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坦克大會戰

“將軍,總指揮部發來的電報!”

隆美爾從通訊官那裡接過電報,上面只有寥寥幾行字,卻是字字珠璣:

第1航空聯隊兩個小時後可加入戰鬥。

放下電報,隆美爾看了一眼前方正在徐徐逼近的美軍裝甲部隊,心裡很是坦然。既然總指揮部的奧利將軍說話了,那麼大批戰機就會按時抵達,屆時就算面前這支美軍部隊的指揮官有三頭六臂,恐怕也是沒有希望逃出昇天的。

在這塊戰場的那一頭,叼着雪茄的中年人還在大聲發泄着自己的情緒:

“炮兵還沒部署好嗎?”

“將軍,奧尼爾中校說還要10分鐘時間!”通訊官聲音有些忐忑。

“見鬼,又是10分鐘!這個奧尼爾……”巴頓顯得非常不滿,但是看看周圍人驚恐的眼神,他還是緩了緩自己的語氣,“告訴他,10分鐘之後炮彈要是還沒落在德國人頭上,他就滾回路易斯安娜當他的小學體育老師去!”

巴頓的這支裝甲師到戰爭爆發時並沒有完全達到滿員配置,但八成的兵員和相應的裝備還是讓他們比同級的德國裝甲師大一半,該師編有三個坦克營、三個裝甲步兵營、三個裝甲炮兵營、一個機械化騎兵搜索營、一個裝甲工兵營和師部直屬部隊,三個坦克營按照編制有220輛坦克,但巴頓的師出發時還不足200輛,又在德軍第一波空襲和德軍裝甲營的阻擊中損失了一些,目前只剩下162輛坦克,其中t-2快速坦克、m-1919哈米頓中型、坦克m-3式坦克、m-1923重型坦克各有34輛、45輛、33輛和49輛;三個裝步營在空襲中損失相當慘重,躲過空襲的210戰鬥裝甲車只是滿員編制的一半,即便是這剩下的裝甲戰鬥車,上面所搭載的步兵也有相當一部分被德機炸彈的破片所傷。

至於奧尼爾中校所指揮的炮兵部隊,因爲德機空襲的時候還沒完全離開煙幕區域,所以很僥倖地躲過一劫。他那36門150毫米自行榴彈炮和45門105毫米自行榴彈炮成了巴頓裝甲師中保存最完整的部隊。

在巴頓將軍的精神威懾下,奧尼爾的炮兵在九分半鐘之後及時開火了。帶着炮榴彈呼嘯而過的持有聲音,大批炮彈開始砸向德軍陣地。那片樹林後方的空地上還有許多沒來得及清理的戰車殘骸,而用半履帶裝甲車底盤搭載的美軍自行榴彈炮就部署在這裡。穿着背心或是乾脆光着膀子地炮兵們竭盡全力保持訓練時的最高射速,而每一輪炮擊那震耳欲聾的氣勢就能讓前面的美軍官兵們士氣回升一點點。

巴頓通過望遠鏡看着德軍的陣地,看來德國人也沒有很多時間準備,防禦工事構築得相當簡單,放眼望去只有兩條還算平直的戰壕以及一些坦克掩體。從戰壕和掩體前堆築的泥土來看,戰壕和掩體挖得並不十分深,所以當德軍陣地被火光與煙塵籠罩時,巴頓腦海裡隱約浮現出德軍官兵在炮擊中死傷慘重的場面。

可惜的是,經歷了多次大小戰鬥戰役的德國陸軍從軍官到士兵都非常懂得如何在敵方炮火面前生存下來,而那故意顯露在美國人面前地陣地只是隆美爾將軍地“疑陣”罷了,真正的陣地卻是在後面四、五百米的地方,那裡地戰壕與坦克掩體雖然也不怎麼深,卻都用僞裝網掩蓋起來。

奧尼爾的炮兵十分賣力的重複着射擊的動作,以至於一個小時的炮擊結束時。大多數人都累得肌肉發麻、手發抖了。

看到塵煙散去的德軍陣地上沒有任何生命活動的跡象。巴頓將軍大手一揮,“進攻!進攻!”

藉着小小的緩坡,120多輛美軍坦克如同猛虎下山般衝向4千多米外沉寂的德軍陣地。緊隨其後的是由裝甲車搭載戰鬥步兵地兩個裝甲步兵營,手持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柯爾特1911手槍和劉易斯輕機槍的美軍士兵們緊緊縮在上部敞開的凱迪拉克1921型輪式裝甲運兵車裡,這種運兵車重6.5噸,配有一挺安裝在薄裝甲炮塔裡的劉易斯重機槍,周身由8毫米厚的均質鋼板保護,最多可搭載11名全副武裝的步兵,與德軍使用過的特洛伊裝甲運兵車頗爲相似,但整體設計和防護要優於特洛伊式,可是不要忘了德軍中的特洛伊早已被奔馳與克虜伯聯合研製的輕騎兵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所取代,後者地性能自然更上一層樓。

此外。裝備美軍裝甲步兵營的還有另一種雙人履帶式裝甲戰鬥車,它使用克里斯蒂輕型坦克的車體,沒有炮塔,半敞開式車體裡安裝的是一座崛裝的7.92毫米機槍,可對地面和空中目標進行射擊,此前空襲中被擊落的那架兀鷲dd就是它們的傑作。

無獨有偶,德軍也批量裝備了同樣可以對地和對空射擊的弩手式步兵戰車,這種步兵戰車使用比騎兵式半履帶裝甲運兵車稍小一號的半履帶底盤,在車體中部高於駕駛室的位置有一座雙人全封閉近似三角形的炮塔。兩門20毫米機關炮位於這個炮塔的兩側,射界爲-5到80度。

(這種可稱爲自行高射炮的車輛歷史上老美在二、三十年代就研製了好幾種,裝備有刀毫米、的毫米機關炮或是27毫米大口徑機槍,只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並沒有大批量裝備部隊,可怕的工業和科技實力!)

時間,在一種想要愉快卻怎麼都覺得詭異的氣氛中分分秒秒的流逝着,帶着這種心情,美軍官兵們一步步逼近德軍陣地,4000米、3500米、3000米……

3000米!2800米!2600米!

德軍陣地這邊,觀測手們緊張的報出一個個數據,在他附近,德國和墨西哥的士兵們迅速掀去反坦克炮上那堆了厚厚一層土的帆布,在僞裝網下的一個個坦克掩體裡,粗大的坦克炮管已經昂起了頭。

在距離前沿陣地不足百米的新指揮所裡,隆美爾仍舊鎮定的望着揚着大片煙塵而來的美軍裝甲部隊,在那些樣式各異地坦克上。一些車長還將上半身探在炮塔外面。

1600米!1400米!1200米!1000米!

終於等到自己要等的那個數字了,隆美爾眼睛中劃過一道亮光“開火!”

“開火!”通訊官隨即將這個命令傳達下去。

當德軍陣地,確切的說是那片遭到猛烈炮擊的德軍陣地後方約500米處的另一塊陣地,在剎那間響起無數炮聲的時候,巴頓心中大驚,敏捷的思維讓他很快反應過來:德國人用了該死的僞裝網!

坦克炮、突擊炮、步兵反坦克炮,德軍手中一切可以威脅到1000米之外美軍坦克地武器紛紛開火了。一枚又一枚穿甲彈帶着致命的軌跡在離開炮膛的1.5秒之內擊中一輛又一輛美軍坦克,具有鋼製厚壁殼體、內裝炸藥、彈底引信和曳光劑的50毫米和75毫米穿甲彈只有一個目標撕裂對方坦克的車體並在車內爆炸。走在美軍隊列最前方的幾輛m-1919哈米頓中型幾乎在同一時間被一枚或是若干枚德國穿甲彈開膛破肚,車內彈藥被引爆的連鎖反應甚至將一輛m-1919的炮塔掀到二十多米的高空,這個場面令後面的美軍坦克手們震驚着、驚慌着、慌亂着,但思維慣性讓他們仍在驅使自己地坦克前進,於是第二批穿甲彈飛來時又有8輛美軍坦克成爲戰爭地殉葬品。

“炮兵團的榴彈炮開火!第3裝甲團出擊!”

隆美爾異常冷靜的運籌幃幄着。

很快,德軍地150毫米和105毫米榴彈炮也開火了,與美軍的全自行榴彈炮相比,德軍的這些大炮只能被成爲半自行火炮――它們是由半

履帶式裝甲車牽引着的陸軍輪式榴彈炮,雖然有些不夠先進。但它們的威力還是勿庸置疑的。隨着大口徑榴彈炮彈紛紛在美軍裝甲羣中落下、爆炸。美軍裝甲部隊終於品嚐到了被炮轟的滋味,不要說那些只有薄鋼板的裝甲車,就算是克里斯蒂快速坦克也非常顧忌這種重炮的密集轟擊。好在此時只有非常少的t-2在美軍陣中,大部分都被巴頓留作了機動預備隊。

在炮聲大作地時候,一直在主陣地左翼待命第3裝甲團出擊了!出輛ddd號、10輛dv號、,12輛突擊炮毫不猶豫的衝了出去,20輛步兵戰車、30輛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則作爲步兵支援部隊遠遠的跟在後頭。

本來就被德軍陣地上猛烈的炮火砸暈了頭的美軍坦克手和裝甲車上的士兵一看到德軍坦克突然從側翼衝出,心裡頓時發了慌,然後也不管自己是不是還擁有什麼數量優勢,位於隊列最後方的坦克紛紛停下來盲目的向前方和側翼開火,最前面的坦克則開始倒車後退。

見此情景,巴頓大怒,可是他地坦克並不像德軍裝甲部隊那樣將無線電通訊設備安裝到了每一輛坦克上。當然了,這絕不是技術上的問題。於是,巴頓的通訊官不得不通過旗語將繼續前進的命令傳達給前方的作戰部隊,可是這個時候又有幾個人還顧得上師部的狗屁命令?

在這種極爲不利的情況下,巴頓果斷的派出了手中的預備隊,20多輛克里斯蒂快速坦克如一陣風似的衝向戰場,這些輕型坦克雖然被證明是不堪一擊的,但它們的氣勢還是大大鼓舞了慌亂中的美軍官兵!

另一邊,隆美爾不慌不忙的下令道:“第2裝甲團出擊。迅速穿插到對方後部進行攻擊!”

短短几分鐘之內,處於戰場中央的美軍官兵們心情劇烈的跌宕起伏着,現在兩翼都出現了德軍坦克,雖然數量不多,卻讓缺乏及時指揮的美軍各裝甲營連有陷入各自爲戰的危險。

“讓奧尼爾首先對左翼那支德軍坦克部隊進行10分鐘阻攔射擊!接下來是右翼,不用擔心打不中敵人,炮彈只要不落到自己人頭上就好了!”叼着雪茄的巴頓雙手叉腰站在自己的指揮車上觀察着佔據,情緒好像比戰鬥開始之前還要鎮定。

美軍的炮擊開始了,從隆美爾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意外和驚慌,他不慌不忙的掃視了一邊自己陣地前方,三十多堆廢鐵還在燃燒着。不時還有未盡的彈藥在噼裡啪啦地爆燃,七、八輛外觀上相對比較完好的美國坦克炮管低垂的癱在原地,周圍散佈着一些穿着黃色卡其布軍服的美軍坦克手的屍體。總之,坦克炮和反坦克炮低平彈道能夠命中的目標已經全部被擊中,在爲自己的士兵感到高興的同時,隆美爾放下望遠鏡,“第一裝甲團出擊!”

命令很快下達給了此前一直在坦克掩體裡射擊地ddd號、dv號坦克和突擊炮,坦克手們顧不上將彈藥重新補滿就將自己的車輛發動起來。

“前進!同盟無敵!”

坐在一輛dv號坦克炮塔裡的德國軍官高聲喊到。

“前進!同盟無敵!”

德軍官兵和墨西哥士兵們齊聲響應。

接下來。三個德國裝甲團百多輛坦克對戰場中央殘餘的70多輛美軍坦克和150多輛裝甲車形成了三面圍攻之勢,對於美軍裝甲車的虛弱火力德軍坦克手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用穿甲彈打它們更是浪費子彈。當德軍坦克最終衝到距離美軍裝甲羣不足千米的距離時,美軍後方的炮兵開始爲難了,趁着這個絕佳的時機,dv號坦克和突擊炮不斷用自己的乃毫米炮收拾傻愣在戰場上的美軍坦克。隨着美軍坦克一輛輛爆炸,很多德國坦克車組正在迅速成爲王牌或是準王牌,漸漸地,戰場中央還能開火地就只有那四十多輛重型m-1919坦克,也就是被德軍官兵描繪成“極爲笨重、龐大而且非常敦實的坦克”。這些車體前部配備一門不能隨意轉動的短管105毫米炮、360度旋轉炮塔上安裝20毫米機關炮地坦克實際重量是28噸。主裝甲厚度在78毫米以上,能夠將500米之外射來的50毫米穿甲彈輕易彈開,1200米外dv號和突擊炮發射的75毫米穿甲彈也無法撕破它厚實的裝甲。

看着德國坦克在中遠距離上對m1923無可奈何。巴頓心裡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不是不看好自己的這種重型坦克,只是他必須承認,美國的坦克設計師們早已爲自己今天的失敗埋下了伏筆――m1923儘管皮糙肉厚,但是105毫米短管榴彈炮和20毫米機關炮對於速度、靈活、防禦、火力較爲均衡的德國坦克是無可奈何的,而接下來的場面也證實了他地判斷――面對三個方向涌來的德軍坦克,m1923的弱點――側面和後面終究還是暴露在對手的炮口下,老辣的德國車長們是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看着裝甲師最後的希望一一在爆炸中綻放生命最後的禮花,巴頓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就在美軍第一裝甲兵團第6裝甲師開始潰退地時候,數量驚人的兀鷲趕到了……

三天之後。在達拉斯以南30多公里的曠野中,一場更大規模的鋼鐵碰撞發生了,德軍以古德里安裝甲軍爲主力,墨西哥第2步兵軍、德國皇家戰鬥集團軍第13、15機械化步兵師爲輔助,在通往休斯頓的道路上佈下天羅地網,趕着救援潘興和休斯頓守軍的美第一裝甲兵團主力一頭撞了進來,這個裝甲兵團儘管擁有5個裝甲師10餘萬人的強大實力,卻無奈經驗、技術以及最爲重要的制空權都處於絕對的下風,面對11萬多人的德墨聯軍。美國裝甲部隊更是暴露出缺乏步兵掩護的致命缺陷。

在隆美爾裝甲師與巴頓裝甲師交戰之後,古德里安的坦克車長們已經掌握了美軍各種坦克的性能、特徵和弱點,dv號坦克和1918式突擊炮被編入強大的阻擊火力羣,ddd號坦克和騎兵式步兵戰車成爲快速遊擊力量,專門對付那些僅有薄裝甲和機槍的美軍裝甲車。在持續兩天一夜的戰鬥中,德墨步兵同樣表現出色,他們用反坦克炮、反坦克手雷還有高射炮擊毀了大量美軍坦克和裝甲車,並再次涌現出一大批坦克殺手!

爲了這次大規模的坦克會戰,德軍前線總指揮部特意調集了第1、第2和第3空聯隊所屬的大批戰鬥機、俯衝轟炸機和水平轟炸機,600餘架戰機兩天內一共出動了將近2000架次,它們的轟炸和掃射重創了美國人的坦克裝甲車和士氣。

在隨後聞名於世的“帕勒斯坦鋼鐵墳場”,古德里安裝甲軍其中一支部隊的63輛dv號和41輛突擊炮與美軍的140輛坦克遭遇並展開了殊死博鬥,結果在5個小時的戰鬥中,德軍全殲那半個美軍裝甲師,自己只付出了3坦克和1輛突擊炮的代價,而這僅僅是整個戰場的一個縮影。

8月2日,從隆美爾裝甲師與巴頓裝甲師接觸開始,持續了一個星期的坦克大會戰終於結束,儘管德軍裝甲部隊因爲彈藥大量耗損以及100多輛坦克裝甲車需要維修而暫時停止了前進的步伐,但美軍裝甲兵團付出的代價卻是極爲慘重的――該兵團損失了超過百分之八十五的坦克和百分之七十的兵員,短期內已經無力再戰,雖然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坦克和裝甲車在美國各地的生產線上裝配完成,可技術熟練的坦克手失去了就很難再補充回來,因此直到戰爭結束,美軍都只能用坦克新手與德軍作戰,最終的結果只不過是早就了一批又一批德國的王牌坦克殺手。

8月4日,休斯頓陷落,潘興將軍和極少數高級軍官搭乘海軍潛艇逃離,美國南部邊境戰役結束。

第61章 麻煩的遭遇戰第14章 訂婚晚宴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32章 風雪第100章 判斷第11章 獵熊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44章 故人來訪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39章 裝甲先鋒第83章 海上鬥智第53章 協議緩衝區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9章 暴風驟雨第38章 勝利之門第11章 敗家子第13章 和平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26章 伏擊第28章 驚天動地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8章 影子皇帝第45章 開幕式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69章 優勢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31章 先禮後兵第47章 拯救大兵第37章 閃電第41章 擴軍時代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20章 何塞第47章 忍者pk第17章 真相第43章 帝王出航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21章 橋(4)第44章 被壓迫者的爆發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5章 倫敦天空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60章 X聯隊(上)第2章 逼宮第13章 不列顛自由軍第40章 獨中兩元第103章 轟炸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56章 圈套第40章 血染長空第9章 戰場第48章 小心的遭遇戰第2章 絢爛之海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54章 緊箍咒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12章 捕魚第5章 落葉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56章 兵臨夏威夷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27章 旅行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19章 橋(2)第8章 影子皇帝第26章 義兵第14章 我是間諜我怕誰第30章 英雄第26章 英國人的反擊第18章 蘇30第19章 不期而遇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22章 橋(5)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42章 天使也瘋狂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10章 慣例第17章 真相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32章 命運行動第29章 鋼鐵優勢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102章 抵抗第35章 精彩的晚宴第20章 致命大貝爾塔第37章 閃電第3章 出招
第61章 麻煩的遭遇戰第14章 訂婚晚宴第1章 法國人的微笑第4章 霞飛的賭局第32章 風雪第100章 判斷第11章 獵熊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44章 故人來訪第99章 最後的對決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39章 裝甲先鋒第83章 海上鬥智第53章 協議緩衝區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19章 追獵邱吉爾(上)第9章 暴風驟雨第38章 勝利之門第11章 敗家子第13章 和平第106章 語不驚人第26章 伏擊第28章 驚天動地第108章 釜山港外第154章 民俄的新武器第8章 影子皇帝第45章 開幕式第130章 利矛與堅盾(中)第26章 貢比南騙局第69章 優勢第14章 柏林的新戰略第31章 先禮後兵第47章 拯救大兵第37章 閃電第41章 擴軍時代第32章 戰鬥的號角第1章 最長的一天(1)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61章 岡瑟.呂特宴斯第20章 何塞第47章 忍者pk第17章 真相第43章 帝王出航第120章 化學武器的威力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21章 橋(4)第44章 被壓迫者的爆發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5章 倫敦天空第37章 鋼鐵塞納河第160章 X聯隊(上)第2章 逼宮第13章 不列顛自由軍第40章 獨中兩元第103章 轟炸第131章 利矛與堅盾(下)第56章 圈套第40章 血染長空第9章 戰場第48章 小心的遭遇戰第2章 絢爛之海第147章 濃縮就是精華(中)第18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5)第17章 圓滿的大餃子第1章 經濟危機與戰爭第54章 緊箍咒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12章 捕魚第5章 落葉第5章 誰來揭開謎底第56章 兵臨夏威夷第25章 梟雄還是鳥人第27章 旅行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63章 令人生畏的海軍第19章 橋(2)第8章 影子皇帝第26章 義兵第14章 我是間諜我怕誰第30章 英雄第26章 英國人的反擊第18章 蘇30第19章 不期而遇第50章 再會,海參威第129章 利矛與堅盾(上)第22章 橋(5)第14章 勝利的信心第42章 天使也瘋狂第36章 各自領命第110章 慣例第17章 真相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32章 命運行動第29章 鋼鐵優勢第31章 蘇格蘭傭兵公司第102章 抵抗第35章 精彩的晚宴第20章 致命大貝爾塔第37章 閃電第3章 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