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車騎

第228章 車騎

“報……楚軍已至下蔡三十里外,看楚軍旗幟,應是項燕無疑!”

到了第二天,隨着李信之前外放三十里的遊騎一個接一個的回來稟報,整個下蔡城中瀰漫着一種風雨欲來的壓抑感。

“李將軍,我軍人數遜於楚人,且昨日強攻下蔡,士卒損傷不少,若是野戰恐會不利。不如據城死守,憑着這下蔡的城牆防禦,再與楚軍周旋。”

大帳中,在確認項燕正在率軍逼近後,衆將吏面色驚懼,在軍議時,一個校尉提出憑藉下蔡城牆死守的策略。

昨天李信率軍攻城,全靠士卒扛着梯子強攻,秦軍並沒有對城牆造成損傷,完全可以藉助這堅固的城防設施,大量殺傷楚軍,以此尋求勝機。

聽到這話,帳中幾個校尉不由頷首。

人的名,樹的影,項燕是當今楚國最有名的大將,堪與秦國的王翦相比。現在李信這支部隊孤軍深入,又剛經過一場攻城大戰,沒人想和項燕這種級別的敵人硬碰硬。

李信眼神冰冷,沒有開口。

“吾等不能在下蔡死守,否則必是死路一條。”

裨將軍辛梧開口否決,並解釋道:“我軍深入楚地,是孤立無援之勢,在這裡死守是不會有援軍相救的,反而楚軍佔據地利,可以源源不斷的從附近城邑補充軍力和輜重。如果據城死守,雖然看上去可以藉助城牆優勢,實則是被楚人圍死在這裡,項燕若是圍而不攻,等到城中存糧耗盡,吾等不戰即敗啊。”

“而且這城裡還有上萬的下蔡楚人,他們定然會和城外的楚軍呼應。等到楚軍攻城的時候,城中楚人一起舉事,吾大軍必遭內外夾擊,安能存心禦敵!”

說着,辛梧又嘆道:“據守下蔡,一旦城破,就是全軍覆沒。若是野戰,我等士卒大多爲車騎,在原野之上有優勢,就算失利,也可轉進周旋,總比守城好啊。”

辛梧這一番話,雖然說的衆人點頭,但其實有一種悲觀情緒在其中。這位頗具戰場經驗的老將,對這場戰鬥並不看好。

待到辛梧說完,沒人再提死守下蔡的事情。

李信這才淡淡開口:“楚軍已至三十里外,以項燕在鉅陽伏擊我的做法來看,此人行事老道,是不會強行軍趕來的,必定要拖到明天才會抵達附近,以保存他麾下兵卒的體力,好和我軍戰鬥。所以,吾等還有一天的時間。”

李信眼睛閃過一抹精光。

“楚軍人多,我軍人少,且我軍以車騎爲主,若是陣地決戰,必落下風。相反,以我軍的車騎之速,在原野上奔馳起來,將發揮奇效!”

“今日讓士卒好好休憩一晚,養足精力,明天一早就啓程北上。”

“我要以車騎突襲楚軍的行軍陣列,一舉破敵!”

李信斬釘截鐵的聲音在帳中響起,充滿了一往無前的氣勢。

什麼守城,什麼陣地戰。

都不是他李信的風格。

唯有攻擊,纔是最好的防禦。

以車騎之速,突襲楚軍!

這纔是他李信的戰術,纔是他李信該有的模樣!

……

第二天清晨。

李由站在下蔡城牆上,看着城外秦軍開始拔營啓程,車輪滾動,馬蹄拋飛,一條條黑色長蛇開始向着北方蜿蜒行進。

他不免憂心忡忡起來。

李信的作戰計劃很簡單,就是像項燕突襲行軍中的李由所部一般,以車騎突襲行軍中的項燕大軍,只要秦軍車騎的速度夠快,攻擊夠猛,出其不意之下,秦軍一個衝鋒就可撕開楚軍陣列。

接着秦軍的步卒緊隨跟上,趁機擴大戰果,同時向楚軍後方殺去。在受到突襲的情況下,楚軍前鋒必定慌亂潰散,其潰卒被秦軍驅趕着反衝楚軍後陣。

只要發生這種情況,那麼在戰場上就極有可能引起楚軍的全軍大潰,到時候別說是三萬人,就算是五萬人,項燕也定然大敗。

“可那是項燕啊。”

李由忘不了那日他被楚軍突襲,看着無窮的赤色兵卒衝過來的可怕模樣。李信在年輕一代的秦將中算是首屈一指,但他能是項燕的對手嗎?

不過李由此時也沒有諫言的資格,在遭遇慘敗還棄軍逃歸的情況下,李信沒有對他嚴懲已經是一種寬容,甚至都可以說是超出了李由的預料。

當然,那事情其實也怪不得李由,在當時那種情況下,五千秦軍被三萬以上的楚軍突襲,哪怕是王翦來了,也不可能扭轉戰局。李由的結局,無非是戰死,或是逃遁罷了。李由這種出身郎官,擁有大好前途的年輕將領,自然不會選擇毫無意義的死亡,逃跑也是理所當然,大不了戰後削爵受罰罷了。

所以李信也沒有過多苛責李由,反而還交給了他一個任務。

殿後!

率領昨日收攏的千餘潰卒,再加上秦軍中負了輕傷的士卒,共兩千人左右,不參與李信的突襲之戰。而是處在秦軍大後方,威懾下蔡城裡的楚人,避免城中有人帶頭率領下蔡的楚人從後方襲擊秦軍,造成李信腹背受敵的可能。

“軍候,淮水上的船隻已經盡數鑿沉,下蔡附近已經沒有一艘船了。”

一個二五百主走過來稟報。

李由點點頭,轉而說道:“將糧秣輜重盡數裝上車,等大軍離開半個時辰後,吾等就啓程出發。”

……

輻輪轉動,帶着車輿前進。

李信站在戰車上,不由回首,目光眺望南方。

他看着遠處尚在晨曦微光中的下蔡城,以及城後那條他已經看不到的河流。

淮水。

李信輕輕一嘆,聲音中充滿了惋惜,也充滿了不甘。

他已經攻破下蔡,飲馬淮水,只差一步,就可渡過這條大河,直取楚都壽春,活捉楚王負芻!

滔天大功,就在眼前啊!

哪料到項燕的突然出現,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

這場戰鬥,他沒有必勝的把握。

楚軍有三萬人,就算李信能勝,恐怕也沒了渡過淮水,攻取壽春的力量。

若是敗了,那就更不用說了。

而且,他李信的敵人不只是項燕。

李信轉頭,又望向西北方向,雙眼中既有怒火,又有擔憂。

昌平君!

此人泄露自己的奇策給楚軍,想必是存了背叛之心。

昌平君坐鎮淮陽重地,掌管蒙武七萬大軍的糧秣運輸。他一旦反叛,就會像一把刀子從後方捅入蒙武的背上,後果不堪設想。

蒙武,恐怕危矣。

……

時至正午,距下蔡城十餘里處。

一條赤色長龍,正在這片寬闊平坦的原野上緩緩前行。

在這支赤色軍隊的前方,有一處小山丘,不高,但足以擋住正常人的視線。西側還有一片樹林,裡面有許多雀鳥飛起,在空中撲騰。

葉琮擔任楚軍前鋒的主將,他此刻站在戰車上,緊盯着那片樹林。

作爲葉氏的子弟,葉琮是這個國家天生的貴族,自然學過兵法戰策,如今見那林上雀鳥騰飛,不由低語道:“兵法上說,衆樹動者,來也;衆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以此觀之,秦軍必在此處伏擊!”

“結陣防禦,此處有伏兵!”

葉琮大叫,車旁的短兵立刻跟着叫嚷起來,同時令旗揮動,將主將的命令傳達給楚軍各部。

就在這時候,大地震動起來。

轟隆隆的聲音如同晴天旱雷,震的人心驚肉跳。

最先有動作的,並非是葉琮所見的那處飛鳥撲騰的密林,而是前方的那處山丘。

駟馬奔騰,拉動着一輛輛戰車從山丘後駛出,在這片原野上急速行進。

戰車兩側,各有騎兵在跟隨馳騁。

車騎之後,還有數不清的黑甲秦卒緊緊相隨,邁步飛奔,遠遠看去,就像是有一片黑甲浪潮正在瘋狂向着赤色長龍席捲。

這一刻,哪怕葉琮已經看破秦人伏兵之計,哪怕楚軍士卒們已經有了防備,依舊無法阻止他們的手腳和身體不由自主的顫抖。

數千匹戰馬奔騰,幾百輛戰車衝鋒。

這場面何等震撼,何等嚇人。

“列陣!列陣啊!”

葉琮大叫,妄圖讓麾下的士卒結成防禦陣型。

然而看着那車馬衝鋒,大地震動的場景,恐懼早已爬滿了這些楚卒的臉。

除了葉琮的短兵外,這些從楚國東境葉氏封地徵召的士兵,並非什麼精銳戰卒。甚至在這場戰爭開始之前,他們都不過是在地裡揮舞着農具耕田種地的農民,許多人甚至都沒殺過人,在這般駭人的場景下,哪還有什麼戰心。

還未接戰,就有楚人開始潰逃,一人逃,十人逃……

防禦陣型無法組成,葉琮只來得及發出一聲唾罵,秦軍的車騎就已經衝至眼前。

恐懼在葉琮臉上浮現,緊接着,他所在的楚軍前鋒就被秦人的車騎淹沒了。

在這個時候,不僅是楚軍前鋒遭遇秦軍車騎的猛衝。

在那片飛鳥騰空的密林中,也有數千黑甲秦軍出現,他們先是端着早已上好了箭矢的秦弩在密林邊緣對着楚軍一頓狂射,接着弩兵背後的秦軍士卒就發起了衝鋒,直奔這條赤色長龍的中部,要將處於行軍陣列的楚軍攔腰截斷。

“項燕前日以突襲擊破李由,今日我就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他。”

李信在短兵的護衛下,走上那片山丘,眺望遠方。

最好的突襲時機,其實應該要等到楚軍再往前一些,能夠讓密林中的伏兵直接襲擊楚國中軍,主帥所在之處,那樣必能引起楚軍大亂,起到最好的效果,而且秦軍車騎的衝鋒也能發揮最大威力。

可惜下蔡以北的淮北平原,適合車騎馳騁,卻也缺少遮掩。李信所在的這處山丘已經是附近能找到的最好隱蔽大軍的地方了,但還是不夠寬廣高大,一旦楚軍再離近一些,勢必發現伏兵,反而不妙。

而且,李信看着那片密林上騰飛的鳥羣,這種明顯的破綻,若是拖延下去,早晚會被楚軍發現,還不如見機則動,打楚軍一個出其不意。

“足夠了!從楚軍前鋒的反應來看,項燕麾下的楚軍並非什麼精銳。一羣徵召起來雜牌部隊罷了,我以精銳車騎突襲,足以兩萬破他三萬!”

李信看着楚軍前鋒徹底潰敗,潰軍被黑甲秦卒驅趕着往後方奔去,反衝楚軍後陣,臉上不由露出一抹笑。

眼前的戰況,和他預料中的一樣。

項燕又如何?

枯木老朽罷了。

……

此時,從項燕的方向看,前方有無數驚慌失措的楚軍潰卒正往後奔來,在他們的後方,還有披着黑甲的秦人正在逼近,一副楚軍即將大敗的模樣。

但項燕的臉上,不僅沒有驚慌,反而帶着一種淡淡的笑意。

“上柱國神算,這李信果然選擇了在吾等行軍時進行突襲,一切盡在上柱國預料之中。”昭平一臉佩服的說着。

項燕笑了笑。

“李信麾下大多是車騎,若是死守下蔡,不僅無法發揮優勢,還是自尋死路。若是想要趁我軍抵達前西向逃走,則不免被我追襲,缺乏輜重之下,秦軍早晚覆亡。所以他李信能選的唯有和我正面一戰。以他的性格,想來不會選擇陣地對決,唯有以車騎突襲罷了,這也是他一貫的風格啊。”

項燕說話很平淡,他早已研究過李信的性格,除了鉅陽那次有些出乎他意料外,李信的戰法大體都是好奇、好險。

李信如何行動,基本都在項燕掌握之中。

昭平點點頭,看着前方潰逃的前軍,又不由嘆道:“可是上柱國故意用葉氏和泗上、魯地招來的兵卒去消耗秦軍的車騎,未免可惜了,就算能勝,我軍也是死傷慘重啊。”

項燕淡淡道:“有何可惜之處,那李信的車騎遠比我軍多,也比我軍更精銳。在這平原上被其突襲,必定大受損傷,與其讓麾下的精銳去承受,不如用那幾千庸卒去交換秦軍的車騎衝擊。這樣便可保持我麾下精銳的力量,等到秦軍車騎衝完了,就是他們滅亡之時。”

在項燕的注視下,楚軍後部,是三個站的整整齊齊的方陣,三面赤紅如火的軍旗隨風飄揚,哪怕是眼見前方的袍澤在秦軍衝擊下大敗回逃,這三個軍陣也沒有任何受到影響的跡象。

屈、景、昭。

來自楚國三大家族的精銳士卒,遠非那些被秦軍車騎一衝即潰的普通楚卒能夠相比。

“敢衝軍陣者,斬!”

號令聲下,三個軍陣前方的士卒齊齊放平矛戟,那些從前方逃回來的楚軍潰卒,只要敢正面衝上來,立刻被軍陣前列的袍澤毫不留情的戳翻在地上。

連殺十多人後,那些逃跑的楚卒就算再驚慌驚恐,當看到前路明晃晃的矛戟劍刃,那一張張無情的臉,以及地上的屍體後,也清楚亂衝軍陣的下場,連忙往兩側逃去。

如此一來,在那大片的潰卒逃散下,三大家族士卒組成的軍陣,依舊立得整整齊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終於,當一路追殺,一路驅趕楚軍潰卒往後方衝的秦軍甲士到達楚軍後方後,驚愕的發現,預料中的楚軍大潰逃並沒有出現。

在他們面前的,反而是三個井然有序,槍戟林立,弓弩上弦的楚軍軍陣。

經過一輪衝鋒,馬匹已經開始疲憊的秦軍車騎;一路奔跑追擊,大肆砍殺楚人,雙臂和雙腳已經開始變得沉重的秦軍步卒。

對上秩序井然,體力充沛的楚國三氏族的精銳兵卒。

這場戰鬥的結果,不言自明。

項燕扭頭,對身側的昭平笑道:“秦軍敗矣。”

更新稍晚,主要是想一章寫完這場戰鬥。這場戰的戰術想了好幾種,猶豫了下,還是覺得主動突襲比較符合李信的性格,其他戰法反倒和李信不搭。

感謝書友23圡狗邊路的打賞,以及各位書友的投票支持,謝謝!

(本章完)

第150章 計功第122章 嬴陰嫚第182章 寬宏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688章 胯下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382章 何故發笑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7章 秦軍大營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129章 范雎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250章 銍邑第137章 燒糧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39章 軍營第794章 徵西第195章 歸詔第128章 蒙毅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203章 娶妻第172章 立威第174章 桓軍侯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729章 馮無擇第152章 魏策第798章 餘衆第833章 事死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136章 水攻第6章 駕車第180章 襲戰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831章 心病第811章 口音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52章 項不更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27章 建議第535章 烏氏倮第693章 回家第94章 臂膀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179章 自信第745章 產蟲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788章 家園第709章 昭武第20章 秦王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6章 鬱結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819章 處置第173章 勵士第798章 餘衆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50章 內鬥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54章 升爵第94章 臂膀第787章 詛咒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56章 攻心第733章 噩耗第104章 昌文君第714章 火藥第134章 東行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712章 覆韓第224章 釣魚第217章 淮陽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743章 南下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95章 趙高第715章 科技第399章 何以家爲
第150章 計功第122章 嬴陰嫚第182章 寬宏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397章 相見公主第688章 胯下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382章 何故發笑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7章 秦軍大營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364章 進退兩難第129章 范雎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378章 月圓之夜第191章 劉季背主第250章 銍邑第137章 燒糧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39章 軍營第794章 徵西第195章 歸詔第128章 蒙毅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203章 娶妻第172章 立威第174章 桓軍侯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729章 馮無擇第152章 魏策第798章 餘衆第833章 事死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136章 水攻第6章 駕車第180章 襲戰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831章 心病第811章 口音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52章 項不更第304章 田大司馬第290章 時代變了第727章 建議第535章 烏氏倮第693章 回家第94章 臂膀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179章 自信第745章 產蟲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788章 家園第709章 昭武第20章 秦王第415章 大義在我第76章 鬱結第313章 笑那秦將無謀第819章 處置第173章 勵士第798章 餘衆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750章 內鬥第613章 特殊倫侯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54章 升爵第94章 臂膀第787章 詛咒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56章 攻心第733章 噩耗第104章 昌文君第714章 火藥第134章 東行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712章 覆韓第224章 釣魚第217章 淮陽第358章 羌瘣類陀第293章 國力對耗第743章 南下第338章 兵臨楚都第95章 趙高第715章 科技第399章 何以家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