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法家治國

“大王!”

“始皇帝!”

趙佗猛然從睡夢中驚醒,只覺心頭一陣悸動。

睜眼四顧,只見門戶之間有陽光透縫而來,赫然已是第二日清晨,太陽早已升起。

回想夢境,趙佗打了個寒顫。

或許是昨晚喝酒喝多了,趙佗這一覺睡的十分不安穩。

酒後多噩夢。

“好在只是一個夢。”

趙佗長舒了口氣,這才起身更衣。

走出房門,便有候在外面的侍女躬身行禮。

“大庶長。”

大庶長?

趙佗一怔,很快就反應過來這是在叫自己,他的嘴角露出一抹笑意。

他喜歡這個爵位,就像喜歡大上造一樣。

“大”的東西,誰不喜歡?

府中侍女端來熱水絲巾,趙佗洗漱後,匆匆吃過朝食,然後便換上他的朝服,出門踏上馬車,向着秦宮行去。

齊國滅亡,天下一統。

但真正的事情纔剛剛開始。

這是他回到咸陽後的第一次朝會,意義重大。

想來剛剛完成統一大願的秦王政,必定不會空耗時日,在今天的朝會上怕是會有大事宣佈。

到了秦宮門口。

趙佗剛剛下車,便有一人迎了上來。

“大庶長。”

此人聲音清朗,話語中帶着一絲歡喜。

趙佗望去,見是一個精壯男子,笑道:“涉中更。”

兩人對視,相互微笑。

涉間,如今已經是中更爵位。

他以滅齊之功,加上之前滅代破胡時積累的功勳,從右庶長一躍而升爲中更之爵,已經擁有了上朝的資格,可以和趙佗一起同登朝堂,面見大王。

這一次滅齊迴歸,大王毫不吝嗇封賞,幾乎人人升爵。

趙佗麾下,除了涉間升爵爲中更之外。

酈食其,因說降齊王之功,從公乘爵位連升三級,一躍成爲右庶長爵位。

除他外,黑臀、西乞孤、鍾離眛等人皆累功升爲右庶長,盧綰則爲左庶長,至於酈商則是五大夫爵位。

如果是放在以前,擁有左、右庶長的爵位,就可以擁有執圭上朝的資格。

但隨着秦滅六國,兼併天下,新一代的軍功貴族從戰爭中一片一片的冒出來。

升級高爵位的人多了,爵位自然就開始貶值起來。

秦宮大殿就那麼大,總不可能讓所有的左、右庶長都上朝拜見大王吧。

如今想要上朝參與朝會,或是得官爲諸卿兩千石,或是身居重要職位,又或者是爵位要在左更以上。

只有這樣,纔能有上朝議事,面王見駕的資格。

“間,朝堂上的事情頗有玄機,當謹言慎行。”

趙佗小聲囑咐,朝廷上的水很深,他唯恐涉間誤涉其中,故而在入殿前開口提醒。

“吾當閉嘴侍立就是。”

涉間微笑,讓趙佗心中一寬。

他這位同袍,還是非常讓人省心的。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便進入宮中。

“大庶長。”

“涉中更。”

兩人一路走過,所遇到的官吏全都主動向他們行禮問好。

哪怕是路上遇到王戊這種九卿級別的人物,對方也是滿臉含笑,親近之意十分濃郁。

這不僅僅是因爲趙佗爵位之高,功勳之重,更是因爲大王對其透露出來的喜愛之意。

再加上大王有意讓趙佗尚公主的傳聞。

整個朝堂誰不明白,這趙佗就是大秦升起的一顆璀璨新星,誰也掩蓋不了他的光華。

在這種情況下,只要稍微有點政治頭腦的公卿臣僚,都會主動交好,至少在表面上是絕不可能出現嘲弄和得罪趙佗的行爲。

趙佗與一路遇到的衆臣一一回禮,待到走至殿前時。

只見丹陛下和大殿外,站滿了披甲持劍的中郎,一個個威武雄壯,目不斜視。

趙佗和涉間從這些中郎的夾道中走過,來到殿門外,與等候在此的衆公卿一樣,開始脫鞋等待。

數百人只穿着白襪候於殿外,哪怕如今正處於冬季,空氣中依舊飄揚着一股淡淡的味道。

沒過多久,殿內便有宏大的雅樂演奏。

那是奉常新編的,讚揚秦王政一統四海功勳的頌歌。

“大王天天聽讚歌啊。”

趙佗心中嘀咕一聲。

很快,待到殿中雅樂奏完,便有謁者開口宣示諸位公卿入殿。

趙佗等人立刻面容肅然,進入殿中。

武將立在西側,文官列於東邊。

趙佗站在王賁和蒙武身側。

不一會兒,秦王政便從殿外大步走來。

衆臣連忙稽首行禮。

“拜見大王。”

片刻後,秦王政坐上帝榻,威嚴的目光掃視殿中諸臣。

當他的視線從趙佗臉上掠過時,嘴角微微上勾。

沒有過多的廢話,秦王政很快便直入主題,揭開今日朝會的目的。

“昔六國逆亂,寡人上順天意,發義兵誅之。韓王授首,趙王徙逐,魏王、楚王廢爲庶人。今有寡人之將,定齊代而擒三王。”

“齊、燕、代,三王者,諸卿當議如何處之。”

秦王政聲音平淡,但話裡的意思卻一點都不平淡,甚至充滿了無情之意。

統一之後的第一場大朝會,竟是要決定三王的命運。

“秦國這點好啊,辦事之前愛開會討論。”

趙佗心中暗暗點頭。

秦王雖號稱霸道,但卻並非真正的獨斷專行。

只要事涉國家,哪怕秦王心中已有傾向,但還是會讓臣下開會討論,讓衆臣說緣由講道理,相互爭辯。

秦王並不參與辯論,只是默默聽之,到了最後再從中做出抉擇,這就是所謂“廷議”。

此刻聽到大王開口,諸卿沉默一番後,就有廷尉李斯站出來。

廷尉是秦國最高司法審判機構的長官,專管斷獄決法,對於此事自然是最有發言權。

“臣李斯稟奏,燕、代二王背約抗秦,棄諸夏而結胡夷,此乃天下之大不義也。燕王更聽從逆賊燕丹之言,遣刺客入咸陽欲行不軌,罪當加誅。”

“故臣以爲,燕王可判腰斬之刑,代王則處棄市之罰,如此方可警示天下,宣我大秦之威嚴。”

李斯的聲音很冷,話語中的意思更是殘酷無比,轉眼之間就爲兩位曾經的君王定下了腰斬、棄市之刑。

腰斬,使用斧鉞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有些人運氣不好,被攔腰砍斷後,還會神志清醒,要經過好長一段時間才斷氣,是真正的酷刑。

棄市,則是於鬧市執行死刑,受衆人圍觀,夾帶羞辱的味道。

“這就是法家的嚴刑酷法啊。”

趙佗眼皮一跳。

想起伐魏之前,韓都新鄭反叛,秦王政在殿上開會商討如何處置韓王安。

尉繚說可以將韓王安遷徙到咸陽來,加以控制,以避免讓剩下的諸侯感到恐懼而決意抗秦。

但李斯卻反對,稱“所有的反抗,都要以嚴刑峻法鎮之”,然後就把韓王安殺了。

如今李斯開口提議誅殺二王,非常符合他的一貫作風。

對於此事,趙佗沒有反對的意思。

因爲二王不僅與秦國敵對,且確實與匈奴勾結,趙佗對他們的行爲非常厭惡。

更別說他的大上造爵位是以攘夷之功而敕封,在這種對比下,那二王以勾結胡人的罪名被誅,也是合情合理了。

真正讓趙佗關注的乃是對於齊王建的處置。

只聽李斯說完二王懲罰後,又繼續道:“齊王雖舉國而降,然其先聽四國之人所言,殺戮我邦友人後勝,又出兵意欲威脅我秦國東郡,阻止我軍滅楚。大王命趙將軍持詔而擒田假等賊,齊王違抗大王之令,並以大軍三十萬爲阻,此等行爲若不嚴懲之,豈能震懾天下?故臣認爲,齊王亦當誅之。”

聽到這話,趙佗眉頭猛跳。

好個李斯,殺心竟如此之重,竟然想一次把三王全殺了。

不過他略一細想,這還真能幹的出來。

歷史上齊王建都沒有反抗,被後勝說的開城投降,最後還落了個餓死於松柏之間的下場。

如今齊國連續反抗秦軍,打了兩次甄城之戰,齊人加起來出兵四十萬,這樣的態度,相比原本的歷史更加惡劣。李斯提議將其誅殺,不算離譜。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贊同李斯之言,等到李斯的話說完後,就馬上有另一人開口反對。

“大王,臣以爲若一舉而殺三王,雖能震懾天下,但也太過殘酷,恐會引來天下人不滿。且我秦國以使者誘降齊王,如今卻反殺之,如此行爲恐有損威嚴。”

“齊人若見齊王被殺,說不定還會懷恨於心,讓齊地再起反覆,不若以恩撫齊王,以刑懲燕、代兩王,如此更當穩妥。”

趙佗舉目看去,見說話之人四十餘歲,乃是左丞相王綰。

趙佗聽說這位王丞相來自山東,多與儒生親近,辦事做法相較李斯,更偏爲溫和一些。

聽到王綰這麼一說,李斯搖頭道:“王丞相所言差矣,試問何爲威嚴?”

“大王派兵滅楚,齊王阻之。”

“大王詔收田假等賊,齊王抗之。”

“此等行爲若是不懲,那纔是真正的沒有威嚴可言。所謂威嚴者,當是震懾天下,使民不敢犯禁作奸,亂制欺上,如此便爲威嚴!”

“禁奸止過,莫若重刑。”

“如今天下初定,諸侯之民不識法度,正當以刑誅三王,以威懾天下。則諸侯之民不敢有反抗我秦法之心。”

“若敢反抗,這三王便是他們的下場。這樣一來就是殺三王而震天下。讓天下庶民皆不敢犯罪。此亦是商君所言: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

李斯引用法家理論,言談之間盡是肅殺之意。

他爲廷尉,秦國又是尊法而治國,這些話甚合法家理念。

老丞相隗狀眼觀鼻,鼻觀心,一語不發。

左丞相王綰眉頭皺起,心裡有些不滿,但也沒有再開口反駁。

趙佗臉色微變,感到一股深深的寒意。

他之前在外征戰,軍中法律雖然嚴酷,但因爲是用兵打仗,軍紀軍法是必要的東西,所以趙佗感觸還不深。

現在回朝參政,方纔真正感受到秦國法家的殘酷。

怪不得後世常言“秦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

如今天下初定,李斯想的不是如何去獲得民心,反而是將“三王”拿來做典型,用他們來威懾天下萬民。

殺三王而震天下。

讓萬民不敢犯罪,以達到以殺去殺,以刑去刑的效果。

趙佗打了個寒顫,腦袋裡又不由想起昨晚的噩夢。

雖然已忘了大半,但殘存的點滴畫面,依舊讓他不寒而慄。

他眼見帝榻上的秦王政意有所動,便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了。

《史記·秦始皇本紀》:剛毅戾深,事皆決於法,刻削毋仁恩和義。

《商君書·畫策》:以殺去殺,雖殺可也,以刑去刑,雖重刑可也。

《商君書·賞刑》:故禁奸止過,莫若重刑。

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22章 鹿鳴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66章 血祭第678章 確認第1章 趙國餘孽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146章 上車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772章 處刑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437章 迷惑齊國第219章 平輿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88章 大澤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818章 項籍第644章 博浪沙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43章 閱兵第800章 說媒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210章 對手第690章 召子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77章 散鬱第49章 斬將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282章 將門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200章 左庶長第842章 託孤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764章 蠶食第23章 圖窮匕見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134章 東行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793章 平甌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203章 娶妻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810章 召見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207章 右庶長第226章 下蔡第410章 趙佗賜氏第126章 握手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720章 還都第142章 外黃第228章 車騎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115章 賦稅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756章 野戰曲第211章 心疾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71章 不更第126章 握手第21章 宮殿第111章 辭相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146章 上車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678章 確認第738章 惡化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693章 回家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826章 反擊
第298章 李由練兵第22章 鹿鳴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66章 血祭第678章 確認第1章 趙國餘孽第495章 一場博弈第612章 趙佗封侯第146章 上車第647章 趙佗施救第772章 處刑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437章 迷惑齊國第219章 平輿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88章 大澤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538章 月氏使者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818章 項籍第644章 博浪沙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43章 閱兵第800章 說媒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407章 無敵司馬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210章 對手第690章 召子第653章 趙佗懂仙第532章 陳平入幕第77章 散鬱第49章 斬將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282章 將門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336章 天佑吾也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200章 左庶長第842章 託孤第595章 狼王抉擇第764章 蠶食第23章 圖窮匕見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134章 東行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793章 平甌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203章 娶妻第636章 侯生末路第810章 召見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207章 右庶長第226章 下蔡第410章 趙佗賜氏第126章 握手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720章 還都第142章 外黃第228章 車騎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115章 賦稅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756章 野戰曲第211章 心疾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302章 齊楚兵勢第71章 不更第126章 握手第21章 宮殿第111章 辭相第559章 貴霜政變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518章 六月之間第146章 上車第236章 三萬秦軍第602章 包抄頭曼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305章 久仰大名第340章 秦亦有神第678章 確認第738章 惡化第316章 四方之謀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693章 回家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826章 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