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男爵的紅披風

物資源源不斷從德國運來,也包括最急需的枕木、鐵軌和鉚釘。

基蒙附近的鐵路修好了,奧古斯都.馮.馬肯森的東普魯士第2步兵軍和坦克也到了。一隊隊軍容整齊的士兵從火車上下來,他們充滿自信的表情讓所有人都感到踏實了許多。看到用帆布遮住的一輛輛坦克,辰天甚至有種上去親吻那些鐵疙瘩的衝動,在經歷了一場場機槍與刺刀的血腥戰鬥之後,他是多麼後悔當初沒有將這些鋼鐵巨獸帶來。儘管在它們身上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和顧慮,相比士兵們的血肉之軀,它們是那樣的堅強與無畏。

在馬肯森將軍和他的部隊到來之後,馬修帶着傷兵和損失最爲慘重的幾個師登上了返回東普魯士的列車,俄國戰俘在加固和擴建臨時機場之後也被押送回德國,大批飛機也從東普魯士轉場來到比亞韋斯托克。比亞韋斯托克一帶被修建成爲一個要塞羣,作爲德軍突入俄屬波蘭的一個契子和踏板,在軍團休整和備戰的同時,辰天和他的將領們也在積極規劃着新的作戰行動。

西線的邊境之役之後,德軍右翼和中路的5個集團軍想一把揮舞的鐮刀,從比利時“割”到法國。

在孚日山脈到里爾,70個法國師的紅褲子在法國邊境構成一道紅色邊緣,和在它們左端近處由4個英國師構成的一個小小的黃色契子,霞飛的意圖是要英國遠征軍服從撤退的的統一部署,並在到達聖康坦的索姆河之後堅守不退。但是,這卻不符合英國人的利益。此時,德國的4個兵團正向他們奔來。在與德軍的初次交鋒之後,英國遠征軍指揮官服倫奇爵士頓失信心,認爲敗局已定。他唯一的念頭就是保全這支幾乎全部由英國訓練有素的士兵組成的遠征軍,使他的部隊脫離險境。就這樣,英軍撤到了勒卡託,準備第二天退到聖康坦和努瓦榮。

克盧克的集團軍緊隨撤退的英軍而來,在英法聯軍的防線上鑽出了一個突破口,另外爲了包抄英軍,他命令自己的兩個右翼兵團往西南方強行軍,並在勒卡託與英法軍隊展開激戰,英國人在一天的時間裡就損失了近萬人和數十門大炮。同時,這條防線上的法國軍隊也被迫向後撤退。

德軍統帥部正式公報宣佈:“德軍在連告大捷之後,已從康佈雷到孚日山脈一帶進入法國。”“敵軍已經全面潰敗,對於德軍的挺進已無法進行任何有力的抵抗。”

德國這支擁有百萬人馬的精銳部隊一路勢如破竹地進入法國境內。他們沿着法國北部那些漫長的白色公路,左右殺開一條120公里寬的地帶,浩浩蕩蕩地向巴黎進軍。走在最前面的是克盧克的集團軍,它的任務是包圍協約國的戰線。

法國人正在全面後退!

法國士兵們每後撤一步,心裡都充滿着進一步將法國國土拱手送給他人的莫大痛苦。在有些地方,法國士兵走過自己的家門,他們明白,再過一天,德國人就要闖入他們的家園了。那些身經苦戰的部隊,步伐零亂,再也無心高唱激昂的馬賽曲。他們默默地走着,士兵們面容憔悴,既渴又餓。那些騎兵,原來是靴子明亮照人,軍服光彩奪目,而今卻是泥濘滿身,血污斑斑,在馬鞍上搖搖晃晃,疲倦得頭昏目眩。士兵們困得連頭也擡不起來,走向何處,他們似解非解,心中無數,他們茫茫然如在夢中。

法軍總參謀長霞飛則盡力讓所有法軍部隊都停止後撤,同時將力量轉移到了左翼,以阻止克盧克集團軍的包抄行動,並準備從那裡發起反攻。他抽調出一個集團軍的兵力前往亞眠,在那裡同英國遠征軍和法軍第4、第5集團軍組成一支日後重新展開攻勢的大軍——第6集團軍。同時他命令正在退卻之中的3支法國集團軍盡力保持一條連續的戰線,進行短促而猛烈的反擊,阻擋或者遲滯德軍前進,直到反擊部隊發起反攻爲止。在霞飛的這種戰略思想的指導下,法軍各團耳際響徹的是“邊退邊戰”的三令五申,他們必須擋住敵人的追擊,爭取時間以便重整隊伍,重建一條堅強的戰線。這需要後衛戰,儘管這樣的後衛戰幾乎是飛蛾撲火。

左翼,在德軍主力前進的道路上,從沙勒羅瓦和桑布爾河的慘敗中逃脫出來的法國第5集團軍,在撤退中努力將潰敗的兵力重新聚集起來。在中路,法國第3、第4集團軍節節敗退,能守則守,能拖則拖,邊打邊撤。

德軍士兵和將領們驚訝地發現,那些撤退中的法軍居然越戰越勇。法國士兵不再是在外國土地上神秘的叢林中進行範圍廣大而目的模糊的進攻戰,他們已經回到本國的國土上爲保衛自己的祖國而戰,他們經過的是他們所熟悉的土地,見到的是他們的父老鄉親,那些田野、穀倉,那些村莊小道,無一不是他們自己的。

法國人從慘痛的經歷中得到教訓改進了戰術,他們開始挖掘戰壕了,德軍直衝巴黎的腳步因此而放慢了,不過整個法國戰局仍舊朝着不利於協約國的方向發展,法國的首都已經面臨圍困的危險。

巴黎,大馬路上空空蕩蕩,商店門窗緊閉,公共汽車、電車、小汽車、出租馬車全都不見蹤影。

首都會不會淪陷?政府要不要撤離?自邊境戰役以來一直隱藏在部長們心頭的這些問題,現在已公開而緊張地討論開了。

霞飛認爲情勢不妙,法軍的阻擊未能達到他的期望,英國人也“一動不動”,無法阻滯德軍前進,巴黎正受到嚴重威脅。他建議政府撤離,以免因爲它繼續留在巴黎而吸引敵軍進攻首都。

內閣召集會議,就這個問題展開勒激烈的辯論。許多人主張留在巴黎,他們認爲如果政府撤離,在精神方面會產生絕望甚至引起革命的後果;另外一些人則主張撤離,他們認爲政府不能冒次風險,像1870年那樣被圍困在首都之內。

經過一場七嘴八舌的爭論之後,所有人一致同意巴黎必須設防保衛,霞飛務必遵照辦理。至於政府究竟該走該留,內閣仍然意見紛紜,爭執不下。

一個晴朗的上午,十數架德國飛機首次轟炸了巴黎,撒下傳單,告訴巴黎人:德軍已經兵臨城下,像1870年那樣,“你們已無路可走,只有投降!”

此後,每天都有一批或者幾批飛機前來騷擾,巴黎人的心裡都蒙上了一層失敗的陰影。

法國北部,克盧克集團軍陣線後方不遠的一塊草地上,幾架飛機緩緩降落,它們的機翼在夕陽照耀下顯得血紅血紅。

飛機停穩之後,幾個年輕的飛行員迫不及待地從座艙裡面跳了出來。

“弗賴爾!今天戰果如何啊?”一個地勤人員笑容滿面地和德國雄鷹們打着招呼。

那個叫弗賴爾一臉輕鬆地回到道:“今天一整天只看到一架法國飛機,那個飛行員一定是個懦夫,看到我頭也不回地跑了,害的我追了老遠才把他打了下來!”

“哈哈哈!”其他飛行員都笑了起來,他們現在的心情都非常放鬆。開戰之初,協約國一共擁有飛機500架,其中英法兩國佔了絕大部分,不過基本上都是偵察機和校射機,極少有裝備武器的。同盟國方面,僅德國的飛機就遠遠超過協約國的總數,托馬斯郵局在世界各地的飛機絕大部分都於戰爭爆發前召回,光西線德軍就投入了600多架飛機,包括近200架裝備輕武器的偵察/校射機,5箇中隊170餘架戰鬥攻擊機,6箇中隊200餘架轟炸機。最初的半個月英法飛機還敢頻頻出動,但是德軍飛機很快讓它們損失慘重,加上英國海軍遭到德軍空襲之後,大部分英國飛機都被調回本土,9月初的時候,在法國戰場上剩下的協約國飛機只剩下數十架法國飛機而已。對於這些德國飛行員來說,每天執行的都是一些偵察和對地攻擊任務,能夠碰上一架法國飛機已經非常難得了,即便碰上了,幾乎沒有防衛力量的法國飛機也只能落荒而逃。

一個看起來才20出頭的年輕飛行員跟在衆人後面,低着腦袋似乎在想着什麼事情。

“曼弗雷德,怎麼一個人悶悶不樂啊!”一個年紀較大的地勤人員衝着他喊道,然而年輕的飛行員沒有作聲,繼續默默地朝前走。

他的全名叫曼弗雷德-阿爾貝里希-弗瑞赫-馮-裡奇特霍芬,是普魯士貴族阿爾貝里希-馮-裡奇特霍芬少校和他的妻子庫寧古德所生,“裡奇特霍芬”是“公正廉明”的意思,這個姓氏早先由神聖羅馬皇帝列奧波德一世賜給他的家族。曼弗雷德是少校的 3 個兒子中最年長的,他上面還有一個叫伊爾絲的姐姐,他從長輩那裡繼承了男爵爵位,11 歲即進入霍爾施泰特的少年軍校接受軍事訓練,後被推薦到皇家陸軍學院深造。曼弗雷德是一個出色的運動員,他頭腦清晰、文化成績亦十分優秀,甚至考得獎學金。由於擁有卓越的馬術天賦,曼弗雷德原本打算在畢業之後進入騎兵部隊服役,然而他卻發現自己被分配到了一支奇怪的部隊——隸屬於東普魯士軍團的航空部隊。

開始的時候,年輕的曼弗雷德對於這種新式武器除了新奇之外並沒有什麼好感,他一直嚮往那種騎着戰馬馳騁疆場的感覺,對於日復一日的飛行課程他甚至感到厭煩,狹小而充滿油污的飛機坐艙在他看來根本無法與駿馬的馬背相比。他不明白自己爲什麼要來到這裡,更不明白自己爲什麼要呆在這裡。在教官們眼中,曼弗雷德是個非常普通的飛行學員,沒有與生俱來的飛行天賦,對於飛機性能毫不在意,滿腦子騎兵戰術而不是飛行動作和飛機編隊,他們實在很奇怪東普魯士親王爲何要特意交待他們好好培養這個奇怪的傢伙,不過他們並沒有對此提出異議,更沒有告訴曼弗雷德。

整整兩個月之後,曼弗雷德才完成了飛行員課程第一次坐在副駕駛位置上登上飛機,由於駕駛技術不熟練,半年後他才第一次單獨飛行,這時是1911年末,曼弗雷德還不滿20歲。

在輾轉反側了幾夜之後,曼弗雷德遞交了一紙申請,要求調到騎兵部隊。

他的教官不置可否,不過這張申請很快送到了辰天手裡。

兩天之後,這個夢想成爲騎兵的年輕飛行員受到了東普魯士親王的接見。

曼弗雷德誠惶誠恐地看着面前這位僅僅比他大上幾歲的親王,傳說中他的財富甚至超過柏林的皇室,他一手在土耳其建立起完全站在德國一邊的政權,東普魯士幾乎有一半的傳聞都是圍繞他的。當然,他也是那支航空部隊的創建者。

“曼弗雷德上士,能告訴我你爲什麼想要調到騎兵部隊去嗎?”

曼弗雷德看着眼前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親王,他的表情非常平靜,拿着小勺在精緻的咖啡杯裡輕輕攪動着。

“尊敬的親王殿下,我想我並不適合做一個飛行員,成爲一名騎士是我從小的夢想!” 曼弗雷德畢恭畢敬地回答道。

“騎士?並不是呆在馬背上的英雄才算騎士!能講講你眼中騎兵的作用和戰術嗎?”親王看了他一眼,又將自己的視線轉回到咖啡杯上,也許,人們應該送給這位親王一個雅稱——咖啡親王。

“騎兵行動迅速,衝擊猛烈,可以用於對敵人的正面衝擊和側翼包抄,還能長途跋涉進行突襲!”說到騎兵,曼弗雷德顯得非常興奮,似乎騎兵們衝鋒陷陣的場面就在眼前。

“很好!這的確是騎兵的特點!你有沒有研究過重機槍,比如馬克沁?”

“是的,親王殿下!我在軍校的時候操作過這種重機槍,一些飛機上也有類似的武器!” 曼弗雷德以爲這位親王還要問他對於重機槍的看法,在他看來重機槍是不錯的防守武器,但是過於笨重、缺乏準確度、耗彈量大,然而親王並沒有接着問下去,而是將他帶到城堡附近的一塊試驗場。

一輛奇怪的卡車從倉庫裡開了出來,車身用鋼鐵包裹着,駕駛室被包得嚴嚴實實,車廂沒有頂,車廂壁由1米半高的鋼板圍成,三面廂壁上各有兩個方形的孔,一根根黑洞洞的機槍口從孔裡面伸了出來。

曼弗雷德跟着親王爬上了車廂,裡面放着6挺馬克沁重機槍和好幾箱子彈。

車子在試驗場中轉了一圈,然後緩緩停了下來。

“製造和維護1輛這種裝甲車的費用和招募並訓練15名騎兵相當,如果你是指揮官,你會選擇1輛裝甲車還是15名騎兵?”

曼弗雷德一邊撫摸着鋼製的車壁一邊思索着,他不得不承認這種裝甲車的速度比騎兵慢不了多少,但是防護力和火力遠遠超過騎兵,不等他回答,親王又問道:“如果敵人陣地上擁有100挺重機槍,你認爲需要多少騎兵才能佔領對方的陣地,又需要多少輛這種裝甲車呢?”

曼弗雷德此時眼中已經充滿了沮喪。

“親王殿下,難道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騎士了嗎?”

“不,曼弗雷德上士,騎士不是簡單的人加馬,只要有騎士的精神,座下是什麼並不重要!駕駛着飛機用馬匹10倍的速度去戰鬥,去將敵人的飛機一架一架擊落,去掃射地面的敵人步兵,難道不更像一個無畏的騎士嗎?”

曼弗雷德幡然醒悟,謝別親王之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飛機性能和飛行技術的鑽研之中。

開戰前後,由於俄軍空中力量遠較英法薄弱,東普魯士軍團航空隊的幾個飛行中隊先後調往西線加強那裡的空中實力。

曼弗雷德此時已經晉升少尉軍銜,他和他所在的飛行中隊是比較後從東普魯士調來西線的,等他們開始在法國的天空執行飛行任務的時候,已經很難看到協約國的飛機了。半個月來,曼弗雷德和他的“蜂鳥”戰績幾乎爲零,每天用機槍掃射地面的法國士兵和炮兵陣地已經讓他厭煩不已,他所期望的,是像騎士一樣戰鬥,而不是欺負一些無力還擊的小綿羊。

在海軍襲擊英國的帕斯卡弗洛港的消息傳來之後,所有人都爲海軍取得這樣的戰果而感到驕傲不已,這些飛行員們也羨慕起那些在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們,他們暢快無比地將一顆顆炸彈丟到英國戰艦頭上,而自己則天天掃射窩在戰壕裡面的法國步兵。許多飛行員都開始寫申請調到海軍航空隊去,雖然曼弗雷德也有同樣的想法,但是他仍舊記得兩年前東普魯士親王留給他的那句話:

“我相信總有一天,你血紅的騎士披風會讓歐洲大陸上任何一架飛機的飛行員都爲之膽寒!”

第86章 皇家賭場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8章 停戰談判第162章 X聯隊(下)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41章 風雨欲來第42章 交易第6章 多國部隊第43章 各自前進第16章 迴光返照第155章 帝國力量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6章 各自領命第44章 合圍維也納第38章 野獸與惡魔第27章 公路血案第74章 拒絕仁川第88章 花瓶第44章 槍騎兵的告別賽第15章 使壞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6章 當我們混在一起第36章 外交糾紛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29章 我的艦隊第9章 末日行動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41章 風雨欲來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16章 三個步槍手第160章 X聯隊(上)第43章 太陽與星星第48章 擦肩而過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32章 防線第16章 裝甲穿插作戰第26章 開羅之行第23章 坦克與反坦克第2章 我猜我猜第17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4)第16章 三個步槍手第2章 南瓜馬車第20章 橋(3)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4章 願買願賣第39章 這一天第8章 來回奔波第10章 毛瑟陰影第65章 光復日第25章 坦克星球第17章 奮力一博第39章 橙色計劃第49章 符騰堡之變第14章 潘多拉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17章 真相第30章 炮火第1章 爭議話題第42章 面對面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32章 風雪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22章 夜遇敵寇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4章 步騎夾擊第12章 鷹之怒第12章 鷹之怒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20章 戰爭前奏第4章 陰謀第80章 血火南海第90章 時不我待第18章 這裡,我們說了算第32章 忠義之師第5章 鬧劇收場第100章 判斷第6章 多國部隊第26章 悲夜第4章 願買願賣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143章 刀鋒上的較量(下)第37章 瓜分和平第36章 衝向戰場第39章 裝甲先鋒第100章 判斷第56章 圈套第37章 瓜分和平第23章 鬼子來了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24章 好日子第44章 平靜之海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
第86章 皇家賭場第21章 追擊邱吉爾(下)第137章 人造英雄(下)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8章 停戰談判第162章 X聯隊(下)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49章 天使還是魔鬼第41章 風雨欲來第42章 交易第6章 多國部隊第43章 各自前進第16章 迴光返照第155章 帝國力量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6章 各自領命第44章 合圍維也納第38章 野獸與惡魔第27章 公路血案第74章 拒絕仁川第88章 花瓶第44章 槍騎兵的告別賽第15章 使壞第16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3)第13章 一道奇怪的命令第6章 當我們混在一起第36章 外交糾紛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29章 我的艦隊第9章 末日行動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41章 風雨欲來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16章 三個步槍手第160章 X聯隊(上)第43章 太陽與星星第48章 擦肩而過第68章 怪異的戰術第32章 防線第16章 裝甲穿插作戰第26章 開羅之行第23章 坦克與反坦克第2章 我猜我猜第17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4)第16章 三個步槍手第2章 南瓜馬車第20章 橋(3)第157章 森林之王(中)第4章 願買願賣第39章 這一天第8章 來回奔波第10章 毛瑟陰影第65章 光復日第25章 坦克星球第17章 奮力一博第39章 橙色計劃第49章 符騰堡之變第14章 潘多拉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17章 真相第30章 炮火第1章 爭議話題第42章 面對面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32章 風雪第146章 濃縮就是精華(上)第22章 夜遇敵寇第4章 來自維也納的野心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4章 步騎夾擊第12章 鷹之怒第12章 鷹之怒第30章 嘿,我要走了第20章 戰爭前奏第4章 陰謀第80章 血火南海第90章 時不我待第18章 這裡,我們說了算第32章 忠義之師第5章 鬧劇收場第100章 判斷第6章 多國部隊第26章 悲夜第4章 願買願賣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143章 刀鋒上的較量(下)第37章 瓜分和平第36章 衝向戰場第39章 裝甲先鋒第100章 判斷第56章 圈套第37章 瓜分和平第23章 鬼子來了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24章 好日子第44章 平靜之海第24章 最原始的裝甲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