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方當然不想用白銀,現在國內發展,到處都要用銀子。
所以楊東方執意說道:“當然,我國常年戰爭,白銀流失嚴重,已經到了沒銀可用的地步,所以還是用美元吧,他們輕便,攜帶更方便不是嗎?”
啊桑裡奇都想破口大罵了,什麼叫無銀可用,你們中國這麼大,連這區區十幾萬兩都拿不出嗎?
沒白銀,還有美元,這是鬧哪樣。
好吧,美元就美元吧,好在數額並不算太巨大,加上加價一層還是可以接受的,只希望聯邦美元不要貶值纔好。
見啊桑裡奇同意了,楊東方索性大方一點,在送普魯士一點人情,他知道普魯士現在敢插手東方的事情,冒着風險賣武器給新民軍,這本身就讓人耐人尋味的。
值得深交,暫時可不想跟所有歐洲國家敵對。
普魯士,或者說歐洲一定是發生了某些變故,而且這個變故還是在原歷史上不存在的,那麼答案就有點呼之欲出了。
穿越者,是你們嗎?嘿嘿!
伸出了橄欖枝,楊東方還沒有自大到不接的,所以他接下來表示啊裡奇送來的一萬條後膛槍也一併買下,當然還是美元支付,誰叫他現在美元多到用不完呢。
這讓啊桑裡奇喜出望外,總算是清空了船倉,可以滿載而歸了。
沒有太大的失望,只是期許過高了一些,談妥之後,楊東方也沒在管這事,讓劉永福派了個將領過來。
同時還把歸降的湘軍名將曾國藩的八大幕僚之一,原廣東巡撫郭嵩燾放了出來,負責與普魯士官方暗中接洽。
郭嵩燾這人,在原來的歷史是做過駐英、駐法使節的,能力是很強的,所以楊東方把這個重任委託給了他,畢竟隨着鮑超的歸降,湘軍已經成爲過去時,徹底終結了。
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百廢待興,人才很缺呀。
處理完這事,楊東方沒有在耽擱,自己跑去了開封。
當然去的時候順便帶了一半的廣西水師,目前黃河水漲回歸,戰艦可以發揮大用處,從開封一口氣殺進濟南,掐斷兩河淮軍的聯繫。
濟南楊東方佯攻數次,不過都是帶戰略目地的,最近的就是攻佔幾十公里外的平陰,但是這一次他是真的要攻佔這裡了。
除了從廣州方面帶來的一個團跟水師之外,就是任天明的第8旅了。
13旅負責守衛開封鄭州等地,不能在繼續東進了。
不過有第8旅萬把人足夠了,因爲事實上,淮軍早被新民軍調動得分成了南北兩塊,一塊留在徐州與淮安,一塊扎堆在石家莊與衡水拱衛北京。
濟南等地基本已經空虛得很,只有一些地方團練撐面子,至於楊鼎新的淮軍,年前在徐州就被打殘了。
所以說一個旅不管是進攻,還是防守黃河都綽綽有餘了。
廣西水師適應了幾天黃河水文與北方的天氣,好在這是夏天沒有出現什麼狀況,很快投入戰鬥之中,順着黃河而下,沿途淮軍與滿清的各個據點碼頭全部掃除控制。
守濟南的官員聽沒有想到新民軍這麼快就進攻濟南,按他們的推測,新民軍這回是要佔地盤的,怎麼着也要掃除清理河南等地纔開進攻山東。
更沒有想到新民軍還有一支水師,直接出現在黃河上,一下子慌了,當下就有不少官員捲鋪蓋逃跑了。
他們知道在不跑就沒機會了,濟南三面靠山,一面臨水,一但新民軍水師控制黃河,殺到濟南城外,在走就沒有機會了。
他們可不認爲有人會來救援他們。
所以等楊東方殺到濟南,這座堅城省府直接開城投降了,猶豫了一下,楊東方纔帶人進城,發現並沒有什麼圈套之類的。
於是找了一個人過來。
找來的這人是一個八品的文官叫張舉仕,張舉仕誠惶誠恐道:“聽聞楊大帥親自,提督、巡撫、道臺、知府等人儘先出走,各位大人一走,無人約束將領,劉參將等人也後腳帶人離開了。。”
放着這麼大的城,原來是沒有信心守了,所以楊鼎勳乾脆帶着人逃跑了,不過楊東方還是很困惑繼續問道:“應該不止這些原由吧!”
張舉仕嚇得立即跪在地上,額頭不斷冒汗道:“是。。是因爲,因爲,皇上下過令,守無可守之時,以保存實力爲主,可退。。”
“可退。。?”小六子會有這麼好,楊東方目光如刀盯着張舉仕,這人忙又補充道:“這全因淮南王建議,移送山東之民入滿州,朝庭早有棄守之意,提督楊大人去了淄博。。”
“移山東之民去滿州,有點意思,原來小六子早有準備吶!不過這樣也好,就讓你們先去開發一下東北吧,移民自古以來都是要挨老百姓罵的,到是省了不少事。”楊東方若有所思起來,張舉仕則附和道:
“大帥所言極是,正是因此,朝天弄得山東民怨沸騰,許多人不願遷往滿州,而被強行移民,妻離子散,私下百姓,無不翹首以盼,新民軍與大帥到來,士無戰心,民以抗之,新民軍雖未有一兵一卒在魯,山東卻早已成爲大帥之山東。”
這馬屁拍得好,楊東方問了一下張舉仕的出仕經歷,順手委派他安撫城內,這才點齊一個團的兵力與水師,兩路向東殺去濱州跟墾利縣。
趕到這裡的時候,果然有好一千多的淮軍在這時維持持續,民團更是多達七千之衆。
不過這些傢伙都是驚弓之鳥,面對一千多的新民軍擋都沒擋就作鳥獸散,各自保命去了。
留下好幾萬要移往東北的百姓跟無數船支。
這些船支在小不一,也不知道滿清用這些簡陋的玩意運過幾次了。
新民軍的到來,自然爲這些百姓帶來了自由,千恩萬謝散去大半,還有一小部分選擇加入新民軍,楊東方也沒有拒絕,遲早要招保安團的。
所以編了三個團,就地在附近建戰壕,樹營堆堡,弄了護河炮臺,分守墾利、利津。
水師也分一部守在黃河入口,監視英法戰艦的到來。
果然沒幾天英法戰艦的先頭部隊才姍姍來遲,結果被炮擊之後,才發現濟南被新民軍給佔了,不禁懊惱不已,暗暗後悔去打什麼臺灣,支援揚州。
不得已只好通知第二梯隊前往萊州登陸。
濟南落入新民軍之後,從此開封、邯鄲、濟南構成一個三角形,控制黃河,並且可以互相支援,對直隸的威脅進一步增大,一時京津地區更加恐慌起來。
長江被新民軍控制已經掐斷了京津的糧食供應渠道,現在黃河失守,連最後一點入京的物資也被斷點,不出一個月京津就會無糧可食。
光是民怨就會把清庭拉下水。
當然對蘇魯淮軍的衝擊更大。
因爲這樣淮軍算是被新民軍給包圍了,三面進攻,無路可走,唯一的出路是架船出海,但是這又能帶走多少人呢。
所以接收到濟南失守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之後,李鴻章徹底放棄揚州,並且把大本營從淮安遷到海州。
同時收緊各地兵力,將山東之兵從萊蕪撤到蒙陰,從淄博撤到青州。
西面從泰安府撤到騰州,菏澤、商丘的兵馬直接退至徐州,不在管那些地主老財紳士們的死活。
收縮防禦的同時,他還派人請求英法走海路來支援他,並且請英法陸軍一起守萊州、青州,請英法戰艦進入海州、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