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很快就解決了,大勝之後,雙方慶功喝了一頓酒,人生就翻了過去,反正死的不是老百姓,乃是清庭的官員,李雄熊也沒有多在意。
雙方立即開始了準備反攻的討論。
“只要幹掉馬如龍這個大叛徒,昆明就唾手可得”馬榮一提起馬如龍就一臉的憤怒。
“也好,我們先攻佔嵩盟州,斷了馬如龍的後路,在讓人通知馬聯,兩面夾擊。”李雄熊也肯定了馬榮的意見,如果沒有馬如龍叛變,昆明早就被義軍佔領了。
攻打嵩盟州還有一個有利條件是,那裡是滇之糧倉,在曲靖被劉嶽昭禍害之後,極需那裡的糧食救濟這邊的百姓。
很快兩軍先後進發嵩盟州,解救尋甸的馬聯。
馬聯的日子比馬榮好一點,因爲馬如龍並沒有一味強攻,而是不停的邀他談判,因爲尋甸是黔東回民的老巢,同樣是馬如龍部下的老家。
馬如龍也是無奈,他的部曲也都是回民,跟馬聯的義軍都是同宗同源,硬攻會受到下面士兵的排斥.
所以他一直想誘殺馬聯,於是一連寫了十幾封信,言辭懇切,巧言令色,虛假哄騙他。
“弟親啓,兄坐上清庭的提督是迫不得已,實是與清庭虛與委蛇,積蓄實力,保存我回部義軍實力,兄在此發誓,只要時機成熟就反了他丫的,把清軍趕出雲南,在聯合滇北大理的杜秀文,成立回民大政權。”
“到時我們退可守雲南,進可攻貴州廣西四川,西南等地盡皆於我族。。”
“甚者與南京之洪秀全同滅滿清,逐鹿中原,共分天下,遂願與弟相聊,共商大業。。”
念着馬如龍信中畫的大餅乾,馬聯這傢伙看得熱淚盈眶,激動不已,按原來的歷史發展,這小子就這麼的慷慨赴義,不,是慷慨赴宴還拉上了馬榮那貨,兩人一起中了馬如龍的鴻門宴,一去不復返,滇東義軍就此瓦解。
但是這回看完馬如龍的信,雖然對馬如龍的信很意動,馬聯卻還沒有喪失理智,反而對下面的人道:“去把王老哥叫過來。”
去年年未,從四川方向跑過來一支義軍,投靠在馬聯的手下,這人頗具才幹,極有見解,馬聯常與之淡論滇東局勢,靠着這人,他的部隊也越來越有太平軍的模樣,變得正規了一些。
很快王七來到了馬聯這裡,聽完馬如龍信中所言,捋着長長的黑鬍子,直搖頭冷笑:“這是清狗誘敵之計,鴻門宴而以,如果馬帥真去了,必然會被其加害,到時尋甸羣龍無首,便會一盤散沙。”
王七便是原太平軍的王鬍子,在四川被劉嶽昭追擊之後,帶着數十人逃走,遠頓雲南,然後加入了馬聯部,靠着不錯的演技,在滇東義軍的漢人中樹立起了威望,經過一年發展,現在部下又有了一千來人。
已經是馬聯手中舉足輕重的大將,他的話馬聯還是很重視的,尤其是王七提醒道:“清狗都不值得信賴,莫不是四川總督駱秉章許諾,翼王如何會自傅投降,可是最終結果如何。”
王七講得聲情並茂,對於石達開的恩情他還是非常感激,這一點倒是不假。
提到石達開,馬聯的腦子就更清醒了,前車之鑑,血淋淋的教訓。
“好,那依王老哥之見,我們當如何處理。”
“馬帥,馬如龍跟你講煽情,你不防與其拖時間。”王鬍子捋着長長的鬍鬚,陰損笑道:“反正城裡有糧,俄不死,馬如龍奈何不得我們,在者北邊還有一支新民軍的隊伍,康西南獨立旅101團,可以策應我等,馬如龍定有顧忌,想攻也不能盡全力。”
“恩!好,就依你所言。”馬聯也不是猶豫之人,當下做出了最後的決定,同時他也覺得這是對付馬如龍最好的辦法,畢竟都是同宗同源,兵戎相見總是不好。
馬如龍左等右等,也不見馬聯前來,氣得摔桌子,他自問對馬聯瞭解入深,相信憑着這麼煽情的言詞足夠忽悠馬聯這小子了。
結果馬聯竟然不甩他,放他鴿子。
就在馬如龍等得着急上火,準備在出點軟招術,誘降馬聯的時候,卻收到了他最不想收到的壞消息。
“岑毓英這八王蛋被馬榮分屍了?新民軍主力從黔入滇了?新馬聯軍衝我後方嵩盟城去了?”
馬如龍本身是回民,部下也是回部,在滇東一帶耳目衆多,曲靖發生的事,很快就傳到了他這裡。
新馬聯軍要截擊他的後路,也就無法隱瞞。
馬如龍震驚之餘,再三確認消息的真僞之後,無奈的道了一句便宜馬聯了,於是果斷撤軍回到嵩盟州。
馬如龍一走,馬聯大鬆了一口氣,同時也知道了新民軍主力入滇,這回是真主力,並且還收到了馬榮的邀請,一起進攻昆明。
於是他也召集部下,積極響應,等了一天,匯合了新民軍的康西南獨立旅101團一起殺去嵩盟州。
兩路來攻,馬如龍分兵抵擋,皆敗,於是主動又後撤到官渡,好集力兵力防禦。
官渡道路狹小,兩面皆山,易守難攻,兵力不易展開。
李雄熊與雙馬在崇盟匯合,瞭解情況後,按住大家的情緒,對雙馬道:“我們先在崇盟休息一兩天,在進攻。”
馬聯不解,問道:“李旅長,我們應該趁勝進攻,一舉攻破官渡,打到昆明城下才是,時間拖得久了,馬如龍在官渡的防禦就會加強。”
“沒事!就讓馬如龍在官渡修牆,修堡壘吧,等我軍後面的炮營過來了,直接轟開就是了。”李雄熊很臭屁的說道,其實他也想快點進攻,奈何,馬如龍這小子不厚道。
一聽說自己來了,是一退再退,害得早前的計劃全廢了。
所以乾脆休整一下,從貴州趕到雲南來他的7團跟陶三春部都不容易呀!
最重要的是,楊東方沒有派多餘的兵馬給他,他想豪爽的猛打猛衝也不行。
所以兵力計算上要精打細算。
二天後炮營到來,聯軍前進,到了官渡,二話不說炮轟。
攻城炮相當給力,很快就打出一個豁口,轟得馬如龍的部下抱頭鼠竄,本就無心戰事的士兵紛紛後撤。
馬如龍無奈,只能帶着人回了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