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雷擊

.春未至,地中海北部的凜冽海風仍夾雜着深深的寒意。

普拉軍港的航道附近聚集着大批等待出港的奧匈海軍戰艦,每隔一兩分鐘,港口的燈塔便會發出信號,然後又一艘戰艦緩緩駛入通向外港的航道。

不論是已經出港、正在出港還是等待出港的戰艦,甲板上隨處可見忙碌的水兵,他們在寒風中有序的做着各項準備工作,清理堆積物、收攏纜繩,在這種臨戰狀態下,那些堅守在探照燈與防魚雷艇副炮戰位上的水兵更是不敢有絲毫的鬆懈。

如此大規模出港,安東·豪斯上將沒有辦法讓自己的艦隊在黑暗中駛出狹窄的航道,加上德國潛艇基本裝備了聲納,所以他乾脆讓艦隊燈光大開,以最大隈度的發現德國潛艇的蹤跡,同時防禦可能遭受的魚雷攻擊。

每一艘戰列艦在駛出航道之後,很快就重新放下戰艦兩舷的防雷網,雖然這會對戰艦航速造成相當大的影響,但安東上將手裡每一艘戰艦都是無比寶貴的。奧匈帝國建造新艦的資金相當短缺,即便是戰爭時期,每年下水的大型戰艦也不到三艘!

何況在等待後續艦隻出港的過程中,這些先出港的戰列艦隻是在海面上緩慢航行,一旦遭遇魚雷襲擊,規避能力不敢恭維,所以它們乾脆用防雷網來增加戰艦防禦。

在“歐根親王”號的艦長指揮室裡,安東·豪斯海軍上將戴軍帽、穿風衣、系圍巾,將自己囊得嚴嚴實實,可他在登艦後卻一直呆在這個由厚厚裝甲保護的指揮室內。

與其說安東上將怕冷,不如說他的身體因爲常年操勞過度而嚴重老損了。實際上,完全沒有海軍傳統的匈牙利王國對於興建海軍既不關係也不願提供財政援助,龐大的奧匈帝國海軍始終由奧地利一家維持,奧地利的經濟發展很快,可是皇帝和國會對於海軍的支持仍然非常有限。許多時候,奧匈海軍的發展完全仰仗於費迪南大公、蒙態庫科利伯爵等幾位重要人物的支持,若不是他們,奧匈海軍恐怕還沒有這樣地規模。

例如眼前這兩艘鼎鼎大名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當初,奧匈帝國國會遲遲不肯撥款,以至於海軍不得不在沒有得到撥款的情況下直接採取自籌經費的方式開始初期建造工程,到1911年國會終於通過了這筆造艦預算的時候。聯合力量級戰列艦的前兩艘已經動工良久了。

每每回憶這段辛酸的歷史,再看看眼前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安東上將心中不禁感慨良多。人體就像一部機器,長期超負荷運轉只會讓各個部件加速損耗。醫生告誡這位年過五旬地海軍上將,若是繼續這樣操勞下去,壽命恐怕不會超過1年時間。

然而,安東上將離不開自己深愛的海軍,面對強敵的奧匈帝國海軍也離不開自己的核心將領,兩者的命運已經結合在了一起。

一同迎來轉機,或是一同走向滅亡!

2月6日晚上11點23分。奧匈帝國本土艦隊旗艦“歐根親王”號在姊妹艦“聖·伊斯特萬”號的陪同下緩緩駛入航道。目前,奧匈帝國四艘最精銳的聯合力量級戰列艦隻有兩艘在普拉軍港內,“特洛托夫”號在直布羅陀,“聯合力量”號在塔蘭託。此前安東·豪斯上將已經給海軍的另外兩支主力艦隊發去命令。第2艦隊繼續駐留在直布羅陀的阿爾赫拉西斯,第2艦隊主力從塔蘭託趕來前來與自己的第1艦隊會合。

這個時候,“聯合力量”號所在地第3艦隊已經從塔蘭託軍港啓航,了,不過很不幸,他們剛剛出港便被德國潛艇盯上了。

正如此前英國人說地,德國潛艇部隊簡直就是一羣無所不在的惡魔!

對於潛伏在普拉港外的三艘德國潛艇以及它們地指揮官來說,從突尼斯發來的命令雖然有些模棱兩可,但至少給了他們主動向敵人發射魚雷的權力。

政治的問題自然由政治家們考慮,u213艇的艇長弗林克少校很快作出一個大膽的決定——監視與攻擊兩不誤,這次至少也要在自己的戰果簿上添加一兩艘萬噸級的軍艦。這種榮耀不是擊沉那些毫無還手之力的貨輪所能獲得的!

當安東·豪斯上將從自己的回憶中緩過神來的時候,他的座艦“歐根親王”號已經駛出航道,此時在港口外面,五十餘艘中小型艦隻已經擺開警戒隊形,炮艇和巡邏艇高速在最外圍高速巡戈,驅逐艦和巡洋艦則以稍慢的航速在內圈警戒,比“歐根親王”號先出港的戰列艦“古斯維克”號、“萊納德”號和“克雷姆斯”號三艦正一面向外行駛一面加速。

在“歐根親王”號後面,“聖·伊斯特萬”號、“加富爾伯爵”號、“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號已經駛進航道,最後還有“佐里尼”號和“拉德茨”號兩艘戰列艦在等待出港。

雙眼默默注視着這片忙碌的海面。安東·豪斯的思維在快速運轉着。

“發信號給第3戰列艦分隊,讓他們帶着第4、第碼區逐艦隊往南行駛!”

在這支本土艦隊中,第1戰列艦分隊由火力最強的“歐根親王”號、聖·伊斯特萬”號和“加富爾伯爵”號組成,這三艦也是奧匈帝國海軍中排水量最大的艦隻;第2戰列艦分隊由“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號、“佐里尼”號和“拉德茨”號組成,這三艘均是奧匈帝國自己建造地拉德茨級戰列艦,排水量1.6萬噸;第3戰列艦分隊即是率先出港的三艘——“古斯維克”號、“萊納德”號和“克雷姆斯”號,三艦均是從意大利海軍中繳獲來的戰利艦,排水量1.4萬噸,火力與防禦均只能算中等。

安東上將的用意非常明顯,讓三艘最差的戰列艦先向南行駛,即使不能將港外所有的德國潛艇引開,也給對方一個自己要駛入地中海的錯覺。實際上,他的艦隊將向北前往威尼斯灣,以配合進入克羅埃西亞-斯拉沃尼亞王國的奧地利陸軍與入侵的德國部隊作戰。

第3戰列艦分隊地指揮官阿魯祖少將對於安東·豪斯上將的命令沒有任何不滿。三艘被刷成灰綠色的戰艦隨即帶着十多艘護航驅逐艦向着地中海的方向駛去。

在奧匈帝國本土艦隊中,除了1-3戰列艦分隊之外,還包括3支巡洋艦分隊、6支驅逐艦分隊、7支魚雷艇分隊、4支掃雷艇分隊、4支炮艇分隊、1支水上飛機母艦分隊、4支潛艇分隊以及10支運輸分隊。

值得一提的是,安東上將手裡原本擁有3艘水上飛機母艦和31艘潛艇,但在1915年3月到8月間,德國海軍先後將所有權歸屬德國的3艘水上飛機母艦和14艘潛艇調走,在此之後,奧匈海軍自己設計建造了2艘水上飛機母艦。而工程師是兩位曾在德國水上飛機母艦上擔任觀察員的奧地利軍官。加上此後在威尼斯下水的1艘奧地利自建潛艇,安東上將地海軍航空部隊和海底部隊纔有了現在這點可憐的老本。

目前奧匈海軍這兩艘水上飛機母艦分別以兩位已故伯爵的名字命名,一艘叫做“蒙態庫科利伯爵”號,排水量1700噸,可載“海風”型水上飛機3架,另一艘則是“安德拉希伯爵”號,排水量2300噸,可載“海風”型水上飛機4架。兩艦在接受改裝之前分別是運煤船和即將推移的巡洋艦,“海風”型水上飛機則是德國“飛魚2”型水上飛機的奧地利版本,這種水上飛機的骨架、蒙皮、浮筒均爲奧地利生產。卻有一顆純正的“德國心”——正是德國gg航空集團生產的功率120馬力的直列蜘陽光航空發動機。這種略顯笨拙的“海風”水上飛機才能夠飛離水面並達到最高95公里地時速。

到1916年地時候,奧匈帝國發動機技術才處於起步階段,他們在這方面與德、美的差距不只是一小步。但是。奧匈帝國的造艦技術卻不差,尤其是19世紀中葉佔領了意大利地威尼斯地區之後,他們已經能夠獨立建造出地中海區域最好的戰艦。而且,這些戰艦採用的武器也相當優秀,它們大多是歐洲乃至世界有名的軍火公司——斯科達兵工廠生產的。只可惜,現在這個位於波希米亞境內的著名兵工廠已經不再爲奧匈帝國所有了!

“放下防雷網,慢速向北行駛!”安東上將果斷給自己的座艦下達命令,對於德國的水面艦只,這個倔強的老頭並不發怵,可是對於那些能夠用幾枚魚雷幹掉一艘大艦的德國潛艇。他就不得不小心提防了。

防雷網地概念出現於上個世紀70年代,那時英國海軍開始對裝備白頭魚雷的汽艇隊感到擔憂,在這些魚雷和魚雷艇面前,一艘造價昂貴的大型戰艦變得非常脆弱。於是,英國人開始研究各種防禦魚雷攻擊的手段。其中一種是在戰艦舷壁增加防雷隔壁,但這種設置的作用並不明顯,在這種情況下,吊設在戰艦周圍的防雷網出現了。

到了20世紀初,英、德、俄、意、奧等國都在自己的戰艦上不同程度的採用了防雷網。例外的只有法國人和美國人。這個時候,防雷網通常被放置在副炮以下,撐杆貼近水面附近伸展出去,下面地防雷網則由具有一定大小和重量的鋼環組成。此外,艦的首尾一般不佈置防雷網,這樣可以在放下網的狀態下低速航行,並且如果佈下的網受損,也不至於很容易纏繞在推進器上。

12點剛過,奧匈帝國本土艦隊的大半戰艦已經出港,就在這個時候,從港口西面傳來一陣炮聲,而且距離港口並不遠。

一時間,艦隊中從將領到水兵的神經都繃得更緊了。

炮聲持續了大約5分鐘,之後,從第碼區逐艦分隊發來信號,原來是他們在海面上發現了潛艇的潛望鏡,一陣炮擊之後,那艘潛艇似乎迅速潛入更深的海底。

“讓第2驅逐艦分隊到那一區域去!”安東上將再一次下達命令,他的第2驅逐艦分隊算是專門的反潛部隊,其中三艘驅逐艦裝備了從德國引進聲納和深水炸彈,用這些武器對付德國人自己的潛艇,安東上將此時卻並不感到可笑。

過了不到一刻鐘,那片海域再度響起了爆炸聲,這次的爆炸顯得更悶、更渾厚。那種響聲響了大約20下之後,第2驅逐艦分隊趾高氣昂的返航了,儘管他們炸起來的只是幾條海魚。

這一切,似乎都在安東上將的預料之中,他耐心的等待着,隨着時間的推移,未出港的艦隻越來越少了。

然而比耐心,來自德國的海底獵手們當屬第一。

弗林克少校眼睛緊緊貼在潛望鏡上,口裡喊道:“1號魚雷準備!2號魚雷準備!3號魚雷準備!”

潛望鏡中鎖定的,是一個模糊的巨大黑影。

半分鐘之後,魚雷室回報,艇首三枚魚雷已經進入待發射狀態。

“確定船隻!”

武器指揮官很快報出數據:“船隻已確定!最近船隻!距離1200碼,發射角度85度!”

“1、2、3號魚雷齊射!”

幾秒之後,三枚拉着白色水痕的533毫米g5型蒸汽魚雷在夜幕的掩護下以45節的速度朝目標飛馳而去。

弗林克少校啪的一聲合起潛望鏡,“快速下潛!”

此時,奧匈海軍最大的戰列艦“加富爾伯爵”號上,1702名水兵對於正在逼近的德國魚雷還茫然不知,這艘近3萬噸的戰艦正以6節的航速跟在“歐根親王”號和“聖·伊斯特萬”號緩緩向着遠離港口的方向駛去。

1916年2月6日晚上11點7分,三聲驚天巨響爲壯麗的威尼斯灣大海戰拉開序幕。

第77章 選婿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30章 第三次登陸作戰第42章 刺秦第3章 血戰皇宮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34章 隆美爾的新任務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13章 不列顛自由軍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26章 伏擊第37章 訓兵術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76章 契子第6章 當我們混在一起第83章 海上鬥智第21章 人口危機第37章 長城熱血第143章 刀鋒上的較量(下)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40章 誤會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25章 愉快的前哨戰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44章 平靜之海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54章 圖紙第48章 叛亂者第65章 敵後搗蛋隊第56章 圈套第45章 大雨之夜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96章 海嘯第18章 英倫諜影第11章 碰撞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38章 暗夜精靈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33章 邱吉爾對希佩爾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43章 帝王出航第21章 宣戰第50章 邀狼共宴第22章 永恆的主題第105章 偉人墓第3章 出招第6章 東防西擊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46章 獨立日第29章 鋼鐵優勢第18章 英倫諜影第33章 故伎重施第41章 火拼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75章 失落的大洋第21章 橋(4)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93章 騎虎難下的艦隊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79章 雙喜臨門第36章 皇帝之死第34章 特使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1章 左腳右腳第19章 喧鬧的夜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14章 百老匯第162章 X聯隊(下)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14章 男人的悲喜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67章 絕地1919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72章 超級艦隊第38章 華沙陷落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37章 晚安,丘吉爾第18章 刺殺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41章 擴軍時代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30章 皇位第34章 散財童子第38章 華沙陷落
第77章 選婿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7章 小麻煩大問題第30章 第三次登陸作戰第42章 刺秦第3章 血戰皇宮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16章 圖斯潘潛艇事件第34章 隆美爾的新任務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50章 我的世界我作主第13章 不列顛自由軍第144章 夏威夷之夜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26章 伏擊第37章 訓兵術第24章 噢,我的海軍第76章 契子第6章 當我們混在一起第83章 海上鬥智第21章 人口危機第37章 長城熱血第143章 刀鋒上的較量(下)第35章 角逐的開始第36章 戰火下的聖誕節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25章 高智商人物第40章 誤會第28章 暫結的爭端第158章 森林之王(下)第25章 愉快的前哨戰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44章 平靜之海第111章 “國寶”駕臨(上)第17章 誰是大傻瓜第54章 圖紙第48章 叛亂者第65章 敵後搗蛋隊第56章 圈套第45章 大雨之夜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46章 在天空中賽跑(中)第96章 海嘯第18章 英倫諜影第11章 碰撞第15章 真真假假愚人節第38章 暗夜精靈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33章 邱吉爾對希佩爾第40章 飛越塞納河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43章 帝王出航第21章 宣戰第50章 邀狼共宴第22章 永恆的主題第105章 偉人墓第3章 出招第6章 東防西擊第51章 美洲巴爾幹第46章 獨立日第29章 鋼鐵優勢第18章 英倫諜影第33章 故伎重施第41章 火拼第13章 大殖民計劃第75章 失落的大洋第21章 橋(4)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5章 我們的巴巴羅薩第12章 德意志飛艇第93章 騎虎難下的艦隊第71章 大海軍競賽第79章 雙喜臨門第36章 皇帝之死第34章 特使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1章 左腳右腳第19章 喧鬧的夜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43章 不經意之間第134章 元首的碰面(下)第14章 百老匯第162章 X聯隊(下)第50章 自由法國的夢想第14章 男人的悲喜第123章 瘋狂的民兵(上)第16章 死神的風笛第67章 絕地1919第43章 皇太子的初戀第72章 超級艦隊第38章 華沙陷落第23章 華麗的謝幕第37章 晚安,丘吉爾第18章 刺殺第10章 空之主宰者(3)第41章 擴軍時代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30章 皇位第34章 散財童子第38章 華沙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