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心疾

第211章 心疾

淮陽。

古之大城。

上古時,爲宛丘,乃太皞伏羲氏的都城,被稱作太皞之虛。後來炎帝神農氏以其爲都,名爲陳。

到了周武王滅商,先封虞舜後裔於陳之株野,後遷都於宛丘,是爲周之陳國。

陳國前後延續近六百年,於春秋時亡於楚國之手,其國淪爲楚地。後來楚王被秦所逐,遷都於此,此地便成爲楚國都城,號稱陳郢,直至去歲被秦國奪取。

這樣歷史悠久,從上古傳說時期就存在的古老城邑,可謂佔地廣大,足有萬戶,人口在五萬以上,乃是淮水流域數一數二的大城。

所以當秦軍過大梁,經陳留,從魏地南下,一路到達陳地,見到淮陽這座古之雄城時,趙佗還是略微驚訝的。

特別是看到城外那條自北向南流淌的鴻溝之水,趙佗就不由感嘆,曾經的諸侯縱長,問鼎於中原的南方大國終歸是日漸衰落,竟然連淮陽這種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的大城都給丟了。

淮陽落入秦國之手,秦軍一來可依靠鴻溝轉運糧秣,二來則可順流而下,攻拔項城,若是拿下項城,便可順着潁水一路南行,直取巨陽,進而威脅楚都壽春。

此刻的淮陽城外,軍帳滿地,一處處營寨拔地而起,連綿不絕。一杆杆黑旗高高豎立,迎風飄揚,舉目所望,一片肅穆壓抑之景。

“趙佗,你且隨我來看。這就是大王給予我的二十萬大軍啊!”

“如此大軍,比之昔日武安君攻拔鄢郢時的數萬之師還要多上數倍,如今的楚國,卻遠不如昔日之強大。此強彼弱之下,這一次滅楚之戰,我李信志在必得!”

李信站在一處高地上,伸手指向城外一望無際的營帳,神色昂揚,頗有一種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風采!

這就是他李信的二十萬大軍!

趙佗滿臉無奈,此刻蒙武正帶着辛梧、楊原等裨將軍組織各部紮營分壘之事。所以隨侍在李信身邊的,只有他這個還沒有接收舊部的空閒軍候。

或許正因爲只有趙佗這個“臂膀”跟在身側,所以李信纔會站在此地,肆無忌憚的抒發心中那股豪情壯志。

“將軍說的是。”

趙佗嘴裡應和着,他雖然有心勸諫,但也沒傻到在對方正豪情萬丈的時候說不好聽的話,起碼也得等自己先將舊部掌握在手中,一切安定下來後再建言比較好。

只是看着那山丘之下,連綿不絕的秦軍營帳,趙佗心裡越發擔憂起來。

二十萬大軍!

聽上去真是好大的數字。

然而據趙佗所知,這二十萬大軍實則是指李信可用的全部人手,並非都是能上戰場的戰卒。

其中李信從關中帶出來的精銳士卒有五萬。

王賁之前攻伐楚國的戰卒有五萬人,不過其中有一萬人需要分駐睢陽、安陵等城邑,李信能帶上戰場的只有四萬人。

這加起來就是九萬戰兵,除此外,還有趙佗、桓昭等被李信徵調過來的舊部,大概能有一兩萬人的雜牌部隊。

二十萬大軍裡,真正的戰鬥部隊只有十萬左右!

剩下的十萬人都是負責運輸糧秣的民夫、刑徒。

一部分是之前挖河渠和修建敖倉留下的人,還有一部分是新近徵發。總之這一部分人主要負責後勤工作,上了戰場也沒有什麼戰鬥力。

想要以十萬戰卒,滅掉偌大的楚國,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當初王翦纔會提出六十萬人方能伐楚。

就在李信自傲,趙佗擔憂之時,有李信短兵前來稟報,說是營寨已經紮好,需要主將前去主持事務。

“知道了,走吧,吾等去見見那位滅了魏國的王將軍。”

李信淡淡說道,帶着趙佗轉身離去。

他的事情還有很多,第一個就是要與率軍鎮守此地的王賁進行交接。

大營之中。

王賁看了眼手中的虎符,眼中閃過一抹惆悵,緊接着又被釋然之色取代。

這東西雖是權力,但也是責任啊。

“李將軍,此便是大王親賜虎符,今日交由李將軍。望李將軍此番伐楚,一戰功成,翦滅荊楚社稷,立下驚世功勳。”

“承王將軍吉言,李信此番一定盡心竭力,爲大王掃滅荊虜!”

李信嘴裡說着客套話,當着蒙武等將的面,從王賁手中接過那枚代表着此地兵權的虎符。

從今日開始,二十萬大軍盡在我手矣!

李信眼中閃爍着激動的神采,他不過三十餘歲,便掌握瞭如此數量的軍隊,而且還被賦予了翦滅萬乘之國的使命,怎能讓人不激動。

哪怕是王翦年輕時也沒有這般待遇吧,他李信果真是天之驕子!

看着那年輕主將臉上隱含的自得之色,王賁心中升起一抹擔憂。

將驕,則易敗。

但王賁沒有多說什麼。

他將一些軍中事務簡短交代後,便對着李信、蒙武等將軍拱手告辭,轉身欲要離去。

這時王賁看到帳尾的趙佗。

那少年也正看着他。

“十六歲的右庶長,哪怕是離兒也不如他遠矣。”

王賁心中讚了一聲,他注意到趙佗臉上並沒有將上戰場的興奮神色,反而在平靜的面容下隱隱帶有憂慮。

莫非此子對這一次的伐楚之戰也不看好?

“算了,不是我的事,不要亂說話。”

王賁心中暗道,他和其父王翦一樣,不是多嘴之人。如今虎符既然交給了李信,那此地的二十萬秦軍就和他王賁沒有關係,還是回咸陽安享富貴的好,如此方是長久之道。

見王賁對自己頷首,趙佗忙神色恭敬,目送其走出軍帳。

王賁離去,就代表淮陽城外這二十萬人,只聽李信一人的號令了。

“傳本將軍令,屯駐此地的所有兵卒進行整頓,五日之內要做到各部編制齊全,令行禁止!”

“派遣斥候南下,探查楚地各城邑情報!”

……

李信握着虎符,下達一條條軍令。

“遵李將軍令。”

衆將一齊應諾。

五日時間,是長途而來的關中士卒休憩的時間,也是李信整編王賁留下兵卒的時間,更是秦軍探查楚國情報的時間。

待到秦軍兵馬齊整,士卒休憩完畢,楚地情報傳來時,李信便會揮師南下,一舉破滅南方的萬乘之國。

趙佗接到軍令,向着城東一處營寨走去。

那裡,有五千來自魏地的士卒正等着他。

“是軍候!是咱們的趙軍候來了!”

剛走到轅門處,那守門的士卒便看到趙佗的身影,不由大叫出聲,神色激動,引起後方營寨裡一片哄聲。

趙佗嘴角浮現一抹笑,神色欣慰。

離開了這麼久,這些士卒在看到他的第一眼還這麼激動,以及轅門後響起的一片片叫聲,足以說明他趙佗深受這些兵卒的愛戴,是真正的深入軍心。

不枉他在魏地之戰,花費了那麼多精力來訓練收服,有了這支部隊,在接下來的伐楚之戰中,想來存活的機率能大上不少。

趙佗走到門口,守門的士卒連忙恭敬問候。

趙佗先微微一笑,緊着神色一冷,肅然道:“守衛轅門,引衆譁亂,這是誰人部下?”

這話把剛跑過來的涉間、黑臀、白榮等將領嚇了一跳。

黑臀忙道:“是我的部下!”

趙佗冷冷道:“守門之人盡數笞之,二五百主以下各直屬軍吏以及喧譁者當衆誶(suì)之,二五百主罰謄抄軍律十遍。”

聽到這話,衆人皆是神色大變,特別是趙佗口中那些受責的人,更是一個個面露苦相。

笞,屬於肉刑的一種,用竹條狠狠抽擊。

一頓打下來,那幾個守門的怕是晚上連覺都睡不着。

誶,當衆挨一頓臭罵。

對於受罰的五百主和百將、屯長來說,這可是超級丟面子的事情,如果臉皮薄一些,起碼很長一段時間都擡不起頭。

至於謄抄軍律,對沒文化的黑臀來說,這更是難上加難的懲罰。堂堂黑臀二五百主,字都不認識幾個,哪能抄的下軍律啊。

他寧願把這懲罰換成被鞭子抽。

但軍令如山,趙佗開口,衆人只能苦着臉拱手應諾。

黑臀更是一臉可憐兮兮,一想到待會兒要在竹簡上抄那不認識的律文,簡直能要他的老命。

趙佗見喧譁的軍營因他一道責令,立刻變得肅然沉默,連最跳的黑臀都不敢做聲,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這就是將威!

當然,馭兵之道也是要講方法的,單純的威並不可行,需要一張一弛,鬆弛有度。

趙佗見涉間、西乞孤等人滿臉肅然,其餘人等也是瑟瑟相望,這纔開口笑道:“好了,剛纔是按軍法辦事。但二三子愛我之心,我心中知矣。今日說完正事之後,當與你們共敘往事。”

聽到這話,衆人也就知道趙軍候還是原來的趙軍候,個個喜笑顏開,涉間、西乞孤、趙廣等人忙相請趙佗往營中走。

黑臀也將剛剛的責罰拋在腦後,笑道:“軍候往這裡來,吾等可真是想死你了。”

接下來,趙佗將這幾日的訓練和整頓任務傳達給幾位二五百主後,便巡走於各處軍營之中,對一些士卒進行慰問,讓軍中所有士卒全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

他們的趙軍候,回來了!

整套流程下來,趙佗在離去兩三個月後,又將這支五千人的軍隊牢牢的抓在了手中,每一個將吏,每一百的士卒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數。

處理完這些事後,他這才與涉間、黑臀、西乞孤等親信開始共敘舊誼。

“桓昭也來了?”

趙佗從涉間等人口中知道了這個消息。

原來李信除了受趙佗請求,通過王賁將趙佗麾下五千人調來此處外。還念及舊情,將桓昭麾下人馬也調了過來,原本的駐地由其他地方的士卒進行調防。

畢竟李信伐燕時,桓昭就是他麾下校尉,如今伐楚自然也是個得力助手,新人總是不如舊人好嘛。

想到桓昭此人,趙佗眼睛微眯。

他不是個喜歡在背後詆譭的人,並沒有將桓昭在魏地對付他的那些事告訴李信。沒想到桓昭也被調來此地,以李信的性子,說不定會將其任命爲校尉,甚至統領自己這一曲。

想到此處,趙佗竟生出一身冷汗。

“這是個隱患。”

趙佗心中低語,站起身來,準備去求見李信,想辦法避開此事。

就在這時,有守衛轅門的士卒前來稟報,說是隔壁軍營的二五百主求見趙軍候。

“楊熊?”

趙佗愣了下,轉而想到楊熊正是桓昭麾下的二五百主,此番也跟着對方被調到此處。

這可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正好藉此探一下桓昭虛實。

“好,許久未見楊兄,正好一敘舊誼。”

趙佗笑着起身,帶着黑臀等人向營外走去。

軍營重地,各部皆有分治。

他不好邀楊熊進來,那樣對楊熊不好,故而只能在外相見。

趙佗走出軍營,見到楊熊,此人正頂着高高的鶡冠,無聊的向四周張望,見到趙佗出來,大笑道:“趙佗啊趙佗,沒想到咱們會在這裡相見吧。哈哈哈,我一聽說這邊軍營有喧譁聲,就想着肯定是伱回來了!”

趙佗亦笑着迎了上去,楊熊本事不大,但爲人頗爲耿直,是一個很不錯的朋友。

兩人續了一會兒舊誼,趙佗便道:“你私自來此見我,就不怕那桓軍侯生氣嗎?”

楊熊這段時間通過趙賁的提點,也知道桓昭對趙佗的惡意,此刻聽到這話,笑着拍了拍胸膛,道:“我還真不怕他。我堂兄如今可是裨將軍,我就不信他桓昭敢對我如何。”

趙佗一愣,緊接着反應過來。原來那裨將軍楊原是楊熊堂兄啊,怪不得他之前會推舉我爲校尉,秦軍之中果真是關係遍地。

楊熊嘿嘿笑道:“我此番過來,除了想你之外,還聽說那李戶將也請命來了,和你一樣同爲一曲軍候呢。嘿嘿,你回咸陽之後,是不是因爲公主的事情,和他幹起來了?”

趙佗哭笑不得,沒想到這楊熊竟也是個八卦心腸,戰場之上竟然還想打探自己和李由的事情。

聽到兩人交談,跟在後面的黑臀、西乞孤等人也默不作聲的豎起耳朵,準備偷聽。

就在這時,另一處軍營中的桓昭,也收到了楊熊私自前往隔壁軍營拜訪的消息。

“好你個楊熊,沒有稟告便敢擅自拜訪其他軍候。還有那趙佗,也沒把我放在眼中。兩個豎子竟然如此輕視於我!可惡!”

桓昭氣洶洶的站起來,大步往外走去。

此番李信伐楚,之所以會將桓昭一起調來,其實是他暗中向李信寫過信牘。

信中先是追憶了當初伐燕時,在李將軍手下的激情歲月,然後拍了一頓李信的馬屁,接着大表忠心,說一些要盡心竭力助李將軍滅楚之類的話。

如此操作,桓昭便如願以償的加入了伐楚之戰,而不是空守陳留,眼看着那些小年輕在前方立功。

而且李信將桓昭徵調過來,也讓桓昭確定,趙佗應該沒有影響到李信對他的看法。這樣一來,他桓昭就還有壓制趙佗的機會。

我桓昭,右庶長!

你趙佗,就算攻取魏國東境往上升了一爵,也不過區區左庶長罷了。

論爵位,我還是比你高。

論及跟隨李信的時日,我也不比你趙佗短,拍馬屁的本領更不會比你差。此番伐楚之戰,我桓昭只要努力,依舊能壓你趙佗一頭!

桓昭一邊走一邊想,腦海中更有着一個渴望的念頭。

此番他手下一曲人馬和趙佗舊部的一曲人馬都被徵調過來,剛好湊成一部萬人,而他們頭上的校尉卻還沒有任命。

如此一來,他桓昭就有機會!

昔日伐燕之時,桓昭就是校尉,如今爵位更升至右庶長,手下這些兵卒更是自己帶出來,包括趙佗也曾是自己的老部下。所以桓昭感覺這一部校尉之職正是爲他量身而做,只要他再親自去面見李信,吹捧一番,想來李信將他任命爲校尉的可能性就會很大。

那樣一來,趙佗豈不是又要落在他手上了!

想到此處,桓昭嘴角微微上翹,有李信在此,他當然不敢將趙佗怎麼樣,但將那豎子呼來喚去,暗中給穿小鞋的感覺肯定很爽。

一邊想走,桓昭已帶着隨身短兵走出自家轅門,到了隔壁軍營處。

隔了老遠,桓昭就看到了那頭戴鶡冠的少年。

他心中一股火氣頓時冒了起來,特別是想到在陳留城頭,這小子竟然無視自己的邀請,派一個低賤的黑臀來回復自己,還將自己氣吐血的事情。

桓昭感覺心口處,開始隱隱有拉扯感。

都是這豎子!

這時趙佗、楊熊等人也看到桓昭來了,雙方停止交談,向桓昭走來。

“末將見過軍候。”

楊熊立刻拱手行禮。

桓昭皮笑肉不笑。

“楊二五百主,本軍候到處找你,卻沒有找到人。不知你竟然到了此處,倒是和人聊得歡快啊。”

聽到這話,楊熊嘿嘿一笑,說道:“剛纔想着派人稟報軍候,結果出來的時候又給忘了,還請軍候恕罪。”

聽到這話,桓昭越發惱怒起來。

好沒誠意的道歉。

竟然連楊熊這種憨人都敢頂撞自己,肯定是受了趙佗的影響。

臭豎子,竟然將楊熊都給帶壞了。

桓昭有心懲罰楊熊,藉此向趙佗發難,但想了想又把這想法熄了。

自從大將桓齮攻趙,被李牧擊殺後。桓氏一族在秦國的地位就驟降不少,沒有了桓齮這個頂樑柱,桓氏已遠不如擁有老將楊端和坐鎮的楊氏。

更別說此番伐楚,楊熊的堂兄可是一位裨將軍。他桓昭,還真不敢把楊熊怎麼樣。

想到這裡,桓昭也只能將此事輕輕放下。

他轉而看向趙佗,冷笑道:“沒想到昔日我麾下一個小小的公士,今日也能成爲一曲軍候,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啊。”

趙佗面色如常,淡淡道:“這還多虧了桓兄的提拔,若無桓兄相助,趙佗也不會有今日成就。”

桓昭愣住了,冷笑凝固在臉上。

桓兄?

這趙佗竟敢叫我桓兄!

桓昭此刻的心情,就如之前被叫做“李兄”的李由。

他感受到了一種侮辱。

一個昔日張口“上吏”,閉口“將軍”的下屬。

一個比自己小了一二十歲的少年,竟然敢開口與自己稱兄道弟,要和自己平輩論交。

反了他的!

真是豈有此理!

還有沒有一點上下尊卑!

不同於知道趙佗爵位的李由,雖然不滿,但也只能在心中暗恨。

在此刻的桓昭眼中,趙佗哪怕升了一級,也不過是個區區左庶長,哪有資格和身爲右庶長的自己論交。

豎子得意忘形了!

這是個發難的機會!

桓昭勃然大怒,指着趙佗道:“趙佗,你竟如此無禮,區區一個左庶長,竟然敢稱我爲兄,此乃不尊高爵之罪,我定要向軍法告你!”

此話一出,一旁的楊熊臉色變了。

秦國以軍功爵興國,故此重視爵位等階。

在不同爵位之間,除了享受的待遇不同外,還有嚴格的等級差距,低爵者是不能冒犯高爵者的。

除了像屠睢那樣對此毫不介意的人外,只要有高爵者狀告低爵者對其不尊,軍法官就會依照秦律對其處罰。

哪怕是趙佗這樣的左庶長也不能倖免!

只要桓昭將此事告上去,趙佗必受懲罰。

然而面對桓昭的威脅,趙佗面色平靜,笑道:“桓兄莫要如此激動,你看你,臉都紅了。”

桓昭愣住了。

竟然還敢稱我爲桓兄。

沒聽到自己要告他嗎?

哪怕是有李信相護,趙佗至少也要挨一個“誶”刑,被當衆訓斥,狠狠落一落面子。

這趙佗是不是傻了?

就在這時,站在後面的黑臀忍不住了,剛纔在營中敘舊時,他們已經知道趙佗升爵的事情,便嚷道:“桓軍侯你恐怕還不知道,我家軍候在咸陽之時,已經被大王賜爵爲右庶長了,與你同爵呢!稱你爲兄也是尊敬,哪有什麼不尊高爵之罪!嘿嘿嘿……”

聽到這話,桓昭怔住了。

庶長以上的高爵,單從服飾上差別已經不大,主要用來區分的還是上朝時所持的玉圭大小和材料,所以只要趙佗不說,他還真看不出來趙佗是左庶長還是右庶長。

楊熊也是一愣,緊接着驚駭道:“我的天呀。趙佗,你爵位怎麼升的這麼快,你回咸陽不該是左庶長嗎?怎麼連升兩級,變成右庶長了?”

趙佗微笑道:“春耕之時,我曾向大王進獻漚肥之法,以增田產。待到秋收,果真關中大豐收,農田產量大增,大王高興之下,便賜我一爵,如今確實是右庶長爵位。”

“右庶長……”

桓昭瞠目結舌,他看着趙佗,整個人都開始暈起來。

什麼漚肥之法,他不清楚。

但他桓昭能升到右庶長,對這裡面升爵的難度可清楚的很。

他從燕地攻打武陽、薊城,再到攻打居庸塞,一直到魏地時攻取陳留,數場戰鬥都沒有升爵,最後還是靠了滎陽城下那場大勝,他才累功升爵到右庶長。

從左庶長升爵到右庶長,何其難也。

他桓昭右庶長爵位頒賜下來的那一天,可是差點哭了。

而趙佗這豎子,此番回咸陽到現在不過兩三月吧,竟然直接從五大夫升級成了右庶長!

什麼漚肥之法,難道還能比得上他桓昭近一年的戰場廝殺嗎?

桓昭一想到自己心心念念,花費了無數精力和辛苦的爵位,竟然被一個十六歲的豎子短短兩三月間就拿到了,頓時氣到雙眼發紅,五官扭曲。

不公平!

憑什麼!

你這豎子憑什麼也是右庶長!

桓昭越想越氣,心口處傳來的疼痛越發劇烈,他心中的怒火也越發熾烈起來。

“桓兄,你的臉色怎麼越來越紅?”

趙佗眨了眨眼,其他人也都望過來,個個神色驚訝。

因爲桓昭此刻整張臉都變成血紅色,甚至連脖子上都紅了一片。

桓兄?

他還在叫我桓兄!

啊啊啊!

桓昭恨欲狂,怒道:“豎……噗!”

話未出口,桓昭便只覺胸口痛到極點,張嘴吐出一口血來。

天旋地轉。

在失去意識前,桓昭彷彿還聽到趙佗在喊着。

“桓兄,你怎麼了?”

“桓兄!”

明天恢復兩更,不過更新時間不穩定,可能會遲。

過個年節奏都亂了,只能慢慢調整回去嘍。

感謝書友ssYss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690章 召子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810章 召見第812章 義士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754章 定閩第690章 召子第797章 君恙第684章 質問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90章 睡覺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696章 外孫第711章 滅國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24章 荊軻刺秦第50章 首級第789章 大坑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82章 開砲第102章 凱旋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106章 兄妹第504章 黑龍幣第86章 教導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80章 投石機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241章 淮陽之戰第120章 宮中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103章 封賞第339章 大司命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335章 右司馬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104章 昌文君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778章 蛙部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80章 襲戰第24章 荊軻刺秦第8章 李信第379章 越王降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167章 地勢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189章 寧陵君第147章 亡命第735章 推辭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779章 陣戰第821章 喝藥第175章 名利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22章 鹿鳴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202章 白氏女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139章 入屋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83章 組隊第179章 自信第90章 戰車第79章 墨者第833章 事死第123章 農家第749章 陽謀第39章 軍營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783章 組隊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767章 覆巢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212章 獨立曲第712章 覆韓第839章 四年第128章 蒙毅第704章 貔貅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51章 疑點
第690章 召子第388章 獻捷咸陽第810章 召見第812章 義士第465章 簞食壺漿第754章 定閩第690章 召子第797章 君恙第684章 質問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90章 睡覺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696章 外孫第711章 滅國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24章 荊軻刺秦第50章 首級第789章 大坑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82章 開砲第102章 凱旋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106章 兄妹第504章 黑龍幣第86章 教導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80章 投石機第662章 尋仙不如修仙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241章 淮陽之戰第120章 宮中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103章 封賞第339章 大司命第349章 奪爵升爵第335章 右司馬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104章 昌文君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778章 蛙部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180章 襲戰第24章 荊軻刺秦第8章 李信第379章 越王降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167章 地勢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189章 寧陵君第147章 亡命第735章 推辭第616章 拒絕皇帝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30章 戰後賞罰第779章 陣戰第821章 喝藥第175章 名利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539章 虛虛實實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22章 鹿鳴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202章 白氏女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139章 入屋第522章 新的目標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83章 組隊第179章 自信第90章 戰車第79章 墨者第833章 事死第123章 農家第749章 陽謀第39章 軍營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783章 組隊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767章 覆巢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212章 獨立曲第712章 覆韓第839章 四年第128章 蒙毅第704章 貔貅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255章 屈明獻策第51章 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