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

面對敵軍超過三萬的兵力,其中還有將近八千人的騎兵,同時阿古柏的步兵部隊也是批量裝備了俄國、英國提供的步槍,甚至還有部分米尼步槍。

所以邊成勳在決戰中採取了先守後攻的戰術,利用阿古柏所部不熟悉後裝步槍的巨大戰術優勢,前期示弱,露出左翼只有三千人不到的弱點引誘阿古柏的騎兵衝擊第六軍的左翼。

隨後邊成勳僅僅是用左翼三千餘步兵組成的防線,利用後裝步槍的射速形成密集的彈幕,一舉擊潰了向他們發起側翼衝鋒的六千多敵軍騎兵。

稍候邊成勳以正面主力壓上,依舊通過密集的後裝步槍火力,一戰擊潰了阿古柏所部的主力部隊。

此戰第六軍殲滅以及俘虜至少上萬人,順手還收復了迪化。

九月下旬,第六軍的前鋒部隊順利收復烏蘇,進入到伊犁附近!

但是在這個時候,中華軍卻是和俄軍發生了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俄軍拒絕從伊犁撤出,所以前線率軍的邊成勳毫不猶豫的就是把阿古柏扔到一邊,直接率軍發起了進攻。

盤踞在伊犁的俄軍數量雖然不少,但是也絕對多不到那裡去,總兵力五千人不到。

僅僅是交戰兩天後,俄軍就是傷亡超過千人,眼看不敵,而且俄軍的後勤補給以及援兵又是遙遙無望,所以俄軍將領無奈之下只能是率軍主動撤退。

收復伊犁後,邊成勳派遣了大約五千人北上繼續追擊俄軍,並前往收復伊犁西部、塔爾巴地區等。

而他自己繼續率領第六軍主力部隊約一萬多人南下!

等到了1860年臨近結束的時候,邊成勳的兵鋒已經抵近喀什。

進軍途中,第六軍和阿古柏的部隊也是發生了多次交戰,但是面對已經全面裝備後裝步槍的第六軍,他們雖然有着俄羅斯人和英國人支援的火槍,但是依舊是不敵中華軍。

要知道,現在英國人和俄羅斯自己都只能用米尼步槍而已,面對裝備了後裝步槍的中華軍都打不過。更別說阿古柏的部隊了。

如果不是受到補給線實在太長,估計邊成勳早在1859年就殺進喀什了。

此外,進入1860年下半年後,帝國已經是結束了雲南、四川方面的戰事。壓力可以說是大大降低,目前只需維持新疆、烏臺省(外蒙古)、外興安嶺地區的戰事而已,而且烏臺省以及外興安嶺地區的戰事以小規模爲主,根本就沒有什麼大規模戰鬥,對後勤的壓力比較小。

也就是說。進入1860年下半年之後,帝國可以全力供應第六軍在新疆方向的戰鬥。

不過現在的兩萬人也是帝國後勤能力的極限的,這麼多兵力打仗,炮彈,子彈都需要從遙遠的江南地區運輸過來,甚至連糧食都需要在陝甘地區徵集然後千里迢迢送過去,維持這麼一條補給線的花費實在是太大。

現在兩萬人就已經很勉強了,再多的話根本無法維持!

十二月二十七八號,第六軍對重兵把守的喀什發動大規模總攻,經過兩天激戰後。第六軍成功殺入喀什城並在當天把阿古柏的頑抗兵力逐出城區。

1861年一月一號,西曆新年的第一天裡,邊成勳就是騎着自己的戰馬踏上了喀什城的土地!

喀什乃是新疆西南部的重鎮,也是阿古柏盤踞新疆的核心戰略支撐點,收復該城後基本上已經可以判定初步摧毀了阿古柏,剩下阿古柏的些許殘兵已經不足爲患。

又是經過了兩個月的清剿作戰後,邊成勳所屬的第六軍成功殲滅了殘留在新疆境內的阿古柏所部,徹底收復南疆地區。

於此同時,俄羅斯的數千人也是被驅除出了伊犁地區,中華軍追擊俄羅斯人的五千大軍已經兵臨科帕爾這個俄羅斯在巴爾喀什湖南部的重要據點。

由於長時間的作戰。補給線的進一步拉長,西進的中華軍也是失去了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所以需要休整。

中華軍已經無力再攻,俄軍也好不到那裡去。根本就沒有能力彙集重兵發起反攻,只能是被動防守,如此中華軍和俄羅斯的軍隊在巴爾喀什湖南部,伊犁河一帶初步形成了一個武裝對持局面,雖然偶爾還會爆發一些小規模的戰鬥,但都是針對彼此的一些小據點進行。而這並不能改變雙方已經進入戰略對持階段。

這種情況基本上也可以宣告中華軍在新疆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已經結束,接下來雖然還會和俄羅斯進行持續的戰爭,但是會和在外興安嶺地區一樣,在沒有重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雙方已經不太可能爆發超過萬人規模的戰爭。

隨着在新疆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結束,讓帝國基本上進入了和平休整期!

雖然說目前的和平狀態對於後世來說興許是比較扯淡的,畢竟現在中華軍在國內地區,尤其是在西南,西北地區還在持續進行密集的行動,以清剿各類非法武裝,在中亞和外興安嶺還和俄羅斯人隔三差五打一仗,蒙古那邊的叛亂也沒有徹底解決。

但是你不能用後世的眼光去看到十九世紀中期的國際形勢,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幾百人幾千人的邊境衝突根本就不能算是戰爭,乃是屬於日常事務,別說林哲了,就算是軍方那邊都不太在乎。

這不,新疆那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剛結束呢,軍方那邊就是開始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部隊換裝以及擴編上來。

軍方在1859年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了要籌建至少三十個步兵師的計劃,並且也在穩步施行,不過進展的速度一直不算快,畢竟在1859年和1860年的是,軍方還需要把大部分的資源投入到新疆、雲南以及四川方向,這些持續的戰爭都耗費了軍方的資源,使得軍方能夠用來擴編部隊的軍費不夠用。

不過現在已經是1861年了,帝國已經基本結束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同時雖然說字1861年的財政支出預算中,軍費的比例比1860年還下降了兩個百分點。只有百分之三十七而已。

但是總軍費卻是有所增長,從八千萬圓直接增加到了一億之巨。

爲什麼比例下降了,但是總軍費還增加了呢?這自然是因爲帝國的財政收入進一步提高。

進入1861年後,除了被俄羅斯侵佔的外興安嶺部分地區、巴爾喀什湖東南部分外。其他的領土已經是徹底收復,就算是西藏地區也是派遣了一個步兵團進入拉薩,作爲帝國控制該省的軍事存在。

同時隨着時間的過去,帝國也就從以往的戰爭中恢復的越多,民生的恢復不僅僅是民衆的生活可以得到保障。同時帝國的稅賦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增加。

在財務部的1861年財政收入預算中,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有望超過兩億五千萬,比1860年的兩億足足增加了五千萬之多。

其中增福最大的依舊是工商業領域,其次受到帝國統一後,民生恢復的影響,農業稅、鹽政方面的收入也是增加較大。

另外同樣得益於工商業的發展,海關方面的關稅收入有着較大的增福!

帝國對紡織產業的全力支持,導致帝國國內的生絲產量進一步增加,同時帝國爲了出口更多的生絲,以便獲取更多的外匯。對國內的生絲消費進行一定程度的壓制,對國內生絲製品消費徵收較高的稅收,使得原本大量在國內市場消耗掉的生絲用於出口,所以1860年開始,帝國的生絲出口量增加極快。

1860年,帝國以上海爲主要出口基地,寧波爲輔,總共出口生絲二十一萬包,按照每包生絲四百五十圓的均價來計算,價值約九千四百五十萬圓。佔據帝國在1860年一億四千萬圓的總出口中的百分之六十七點五。

從這個數據上就可以看得出來,目前的生絲行業對帝國的工業經濟而言具有多大的作用。

此外帝國傳統出口商品瓷器以及茶葉這兩項上,茶葉上雖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印度廉價茶葉的影響,但是中國茶葉依舊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的首選。而中國茶葉的最大進口國,英國每年都要進口至少價值三千萬圓以上的茶葉。

這些茶葉主要從福州、廈門、廣州等港口出口,另外今年寧波也是開始出口大量的浙江產茶葉,要知道浙江的西湖同樣是茶葉的重要產區,大名鼎鼎的西湖龍井就在浙江呢。

而瓷器作爲中國千百年來的重要出口商品,雖然整體市場已經不算太大。但是依舊是中國的三大出口商品之一。

依靠這些出口商品,帝國以上海爲核心,建立了一個龐大的生絲產業鏈,浙江、江蘇的農民們種植桑樹養蠶,然後把蠶繭販賣給各大蒸汽繅絲廠,繅絲廠再把這些蠶繭加工爲生絲,然後直接販賣給那些進出口貿易商們,再運往英國、法國等歐洲地區以及美國等。

甚至爲了進一步國內資本對生絲產業鏈的控制,避免外資剝削太多的利潤,中國的商業資本已經是專門成立了諸多商業銀行,錢莊,這是爲了給那些蒸汽繅絲廠們提供貸款維持他們的生產以及蠶繭收購的。

另外在上海生絲協會的牽頭下,諸多生絲廠家開始獨立或者聯合起來組建遠洋貿易公司,親自組織船隻把生絲運往歐洲販賣。

1859年的時候,皇室產業的上海紡織公司就是親自運了一船生絲過去,並在倫敦售賣,儘管此舉引起了很多在華洋行,尤其是信德洋行,怡和洋行的反對甚至是抵`制,使得上海紡織公司運到倫敦的生絲不得不降價到原本生絲到岸價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出售。

但是此舉依舊讓上海紡織公司獲利頗豐,扣除運輸、公關、營運費用後,依舊比直接在上海把生絲販賣給洋行的利潤多上百分之七十以上。

只是很可惜的是,這年頭遠洋貿易的風險實在太大,就當上海紡織公司意氣風發的組織了第二艘船生絲運往歐洲的時候,該船在通過非洲好望角的時候不幸遭遇風暴觸礁沉沒,價值百萬的貨物沉入冰冷無情的海水裡,數十名船員只活下來九個人。

這一船貨物的損失,直接讓上海紡織公司在當季度的財務報表上出現大額度虧損,讓1859年度的上海紡織公司的總利潤比預計下跌百分之三十以上!

後續迫使上海紡織公司一度停止自行組織船隻把生絲運往歐洲,一直到去年年底纔開始重新有這個想法,不過這一次上海紡織公司爲了降低風險,拉上了國內的其他諸多生絲廠家,甚至專門購置了一艘排水量高達一千八百多的大型遠洋貨船,而且還是裝備了蒸汽機的商船,單單是購置這艘船,嗯,同時還爲了武裝這艘船,免的被海盜或者其他國家的軍艦襲擊,還配置了不少火炮,還邀請了一個因傷退出現役的海軍軍官爲艦長。

僅僅是這艘商船就得花費十幾萬,不過和上面裝載的貨物比起來卻是什麼都算不上了,這一船的生絲價值高達一百多萬呢!

現在這艘船已經滿載着國內十餘家生絲廠家的生絲航行在海上,一切順利的話有望在今年三月份抵達英國倫敦。

哪怕是這年頭的遠洋貿易有着巨大的風險,但是也無法組織商人們對利潤的追求,那些洋人爲什麼千里迢迢跑到中國來通商,不就是爲了超高的利潤嗎。

和中國自行組織的遠洋貿易活動比起來,那些洋行們的遠洋航行同樣不安全,非洲的好望角對於任何一艘船隻都是致命的考驗。

人們對利潤的追求讓中國的出口快速繁華起來,同樣的中國的工業發展也是導致進口貨物的快速增加。

1860年中國進口總值約在一億兩千萬之間,主要進口商品是高技術的工業用設備,另外還有一些工業成品比如蒸汽機、遠洋商船、日用工業產品,比如火柴、肥皂、煤油甚至水泥和鋼鐵。

還有一些國外的特色產品比如說英國的高級呢絨、還有一些農業產品,比如來自南洋地區的香料、大米等

近年進口量增加最大的還是工業原料的進口,比如說來自南洋地區的橡膠,來自英國、澳大利亞的煤炭。

其中煤炭的進口量增幅相當快速,1860年國內的煤炭用量比1859年增加了百分之兩百以上,而這麼多的煤炭用量裡頭,國內自產的煤炭是相當少的,部分來自臺灣、徐州煤礦以及國內的一些小煤礦的煤炭根本無法滿足國內的巨大煤炭需求,而且這些國產煤炭質量較低很難用於船舶的應用,一般來說目前國內的船舶用煤都是用進口貨居多,商船會用便宜一些的澳大利亞煤或者英國的普通煤。

但是帝國的軍艦清一色是用英國的無煙煤,甚至爲了防止某些特殊情況下無法進口到無煙煤,海軍還專門修建了諸多囤積煤炭的倉庫,用來囤積無煙煤。

進出口的繁榮,也是給帝國帶來了極爲可觀的海關稅收入,不管是出口還是進口,這海關可都是要收稅的。

工商業的滂湃發展,農業生產的進一步恢復,讓帝國的稅收大幅度增加成爲了可能。

如此財務部才能夠給出一份高達兩億五千萬的財政收入預算。

同時爲了滿足國內發展的需求,財務部打算在明年開始大規模發行債券,預計發行超過兩千萬的債券。

如此也就是說,在1861年的財政支出預算裡,帝國是準備了超過兩億七千萬的預算!

軍方獲得其中的百分之三十七,那就是足足一億圓啊!

還沒進入1861年的時候,軍方就是開始考慮着怎麼用這一筆鉅額的軍費了!(。)

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173章 馮寶才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647章 皇子所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52章 上海亂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27章 刺刀肉搏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617章 出巡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91章 攻城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74章 上任設衙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9章 炮擊上海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18章 面聖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91章 進城第159章 王瘋子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520章 夏威夷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54章 火藥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50章 林德機器廠
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383章 我還會再回來的第173章 馮寶才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22章 擴大商貿區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647章 皇子所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123章 井噴式發展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52章 上海亂第190章 預算赤字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6章 許乃釗之邀第28章 太平軍的反擊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655章 1872年型北方步槍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487章 報童賣報第378章 石琅翼求援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184章 線列對射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248章 平淮安進桃源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27章 刺刀肉搏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617章 出巡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213章 兩軍聯合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77章 商貿區風雲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505章 鐵路通車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91章 攻城第294章 視察江陰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74章 上任設衙第640章 郭龍雲面聖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9章 炮擊上海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279章 洋人出兵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18章 面聖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11章 武裝倒幕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504章 瓜分中亞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391章 進城第159章 王瘋子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520章 夏威夷第70章 圖謀江海北關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654章 火藥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11章 山陰陳家第358章 第六軍渡江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50章 林德機器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