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君子之殤

“大司馬要舉城降秦?”

當相夫疾被請來,聽完田衝話語後,立刻大驚失色。

他驚道:“大司馬,這甄城中尚有士卒十萬人,糧草也可供數月之久,如何能輕易投降?”

田沖淡淡一笑,目視身側的田儋。

田儋哀聲道:“阿邑陷落,後路斷絕,士卒早已驚懼萬分,如今秦軍又以巨砲恐嚇,以降者不殺相誘,城中之兵加起來雖有十萬人,但大都心懷降意,已無再戰之力。秦軍若攻,必定一戰而破城。大司馬憐憫士卒性命,不欲徒造殺戮。所以欲開城降秦,保全城中齊人性命。”

相夫疾沉默了,他對於城中情況,其實也心知肚明。

甄城,絕不可能守住。

眼見相夫疾明白。

田衝這時候纔開口道:“相夫先生,你素有口才,乃是稷下名嘴,之前又曾出使過秦營。此番還請先生再入秦營一次,向趙佗約降,爲我城中的齊人爭取一些條件。”

爭取條件。

這就是田衝爲什麼會選擇在此時投降的原因,在實力尚在的情況選擇主動投降,那還可以和秦人談談條件。

而若是等到秦軍攻城,城裡的齊人再進行投降,那處境就完全不一樣了,到時候就只能等着秦人宰割,連談條件的資格都沒有。

相夫疾嘆了一聲,對着田衝躬身一禮:“大司馬爲城中齊人着想,真乃仁義君子。”

“君子?”

田衝無奈一笑。

片刻後,他親自寫下一封信牘,交給相夫疾,命人護送他出城,與秦人約降。

待到相夫疾離去後,田衝的目光再次落到一旁的田儋身上。

“儋,你剛纔所言秦軍圍三闕一,東路無阻,這一點確實可以利用。你收拾一番,帶上一些親信死士,待我與趙佗約降的時候,你便從東邊出去。有我在此處,趙佗必定不會大舉追殺爾等,縱使有些許追兵,想來以你的能力,也一定能夠脫逃。”

“大司馬,我不走!我當與大司馬一起!”

田儋雙目大睜,高聲開口,聲音充滿堅定。

在田儋眼中,大司馬雖常以君子之道置於口中,做事顯得有些迂腐。

但其爲人忠厚實誠,和善謙遜,確實有古之君子遺風,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更顯的不同。

且大司馬慧眼識人,將他田儋帶在身側,言傳身教,傳授兵法戰策,將他提拔爲齊國的高級將領,這對他田儋來說,真如師長伯樂。

古人所謂,士爲知己者死。

時值危急關頭,他田儋又豈能將大司馬拋於秦軍手中,讓自己逃得性命。

眼見田儋激動的模樣,田衝哈哈笑起來。

他起身,走到田儋身側,伸手拍了拍對方的肩膀,以示親近。

“你這模樣像個什麼樣子。吾乃齊國大司馬,身份高貴,如今又是舉城相降,他趙佗定然會以禮相待,不會讓我受半點委屈,更不會有性命之憂,所以你無需如此。”

聽到這話,田儋臉色略鬆。

大司馬說得對,他的身份高貴,又是主動投降,秦軍定然不會欺辱他。

田衝又道:“我降秦軍,一是爲保城中士卒性命,二來亦是無奈爲之,趙佗是不可能放我離去的,與其被其擒獲受辱,不如舉城投降還能得些體面。”

“但你田儋卻不同,有我留在此處吸引趙佗,你當能順利脫逃,彼時逃回臨淄,將此處情況向大王和相邦說明。等到秦軍逼近臨淄時,你也可以在彼處幫助守城啊。”

說到此處,田衝長嘆道:“我齊國四十餘年來未經戰事,國中能戰者屈指可數。你隨我學兵法已有一年,又親自上過戰場,當是我之後,齊國唯一能統兵之將。你留在這裡,不過成爲秦軍一俘虜,於國無用。只有回到臨淄,才能發揮作用啊!儋,你可明白?”

“大司馬之心,儋已明白。還請大司馬放心,田儋必誓死守衛臨淄,護佑我田氏社稷!”

田儋並非扭捏之人,知曉大司馬用心後,立刻慨然應諾。

田衝輕聲道:“很好,你且下去準備吧,從城中挑選一些既有能力,又對我齊國忠心之人,到時候一起離去。”

“唯。”

田儋應諾,轉身離去。

走到門口時,他又猛地轉身回望。

田儋深吸一口氣,看着屋中的田衝,重重下拜。

“大司馬,還請保重。”

良久,他才起身離去。

看着田儋的身影消失在屋外。

田衝臉上已滿是傷感。

……

秦軍營寨。

趙佗召集諸將,於帳中議事,接待來自甄城的齊使相夫疾。

相夫疾開口談條件,口若懸河,唾沫橫飛。

秦軍這邊,則是酈食其上陣,同樣是說的口水四射。

兩人一番舌戰後,相夫疾能力不及,再加上是有求於人,最終屈於下風,條件最終還是由秦軍來決定。

趙佗微笑開口道:“大司馬既願以城相降,我自當遵守約定。不殺俘虜,不掠民衆財物,只要城中齊人不做亂,絕不傷其性命。對於大司馬和相夫君,亦當以禮相待。”

對趙佗來說,田衝主動投降自然是好,不僅省時省力,日後更有助於他砥定齊地。

但如果對方提的條件太過苛刻,他也是不可能答應的,所以只保證了最基本的投降待遇。

相夫疾輕嘆一聲,他本想憑藉自己的口舌之利,爲大司馬和城中齊人爭取一番好的條件,無奈秦軍中有酈食其這個高手在,他也無計可施,只能保全衆人性命。

相夫疾代表大司馬田衝與趙佗簽訂了降約,約定好了投降時間,便告辭離去。

待到齊使相夫疾走後。

整個營帳中,爆發出一片暢快的歡笑聲。

“恭喜將軍,田大司馬舉城投降,城中十萬齊軍盡數放棄反抗,此乃我軍大勝!有田衝此人在手,說降齊王建之事,將更加容易!”

酈食其神色激動,甄城投降,他對接下來的任務越發有信心起來。

黑臀等人也叫道:“太好了,一拿下甄城,咱們就可以直接殺向臨淄,活捉那齊王老兒!”

在衆將興奮的聲音中。

趙佗卻是看着帳外,目中若有所思。

……

待到第二日一早,太陽升上天空,將光芒拋灑下來,照亮大地。

秦軍列成戰陣,立於甄城外,他們將要接受城中齊軍的投降。

而在甄城處,大司馬田衝讓自己的短兵在城下等候,自己走上甄城的城牆,立在已被秦軍巨砲轟的破破爛爛的城頭,眺望着城下那一眼望不到頭的黑甲大軍。

“秦軍之強,非只將領之強,更是軍士之強,是國力之強啊。”

田衝回憶起和趙佗一戰的經過,對於自己輸的原因越發明晰。

除了他自己的能力不足外,齊軍的質量太差亦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田衝深吸口氣,對着城外叫道:“吾乃齊國大司馬田衝,還請秦國趙將軍一會。”

城外秦軍戰陣中。

趙佗看着城頭上那孤零零的人影,聽到大司馬的邀請聲音,微微一嘆,正要讓御者驅車上前。

身側護衛的酈商阻止道:“將軍,若是齊人懷卑鄙之心,在城下埋伏弓弩手,欲要誘將軍上前進行伏殺,豈不危矣?不如謹慎行事。”

趙佗一怔,哈哈笑起來,說道:“放心吧,大司馬不會這樣做的。”

御者驅車上前,趙佗立在戰車上,看着城頭的人影越來越近。

他之所以放心上前,除了相信田衝的品行之外,也是因爲自己全身着金屬甲冑,縱使城牆下真埋伏有弓弩手,想要突然鑽出來,在沒有瞄準的情況下將他一擊射殺,並不容易。

更別說,齊人若真敢對他偷襲,不管成沒成功,等待齊人的恐怕都將是屠城的下場。

城中十餘萬齊人都將爲他陪葬,甚至整個齊國,都將被憤怒的秦軍撕碎。

那樣的代價,齊人恐怕承擔不起。

大司馬不會愚蠢到這樣。

雖然趙佗放心,但酈商還是親率短兵,持盾跟隨,若真遇到危險,好進行掩護。

戰車行至趙佗和田衝皆能看清的距離後停下。

趙佗看着城頭上的田衝。

大司馬四十餘歲,方臉短鬚,戴冠着甲,腰間佩劍,真是一副英武將軍的姿態。

“趙佗見過大司馬。”

趙佗拱手行禮。

田衝站在城牆上,滿臉複雜的看着下方的趙佗。

此子二十歲,只有他年紀的一半,卻是在戰場上將他正面擊敗,是真正的天下名將。

“趙將軍不用多禮,今日是衝向將軍投降,安能受將軍之禮。”

田衝按照禮節還禮,又道:“衝冒昧請趙將軍前來,是想在開城請降之前,與趙將軍說上幾句話。”

趙佗眉一挑,心中有了某些預感。

“大司馬請說。”

田衝先笑起來,伸手指向他的後方,說道:“我讓我的副將從東門出去,好將我的請罪書信遞交給大王,還請趙將軍勿要截殺,也好讓大王知道我田衝之罪。”

趙佗怔了怔,回道:“大司馬開口,趙佗自是答應。出城之人,我不會派人追擊。”

對趙佗來說,甄城之中,他只在乎大司馬一人。

區區副將和幾個短兵,走便走了。

而且有人將甄城投降的消息帶回臨淄,更能增加齊王建和田假的恐懼,反而有助於秦軍接下來的佈置。

田衝頷首,笑道:“有趙將軍這話,我就放心了。”

短暫的沉默。

趙佗靜靜等待着。

田衝暗自輕嘆一聲,再度開口道:“吾還有一事想請趙將軍答應。”

“大司馬請說。”

“田衝斗膽,請趙將軍日後勿要濫殺齊人。”

趙佗皺眉道:“大司馬不相信趙佗?我既然與相夫先生立下約定,只要城中齊人不做亂,自然不會濫施殺戮。”

田衝搖了搖頭,他略微沉默後,說道:“我說的不是甄城,而是臨淄,是整個齊地!”

趙佗擡頭,盯着田衝。

只見這位大司馬也看着他,臉上充滿哀求之意。

這不是臨陣脅迫,而是一種悲哀的乞求。

趙佗懂田衝的意思了。

哪怕他不答應,田衝還是會投降的。

但趙佗還是應了下來:“我答應大司馬,只要齊人不行反抗之舉,我趙佗麾下之軍,絕不會在齊地行濫殺之事。”

“趙將軍能夠答應,真乃衝之幸也。”

田衝抿嘴一笑,眼中滿是複雜。

他讓田儋回臨淄,去幫助齊王守城,是被自身的情感所驅動。

他田衝作爲嬀姓田氏的子孫,齊國的大司馬,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淪亡,不希望祖宗社稷覆滅,不論處於何種劣勢,他田氏的人都該爲祖宗社稷尋找最後一縷生機。

但從理智上來說,田衝又很清楚趙佗的能力,知道秦軍的戰鬥力是多麼的強。

他這一敗,齊國恐怕是存不住了,將會繼其餘五國的後塵,走向末路。

情感與理智的碰撞,讓田衝既乞求趙佗放田儋回去,給齊國尋找最後的生機。

又希冀趙佗在滅亡齊國後,能夠保全齊人的性命,不濫施殺戮。

如今,見趙佗答應。

田衝算是心安了,他站在城頭,對着城下的趙佗躬身一禮。

“趙將軍仁德,衝再無請求。”

趙佗感慨道:“大司馬不爲自己出言,只爲齊人着想,實乃真君子也。”

“君子?”

聽到這稱呼,田衝身子一顫。

他擡起頭,慘然一笑。

“君子,救不了齊國啊。”

田衝心中喃喃。

城下,趙佗心中那種預感越發強烈,忙道:“大司馬還請出城,吾必當以禮相待!”

田衝回過神來,看着城下的趙佗,和他身後那如同黑色浪潮的秦國大軍。

出城投降,以禮相待。

聽上去很好,但他田衝真的能接受嗎?

他是田氏貴族,是天生貴胄,常以君子之道標榜自身,身體中自有傲骨一根。

他昔日甄城大敗,還能說是趙佗依靠偷襲佔了便宜,尚能提起戰心,可以重整旗鼓再戰。

但如今,濮水一戰,他與趙佗堂堂正正交鋒,卻是一戰而大敗,喪師十餘萬。

此番戰敗,雖有種種理由,但田衝也不可否認,他就是敗了。

更別說趙佗之後的種種手段,讓他田衝哪怕據守甄城,擁兵十萬,也毫無還手之力。

“吾不如趙佗矣。”

田衝接受不如趙佗的結果。

但他不能面對被秦軍俘虜,然後押送回咸陽的場景。

他田衝曾在秦宮中,以兵術推演,大敗秦國諸多名將,號稱無敵不敗,經過齊人和秦人的宣傳後,此事更是傳遍天下。

而如今,他卻在戰場上被擊敗,作爲俘虜押送回咸陽。

這讓田衝,如何去面對昔日秦宮中擊敗的那些秦將。

這樣的屈辱,他豈能接受?

“君子受刑不受辱,我田衝縱死,亦不願受此侮辱。”

田衝低語着,同時回頭看向東方,雙眼已是模糊。

除了不願受辱外,他也不想親眼看着齊國滅亡。

“楚人曾說,師出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敗則覆軍殺將,以贖其罪。”

“田衝無能,喪師辱國,終至於今日大敗。此皆我無能之罪,又豈能存偷生之意?”

田衝擡起頭,眼中已充滿決然。

他望着城下的少年秦將,忽而大笑道:“趙將軍,你能忍受各方壓力,給我兩月時間進行徵兵整軍,讓我能與你在沙場上堂堂正正一戰,施展畢生所學,田衝已是得償所願,心中甚爲感激。”

“田衝,在此謝過趙將軍!”

說着,田衝再次向城下的趙佗一禮。

城下,趙佗身體一顫,他已經知道田衝要做什麼了,忍不住勸道:“大司馬萬不可作過激之舉。”

這一次,田衝沒有回答趙佗。

他擡起頭,目光掠過城下的趙佗、秦軍、營寨,一直望向遠方。

青山聳立,蒼穹遼闊。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田衝輕輕唸叨着古老的詩句。

他伸手抽劍,橫於頸上。

望着遠處,雙眼再次模糊起來。

他彷彿看到,一個少年在簡牘之間,閱覽觀摩,手握一卷《齊孫子》,看的搖頭擺首,如癡如醉的模樣。

他彷彿又看到,一個青年人手操棋子,在棋盤地圖上,一個人推演撥弄,時而皺眉深思,時而拍手大笑的場景。

那是他田衝,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遠比戰場上的廝殺算計,更讓他感到快樂與開心。

“戰場,不是我該來的地方。”

“這個時代,亦不是我田衝的舞臺。”

田衝幽幽一嘆,臨到最後,他已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他不再猶豫,橫劍而過脖頸。

熱血飛濺,灑於甄城上。

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734章 痛惜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86章 教導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199章 爭心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753章 反目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38章 出征第735章 推辭第765章 誘蛟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223章 潁水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126章 握手第43章 閱兵第768章 糧食第380章 見熊啓第158章 魏將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485章 老匹夫第709章 昭武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145章 戰城南第99章 忠信之士第83章 甘棠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728章 戰略第730章 滅甌第693章 回家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680章 傷勢第778章 蛙部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章 秦軍大營第732章 喜訊第111章 辭相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694章 李氏第694章 李氏第803章 預判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804章 前奏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202章 白氏女第166章 陳餘第215章 家書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184章 商亳第834章 帝崩第258章 秦王怒第679章 李兄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258章 秦王怒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560章 兵貴神速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20章 秦王第14章 舞陽死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744章 文脈第737章 辦法第164章 秦寇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67章 燕人第759章 梅氏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44章 金鼓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107章 扶蘇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713章 日照第817章 刺佗(下)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712章 覆韓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676章 羣羊第624章 始皇亂政
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734章 痛惜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86章 教導第451章 城濮舊地第199章 爭心第273章 寢宮夜問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753章 反目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38章 出征第735章 推辭第765章 誘蛟第542章 三星璀璨第223章 潁水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417章 刺殺趙佗第433章 夜攻匈奴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126章 握手第43章 閱兵第768章 糧食第380章 見熊啓第158章 魏將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485章 老匹夫第709章 昭武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145章 戰城南第99章 忠信之士第83章 甘棠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728章 戰略第730章 滅甌第693章 回家第396章 強國強軍第680章 傷勢第778章 蛙部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章 秦軍大營第732章 喜訊第111章 辭相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546章 秦軍出塞第694章 李氏第694章 李氏第803章 預判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804章 前奏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202章 白氏女第166章 陳餘第215章 家書第474章 重要任務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184章 商亳第834章 帝崩第258章 秦王怒第679章 李兄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258章 秦王怒第444章 舌壓諸將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560章 兵貴神速第307章 復國之謀第20章 秦王第14章 舞陽死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744章 文脈第737章 辦法第164章 秦寇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67章 燕人第759章 梅氏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44章 金鼓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107章 扶蘇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713章 日照第817章 刺佗(下)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712章 覆韓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652章 紫服細腰第676章 羣羊第624章 始皇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