天下。”孔有德符合了一句,又端了一碗酒敬黃石:“兄弟我敬你。”

黃石和孔有德兩個人最終都是喝得酩酊大醉,毛文龍卻再也沒有喝一碗。他讓親兵把兩個人扶出去休息,獨自一個人留在桌子前,又把張盤的信翻出來看了一遍,然後默默回憶和黃石在鎮江的初次見面。

“和我很像的人,野心勃勃也很有本事,簡直就是二十年前的我啊,就是經歷也幾乎是我的翻版。這種的人是不該默默無聞的——就像我自己……”

黃石現在的處境很尷尬,如果最終還是要灰溜溜地去山海關,那他就無法面對這一路追隨而來的忠誠部下,對軍人來說,損失再慘重都可以理解,但毫無意義的傷亡卻無法接受。

毛文龍在心裡斟酌着利弊,王化貞的恩情是他畢生不忘的一件事情,爲了替王化貞脫罪,歷史上毛文龍曾經六次上書,屢次想用自己的軍功保王化貞不死。

“對我這種人來說,建功的機會纔是恩情,孫得功給他一個女兒,卻要毀了他的前途。如果換做我遭遇到這種事兒,孫得功也不是恩人而是仇人了罷。晤,當年是王化貞大人拉了我一把,讓我出人頭地,現在我是不是也應該拉他一把呢?”

(第六節完)

第47節 西行第六節第7節 膽色第23節 分歧第19節 愛戴第53節 赤水(下)第28節 炮兵第三節第60節 開關(中)第8節 插曲第21節 勳章第十四節第六節第十四節第六節第34節 天平第34節 天平第45節 兩難第9節 軌跡第29節 轉折第33節 覺華(中)第21節 歸去第37節 心軟第14節 決裂第41節 兩帝第3節 惡鄰第28節 謠言第一節第33節 覺華(下)第十四節第七節第50節 偵查第18節 勸降第21節 勳章第十七節第36節 獨木第45節 兄妹第26節 妙計第十節第19節 潰圍第八節第38節 臨危第31節 應對第22節 搭車第25節 後續第一節第40節 垂詢第30節 再見第39節 帝心第2節 合作第38節 臨危第11節 捷報第十四節第十九節第41節 重任第57節 收穫第27節 對陣第十節第27節 入京第29節 崩潰第27節 對陣第27節 入京第18節 冤家第46節 終線第47節 相識第11節 捷報第十八節第25節 後續第4節 追逐第30節 軍備第八節第50節 防線第二節第11節 捷報第22節 搭車第十一節第十六節第22節 職責第十六節第39節 說書第二節第三節第25節 變化第60節 開關(中)第16節 堅守第53節 赤水(上)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55節 鐵壁第25節 後續第54節 狂瀾(上)第50節 防線第1節 形勢第二十節第四節第17節 族權第24節 刨牆第10節 武夫第53節 橫掃第十九節第47節 相識
第47節 西行第六節第7節 膽色第23節 分歧第19節 愛戴第53節 赤水(下)第28節 炮兵第三節第60節 開關(中)第8節 插曲第21節 勳章第十四節第六節第十四節第六節第34節 天平第34節 天平第45節 兩難第9節 軌跡第29節 轉折第33節 覺華(中)第21節 歸去第37節 心軟第14節 決裂第41節 兩帝第3節 惡鄰第28節 謠言第一節第33節 覺華(下)第十四節第七節第50節 偵查第18節 勸降第21節 勳章第十七節第36節 獨木第45節 兄妹第26節 妙計第十節第19節 潰圍第八節第38節 臨危第31節 應對第22節 搭車第25節 後續第一節第40節 垂詢第30節 再見第39節 帝心第2節 合作第38節 臨危第11節 捷報第十四節第十九節第41節 重任第57節 收穫第27節 對陣第十節第27節 入京第29節 崩潰第27節 對陣第27節 入京第18節 冤家第46節 終線第47節 相識第11節 捷報第十八節第25節 後續第4節 追逐第30節 軍備第八節第50節 防線第二節第11節 捷報第22節 搭車第十一節第十六節第22節 職責第十六節第39節 說書第二節第三節第25節 變化第60節 開關(中)第16節 堅守第53節 赤水(上)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55節 鐵壁第25節 後續第54節 狂瀾(上)第50節 防線第1節 形勢第二十節第四節第17節 族權第24節 刨牆第10節 武夫第53節 橫掃第十九節第47節 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