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商議

劉謝隨周康一道走近後衙正堂坐下時,神魂還是飄着的。他覺得自己好象在做夢,本來以爲要一輩子當個不起眼的小吏員了,誰知在乾女兒的鼓勵下,得到縣太爺的賞識與提拔,他升到了主簿任上,早已心滿意足。畢竟與小吏相比,主簿也算是個“官”了。誰知如今才三年,他又升官了,還跳出了清河這個小地方。難道說,連朝廷裡的大人們也知道他了?也覺得他這幾年幹得不錯?一想到這個,他腦子裡就暈乎乎的。

周康含笑看着劉謝的模樣,搖搖頭,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卻因爲有些心不在焉,被燙得嗆了出來。

周楠本來還拉着青雲看劉謝笑話,見父親也鬧出了笑話,忙過來將茶碗接了過去:“父親怎的也不試一試茶水有多熱,就喝下去了?”

周康啞然,想了想,劉謝固然是驚喜得失了魂,他又何嘗不是高興得糊塗了?若是在從前,他也有信心在三年縣令任滿後得到升遷,但那年淮王別院藏寶案發,岳家連帶他妻室長子都被捲了進去,連他自己也坐了幾日大牢,因此他那一年雖然有出色的政績,卻休想有好評語了,年初三年期滿時,京中遲遲未有命令下來,他還以爲要在清河再做一任,不成想不但能升遷,還是到錦東這麼要緊的地方,怎能不叫他驚喜?

難道說皇上已經明白他當初的冤情了?已經原諒他了麼?若是這樣,即便暫時無法回到原本的官位上,他也甘心在地方上再沉澱幾年,竭盡全力,爲皇上治理地方。

又或許是有人在朝中幫了他一把?知道他這幾年在實事上做得不錯,因此給他一個更大的空間?

周康猶自在那裡沉思着,青雲已經伸手去拽劉謝的袖子:“乾爹,醒過神來了嗎?”捂嘴偷笑了下,“乾爹。魂歸來兮——”

劉謝清醒過來了,聽到她這句話,忙道:“你這丫頭胡說什麼呢?!”

青雲笑着起身向他行禮:“恭喜乾爹,賀喜乾爹,今日干爹高升,您又還年輕。未來定會有錦繡前程的!”

劉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摸了摸頭:“能升到府經歷,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哪裡還敢奢望其他?”

周康卻反駁了他:“懷德兄也太妄自菲薄了。我覺得你既能實心任事,又有真材實幹。若不是功名上只是個舉人,多少官員都比不過你。朝廷也是看中你這一點,知道你的本事。纔會提拔你。日後做得好了,自然會再升你的官。你怎能說這樣就心滿意足了呢?”

劉謝臉都紅了,低着頭,笑得更不好意思了。

青雲問周楠:“這個府經歷,是幾品呀?”

“正八品呢!”周楠笑道,“主簿是正九品,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升遷,而且一升就升兩級了。越過了從八品去!”

青雲心裡雖覺得八品太低,但想到劉謝也低,也就不說什麼了。反而道:“不管是幾品,最好的是仍舊與周大人在一處當官,日後在新的地方。也能彼此照應。這幾年乾爹與周大人一直合作愉快,說不定以後也能再續輝煌,何愁沒有政績升遷呢?”

劉謝也道:“升不升的且不說,能與周大人同在一處,我心裡也踏實多了。若非如此,我一想到將來要共事的上司同僚全都是陌生人,也不知脾氣性情如何,那地方又是什麼樣的,心裡就覺得慌。”

周康笑道:“這回倒是不必慌。那新錦東府,原是前幾年才新設的一個府,地方極大,有山有水有草原,人口卻不多,位處東北邊境,靠近東秦人聚居之所。有人報上朝廷,說那裡地廣人稀,土地又肥沃,若是開墾出來,能給朝廷增添一個大糧倉!於是皇上便派了能幹的心腹官員前去坐鎮。當時只是想着要開荒,便暫時將這錦東掛在錦城府下,如今局面已經打開了,錦東地方太大,錦城府哪裡管得過來?便另成一府,命那名官員爲知府。這人我正好是認識的,他姓龔,名樂林,乃是皇上極爲信重的一名官員,性情豁達方正,也是實心任事之輩。懷德兄若在他手下辦事,即便沒有我,也定能得到他的賞識。”

劉謝聽得歡喜,臉色微微羞紅了,又問他:“建明兄與這位龔大人相熟?”

“從前不過是點頭之交,說不上相熟。”周康道,“過去在朝中時,曾打過幾次交道。不過他六年前就去了錦東,我聽說他乾得很不錯,常有喜訊傳回來,讓皇上龍顏大悅,而且他這人容不得尸位素餐之人,也看不慣爭權奪利的事,皇上對他信重,不管旁人如何進讒言,也都護着他。因此我覺得,在他手下當幾年官,想來不會難過。”他又看向青雲:“說來這人與青姐兒還是親戚呢,只是你大概沒見過。他姑姑便是姜家二房的三太太。”

青雲哪裡認得什麼三太太四太太?統共也就知道一個七老爺,以及自家父親姜鋒的排序罷了,連姜鋒那個繼母所出的兄弟是行幾都不記得。但想到可能會到劉謝有些用處,她還是認真地問一問:“這位三太太是什麼樣的人呢?跟姜家四房相熟嗎?”

周康遲疑了一下:“這點我就不知道了,不過姜三太太……恐怕跟姜家的人都不大和睦。”

周楠好象想起了什麼:“我記得……姜家三太太是節婦吧?姜家三爺死得極早,連個兒女都沒留下。而且因爲他在二房兄弟裡頭排行第二,是次子,上頭有位高權重的哥哥,底下有聰慧受寵的幺弟,他在家裡不怎麼起眼,死後姜三太太也過得不大好。本來他與皇后娘娘還有楚王妃是親兄妹,二位貴人理當照應一下他的遺孀的,可姜三太太又跟楚王妃性情不合,於是日子就更難過了,聽說剛開始守寡那幾年,連日常吃用都要靠孃家人幫襯……”

周康點點頭:“這倒是真的,兩家家世本來相差無幾,不料龔家那些年有些沉寂,反而姜家先後出了皇后與王妃。一下就把龔家壓下去了。龔家忍着這口氣,直到後來給姜三太太請封了節婦,龔樂林又得了官,姜家才收斂了些。因此龔樂林與姜家二房可說是極爲不和,也曾多次駁了楚王府的臉面,難得皇上對他依然信重。不過姜三太太在姜家時。多得長房照應,因此他與姜家長房倒還算交好,與姜七爺還是棋友。”

青雲不知道姜家還有這種內情,有些吃驚:“真的嗎?我還以爲皇后與楚王妃出身的那一支定然十分風光,卻不知道還有人會受這種罪!他們家也真是的。就算姜三太太守寡得早,沒有兒女,又跟楚王妃合不來。好歹也是他家兒子的未亡人,怎麼能這樣折騰人呢?”

周楠冷笑:“楚王妃行事向來如此,若是討得她喜歡,男子高官厚祿不在話下,女子就算是小門小戶出身,又或是庶妾養的賤種,都能嫁進高門大戶做貴婦人;可若是不討她喜歡,哪怕是公主王妃。也別想好過!從前我還當她是個慈愛的長輩,當她那個女兒輕雲郡主是至交好友,哪裡想到他家翻臉就不認人!自那以後。我才知道她們母女倆的真面目!”說到這裡,她看向青雲的目光又有些愧疚:“我平日不願叫你名字,就是因爲你跟楚王郡主的閨名相似。我一念你的名字,就總是想起她,心裡難免噁心,你別惱我。”

青雲心想她陪着周康回京受審時,不知經歷了什麼,怎會跟她生氣?便笑着搖了搖頭,又扯開了話題:“既然這位龔大人與七伯交好,那我寫封信給七伯,請他給乾爹寫封介紹信,等乾爹到了錦東以後,也能有人照應。”

劉謝忙道:“何必勞煩姜七爺?我不過是個小小的府經歷罷了,知府大人但有吩咐,我照做便是,也不必他照應。況且又有周大人與我同去,遇事也有人可幫忙。”

青雲無奈地道:“多認得一個人總是好的,周大人去了錦東也只是做通判,他還需要上司照應呢,您怎麼就不用了?我又不是要您去拍人家馬屁,只是預防萬一罷了。”

劉謝不好意思地低頭笑了笑,青雲嘆道:“乾爹,你這個樣子,將來怎麼在官場上混呢?有周大人在時還好,可你又不能永遠都跟周大人在一處當官。”

周楠吃了一驚:“怎麼?你難道不打算跟着去?”

青雲怔了一怔,也吃驚了:“我可以跟去嗎?”她又不是劉謝的親生女兒!

周楠卻理直氣壯地道:“你自然要跟去啦,你可是早就算在劉叔的家眷裡頭的,不跟着去,難道要一個人留在這裡?要知道,父親與劉叔走了,指不定還要帶上鍾師爺,你在清河難道就指望那些流民照應了?”

青雲聽得有些不高興:“你說得我好象很沒用似的,沒人照應我還活不成了嗎……”

周康也說:“此事確實麻煩。鍾師爺方纔已跟我說過了,先前聽聞淮王病重,向皇上懺悔當年犯下大錯,皇上感嘆萬分,不但派了太醫來爲淮王診治,還遣了許多宮人前去侍候淮王。若淮王真有個萬一,淮王妃與世子很有可能會獲釋。王府的產業多數都充公了,倒是這淮王別院還在,若是王妃與世子回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鍾師爺擔心他們會尋他晦氣,正想跟我一塊兒走呢。連他都不在這裡了,只一位羅縣丞,未必能把你照顧好。”

青雲聽得心下有些惶惶的。她這幾年能過得舒心,跟抱了條好大腿脫不開關係,要是這條大腿飛走了,她心裡真有些沒底。現在這個時代,可不是講究法制的社會。

劉謝忙道:“我自然是盼着青丫頭能與我同去的,她做了我幾年的閨女,一朝分離,可就心疼死我了!就怕她是姜家千金,姜家人遲早要來接,我怎麼好把她帶到那麼遠的地方去?”

周楠不以爲然:“姜家要來接,早就派人來了,怎會一去兩年都沒有消息?除了那位林公子還能探望過兩回以外,姜家是一個人也沒來過!他們顯然沒打算認青姐兒,青姐兒還理他們做什麼?”

青雲不由得苦笑。姜家這兩年確實沒派人來接她,但倒不是有心不認她。林德頭一回來探望她時,就已經解釋過了。

姜家這兩年正處於內亂不休的時期。那年淮王同黨名單泄露,姜家的人當然不在上面,可姜家長房的姻親卻被捲了進去,姜大老爺爲此受到二房爲首的一衆族人逼宮,族長之位險些不保。楚王妃有心爲親兄長爭奪這個位子,便幫着二房爭權,還好皇后是個明理的,不贊成這麼做,那姜大老爺才勉強在大多數族人的擁戴下支撐到今日。但楚王妃沒有明着與皇后作對,私底下卻縱容姜家二房小動作不斷,姜家族中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鬧,爭吵不休。姜七爺作爲親近長房一方的族人,也被捲了進去。

姜七爺本來早已將她的事稟告給姜大老爺,可一來他們不想跟四房母子打交道,二來也是找不到熟悉姜鈞之女的人做辨認的工作,加上族內事多,就只好把青雲擺在一邊了。這兩年除了每年派人送一次米糧布匹過來供青雲日常使用外,便只有林德曾經奉他們的命令來看了她兩回。而且因爲擔心會走漏風聲,他們連侍候的下人也不敢派來。不過林德上回臨走前提過,最遲今年春天,姜家會派教養嬤嬤過來指導青雲禮儀規矩。即使一時半會兒她無法回到姜家認祖歸宗,作爲姜家女兒該學的規矩還是要學的。

青雲真心覺得這種事沒意思,但隔了那麼遠,她又拒絕不了,林德只當她是發小孩子脾氣,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不過眼下春天都快過去了,姜家還未來人,青雲便只當是出了變故。

只是……劉謝即將調任遠房,她真的要獨自留下來嗎?沒有劉謝與周康,姜家又遲遲未派人來,她聽說已經有閒言碎語了,再這樣下去還不知會怎樣呢,她是不是該重新考慮一下這件事?

第5章 糊塗第36章 躲避第29章 送人第71章 說親第81章 變故第100章 說服第57章 牛痘第44章 野心第13章 虧空第35章 功勞第103章 蜚語第19章 買地第55章 打點第22章 融君第83章 繞道第39章 逛街第32章 圍觀第33章 詭死第17章 調查第68章 賞賜第27章 誤會第66章 路遇第51章 擄人第42章 惡化第50章 圖紙第110章 明證第56章 絡繹第99章 御前第78章 整頓第31章 風起第36章 算計第80章 發覺第35章 功勞第28章 攤牌第70章 邀請第25章 爭吵第6章 羅漢第83章 繞道第87章 煩惱第55章 揭破第28章 懸案第30章 威脅第15章 生疑第56章 請醫難第107章 殷勤第26章 三方第69章 回家第93章 攤牌第61章 戒備第27章 誤會第41章 苦肉計第13章 圈套第26章 差事第106章 救人第3章 來歷第24章 隨筆第84章 大皇子第64章 許諾第82章 密道第18章 安置第60章 心冷第46章 渾人第94章 選擇第100章 說服第78章 整頓第38章 秋日第60章 混亂第18章 舊居第16章 迷霧第68章 身世第48章 打臉第103章 蜚語第52章 恐懼第4章 心聲第70章 暗涌第89章 對峙第61章 進宮第50章 雨歇第20章 趙三第34章 淮紙第32章 陰差第37章 逼問第101章 私心第49章 滯留第28章 懸案第50章 雨歇第90章 回莊第90章 回莊第68章 勸服第46章 預備第86章 觀戰第5章 乾爹第88章 遇險第63章 決斷第50章 圖紙第47章 尷尬第59章 轉移第1章 升遷第3章 心思
第5章 糊塗第36章 躲避第29章 送人第71章 說親第81章 變故第100章 說服第57章 牛痘第44章 野心第13章 虧空第35章 功勞第103章 蜚語第19章 買地第55章 打點第22章 融君第83章 繞道第39章 逛街第32章 圍觀第33章 詭死第17章 調查第68章 賞賜第27章 誤會第66章 路遇第51章 擄人第42章 惡化第50章 圖紙第110章 明證第56章 絡繹第99章 御前第78章 整頓第31章 風起第36章 算計第80章 發覺第35章 功勞第28章 攤牌第70章 邀請第25章 爭吵第6章 羅漢第83章 繞道第87章 煩惱第55章 揭破第28章 懸案第30章 威脅第15章 生疑第56章 請醫難第107章 殷勤第26章 三方第69章 回家第93章 攤牌第61章 戒備第27章 誤會第41章 苦肉計第13章 圈套第26章 差事第106章 救人第3章 來歷第24章 隨筆第84章 大皇子第64章 許諾第82章 密道第18章 安置第60章 心冷第46章 渾人第94章 選擇第100章 說服第78章 整頓第38章 秋日第60章 混亂第18章 舊居第16章 迷霧第68章 身世第48章 打臉第103章 蜚語第52章 恐懼第4章 心聲第70章 暗涌第89章 對峙第61章 進宮第50章 雨歇第20章 趙三第34章 淮紙第32章 陰差第37章 逼問第101章 私心第49章 滯留第28章 懸案第50章 雨歇第90章 回莊第90章 回莊第68章 勸服第46章 預備第86章 觀戰第5章 乾爹第88章 遇險第63章 決斷第50章 圖紙第47章 尷尬第59章 轉移第1章 升遷第3章 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