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畫皮

明天子賜給臣下的印信一般有三種:一、尚方寶劍;二、王命令牌;三、金、銀令箭。

王命令牌可以處死五品下官吏,但是不可以處斷地方事務;令箭可以調派地方駐軍,但是不可以殺人,不可以處斷地方事務。令箭一般賜給高級軍官,王命旗牌可以下賜給武將或者地方大員。

尚方寶劍又稱天子劍,是一種力量極大的天子符節。

起源是法家的韓非子,他認爲天子掌握官吏生殺予奪的大權,這個權力應該也僅僅應該爲天子所掌握,所以天下官吏即使被定死罪,最後還是要上報天子決斷,由天子來決定他的生死。但在沒有電話電報的古代這毫無疑問會降低統治的效率,在行政方面或許不是什麼麻煩,但是在軍事方面就是災難了。

歷史上第一個持有尚方寶劍的武將似乎是漢朝明將衛青,戰爭時期,漢武把隨身佩戴的寶劍——尚方劍解下贈給衛青,把校尉及校尉以下的生殺大權下放給他,以便號令全軍。

以後還出現了一種更可怕的權利,就是“假黃鉞”,又稱天子鉞,假黃鉞可以處斷任何皇族以外的官員而無需提前報告。假黃鉞更類似於監國,也就是代理皇帝的權利,大部分能拿到假黃鉞的人不是一時權臣就是篡位預備隊。在黃石的原來的時空,假黃鉞也在明朝出現過,比如吳三桂進攻雲南時,永曆天子就曾賜給過李定國。

宋代這個軍中生殺大權被天子收回,其後蒙元忽必烈再次賜給臣下天子劍——比如張宏範,這個天子劍仍然被冠以尚方寶劍的名字。

尚方寶劍可以署理地方政務、對五品以下官員可以先斬後奏,對三品以下官員可以就地停職。明代的巡撫權威極大,就是因爲對巡撫一律下賜尚方寶劍。

但明開國以後,這還是第一次將天子劍賜給武將,說明遼東軍方的風頭是越來越硬了。

回到住所以後,黃石就開始對洪安通交待任務:“對天主教徒的選拔工作很重要,你一定要替我把好這關。”

長生島的天主教全稱是:大明忠君愛國天主教會。對吳穆簡稱“忠君愛國教”,對耶穌會簡稱“天主教”。

明廷對宗教的傳播雖然戒備,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寬鬆的,賀寶刀的話也代表了明人對宗教的普遍看法——就是烏合之衆。明朝統治期間的幾次邪教鬧事的威脅都不大,比如天啓二年的聞香教之亂,數十萬教徒面對不到兩萬官軍,戰鬥卻可以用一觸即潰來形容。

官軍畢竟有參將、遊擊、千總、把總這層層軍官形成的指揮鏈條,而聞香教大軍中絕大部分都是抱着不花錢看病的愚民,各級指揮絕大部分也是抱着佔便宜的目的混入宗教的。這些人洗劫地方百姓的yu望是有,但是一看到官軍的白刃長槍,立刻就望風披靡,抱頭鼠竄了。

而當朝廷下令赦免徐鴻儒以外所有人之後,聞香教教主也就成了孤家寡人,事後明廷甚至沒有禁絕教徒,只是對剩下的宗教首領恩威並施了一番。

黃石認爲一個組織的凝聚力取決於他的選拔制度,比如聞香教這種,靠着表面上的狂信來提拔,那必然會選拔出一批真正腦殘的狂信者和心懷狡詐的首鼠兩端之徒。

再比如軍隊中的兄弟會、哥老會。通過拜把子、認大哥來確實可以形成私家軍,但黃石認爲這是一種封建軍頭制度,他無意在自己的軍隊中推廣,更不要說由自己來親手創建。

黃石的如意算盤是打着宗教的旗號發展政黨,而如果自行組織一個很容易引起朝廷和監軍的警惕,畢竟幾千年來打着這個旗號作亂的賊子不少,而在軍隊中自行建立宗派更是非常敏感。所以人數不能很多,要儘可能把教徒限制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

而通過政黨這個工具黃石可以灌輸給士兵一些他想灌輸的東西,比如說:理想。

近代軍隊是一具戰爭機器,通過殘酷的體罰和每天的訓練,讓士兵漸漸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而形成對命令條件反射式的執行。一支近代軍隊中的士兵,對軍棍和皮鞭的畏懼是根深蒂固的,在戰場上越恐懼就越會機械地執行命令。

例如南北戰爭的美軍,在炮火覆蓋下,列着嚴整的隊型,以緩步行軍一英里,然後完美的進行隊列變換,翻越矮牆。並從400碼距離開始還要受到不停的線膛槍射,一萬人在進攻戰鬥中掛掉八千這才崩潰掉。

封建軍隊的組織結構不必說,作戰主要靠個人武勇,憑首級計功,靠搶劫來維持鬥志,所以封建軍隊纔會有歸師勿遏、圍城必闕的說法,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對手拼命。而近代軍隊就沒有這些說法,反正都是拼光了拉倒,但也只是戰場上的一具殭屍和行屍走肉罷了。沒有靈魂的軍隊只能僵化地進行殺戮或被殺戮,而不能積極主動地作戰,所以遇到現代軍隊後就再次出現了一邊倒的大屠殺。

只有理想,才能給近代軍隊這具死屍注入靈魂,不僅僅是機械的剛硬,還有靈活的戰術和柔韌的彈性。充滿戰鬥yu望地去作戰,靈活地根據戰場形勢去爭取勝利,被擊潰的單兵也能自行恢復戰鬥意志。

比如大規模的敵後游擊戰,並非古人不願意,而是封建軍隊和近代軍隊根本做不到。陷入敵後的封建軍隊是隻會搶劫的流寇,失去指揮的近代軍隊是死挺的乾屍。

黃石不知道這個計劃能不能成功,不過他還是要試試看,如果不行也不怕。吳穆幫着撒謊還是有好處的,如果真的把一死四傷的戰績報上去,這戰鬥力恐怕會引起朝廷的疑慮。朝廷把勝利理解爲黃石個人的武勇是最好不過了,千萬不能讓別人意識到這是軍隊體制的威力——換誰來作指揮官都一樣。

黃石不同意鄧肯的說法,他告訴鄧肯信教的士兵只能稱爲信徒,但是受洗前必須經過選拔,這些信徒必須首先證明他們對天主的熱愛和忠誠才能受洗成爲教徒……好吧,是對黃石的熱愛和忠誠。

預備教徒——黃石給這些信徒士兵加上的新稱號,必須要在戰鬥中表現出勇敢,或者在平時積極工作,才能得到積極入教份子的稱號。而這些積極入教份子必須要經過進一步的考驗,才能成爲一名光榮的天主教教徒。

“這些教徒名義上——注意是名義上都是耶穌會的鄧肯發展的,包括我都是鄧肯吸收入教的,我和其他教徒在地位上的平等的。”

如果朝廷想找麻煩就去找耶穌會的麻煩吧,萬一真的朝廷起疑心了,最多也就是勒令黃石不許信教而以。黃石決心把背黑鍋這個重擔交給耶穌會的兄弟們去扛了,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萬一“道友”也沒死,將來就把耶穌會說成是“託派”或者“修正主義”好了。

爲了幫助這些積極入教份子早日得證大道,黃石還專門安排了學習班等組織生活,黃石已經給洪安通寫好了這些組織生活需要的材料。

“至於入教,這個也要按照標準模式來,比如你洪安通現在是一名光榮的‘大明忠君愛國天主教會’的教徒了,你的介紹人是黃石——也就是我,如果你以後叛教……這個當然不會,但是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追究介紹人的責任。”

黃石希望這個連坐制度能保證介紹人不會拿入教當人情使用。

“而入教前還要經過長生島教委會的審覈,這個教徒稱號一定要給予最勇敢、最勤勞的士兵,讓教徒在戰鬥、生產方面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必須要讓每個人都明白入教是吃苦的,不是來享福的。”

洪安通聽得似懂非懂:“大人,屬下敢問,這樣誰還肯入教呢?那些信徒士兵都是衝着天堂的好處纔信的。”

這問題讓黃石不禁莞爾:“小洪你信麼?”

“聖人有云,敬鬼神而遠之。”

“那你爲什麼要入教?”

“這是大人的命令,大人的命令屬下就會執行。”洪安通流利的作出了回答,黃石也給他解釋過這樣可以團結士兵,還可以獲得耶穌會的支持。

“說得很好,凡是能有你這種覺悟的,就可以提拔入教了。”黃石一向認爲選拔標準決定了組織成份,如果長生島這個天主教是按照耶穌會那種狂信作爲標準來選拔,那不用想裡面也會全都是狂信者。但如果選拔標準的軍隊的精英和效忠黃石的熱情……那名義只是一張皮。他隨手在教材上圈了兩個詞——榮譽和地位,然後點着這兩個詞給洪安通解釋起來:

“榮譽——在長生島必須要讓每個人一聽到這個詞,就油然而生一種敬佩:‘啊,這真是一條好漢子’;地位——把總軍官必須要儘可能發展他們入教,而教徒軍官應該優先得到晉升,因爲這個稱號已經保證他們是優秀的了。”

洪安通撓頭了頭,竭力想把這些東西消化掉。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黃石都只打算要最精華的那部分。

“其他的還有一些,不過等我回來再說吧。”黃石料想這次東江之行也用不了一個月,沒有必要一次都跟洪安通交代清楚:“我想耶穌會最近不會派人來,不過萬一來了,一切聽鄧肯佈置,不要露出了破綻。”

“遵命,大人。”洪安通收拾好東西就要退下:“幸好鄧肯非常合作,不然還有不少麻煩。”

黃石聳聳肩:“原則問題,你是不能退第一步的,不然就再也收不住腳了。”

洪安通退下的時候心中略有疑問——大人這套真的行得通麼?

類似的憂慮也盤旋在黃石心中,士兵隨便愚好了,但是軍官和精英份子還得是現實主義者,而現實主義者就需要利益。到目前爲之軍事改革和割封建傳統尾巴都很順利,因爲黃石掌握了長生島的利益分配權,在這裡天老大、他老二。

不過隨着軍隊的成長,黃石明白自己需要拿出來的利益也會越來越多,如果犧牲儒家士人的利益,那就意味着的殘酷的階級戰爭:大能到徹底把儒家地主士人階級打垮,或是身死族滅。

“我能不能爲我的部下找到新的利益資源呢?一個能讓我有妥協餘地,並滿足部下需要的利益資源呢?”想的頭疼的黃石決定先把這個問題拋開,他掏出了一張紙條,上面是他爲自己權力金字塔設計的草圖。

“黨、政府、軍隊現在都有了,洪安通的宗教、楊致遠的老營、還有趙慢熊他們的參謀部。四條邊支撐的塔尖,現在還差一個克格勃,這個交給小弟應該可以吧。”

(第十九節完)

--

戰國,一個將星閃爍的時代;戰國,一個壯懷激烈的時代;戰國,一個男兒血女兒淚的時代;戰國,一個讓後來人萬千感慨的時代--因爲這是一個民族在血與火中的誕生時代;這是華夏文明在經歷數百年爭與戰之後的重生,從此它便步入輝煌。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東周末年有戰國

第29節 暗流第44節 逆轉第53節 赤水(下)第27節 廉恥第51節 激勵第54節 狂瀾(中)第58節 勾結第43節 馳援第28節 謠言第四節第十七節第十九節第20節 出擊第42節 賭博第43節 馳援第51節 激勵第六節第54節 狂瀾(中)第十二節第40節 餘波第46節 終線第33節 遼陽第14節 遲疑第22節 搭車第26節 解圍第30節 患難第6節 重臣第56節 重建第12節 潛伏第十四節第50節 防線第37節 內鬥第十二節第十二節第16節 堅守第30節 軍備第33節 友軍第23節 伙食第二節第18節 勸降第7節 膽色第14節 決裂第19節 畫皮第48節 鬥志第5節 窮鼠第55節 水師第十六節第5節 政策第35節 對峙第十一節第四節第31節 漩渦第5節 政策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22節 技巧第56節 側擊第28節 炮兵第54節 狂瀾(上)第23節 魔盒第23節 鋼錠第20節 傷逝第二十節第33節 友軍第2節 寧遠第54節 死線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27節 入京第四節第40節 垂詢第十四節第三節第10節 武夫第57節 收穫第53節 赤水(下)第46節 終線第八節第16節 白兵第十一節第37節 心軟第27節 入京第42節 賭博第31節 漩渦第21節 訛詐第四節第41節 兩帝第19節 對策第23節 魔盒第21節 勳章第一節第二十節第一節第九節第23節 鋼錠第53節 橫掃第五節第20節 出擊第十節第39節 帝心第十五節第十節
第29節 暗流第44節 逆轉第53節 赤水(下)第27節 廉恥第51節 激勵第54節 狂瀾(中)第58節 勾結第43節 馳援第28節 謠言第四節第十七節第十九節第20節 出擊第42節 賭博第43節 馳援第51節 激勵第六節第54節 狂瀾(中)第十二節第40節 餘波第46節 終線第33節 遼陽第14節 遲疑第22節 搭車第26節 解圍第30節 患難第6節 重臣第56節 重建第12節 潛伏第十四節第50節 防線第37節 內鬥第十二節第十二節第16節 堅守第30節 軍備第33節 友軍第23節 伙食第二節第18節 勸降第7節 膽色第14節 決裂第19節 畫皮第48節 鬥志第5節 窮鼠第55節 水師第十六節第5節 政策第35節 對峙第十一節第四節第31節 漩渦第5節 政策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22節 技巧第56節 側擊第28節 炮兵第54節 狂瀾(上)第23節 魔盒第23節 鋼錠第20節 傷逝第二十節第33節 友軍第2節 寧遠第54節 死線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27節 入京第四節第40節 垂詢第十四節第三節第10節 武夫第57節 收穫第53節 赤水(下)第46節 終線第八節第16節 白兵第十一節第37節 心軟第27節 入京第42節 賭博第31節 漩渦第21節 訛詐第四節第41節 兩帝第19節 對策第23節 魔盒第21節 勳章第一節第二十節第一節第九節第23節 鋼錠第53節 橫掃第五節第20節 出擊第十節第39節 帝心第十五節第十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