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中了秀才

話說子晴打開門一看,果真是里正陪着兩位官差來送信,“小女娃,你爹孃在家嗎?快去通知你爹孃,你家曾子福成了一名秀才。”里正說道。

子晴連忙請他們進屋,曾瑞祥吩咐子晴泡茶,沈氏忙回屋拿了兩個荷包遞過去,差役接過一捏,笑嘻嘻地袖了進去,倒也沒多耽擱,說了幾句恭喜的話就走了,說是還要去別的地方送信。曾瑞祥親自把官差送走。

里正陪同走到門口,見差役走後也笑着道過喜,說道:“曾秀才,我家小兒在你學堂還望嚴加管教一番,這孩子性子野,坐不住,跟野猴子似的,如若將來也能中個秀才光宗耀祖就是我祖上燒高香了。你看你家子福才比他大兩歲,從小就知書識禮的,看着就不一樣,這念過書的和沒念過書的一眼就能看出來。還別說,多虧你辦了這個學堂,不然,村子裡的孩子一個個的,都是一羣野猴子。不過,你家子福中了秀才,只怕你的學堂要忙起來了,到時候你可別推辭。”

“哪能呢,你放心吧,都是鄉里鄉親的,能把孩子送進來就很不易了。”曾瑞祥說道。

沈氏見里正要告辭,忙遞過去一串早備好的銀錢,說道:“這幾年多虧你的照顧,這是來給我家子福報喜的喜錢,你一定要收下。”

“哪裡,自從分家後,秀才家的日子可是一年火過一年,又是買地又是蓋房的,一轉眼就成了村子裡的大戶,孩子們又個個爭氣,小小年紀就知道進學,我們是自嘆不如啊。既是喜錢,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拿回家也沾點喜氣,多謝多謝,改天再來你家討一杯喜酒吃吃。”

“應該的。應該的。”曾瑞祥笑道。里正袖了錢雙手抱拳,滿面笑容地走了。

曾瑞祥回屋打開公函看了一眼。跌足長嘆一聲,“太可惜了,子福只差一名就是廩生。”

子晴正想問清楚,門鈴又響了,子福和子祿跑進來。子福在門口就問道:“爹,娘,我才聽見村子人說官差進村了,找咱家呢。我的成績下來了?”

曾瑞祥遞過去公函,說道:“太可惜了,你自己看看吧。只差一名就是廩生了。”

子福接過公函,看了一眼,也是長嘆一聲,低頭說道:“對不起,爹。我讓你失望了,孩兒以後一定更努力。”

“爹爹不是對你失望,爹爹只是有點可惜罷了,爹知道你盡力了。”曾瑞祥拍着子福的肩膀說道。

“好了,再說這些有什麼用。只是白添堵罷了。什麼廩生不廩生的,你只告訴我。孩子到底是中了還是沒中?”沈氏不懂什麼是廩生,以爲子福沒中呢。

得知子福是中了,又聽曾瑞祥解釋清楚什麼是廩生,沈氏抹了把眼淚,說道:“這樣就很不錯了,咱家也不缺那幾兩銀子使,福兒才十四歲,第一次下場就考中了秀才。好好用功,三年後準能給娘中個舉人。依我說,還是先去老房給孩子的阿公阿婆送個信吧,讓他們也歡喜歡喜,正好,爹孃的衣服我也做好了,一併送去吧。明天讓他們都來吃頓飯,慶賀慶賀。對了,他爹,咱家還用在村子裡擺酒席嗎?纔剛里正也說要來討一杯喜酒吃。”

沈氏滿臉的知足,她雖然已弄清楚廩生是什麼意思,心裡有些小小的遺憾,不過自己的兒子才十四歲就考中了秀才已經很不易了,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她不能太苛求了孩子。

“娘,還是不要擺了,只是個秀才而已,有什麼值得慶賀的?一家子吃頓飯就行了。”子福搶着說道。

曾瑞祥看着子福,微微點了點頭。

第二天,老爺子和田氏穿着沈氏新做的夏衣,帶着兩個女兒早早進門了,秋玉一進門就喊道:“子福,秀才老爺的姑姑來了,還不趕緊出來迎接。”

子福忙從屋子裡出來,笑道:“阿公阿婆和二位姑姑今日來得可真早,我正準備出門釣魚呢。”

沈氏正在打理昨晚孩子們抓來的田雞,盆裡還養着昨天抓來的泥鰍,聽了子福的話說道:“大熱的天,今兒就歇一天吧,橫豎家裡還有不少田雞和泥鰍呢。我還殺了只雞,滿夠了。”

沈氏也沒打算做太多油膩的葷菜,子福看見沈氏殺好的雞,說道:“娘,這雞就讓晴兒做白斬雞吧,在昌州的時候她常做,我的同窗們都說好吃。我今天和別人約好了,早去早回就是了。”子福說完就帶着子祿釣魚去了,邊走還邊說:“阿公,阿婆,我和別人約好了,不去不合適,等我釣魚回來給你們吃。”

“好,好,大乖孫子快去吧,早去早回。”田氏笑着揮手,臉笑成了一朵菊花,纔來的路上,已經有好些相熟的人看到她上前打招呼了,都誇她養了一個好孫子,小小年紀就中了秀才,將來肯定能當大官,老太太就等着做官老爺的阿婆享福了等等。田氏看着村人羨慕的眼光,心裡就跟喝了蜜一樣的甜。

老爺子此刻也正跟兒子商量,要不要祭祖擺酒的事情,曾瑞祥想了想回道:“爹,我覺得還是以後再說,福兒才走了第一步,而且也是最容易的一步,三年後還要考舉人,進士,那纔是真的小有所成。我的意思是現在就大張旗鼓地給孩子慶祝,萬一三年後子福什麼也沒中,我們倒是沒什麼,就怕他受不了外人的閒話。我看孩子也是這個意思。”

老爺子聽了也是這個理,倒是田氏,原本想借機在本家幾個妯娌和村裡炫耀炫耀,春玉一家也能過來打打牙祭,一聽不擺酒了,臉立刻黑了幾分,想了想說道:“別人不請,孩子他大姑也該告訴一聲,讓他大姑一家過來慶賀慶賀。”

曾瑞祥自然是不知她的心思,正跟老爺子說家務呢。聽了田氏的話回道:“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慶賀什麼,春玉一家正是忙的時候,田裡的事還沒做完,莊稼活耽誤不得。”

田氏聽了臉更黑了,子晴在一旁見了偷笑,她可知道田氏的心思,不就是想一大家子過來佔便宜麼,直說就是了,正笑着,門鈴又響了。這回來的可是三婆婆和她的幾個孫子,田氏見了來人,立刻撇開了剛纔的不快,這些年她和三房的沒少攀比,三婆婆家有五個兒子,村子裡的老人們常誇她這幾個兒子個個是又勤快又孝順,三婆婆教導有方。

田氏心裡早就憋着一口氣,她的兩個兒子一個是衙門口的,一個是秀才,前幾年因爲夏玉的病情家裡的日子一直緊吧,這幾年二兒子一家日子好過了,三房那個老三還幫着自己兒子做短工呢,她可着實揚眉吐氣了一把,更何況如今大孫子爭氣,才十四歲就中了秀才,這回三房可是脫了鞋子光腳跑也追不上她了。

田氏故意地抖抖身上的新衣,笑道:“三嫂今日怎麼有心過來了,三嫂真是好身板,這麼大歲數了,聽說割禾的時候,你要幫幾個兒子輪流做飯,還要幫你幾個兒子曬稻穀,我就不行了,在日頭底下站一會就眼暈了。”

“我哪裡有你這麼大的福氣,兒子爭氣,孫子也有出息,不用你伸手幫忙,吃的穿的都給你送上門去。我家那幾個兒子靠天吃飯,我能拉扯一把是一把,都是我肚子裡出來的孩子,我能偏了哪一個,少不得盡了自己的心,能幫一點是一點,當孃的總歸是盼着自己的孩子把日子過好了。”三婆婆笑着回道。

田氏聽了她的話有些走心,正要回一句,沈氏聽說三娘過來了,忙從竈房裡出來,還沒來得及說話,三婆婆開口了:“玉梅啊,三娘知道子福中了秀才,趕忙過來看看你,這可是整個曾家的榮耀,當年三娘就常說你是個好媳婦,你看你把這幾個孩子都教的不錯,如今也是苦盡甘來了,享福的日子還在後頭呢。”

“瞧三娘說的,不就是個小小的秀才嗎?以後的路還長着呢,誰知道這孩子能走多遠?”

“錯不了,你放心吧。我常跟這幾個小的說,要珍惜這進學堂的機會,也好生唸書,窮人家的孩子能進學堂不容易,要不是瑞祥幫着,哪裡去找這好事?”

“那可不,我兒子爲了族裡和村裡的幾個孩子,連縣學都不做了,可偏偏還有的人不領情。”田氏說到這個有些憤然,因爲曾瑞祥沒收到多少束脩,本家的幾個孩子都是全免。

三婆婆聽了有些訕訕,沈氏忙拉了她進屋裡說話,子晴沒興趣聽,跑到竈房準備做飯了。“晴兒,你哥纔剛說讓你做什麼白斬雞?我怎麼沒聽過?你從哪裡學的?”沈氏送走三婆婆一家回來見子晴在竈房弄雞,忙問道。

“娘,在昌州買菜時人家告訴我的,又簡單又好吃,我才學着做的。”子晴趕緊解釋,其實是上世自己老媽最愛做的一道菜,確實簡單好吃,子晴就記住了。

十點多的時候,子晴正在準備蘸料,家裡又來客人了,沈氏叫子壽去開門,子晴也沒在意。不一會,竈房進來了兩人,看見子晴在忙着,問:“你這是在做什麼啊?怎麼光有蔥姜不見菜啊?”()

十七側王妃第421章 京城新家第215章 回孃家第325章 籌劃建廠第164章 兄妹談心第6章 冬至來臨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353章 閒話田氏第71章 賣燈籠第一百零三 子福的擔憂第491章 書睿留洋第331章 謠言第328章 壽材事件第37章 送肚子第386章 看望夏玉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196章 田氏做壽(二)第385章 童趣第382章 夏太太的擔憂第435章 文家姨娘第68章 買田第89章 辭館第200章 豆苗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350章 離去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66章 夏日捉蛙第188章 逃離第257章 說出實情第42章 中秋第304章 傅夫人上門第203章 借錢第80章 姨婆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88章 何氏做壽第285章 子福求教三三年之期第5章 私議分家第71章 賣燈籠第340章 喪事第60章 回門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15章 大年三十第90章 置地辦學第172章 蛋糕風波第194章 毛衣問世第203章 借錢第326章 買礦山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一百七十四 添妝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338章 殤(一)第275章 疑慮第221章 套種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二十一股份分派第24章 來客(一)第115章 被惦記了第200章 豆苗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326章 買礦山第220章 沈家第158章 晴園落成第65章 改造第394章 粵城來信第101章 孕事(一)第353章 閒話田氏第59章 送親第133章 攤牌第282章 夏家送年禮第172章 蛋糕風波第66章 夏日捉蛙第497章 吳家第363章 子喜插手第49章 子喜抓週第398章 相看第三百零八零章 子福升遷第313章 子喜的提議第69章 閨蜜第112章 子萍懷孕第一百二十七 無妄之災第441章 聖旨到第14章 小財大用第441章 聖旨到十三李翊的變通第346章 報應第270章 麥收第267章 茭白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350章 離去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第460章 夏家來信第377章 秋玉出頭第299章 丫鬟威武第429章 林耀祖的遺言第9章 墟市調查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
十七側王妃第421章 京城新家第215章 回孃家第325章 籌劃建廠第164章 兄妹談心第6章 冬至來臨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353章 閒話田氏第71章 賣燈籠第一百零三 子福的擔憂第491章 書睿留洋第331章 謠言第328章 壽材事件第37章 送肚子第386章 看望夏玉第410章 沈氏看望田氏第196章 田氏做壽(二)第385章 童趣第382章 夏太太的擔憂第435章 文家姨娘第68章 買田第89章 辭館第200章 豆苗第297章 泥腿知縣第350章 離去第281章 相繼產女第327章 姐妹同喜第66章 夏日捉蛙第188章 逃離第257章 說出實情第42章 中秋第304章 傅夫人上門第203章 借錢第80章 姨婆第335章 雪上加霜第88章 何氏做壽第285章 子福求教三三年之期第5章 私議分家第71章 賣燈籠第340章 喪事第60章 回門第475章 何氏走了第496章 嫣然拜年第15章 大年三十第90章 置地辦學第172章 蛋糕風波第194章 毛衣問世第203章 借錢第326章 買礦山第138章 康平置產第一百七十四 添妝第47章 製作傢俱(二)第338章 殤(一)第275章 疑慮第221章 套種第466章 特殊的禮物二十一股份分派第24章 來客(一)第115章 被惦記了第200章 豆苗一百六十六章 兄弟團聚第326章 買礦山第220章 沈家第158章 晴園落成第65章 改造第394章 粵城來信第101章 孕事(一)第353章 閒話田氏第59章 送親第133章 攤牌第282章 夏家送年禮第172章 蛋糕風波第66章 夏日捉蛙第497章 吳家第363章 子喜插手第49章 子喜抓週第398章 相看第三百零八零章 子福升遷第313章 子喜的提議第69章 閨蜜第112章 子萍懷孕第一百二十七 無妄之災第441章 聖旨到第14章 小財大用第441章 聖旨到十三李翊的變通第346章 報應第270章 麥收第267章 茭白第426章 祠堂一幕第306章 三、子喜成親第350章 離去第149章 老爺子求情第460章 夏家來信第377章 秋玉出頭第299章 丫鬟威武第429章 林耀祖的遺言第9章 墟市調查第359章 田氏的思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