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事變

時間逐漸進入秦三世皇帝二年的春日。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對秦人來說,祭祀上帝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歷代秦君曾設雍四畤(zhì)、西畤、畦畤等祭祀上帝之所,以太祝常主,歲時奉祠之。

其中最重要的是位於雍城的鄜畤、密畤、上畤、下畤,合稱四畤。

雍城是秦國的祭祀中心,除了畤之外,因爲此處曾作爲秦國近三百年的都城,有十五位秦國先君葬於此地,是秦宗廟所在。

故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制秦禮“三年一郊”,每三年皇帝將前往雍城祭祀上帝,稱作郊雍,在春日祈歲,以佑秦國。

上一次郊雍是秦二世皇帝七年,故而下一次郊雍正應在今年春日。

但就在這關鍵的節骨眼上,小皇帝卻病了。

“今上患疾,不能遠行,請鎮國侯與宗正子嬰,前往雍城,代帝祭祀,以佑護秦國。”

趙佗接到詔令時先是詫異,然後便是擔憂。

始皇帝是患病而亡。

二世皇帝也是因舊疾復發而崩殂。

小皇帝現在才十多歲,怎麼年紀輕輕就得了病。

趙佗心中憂慮,忙入宮覲見,果真見到三世皇帝神色萎靡,躺在榻上。

而太后李姝則陪在三世皇帝身側,接見趙佗。

“天子染寒疾,頭暈腦熱,恐不宜前往雍城,然此番郊雍已定好時日,不可廢棄。鎮國侯是先帝託孤之臣,可與宗正一同前往雍城,代天子行祭祀之禮。”

李太后神色和藹,再度重複了一遍詔令上的事情。

秦國除了雍四畤外,還有西畤、畦畤等祭祀上帝之所,不過那幾個地方,皇帝一般很少親自前去,多是派臣子和祠官代行。

所以這次因爲生病而讓顧命大臣代行,是很正常的事情。

趙佗忙應下:“還請太后放心,陛下安心休養即可,臣與宗正必做好此事,以敬上帝、宗廟。”

“如此甚好,一切有勞鎮國侯了。”

太后微笑應道,榻上的小皇帝也跟着點頭。

對話之間,趙佗總感覺兩人神色中似乎有些緊張。

不過現在小皇帝生病,有兩位先帝前車之鑑,有這種緊張和擔憂的情緒很正常。

“陛下之軀,系天下萬人所望,還請安心修養纔是。”

趙佗離去前又對三世皇帝柔聲說着。

他雖然和這位小皇帝並沒有多少接觸,但對方是始皇帝的長孫,扶蘇的兒子,如今的天下之主,趙佗對其充滿了關心。

“朕知道了,多謝君侯關心。”

小皇帝結結巴巴的開口。

趙佗又叮囑了幾句,最終告辭離去。

寢宮中,看着趙佗的背影消失在門外,一直緊張的母子兩人這才長出了一口氣。

李姝側首看向榻上的啓明,笑道:“吾兒演技很不錯,趙賊沒有防備,如今被調離咸陽,吾等計成矣。吾兒當復昔日始皇帝奪權逐呂之事,讓這天下不會落入外人之手!”

三世皇帝在母后與親舅的連番洗腦下,早已將趙佗和昔日霸着執政之權不還的呂不韋等同。

畢竟小皇帝在登基前,和趙佗就沒有見過幾面,兩人幾乎沒有感情。

而廷尉李於則是小皇帝的親舅舅,自小疼愛他,再加上有親母攛掇,小皇帝對趙佗的印象很不好,認爲對方就是個貪圖權勢,連國舅都敢打壓的人。

且他在李於的教導下,看了《商君書》、《韓非子》等典籍,更認爲趙佗就是法家所言的竊權霸主之臣。

小皇帝將自己代入了當年那個平嫪毐之亂,逐殺呂不韋而奪權的祖父,心中感到激動。

當年的呂不韋是秦莊襄王指定的託孤大臣,還讓始皇帝尊其爲仲父。

如今的趙佗則是秦二世皇帝指定的顧命大臣之一,在地位上其實比不上當初的呂不韋。可趙佗手裡的權力並不比呂不韋少,特別是昔日舊部佔據朝中要職,連國舅都敢當朝壓制,性質更加的惡劣。

按照李於說的,趙佗藉着變法的名頭,打壓法家,拉攏諸子門徒,在各官署安插勢力,其麾下黨羽日漸龐大,若是不及早處理,等到趙佗徹底變法完成,將在秦國擁有巨大聲望,到時候天下人恐怕真的只知鎮國侯,而不知皇帝了。

若是趙佗出現不臣之心,那昔日齊國田氏的事情,將在秦國再次發生。

所以三世皇帝應該學始皇帝所爲。

“朕乃始皇帝嫡長孫,如今有奸臣獨霸朝綱,朕自當效先祖之舉,驅逐奸臣,不負嬴姓血脈!”

“這天下,是大父和父親留給我的,不是給趙佗的!”

幼年君主與權臣之間的衝突終究無法避免。

……

接到詔令後,趙佗沒有過多耽擱,將政事交給左丞相王綰和丞相府屬吏,自己則在家中與妻兒告別,準備前往雍城。

“今上臥病於牀,不能遠行,我將前往雍城祭祀。我不在的時候,你當多注意朝中事項,並照顧好汝母與姊妹。”

趙佗對兒子趙徹囑咐着。

雍城和咸陽相距三百多裡,再加上還要進行祭祀等儀式,一來一回耗費時間可不短。如今國事改革正在進行,他怕出現什麼變故,故而囑咐趙徹幫他注意一下。

趙徹在西征之戰中曾擒獲烏孫昆莫,立下大功,被二世皇帝賜爵爲左更。

同時他現在還擔任着中尉丞的職務,輔佐中尉掌管戍衛京師的中尉軍,已經是一個能撐得起檯面的年輕人了。

聽到父親囑咐,趙徹應聲道:“父親放心前去便是,京中之事,必不讓父親擔憂。”

聽到這話,趙佗這才滿意點頭,又與妻女告別後,便與宗正子嬰匯合,兩人將前往三百里外的雍城,代皇帝郊祀上帝。

……

“趙賊終於走了!”

文通侯李於親眼看到趙佗的儀仗消失在咸陽西郊後,大喜過望。

自從他被趙佗打壓,有了奪權的想法後,隱忍數月,就在等着這秦君郊祀之事,好用一個合理的藉口支開趙佗。

沒辦法,趙佗的威望太大了,只要他人在咸陽,李於等人根本不敢亂動。

李於在私下裡盤算過,趙佗那些手下舊部佔據了許多軍中要職。

趙徹是中尉丞,輔佐中尉掌管部分中尉軍。

黑臀是中尉軍司馬。

涉間是太尉長史。

還有鍾離眛、盧綰、酈商等人亦在中尉軍、衛尉軍,甚至郎衛軍中任職,而且他們一任職就是十幾年的時間,在軍中影響非常大。

咸陽三軍。

郎衛軍、衛尉軍、中尉軍,全都有趙氏的勢力分佈。

除了高級軍官外,有不少士卒都在趙佗手下當過兵,對趙氏有着一份天然的忠心。

一旦事情有變,趙佗在咸陽只需振臂高呼,憑他的身份,必定一呼百應,軍隊盡數倒戈。

這種事情不得不防,當年嫪毐叛亂,就曾發動了縣卒、衛卒、官騎、戎翟等武裝勢力。

當時的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等皆是嫪毐黨羽,共同舉兵反叛。

如今的趙氏比嫪毐並不差,所以要提防他們憑藉軍隊暴動。

而正因爲趙氏在軍中的勢力龐大,使李於勸說三世皇帝奪權的時候更有說服力。

趙氏一黨不僅獨攬國政,而且還掌握了軍權,堪稱是呂不韋和嫪毐的合體。

有這種臣子在身邊,就問你這個當皇帝的怕不怕?

“將趙佗調走,此賊首不在,吾等一旦行動,則趙氏黨羽必定羣龍無首,不敢擅動,將被吾等盡數拿下。等拿下趙氏一黨,就可順利掌握三軍,到時候有趙賊黨羽家人爲威脅,又有陛下詔令爲大義,不怕他不俯首而降,如此國家大權將歸於陛下與吾等忠臣手中,不會被奸臣掌控。”

李於聲音懇切,他是皇帝的親舅舅,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害皇帝的。

現在計劃順利,趙佗真的被他們調走了,給了小皇帝和李氏兄妹極大的鼓舞。

李於的計劃也進入了第二個階段。

擒拿趙佗家人,以及趙氏的黨羽。

“趙氏在郎衛、衛尉和中尉軍中皆有人擔任高職,涉間更是太尉府長史,如今太尉病弱,此人多掌握太尉之權。陛下一旦下詔令三軍擒趙氏,則消息頃刻間就會泄露於趙氏黨羽的手上,爲了防止驚擾趙氏,吾等當繞開三軍,另尋臂助。”大事當前,李於的腦子轉的很快,分析出三軍裡多有趙佗親信,你根本無法判斷哪些人忠於皇帝,哪些人又是忠於趙氏。

一旦判斷失誤,那他們的奪權之事可就完蛋了。

故而先期不能動用三軍,否則有被趙氏反制的風險。

李姝皺眉道:“若是連郎衛都不能用,那吾等如何擒拿控制趙氏黨羽?”

李於略一思索,當着太后母子二人的面,說下了一個常被忽略的勢力。

“宗室。”

他低聲道:“宗室諸公子,皆乃陛下叔、伯,爲嬴姓血脈,始皇帝子孫。面對權臣竊取國柄,宗室之人天然就站在陛下這一邊,趙氏無法染指他們。吾等可藉助宗室諸公子之力,定能擒趙氏黨羽,然後掌控三軍。”

自商鞅變法以來,秦宗室無功不得封爵,日子過得不是很好。

但再不好,那也是相對來說的。他們是王家血脈,每個人府上都有上百人的奴僕,若是諸公子一起響應,弄出個千人甚至數千人的勢力是沒問題的。

“陛下傳詔令三軍勿動,則不至於驚擾趙氏黨羽。由諸公子在夜中率僕從先去拿下趙氏府邸,將趙徹等人控制在手,然後再將涉間、黑臀、鍾離眛等人一個個拿下,如此清除趙氏勢力後,則三軍便可握於手中,大勢可定也!”

李於說出自己的計劃,井井有條,有很大的成功率,讓皇帝母子皆頷首稱讚。

“宗室之人,確實是站在朕這邊的。”

接下來,李於藉口皇帝生病,由太后下詔,招諸公子入宮覲見。

當着公子文、公子武、公子高、公子將閭、公子胡亥等諸公子的面,李於激昂開口,控訴趙氏專權,竊取國柄,並於軍中安插勢力的事情。

諸位公子臉色大變,面面相覷。

“趙氏竊取國柄,盡掌軍權,朕甚感不安,若趙氏有田常之心,將傾覆我秦國近六百年之社稷啊。如今我嬴姓天下值危亡之際,還請諸位宗室長者助我,擒趙賊,以衛守天下。”

三世皇帝聲音哀泣,向諸位公子行禮哀求。

除了以情動人外,他還聰明的拋出了利益作爲誘餌。

“趙賊獨霸朝綱之事,讓朕明白一姓之天下不可無輔弼相助,若此番能擒趙氏,肅清朝綱。朕當開宗室之禁,甚至行分封於遠疆,以立宗室,此事亦無不可啊。”

在三世皇帝和李於看來,只要能拿下趙氏,讓他們掌握國政,分封宗室並非不可接受的事情。

當然這個分封是不可能在秦國郡縣內分封的,到時候大事一定,三世皇帝就可封諸公子到化外蠻夷之地,比如日照郡發現的那個名爲東瀛的大島,天高地遠,秦國難以管理,就可以分封點人過去嘛。

果不其然,利益纔是最爲打動人心的。

聽到三世皇帝居然願意開宗室之禁,甚至搞分封,諸公子頓時眼睛都紅了。

相比於在咸陽被圈養,在外面稱君做主豈不美哉。

更別說三世皇帝說的有道理,趙氏勢力太大,一旦真起了竊國之心,那他們嬴姓的天下就可完了啊。

公子文、公子武、公子高、公子將閭等人在略微猶豫後,皆俯首道:“臣等願助陛下,擒奸臣,扶朝綱!”

位於後方的公子胡亥也跟着說了一句,只是他的眼神有些閃爍。

見到諸位公子皆願全力相助,三世皇帝和李於大喜過望,立刻安排和佈置詳細的計劃,準備一擊拿下趙氏餘黨。

事情很快敲定下來。

諸位公子皆被囑咐保密,各回府中準備。

公子胡亥回到自家府邸的時候,他的眼中滿是複雜之色。

看到啓明穿戴着皇帝服飾的模樣,總讓胡亥想到那個最爲寵愛他的父皇。

自從有了這個孩子,他在父皇面前寵愛日減,若說心中沒有怨氣,那是不可能的。

至於擒拿趙氏之事,又不免讓他想到當年跟着父皇東行封禪,相比於其他公子和趙佗只見過幾面,他可是和自己那位姊丈相處過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還處的很不錯。

臉上神色變幻,胡亥終究拿不定主意。

他叫來親信,吩咐道:“速請吾師趙高前來,此事勿要聲張,暗中進行。”

……

到了第二日晚間,月黑風高。

咸陽城中已經進入宵禁,一片寂靜。

就在那黑夜中,分佈於咸陽城的十餘個公子府邸,大門突然洞開,無數人手持火把,向着位於城中的鎮國侯,以及太尉長史涉間、中尉司馬黑臀以及酈食其、酈商、鍾離眛、盧綰等人的府邸奔去。

“奉皇帝詔,擒國賊,振朝綱!”

諸位公子打着這個旗號,正要趁着夜色,將趙氏一黨盡數擒拿。

哪知道他們剛衝過咸陽正街,還沒有包圍鎮國侯府邸。

四方街巷中便有一列列全副武裝的兵卒衝了出來,將他們包圍。

“有賊寇欲於咸陽謀逆,吾等奉太尉、中尉等令,擒殺叛賊!”

無數聲音高喊,雙方打成了一團。

火把下,趙徹身穿甲冑,被親衛圍在中央。

他看着前方混亂的場景,腦海裡閃過一個人的聲音。

事情他是昨晚知道的,由太僕屬下的太僕丞趙高藉着夜色前來通知。

趙徹當時大驚失色,沒想到父親剛前往雍城不久,就讓他遇到了這種大事。

她的母親嬴陰嫚十分冷靜,讓他暗找父親的舊部來進行商議,因爲怕找黑臀、涉間等實權派被李於發現,所以只找了沒有軍權,但有智謀的人前來,這樣不容易暴露。

酈食其和陳平。

這兩人皆是由趙佗提拔起來的。

酈食其是趙佗死忠,而陳平之前在扶蘇那裡任職的時候,多次被李於欺辱,若是趙氏一倒,他們絕對無法倖免,屬於是可以相信的人。

兩人知道此事後,在震驚之餘,連忙輔佐趙徹做好應對手段。

其中陳平眼珠子一轉,還爲趙徹提出了一個充滿誘惑力的方案。

“皇帝猜忌君侯,不顧先帝遺詔而欲行兵戈之事,已經是撕破了臉。縱使此事吾等應付下來,使趙氏倖免於難,但日後呢?皇帝以後還會不會再繼續動手了?”

“君主忌憚臣子,臣子若退,則必死無葬身之地,屆時趙氏族滅矣!”

“皇帝既然不仁,小君侯不如一不做二不休,以死士冒充這些宗室餘黨殺入宮中,誅滅李氏,送今上去見先帝。同時以亂兵盡殺諸公子,對外則稱是宗室謀逆,以致皇帝罹難。”

“宗室血脈斷絕,必將另立新帝,而小君侯乃嬴姓後裔,乃始皇帝所寵之孫輩,屆時讓羣臣擁護,說不得能登上帝位,如此趙氏無憂矣!”

陳平陰冷的聲音在趙徹腦海中不停迴盪。

趁此機會盡殺諸公子,順手弒殺皇帝,而讓自己憑藉血脈登上帝位,從此趙氏無憂。

當皇帝!

趙徹想起小時候被始皇帝抱在懷中時的模樣,想到了那身代表帝王身份的衣服。

不得不說,陳平的話很有誘惑力。

“此人真乃毒士也。”

趙徹輕嘆一聲,然後搖搖頭,將這個歹毒的想法以及巨大的誘惑驅逐出腦海外。

他再度看向前方的亂象。

“外翁與舅父待我趙氏甚厚,皇帝可以負我趙氏,我趙氏卻不能負大秦。”

“我若如此做,待父親歸來,我將如何面對?”

“日後若死,在九泉之下,我趙徹又當如何去見外翁與舅父。”

“皇帝之位,非我所願也!”

趙徹眼神恢復清明。

他下令道:“叛亂者投降不殺!”

看着諸公子手下的奴僕一個個跪倒在地,請求饒命。

趙徹的臉平靜如水。

шωш ☢Tтká n ☢¢ ○

“一切,等父親來處置吧。”

君主與權臣的矛盾是不可能避免的,從先秦到明清,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雙方必然會起衝突。

當然書名是《秦將》,所以是不會篡位的。

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819章 處置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194章 投壺第78章 公輸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68章 五大夫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829章 列侯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707章 真實第701章 張蒼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218章 上蔡第203章 娶妻第794章 徵西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797章 君恙第21章 宮殿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42章 訓練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836章 革弊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87章 大膽想法第165章 民心第206章 秦楚宣戰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227章 悔意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165章 民心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195章 歸詔第828章 帝迎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122章 嬴陰嫚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792章 戰死第146章 上車第781章 剋制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65章 夜襲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228章 車騎第81章 質疑第738章 惡化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23章 圖窮匕見第207章 右庶長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217章 淮陽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714章 火藥第714章 火藥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335章 右司馬第741章 離別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40章 巡營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739章 請求第32章 黃金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700章 勾引第20章 秦王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106章 兄妹第5章 刎頸第229章 喜報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808章 勝負第166章 陳餘
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819章 處置第153章 突襲戶牖第467章 死即五鼎烹第398章 二世人選第194章 投壺第78章 公輸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168章 五大夫第353章 趙佗高論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829章 列侯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707章 真實第701章 張蒼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218章 上蔡第203章 娶妻第794章 徵西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797章 君恙第21章 宮殿第639章 英雄暮年第421章 代城險固第269章 趙佗迷蹤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492章 入宮相見第42章 訓練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836章 革弊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87章 大膽想法第165章 民心第206章 秦楚宣戰第323章 焚舟破釜第227章 悔意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165章 民心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195章 歸詔第828章 帝迎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122章 嬴陰嫚第333章 項燕釣龜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591章 半渡而擊第792章 戰死第146章 上車第781章 剋制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65章 夜襲第619章 李由數奇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497章 諸姬通婚第228章 車騎第81章 質疑第738章 惡化第385章 幽靈徘徊第23章 圖窮匕見第207章 右庶長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43章 滅楚者佗第501章 通西南夷第217章 淮陽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714章 火藥第714章 火藥第332章 另立新王第251章 信至咸陽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335章 右司馬第741章 離別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394章 趙佗推磨第337章 越之醜女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661章 泗水天子氣第40章 巡營第367章 城濮兵術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739章 請求第32章 黃金第571章 全取河南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700章 勾引第20章 秦王第651章 麒麟降世第106章 兄妹第5章 刎頸第229章 喜報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808章 勝負第166章 陳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