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試探

姜青雲並沒有糾結太長時間。

她很快就想清楚了,她現在只是一個十歲的小女孩,無親無故,無財無勢,她已經爲這羣流民做不少事了,無須爲他們今後的生活負責。她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抱負。在這陌生的時空裡,她並不滿足於做一個平凡的小老百姓,每日爲三餐奔波,等過幾年大了,再找個老實本份的男人嫁了,帶孩子做家務,庸庸碌碌度過一生。她希望能讓自己過得更好一點,所以,該抱的大腿還是要抱的,該認的乾爹也還是要認。

再說了,如果她過得好的話,也許對流民們還能有點好處呢。

一夜無話。第二天清晨周康等人醒過來,梳洗完畢,來到大堂裡吃早飯時,掌櫃的就告訴他們,橋已經整修過了,可以過馬。

周康有些驚訝:“修過了?何時修的?昨晚麼?難道是掌櫃你……”

掌櫃的正疑心他就是新縣令,差一點就要腆着臉笑着上前巴結,忽然想起姜青雲的提醒,忙收起幾分討好,只用一種略爲殷勤的態度搓着雙手笑說:“不瞞老爺您,這橋本來就要修的,只是近來事忙,一時沒顧得上。昨晚聽您隨行的人一說,小的不知有多懊惱,想着橫豎都是要修的,不如就連夜修好了,也好方便您進城。您出手這麼大方,待我們又和氣,這點小事原是我們該做的……”

周康聽了倒有幾分感動,但還是覺得這掌櫃殷勤得有些過了:“雖說如此,但連夜修橋,似乎太麻煩你們了。我不過是個過路的客商,即便多賞了你幾文錢,也不至於……”頓了頓,忽然起了疑心:莫非是自己哪裡露了馬腳,叫這掌櫃的發現了身份?還是焦家兄弟或丘大說漏了嘴?

掌櫃的眼珠子一轉,便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髮,笑說:“小的說實話,您別生氣,其實這橋是我們自己修的,原不過是爲了進城方便,但後來走的人多了,也有抱怨說橋不夠穩當,我們就想着加固、加寬一下,但也有人勸我們,不如索性重新建一座大些的橋好了,這樣來往的板車、馬車也方便些。我們本來還在猶豫呢,建一座新橋固然好,但銀子不湊手,可若不建新的,將來從這裡走的客商多了,又十分不便。一時還不曾有定論呢,您就來了……”

周康聞言倒是釋然了,笑說:“原來如此,你們的猶豫也有些道理。依我說,自然新建一座大些的橋最好,不但要能過馬,還要禁得起多輛載滿貨物的車從上面走過纔好。”他走到店堂門口,眺望來時的林子:“從碼頭往淮城去,路上只有清河一個大縣,往來客商極多,而途中並沒有幾間象樣的客店、車馬店,腳程快的,興許還能趕在天黑前到達淮城外圍的鄉鎮,若是一般客商,也只能在途中尋地方投宿,清河縣城是個好選擇。可從碼頭走官道進縣城,要繞一個大圈子,不免走了冤枉路。若是能開一條新路,從這林子穿過去,讓客商們從西城門入城,就能少走幾里路。而在這條新路上,若有個不錯的客店,客商甚至不必進清河縣城,也不用受那城門關閉的時限,就更便宜了。只要讓人知道這條新路的好處,還怕沒人來光顧你們?”他回頭衝掌櫃的笑笑:“你們倒是打的好算盤。”

掌櫃的驚得眼睛都瞪圓了:“老爺您……您怎會知道的?!”

丘大在旁不屑地說:“這有什麼?我們老爺是何等樣人?只要一眼,就看出你們在想啥了,也只有鄉下土包子,纔會以爲沒人能瞧出你們的盤算。”他心中着實爲自家男主人驕傲,其實他自己也沒想到呢。

周康微笑着看了他一眼,又對掌櫃的說:“昨日我進林時,看見林中有多處砍伐樹木的痕跡,砍下來的樹幹都堆在道旁了,如今又聽說河上的吊橋是你們自己建的,就猜到了你們的用意。”

掌櫃的有些侷促:“您別見怪……西城門外本是雜木林子和荒地,從前是用來安置流民的,自打有流民上山落草,那裡大片的窩棚都空了。縣丞老爺說,若是留着,萬一有什麼人躲在那裡,日後會有麻煩,就命人將窩棚都拆了,還燒了林子。沒了林子後,我們才發現這條通往碼頭的捷徑,只要搭個橋就行……小的本來只打算開個茶水攤子的,但過路的人不多,我們幾家子又沒法住窩棚了,需要新的住處……”

周康聽出幾分異樣:“你是說……你們是……”

丘大臉色都變了,上前一步擋在周康面前:“你們是流民?!”

掌櫃的忙道:“我們都是安分的良民!跟那些落草的人不一樣!自打來了清河,一向是老老實實的,你們不信,只管去問縣裡的人!”

周康輕輕推開丘大:“不妨事,能花心思修橋、開客店的人,怎會目光短淺到只滿足於一樁買賣?更何況,你們店裡的人多是婦孺。”

“老爺您英明。”掌櫃的說,“我們幾個人,都有些手藝,廚子以前在北邊也是做的廚子,還有木匠、泥瓦匠,小的以前是飯館的小二,還有一位,他老子以前在北邊是里長!我們都是本本分分的老百姓,若不是遭了災,也不會流落到這裡來。既然到了這裡,僥倖活了命,自然是要老老實實做營生的。爲非作歹的事,我們可不敢沾!”

周康聽得很是欣慰:“善哉!若人人都能象你們這樣想,天下何愁不太平?自然也不會有流民落草爲寇之事了。”

掌櫃的嘆了口氣:“雖然小的覺得那些人不該,但說實話,那些時日實在難捱,肚子都吃不飽了,天天有人死,那些老人孩子,一路從北方逃荒而來,多大的艱險都熬過去了,到了這富庶之地,反而要餓死,不想死就得賣兒賣女,別提有多慘了!雖說有幾個人是禍頭子,真心要造反,但也有不少人是無奈。”感嘆完了,又笑說:“如今好了,朝廷開恩,只要他們願意做良民,也不再追究他們,這是他們的造化,往後還當安分守己,報效朝廷大恩纔是。”

這番話說得周康又高看他幾分:“掌櫃的是個明白人,心地也好。”

掌櫃的笑着擺手,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叫老爺見笑了。我能知道什麼?不過是聽人說得多了,才學了幾句罷了。”又問廚房:“都等這半日了,怎麼還不上早飯?!”急急進去催人了,不一會兒,便帶着兩個婦人捧了熱騰騰的湯麪上來,還有新蒸的白麪饅頭與小菜。也不知他們是怎麼做的,那饅頭竟比別處賣的更香甜些,幾樣小菜也十分合胃口。

周康吃着早飯,只覺得心裡十分受用,便小聲吩咐丘大:“難爲他們侍候得周到,一會兒給個上等封兒吧,房錢也多給些。”

丘大雖有些不以爲然,但還是應了。

焦三胡亂塞了兩個饅頭,就去吊橋那邊察看,回來稟道:“橋確實修整過了,牽馬過去是沒問題的。方纔我遠遠地看了,西城門已開。”

周康心情很好:“那就快吃了早飯,收拾行李預備動身吧。”

早飯吃完,丘大去尋掌櫃算房錢和飯錢,居然十分實惠,還不足六錢銀子。他就索性給足了一兩,另賞了個荷包,裡頭的銀錁子足有四兩重,看得掌櫃的目瞪口呆。丘大得意洋洋:“侍候得不錯,這是我們老爺賞你們的。”

周康等人自去收拾行李,掌櫃的便悄悄尋到姜青雲:“青姐兒,你教的法子果然有用,我們修了橋,侍候得周到,那位老爺一高興,付了我們五兩銀子!只這一單,就比得上從前搞什麼勞務出租一個月的生意了!”

姜青雲正打包自己的行李,聞言便笑說:“這是咱們的運氣,有了這個錢,咱們就加快些手腳,將林子裡那條路修出來,再建一座穩當些的橋。這樣以後就會有更多過路的客商到咱們這兒來投宿了!”

“沒錯!以前我心裡還有些擔憂,怕沒人會來,如今是再不怕了!”掌櫃的忽然想起一件事,“方纔我跟那位老爺說了咱們的來歷……”

“我聽見了。”姜青雲道,“這樣也好,他要真是新來的縣令,遲早會知道我們的事,先告訴他,還能得個老實的名聲,他也不會把我們跟落草的人混爲一談。”

“我也這麼想。”掌櫃的十分高興,“我還替那些被逼上山去的人說了好話呢。雖然冒了些風險,但那位老爺看起來沒生氣,以後大傢伙都能鬆口氣了。”

姜青雲心裡有些佩服,掌櫃的見過世面,人也機靈,有些事她想不到的,他都想到了,做得比她期望的更好。這樣一來,她也能放心回城去了。

周康等人上了馬,預備要離開了。掌櫃的便帶了姜青雲過來:“西城門外那塊地被燒過,有些亂,倒是有一條平順乾淨些的路,這孩子也要進城呢,就讓她給您帶路吧!”

姜青雲也揚起討喜的笑臉:“我自己有條驢,不會拖老爺的後腿的。”

周康瞧了瞧她身後牽的小驢,想了想,就揮揮手:“那就跟着來吧。”命丘大照應她。丘大很不以爲然,斜着眼睛睨了她半晌。

姜青雲忙忙向同福客棧衆人揮手道別,爬上小驢,走在當先,一路小心的引領周康等人走山路過了橋,又沿着一條小道往西城門進發。周康見那小道果然比周圍平順許多,心情不錯,就有一句沒一句地跟姜青雲攀談起來,起初只是聊些家常,沒多久,就藉口進城後要到衙門辦事,打聽起了縣衙中的情形。

姜青雲心中有數,也作天真爛漫狀,把自己知道的縣衙情形告訴他,從前任縣令的爲人、施政、入罪情況,到縣丞的性情才幹,還有縣衙中其他幾位有頭臉的人物,都一一作了介紹。她說得十分小心,除去前任縣令外,其他人的都是好話,偶爾夾雜着幾個本地百姓津津樂道的狗血八卦,讓人聽得津津有味,連丘大與焦家兄弟都被吸引住了。

前任縣令黃念祖,已經在本地刮地三尺,許多富裕人家都元氣大傷,油水不多了。

縣丞鍾淮,是個有才能有手段,品格也比較正直的人,最近成功招安了兩個山頭的流寇,只剩下最大的一個寨子,眼下正帶了人去勸降,並不在城裡。

前任主簿是黃縣令的人,也一併入罪了,目前主簿一職空缺中。

典吏葛一條,爲人滑不溜手,跟誰都能交上朋友,往來客商也有不少與他交好的,不過他是個妻管嚴,老婆是本縣有名的母老虎,常常打得他滿街跑。

還有照磨所、六房、衙役等人……

周康在短短半個時辰內就對未來的屬下們有了個基本的認識,對當中幾個人還有了些好感,又覺得日後行事有了底氣,心中一鬆,眼看着城門在即,對姜青雲也露出了親切的笑臉:“青姐兒,你進城後要往哪裡去?可要我們送你一程?”

姜青雲甜甜笑道:“多謝老爺,不用了,我家就離城門不遠。”

正說着,忽然聽得城門處有人喚她,青雲轉頭望去,居然是自己認的乾爹劉謝。

只見劉謝一臉焦急,又彷彿鬆了口氣般,直衝過來:“你這孩子,昨兒不回城,怎麼也不跟我說一聲?!可急死我了!”

青雲有些意外,也有些愧疚:“讓您擔心了,我昨兒幫王叔他們清理林子,一時忘了時辰,等發覺時城門已經關了。我就想索性在客棧歇一夜。”

劉謝嘆道:“這也沒什麼,你去探訪他們,是跟我說過的,只是天黑前就該回來了。我心裡清楚你定是留在了那裡,王掌櫃是好人,必會照應你周全,但高大娘卻爲你擔心了一晚上!這會子你回去,還不知大娘怎麼生氣呢,你可記得要好好給她賠個不是。”

劉謝住在縣衙的吏舍中,只有一間房,青雲不方便與他同住,就在縣衙后街一位高大娘處賃了間屋子。這高大娘的兒子原也是本地衙役,因公殉職了,衙門裡的人都對她很是敬重。她平日靠出租房子過活,青雲過去還能與她作伴,順便學些女紅廚藝。老人家是個急脾氣,昨晚上不見青雲回來,想必着急得很。青雲有些心虛,就答應了劉謝的要求。

周康見劉謝穿戴樸素,但渾身上下都帶着讀書人的氣質,就試探地問了句:“這位是……”

青雲忙向他介紹:“這是我乾爹,姓劉。”衝劉謝笑說,“乾爹,這位老爺是過路的客商,要到縣衙辦事呢。”

“哦?”劉謝打量周康幾眼,又瞧了瞧他身後的隨從,見他氣派不凡,不敢造次,“不知這位客人要到縣衙辦什麼事?在下在縣衙內任職,興許能幫上什麼忙。”

“你是清河縣衙的人?!”周康吃了一驚,心中驚疑不定。

若青姐兒的乾爹是縣衙中人,那她方纔說的話有幾分是真?

他又想到,從昨夜開始,青姐兒與客棧掌櫃等人就對自己十分殷勤,若自己只是個普通的客人,這殷勤似乎有些過了,莫非……是有人猜到了什麼,然後有目的地讓她對自己說了方纔那番話?

第18章 商議第26章 差事第54章 流言第31章 變故第59章 計劃第82章 密道第68章 身世第50章 雨歇第73章 親事第3章 心思第11章 赴宴第87章 冷箭第9章 訓子第54章 內訌第42章 惡化第23章 小九第73章 撞見第57章 探監第100章 說服第40章 事泄第79章 密報第42章 氣焰(下)第1章 升遷第24章 隨筆第108章 開堂第59章 轉移第98章 疑點第47章 宿怨第77章 跟蹤第101章 私心第21章 遭遇第81章 權衡第41章 苦肉計第28章 懸案第27章 誤會第18章 安置第15章 生疑第72章 碰壁第21章 遭遇第89章 對峙第51章 山賊第54章 送行第32章 審問第54章 送行第63章 質詢第5章 請帖第48章 隱患第46章 團圓第72章 碰壁第103章 蜚語第20章 秘聞第7章 尷尬第50章 雨歇第1章 升遷第53章 匹配第67章 名冊第89章 對峙第18章 商議第2章 殷勤第68章 身世第105章 脅迫第1章 升遷第16章 口風第11章 消息第98章 疑點第30章 威脅第7章 親戚第42章 惡化第47章 宿怨第52章 恐懼第25章 有孕第86章 見面第5章 乾爹第22章 鄙夷第109章 審理第84章 大皇子第69章 八卦第35章 功勞第31章 風起第97章 巧言第21章 猜想第74章 瞭然第87章 冷箭第45章 到家第51章 擄人第32章 陰差第45章 破綻第41章 偷窺第57章 露餡第45章 對策第81章 變故第9章 身世第13章 到達第46章 團圓第24章 隨筆第93章 攤牌第28章 懸案第59章 計劃第31章 變故第2章 商議
第18章 商議第26章 差事第54章 流言第31章 變故第59章 計劃第82章 密道第68章 身世第50章 雨歇第73章 親事第3章 心思第11章 赴宴第87章 冷箭第9章 訓子第54章 內訌第42章 惡化第23章 小九第73章 撞見第57章 探監第100章 說服第40章 事泄第79章 密報第42章 氣焰(下)第1章 升遷第24章 隨筆第108章 開堂第59章 轉移第98章 疑點第47章 宿怨第77章 跟蹤第101章 私心第21章 遭遇第81章 權衡第41章 苦肉計第28章 懸案第27章 誤會第18章 安置第15章 生疑第72章 碰壁第21章 遭遇第89章 對峙第51章 山賊第54章 送行第32章 審問第54章 送行第63章 質詢第5章 請帖第48章 隱患第46章 團圓第72章 碰壁第103章 蜚語第20章 秘聞第7章 尷尬第50章 雨歇第1章 升遷第53章 匹配第67章 名冊第89章 對峙第18章 商議第2章 殷勤第68章 身世第105章 脅迫第1章 升遷第16章 口風第11章 消息第98章 疑點第30章 威脅第7章 親戚第42章 惡化第47章 宿怨第52章 恐懼第25章 有孕第86章 見面第5章 乾爹第22章 鄙夷第109章 審理第84章 大皇子第69章 八卦第35章 功勞第31章 風起第97章 巧言第21章 猜想第74章 瞭然第87章 冷箭第45章 到家第51章 擄人第32章 陰差第45章 破綻第41章 偷窺第57章 露餡第45章 對策第81章 變故第9章 身世第13章 到達第46章 團圓第24章 隨筆第93章 攤牌第28章 懸案第59章 計劃第31章 變故第2章 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