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兄妹

第106章 兄妹

殿外有人,還是兩個。

趙佗劍眉一挑,沒有貿然行事。

這裡可是秦宮偏殿,秦帝國的核心區域。外面還有衛尉軍和郎衛軍重重把守,一般人根本不可能進入秦宮,更別說跑到殿外偷窺了。

趙佗站在原地,靜觀其變。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道女子的嬌呼。

“哎呀,兄長。”

“隔牆窺伺,非禮也。”

“陰嫚,隨我進去吧。”

溫和的聲音中,一個少年拉着一個少女走了進來。

剎那間,滿室生輝。

少女如同一朵美麗的花,在殿中盛開。

她着淡紫色襦裙,身材嬌小,還未完全長開,但容貌卻如精雕細琢的美玉。

她的年齡看上去比趙佗稍微小一點。

此刻少女被兄長拉進來,一入殿就和趙佗的眼睛對上了。

或是想到自己剛剛的行爲,少女白皙的臉上飄上一抹紅,她露出一個不好意思的笑,更顯俏皮可愛。

趙佗認出了少女的身份。

當初他隨荊軻入秦時,在城門處與這少女乘坐的輂車相遇。

當時那明媚的笑容溫暖了趙佗的心,讓在荊軻脅迫下,時刻處於緊張狀態的他,看到了陽光,故此心裡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只是趙佗已今非昔比,經歷過戰場廝殺的他,心神沉靜,目光很快便移到旁邊的少年身上。

相比少女,一旁的少年纔是讓趙佗真正注意的人。

少年身高七尺左右,年已束髮,看上去和趙佗年紀差不多。

其面容白皙,鼻樑挺直,相貌十分俊朗,特別是那雙眼睛,帶着一種溫和如玉的光彩,一眼看去,就會讓人想起“翩翩美少年”這種形容詞。

不過當趙佗看到少年身上的衣裳時,眼皮不由一跳。

趨於瘦長的曲裾深衣,續衽鉤邊,腰間環佩叮噹,帶着鮮豔色彩的衣服上繡着滿地雲紋,襯托着鳳鳥的圖樣。

相比莊嚴古樸,甚至略帶古板的秦國裝束,這是典型楚國服飾的特點。

若是少年再戴上一個楚人特有的高冠,那就活脫脫一個楚國佳公子了。

“見過公子、公主。”

趙佗行了一禮,對方身份不言而喻。

秦王長子。

公子扶蘇。

“趙君乃是國之功臣,勿要多禮。”

扶蘇亦微笑着還了一禮,一言一行中,有一種獨特的楚式優雅。

趙君?

這年頭,“君”這個字是一種尊稱,類似於後世的“您”,用在人名姓氏之後,代表着對別人的尊敬。

扶蘇以公子之尊,稱一個小小的公乘爲君,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禮賢下士”吧。

趙佗道:“不敢在公子面前稱君,公子喚我趙佗便可。”

扶蘇搖頭道:“趙君心有封侯之志,舍刀筆之途,從戎奮進。如今更親自擒獲刺殺吾父的燕國太子。於父於國,趙君都讓扶蘇欽佩,當得起扶蘇一禮。”

說着,扶蘇竟然真的向趙佗一揖而拜。

“公子不可。”

趙佗嚇了一跳,忙上前將扶蘇拉住。

對看多了類似場面的趙佗來說,這種場景很老套,不外乎是收買人心的手段。

但當他真的身處其中時,心中還是忍不住泛起了一絲漣漪。

堂堂秦國長公子向自己拜謝,這等行徑不感動嗎?

而且趙佗能感受到,扶蘇說的話很真摯,他的行爲也非虛僞作態,而是發自內心。

此等行爲,確實符合那句“仁愛謙和,信人奮士”的評價。

怪不得日後陳涉起義時,都要扯上公子扶蘇的旗幟,加上一句“百姓多聞其賢”。

“好了好了。”

嬴陰嫚皺了皺鼻子,她不喜歡這些繁文縟節。

她看着趙佗,睜着大大的眼睛問道:“趙……趙君,我聽說是你出謀讓李將軍奔襲千里,才從半路上截住燕賊的,那你是怎麼知道他們會往東邊跑的呀?還有那個行刺父王的醜燕丹,我可聽說他長得白麪獠牙,兇惡得很,你又是如何將他捉住的?”

連珠炮似的問話後,是一雙充滿好奇的美眸。

一旁的扶蘇亦滿臉興趣。

趙佗略一沉吟,見兩人都想聽,秦王又一直沒來,便清了清嗓子,乾脆講起燕地的戰事來。

他口才本來就好,如今擺出說書人的架勢,各種故事手法一用出來,奇謀詭計,戰場廝殺,將一場燕地大戰講的是精彩至極。

特別是提到最後追捕燕丹的飆車大戰時,整個殿中的氣氛都變得緊張起來。

這時代的娛樂本就不多,更別說扶蘇和陰嫚兩兄妹長於宮中,雖時而能出宮遊玩,但哪聽過這般精彩紛呈的故事,特別是其中還牽扯到刺殺他們父王的主謀,更是將自身的情感代入進去,徹底入戲。

當聽到燕王喜竟然爲了自身逃命,一腳將親生兒子踹下車時。

嬴陰嫚不由斥道:“這父親真是豕犬不如,呸呸呸。”

扶蘇亦皺眉道:“燕王真乃天性涼薄之輩,君不正,則臣爲奸佞,無怪乎燕國上下不修仁德,做出刺殺之事。”

當趙佗講到因爲連環車禍,導致戰車翻車時,兄妹兩人皆是屏息凝視,生怕燕丹趁機逃跑。

又講到後來涉間一箭射中戰馬,讓燕丹摔翻在地時,扶蘇忍不住撫掌稱讚:“好一個善射之士。”

嬴陰嫚則更關注於燕丹裝死想要偷襲趙佗的事情。

當她聽到燕丹手中握着劍,極有可能是裝死時,她神色緊張,雙眼大睜,兩隻小手緊緊抓住衣角,深怕那奸賊燕丹暗算得逞,傷到眼前少年。

而當她聽到趙佗早有準備,一劍率先刺出,戳進燕丹屁股,頓時喜得捂嘴笑起來。

“刺的好,讓這惡賊還敢裝死!”

就連扶蘇也點頭道:“燕丹真乃險惡之輩,若非趙君奇謀勇力將其擒獲,此人恐怕會遁入遼東,讓吾等父仇難報。”

趙佗故事講完時,兩兄妹已是聽得聚精會神,都已經忘了多少時刻。

嬴陰嫚明顯意猶未盡,懇切道:“趙君講的真是太好了,可否再講講其他事情。我還聽說伱製造了一個……”

“陰嫚。”

扶蘇叫了一聲,說道:“趙君乃是父王召來此處,想必有要事相商。我等在此叨擾已經是很無禮的事情,又豈能繼續讓趙君爲難。”

“哦。”

嬴陰嫚撇了撇嘴,一雙美眸看着趙佗,明顯是被他口才吸引住了。

趙佗的目光卻盯着扶蘇。

這位扶蘇公子,與他原本想象的不同。

從其表現談吐來看,確實是一位謙恭仁愛的公子,其口中常提及“禮”、“仁”等概念,明顯是受到過儒家經典的影響。

但扶蘇絕非那種“以德報怨”的“聖母”,而是更類似“以德報德,以直報怨”的先秦君子,這從他對燕丹父子充滿厭惡和憎恨就能看出。

所謂“剛毅而武勇”,太史公的這句評價在此時已經有了顯露的痕跡。

這些也說不上好還是壞,只是按趙佗的觀察,扶蘇所表現出來的特質,與整個秦國以法治國,言必及法的理念有些不搭。

更別說是扶蘇穿在身上的楚服,和整個秦宮的風格亦很不相符。

“不過父王怎麼還沒來?兄長,那咱們就先離開吧,要不然被父王看到,又少不了……”

嬴陰嫚眨着眼睛,看着殿門。

秦王正站在那裡,高大的身軀將門擋住。

“呵呵,現在想到寡人了。”

扶蘇的性格,按《史記》裡“爲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來塑造。

關於扶蘇自殺,根據出土秦律來看,可能和秦國法律有關係。

《睡虎地秦簡·封診式》:某裡士五甲告曰:甲親子同裡士五丙不孝,謁殺,敢告。

士伍甲向官府要求對居住在同裡的親子處以死刑,謁殺的理由是親子士伍丙“不孝”。

在《法律答問》也有:“免老告人以爲不孝,謁殺,當三環(原)之不?不當環(原),亟執勿失。”

免老者以“不孝”爲由謁殺子女,不必履行對一般犯罪告發時的“三環”手續,而要馬上逮捕被告以免逃跑。

按出土秦簡來看,可知秦國的父系家長對子女有着絕對的支配權力,甚至遠超後世的儒家,只要以“不孝”請求“謁殺”,官府就可以不經過三環程序,直接逮捕誅殺。

雖然有規定“擅殺子黥爲城旦”,但同時又規定“父母擅殺、刑髡子,不爲公室告”“非公告,勿聽。”

這相當於是默認了父母殺子的行爲,官府不會受理,“勿聽”。

父讓子死,子必須死。

這是秦國的法律規定,嚴酷無情,應是當時的社會常態,也是深入秦人內心的一種理念。

《史記》裡“使者至,發書,扶蘇泣,入內舍,欲自殺”

“父而賜子死,尚安復請”。

這事情結合出土秦律簡牘來看就很有意思了。

(本章完)

第5章 刎頸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44章 金鼓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252章 符離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844章 事變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775章 自強第217章 淮陽第743章 南下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691章 煉氣第117章 橫之義第35章 袍澤第6章 駕車第837章 變法第141章 小黃第813章 血仇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81章 城降第41章 什長第484章 左丞相第831章 心病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707章 真實第71章 不更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763章 小目標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844章 事變第91章 父子第437章 迷惑齊國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93章 燕丹第197章 換將第56章 攻心第690章 召子第381章 楚亡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81章 質疑第36章 豈曰無衣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806章 刺樊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203章 娶妻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823章 覆滅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92章 樑崩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19章 公主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241章 淮陽之戰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6章 鬱結第207章 右庶長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02章 秦數第803章 預判第732章 喜訊第829章 列侯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754章 定閩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49章 斬將第718章 三十年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96章 秦風第776章 雨季第789章 大坑第805章 儀式
第5章 刎頸第424章 兩王同車第44章 金鼓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252章 符離第341章 秦軍驅魔砲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844章 事變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775章 自強第217章 淮陽第743章 南下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691章 煉氣第117章 橫之義第35章 袍澤第6章 駕車第837章 變法第141章 小黃第813章 血仇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81章 城降第41章 什長第484章 左丞相第831章 心病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344章 勿吃獨食第624章 始皇亂政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707章 真實第71章 不更第649章 秦皇封禪第763章 小目標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299章 這不是歷史第454章 司馬殺招第844章 事變第91章 父子第437章 迷惑齊國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496章 同姓不婚第93章 燕丹第197章 換將第56章 攻心第690章 召子第381章 楚亡第638章 咸陽大事第81章 質疑第36章 豈曰無衣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555章 獵捕翕侯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806章 刺樊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203章 娶妻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460章 抄他後路第491章 公子胡亥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610章 分配地盤第823章 覆滅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92章 樑崩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19章 公主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241章 淮陽之戰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6章 鬱結第207章 右庶長第118章 救世之法第702章 秦數第803章 預判第732章 喜訊第829章 列侯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754章 定閩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637章 坑殺方士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131章 戰爭前奏第464章 田氏兄弟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49章 斬將第718章 三十年第660章 朕與趙佗共長生第271章 奏捷受賞第96章 秦風第776章 雨季第789章 大坑第805章 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