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來到御花園, 阻止了通報太監的喊話,自己領着樑九功慢慢的逛。走着走着,就遠遠的看到一夥兒宮女太監站在一起捂嘴兒的悄悄私語,估計是跟着太子的人,他也沒去管。

誰知轉了身,就看到十幾步遠外的那兩個站的挺近的小傢伙, 一本正經的大人模樣兒, 對着一株古藤蘿開心的談論,雖然他知道這倆人實際上都是大人,甚至是比他自己現在的年齡還大, 可還是忍禁不住的樂呵。

**歲的孩子,本來就是特別討長輩喜歡的時候, 小太子和阿茹娜格格都穿着厚厚的羽絨服,裹得嚴嚴實實的, 可不就看起來矮墩墩的嗎?

尤其是阿茹娜格格, 胖乎乎的五短身材, 每次康熙皇帝看到她都覺得倭黑家裡把她養的是真的好,心裡就特別的羨慕, 就想着把太子也趕緊的給養胖起來。

胤礽察覺到有一道熟悉的視線朝他們這邊望過來,自然的就轉頭看了一眼,正好和康熙皇帝對上了。

“兒臣參見皇阿瑪。”

阿茹娜小格格正在和小太子談論,要不要把女子學院也起名叫藤蘿女子學院,突然聽到身邊太子殿下給皇上行禮的聲音。轉過頭一看,藏青色的龍袍那麼顯眼的戳在這冬天的御花園裡頭, 可不就是皇上來了嗎?

儘管心裡嫌棄,可還是收斂表情,麻溜的按照禮儀嬤嬤這段時間的教導,給康熙皇帝行了一個標準的蹲禮,“阿茹娜參見皇上。”

康熙皇帝見此就大步的走過來,“恩,都起來。格格這段時間學習禮儀規矩,還幫着管家理事,累不累?”

小格格長得這麼圓乎乎的,穿的這麼多厚衣裳,難得的行禮還這麼利索,雖然胖出來了雙下巴,但是眼睛還是那麼大而有神,亮晶晶的。不錯,看來學習規矩禮儀沒吃什麼苦頭。

“回皇上話,不累,府裡事物簡單,還有管事們幫忙,並不需要阿茹娜操勞。兩位禮儀嬤嬤都很和善,阿瑪說是皇上給推薦的人,阿茹娜謝謝皇上恩典。”

“那就好,沒吃苦頭就行。胤礽,你和小格格在談論什麼?朕剛剛看到你們聊得十分投機的模樣兒。”

“回皇阿瑪,兒臣在和阿茹娜格格商議,怎麼給新式報紙和女子學院取名兒。”

康熙皇帝來了興致,“說出來聽聽,皇阿瑪給你們參詳參詳。”

“格格和兒臣都覺得,新式報紙取名爲《藤蘿日報》 比較好。至於女子學院還沒確定,不知道藤蘿女子學院如何?”

“《藤蘿日報》?就看着這幾株古藤蘿取的名兒?”果然都是一團孩子氣。

阿茹娜小格格看着康熙皇帝那不以爲然的表情心裡就不舒服,嘴巴快過腦袋,話兒脫口而出:“回皇上,是阿茹娜覺得這個藤蘿和孩童,女子都很有相似之處。”

“藤蘿不管被怎麼粗放的養着都可以活着而且壽命長;藤蘿的葉子有輕微的毒性;藤蘿它既是依附周圍的樹木而活,卻又爲了爭奪陽光而絞殺樹木。偏偏藤蘿還能食用,藥用,開花的時候更是姿態優美,搖曳多姿。”

“種一株藤蘿在院子裡或者是弄個藤蘿盆景兒在房間裡,能把一方天地都變得新鮮起來。”

胤礽覺得剛剛開開心心的氣氛裡突然多了一點兒“肅殺之氣”,學習樑九功大總管的“裝柱子”功夫,站在那裡儘量努力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雖然小格格在他面前一直都是一副渾身帶刺兒的架勢,隨時找個機會就刺他,可是康熙皇帝還不能說什麼,只能咬牙忍着。

他心裡也清楚,這大清也就他能傾國之力,養的出來小格格這副哪怕是輪迴轉世也沒有變化的大方高貴。

也只有是被他放在心口上,極盡所能的寵着成長,纔會有這樣的底氣在面對他的時候耍脾氣,撒火氣。尤其是上輩子,被他爲了大清國的長治久安這個理由“圈禁”的不甘之氣。

所以他儘管覺得自己挺冤枉,可還是對阿茹娜格格極盡寬容,甚至是寵愛。就好似是融進了靈魂的牽絆,一種源於曾經的父子血緣,打從心裡深處噴發出來的親近。哪怕阿茹娜格格對他的那些控訴,他都沒有經歷過,可是面對小格格滿是委屈憤恨的眼神,康熙皇帝還是會忍不住的心虛,心疼。

曾經他覺得太子天花好了以後和他莫名的疏遠,是因爲孩子經歷病痛的折磨,對他忙於國事,疏於照顧而心有怨氣,纔會沒有了小兒撒嬌弄癡的姿態,刻板守禮起來。

現在康熙皇帝才體會到,當兒子對於自己的親生父親心有怨氣的時候,是什麼樣的表現,他會憤怒甚至是憤恨,會去朝着自己的父親發泄不滿,會去把自己血淋淋的傷口撕開給父親看,因爲他知道父親的心會比他本人更疼。

所以他就由衷的感激當初小太子在見到阿茹娜的時候,有勇氣有擔當的,首先站出來挑開這層關係,“兒臣覺得皇阿瑪有權利知道真相。” 確實,不管他如何傷痛這個世界“保成”的離去,更傷痛他連給“保成”單獨做個衣冠冢的機會都沒有,作爲一位帝王,一位父親,他都會寧願知道這個真相。

對別人殘忍,對自己更殘忍的他,不需要倭黑夫妻倆這樣的,在“善意的謊言”下的完美的閤家歡樂。

壓下來了心口不斷升騰的鬱氣和各種複雜的念頭,康熙皇帝儘量平靜的開口:“晚唐許渾先生有寫過:‘綠蔓穠陰紫袖低,客來留坐小堂西。’藤蘿開花的時候確實是別有風采。”

“紫藤吐豔,燦爛繁華,迎風搖曳,香飄十里,是爲“紫氣東來”。 《藤蘿日報》 這名兒取得還可以。女子學院可是也要叫這個名字?”

小太子不知道康熙皇帝這一會兒工夫的心理活動,同情的瞄了一眼皇阿瑪,自覺的站出來回答,“皇阿瑪,兒臣和阿茹娜格格剛剛是在討論,要不要請太皇太后她老人家給這大清的第一座女子學院起個名字。”

都這樣了皇阿瑪還沒考慮好關於大哥進神機營的事情,開始嚴加約束管教大哥,難道要大阿哥胤褆的上輩子也重生回來,和阿茹娜小格格二人合夥兒逼宮嗎?哎···

在心裡嘆了口氣,胤礽接着說:“兒臣和格格雖然覺得“藤蘿女子學院”這名字不錯,可是還是要皇阿瑪和烏庫瑪麼決定更爲慎重妥帖。”

“恩,可以,等名兒定下來,皇阿瑪再給寫個匾,掛在學院的大門上。” 康熙皇帝滿意的看了一眼小太子,不錯,不愧是他的兒子,懂得幫襯着他這個皇阿瑪。

就你那筆字,拿得出手嗎?阿茹娜小格格默默的在心裡誹謗,可是眼看着皇上忍了下來他剛剛故意的挑釁,現在又有太子殿下出來緩和氣氛,也就沉默的站在一邊,沒有繼續出言刺激康熙皇帝。

“謝皇阿瑪。兒臣覺得既然京城的這個女子學院有作爲一個表率和先行實驗的意思,應該搞得慎重,隆重點兒。尤其是選擇講學師傅們這一方面。 《藤蘿報紙》那裡也是需要一些得力能幹的人手,正要找皇阿瑪借人。”

“哦,蘇茉兒姑姑都答應出面幫忙了,朕身邊兒還有誰被你們看中了?”

事關《藤蘿日報》的正事,小格格立刻站出來,聲音清脆的認真表述自己剛剛琢磨的計劃:“回皇上話,《藤蘿日報》的“抄寫房”要收拾好,估摸着需要三到五天的時間。李大人家的女兒們,張英大人家的小孫女兒這些人,阿茹娜自己上門去請。”

“阿茹娜想向皇上借三位皇家貴女幫忙,分別是三格格和五格格,還有康親王的嫡福晉科爾沁博爾濟吉特王妃。”

“博爾濟吉特王妃,恩,眼光不錯,朕準了。至於三格格和五格格?” 康親王妃博爾濟吉特氏是蒙古臺吉額森的女兒,不光能代表大清的滿蒙勳貴,更難得是她爲人爽朗,大方得體,精通滿漢蒙三族文化,因此在漢官們的夫人圈子裡也是頗受尊敬和歡迎。

有她帶着幾個女娃兒做事,康熙皇帝確實可以放心,雖然他本來是想勞煩自己的郭洛瑪麼給幫忙照顧孩子們的。

但是對於自己的兩個女兒,康熙皇帝卻是有點兒猶豫。畢竟“抄寫房”是在宮外,這皇家格格每天出入宮門到外頭? “要問過三格格和五格格的意思先,還要徵得太皇太后的同意才行。康王妃那裡也是,需的先問過王妃本人的意願。”

“阿茹娜明白。皇上請放心。”

胤礽看了看天色,太陽已經要落下了,想着阿茹娜格格肯定是有不少話要和康熙皇帝單獨說,就開口道:“皇阿瑪,兒臣答應了四弟和五弟,今晚接他們去毓慶宮陪伴兒臣。時辰不早了,兒臣先告退,到慈寧宮去接弟弟們。”

“恩,去。” 康熙皇帝擺了擺手,他確實是有事情要和阿茹娜單獨正式的談談。

御書房裡,康熙皇帝和阿茹娜格格面對面的坐着,“下個月初七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宮正式安葬進景陵,朕會安排你和太子一起給仁孝皇后行禮磕頭。”

阿茹娜格格面色悽然,眼睛瞬間就紅了,她這兩輩子,都沒有那個福氣得見親額娘一面。“我今兒個本想拜託太子殿下替我給元皇后多磕幾個響頭。謝皇上給阿茹娜這個恩典,可以再看一眼元皇后。””

“太子二哥,胤禛今天要認得字都會了,胤禛要聽那個童話故事。” 四阿哥胤禛委屈的看着自己的太子二哥,難得的太子二哥有點空閒時間陪陪他,他不想在毓慶宮做功課。

一傍的五阿哥胤祺也是眼巴巴的看着太子二哥,四哥下午和他說過,要磨着太子二哥給他們講童話故事。

小太子無奈的笑了笑,就知道你們要聽童話故事,還好他早有準備。於是小太子滿口答應兩位弟弟的要求,“好。太子二哥答應你們。現在先去用點膳,然後乖乖的梳洗,收拾妥當上牀,太子二哥讓小李子公公給你們講《賣火柴的小女孩》。”

“小李子公公已經把童話故事的背下來了,講的非常好,比太子二哥說故事好聽多了。”

胤礽知道實在是沒有講故事的天賦,語氣平平淡淡的,毫無起伏。可是自從上一次給三阿哥和四阿哥講過之後,這小哥倆就念念不忘的想着下一次。於是胤礽就抽時間寫了幾遍下來,好在是童話故事的篇幅短,字數少。

小太子安排一個識字的侍衛教會了毓慶宮的小太監們,並且讓他們都試一試,看誰最有說書這方面的天賦,好準備下一次講給弟弟們聽。沒想到居然真的讓他在毓慶宮發掘了一個講故事的天才。

小李子公公不光是能把故事本身講述的聲情並茂,讓人身臨其境。更難得是他還會一些口技,可以把故事裡面的各色人物們和各種動物們發出的聲音,都摹仿的惟妙惟肖,跟書裡的人物現身說話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  親們,今天夜裡還會有一章,但是更新時間不定。 先發這一章,交完今天的作業,我怕到11點多的時間,碼字忘記時間,又急匆匆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