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鄉邑

第60章 鄉邑

上古時候的鄉邑里聚,大多是有城郭的,只要關上鄉門,便是一座小型堡壘。

辛屯此行的目標孤伯鄉,也是如此。

它位於一片平原上,周圍農田環繞,基本沒有山陵隔阻,鄉邑的面積挺大,但四周被一丈多高的牆垣圍着,想要進去,只能通過南北兩處鄉門。

順着孤伯鄉再往東走,就可以踏上通往東邊方城、臨樂的道路,所以此地還是很重要的,需要有一屯秦軍駐守。

好在當趙佗率軍到達時,孤伯鄉的鄉門並未關上,一羣豪長打扮的燕人等在門口,隔着老遠就開始作揖。

“晦氣,乃公還以爲……”

黑臀話到一半,突然發現涉間正冷冷的看着他,頓時一個激靈,訕笑道:“真是太好了,不用打仗都能拿下這處鄉邑,看來今晚可以睡個舒坦覺了,嘿嘿嘿。”

衆人憋着笑,大家都知道這傢伙是個什麼意思。

“鄙人孤伯鄉三老孤澤,迎接將軍足下。”

鄉邑門口,領頭的燕人是個花白鬍子的老頭,高冠大袖,腰間還配着玉,看上去頗有一番貴氣。

他把姿態擺的很低,對趙佗這十幾歲的少年,張口又是“將軍”又是“足下”的。

在孤澤後面,其他孤伯鄉的豪貴也跟着作揖問候,他們低頭的時候,目光瞟見秦軍手中的兵器,臉上滿是驚懼。

趙佗笑着上前,扶住孤澤的手,說道:“長者莫要多禮。我部受命前來接管孤伯鄉防務,日後還需長者多多協助,可莫要推辭。”

趙佗一說話,孤澤眼睛就發亮。

這少年說話很老道嘛,明明是帶兵來佔取鄉邑的,但一開口卻只提接管防務,彷彿自己這孤伯鄉本就歸屬於秦國一樣。

這樣一來,就讓孤澤等人少了幾分投降帶來的屈辱感,面子是給足了。

孤澤第一眼看到這屯長是個十幾歲的少年時,心裡還很擔心。少年人心高氣傲,萬一熱血上頭,不管自己的投降,直接上來就砍腦袋換軍功,那他們可就慘了。

如今見趙佗說話和藹,頓時放下心來,特別引起他注意的,是趙佗說話的口音。

“將軍,是趙人?”孤澤小心翼翼的試探。

“然也。我名趙佗,祖上亦是趙國公族。如今在軍中擔任屯長之職,可當不起將軍之稱,長者喚我姓名便是。請長者和諸位安心,只要配合我部軍務,鄉里自會無事。”

趙佗笑着說道,神色很溫和。

這個時代的鄉里,大多都是聚族而居,這孤澤既是邑中三老,亦是鄉中大族的族長,他們這些外來人想要安心駐守在這裡,這種鄉老人物肯定是要首先結交的。

“那是自然,自然,請趙君放心,我定約束好鄉里,絕不會給諸位壯士帶來麻煩。”

孤澤滿臉帶笑,趙佗雖然讓他直呼姓名,但哪敢啊,至少得帶個“君”字才行。

不過這屯長居然是個趙國貴族,連和秦國有世仇的趙人都能安心在秦軍中當軍吏,看來他們這些主動投降的燕國人,也不會遭受什麼厄難。

一想到這裡,孤澤臉上笑容越發燦爛。

“諸位壯士遠道而來,定然餓了,老夫已在家中備下酒食,還請入邑一饗。”

孤澤伸手,熱情的邀請趙佗和身後的秦軍進入鄉邑中。

他身後那些鄉里豪長也都巴結着說道:“諸位壯士請入鄉中。”

三言兩語之間,這座孤伯鄉就完成了從燕國轉投秦國的流程。

不過趙佗並沒有馬上帶隊進鄉,他轉頭看向身後的五位什長。

涉間、黑臀、小白、西乞孤,還有一個名爲攸的公士。

“小白,你帶一什人守衛此門,注意警戒。”

趙佗下達命令,初來乍到,自然要先將鄉門給守住,方能進退自如。

小白應道:“唯。”

黑臀咂咂嘴,叫道:“屯長,還有個南門,讓我帶人去吧。”

趙佗瞪了他一眼,就這黑屁股的性子,他可不放心。

但剩下的涉間是他的鐵桿,心思細密善於觀察,西乞孤熟悉鄉里事,兩人帶在身邊能起到幫助。

猶豫了下,趙佗讓公士攸帶了一什人去守衛南門。這位什長雖然沒啥才能,但至少是個聽話的主,比黑臀讓人放心多了。

同時趙佗專門囑咐他們不要輕易起爭端,只管守住兩處鄉門就是。

小白和攸應諾而去。

孤澤聽到趙佗派人去把守兩處鄉門。

眼中閃過一抹慌亂,但他不愧是鄉老長者,面色不變,依舊熱情道:“趙君心思細膩,他日必有前程。不過本地的燕卒都被大……燕王召到薊城去了,四周沒有兇險,趙君還請放心就是。”

趙佗笑道:“還是小心爲好。不過那燕王將士卒都召入薊城,倒是讓上將軍省心了。過幾日上將軍率大軍親至,剛好將薊城一鍋端掉。”

“是是是,上將軍的威名,吾等也是聽過的。”

聽到趙佗話裡提到王翦大軍,孤澤等人越發驚懼,態度恭敬的請趙佗和後方的秦軍入鄉邑。

……

鄉中院落,激昂的築聲中有人在歌唱,聲音淒厲且悲壯。

一個少年奔入院中。

“宋兄,宋兄。”

“秦軍入鄉邑了,阿翁讓我叫你們躲好,不要被秦軍發現了。”

歌聲停止,但那築聲依舊在激盪。

宋意看着眼前的少年,冷冷說道。

“你阿翁還是降秦了。”

少年羞紅臉道:“阿翁說秦軍勢大,燕國必定覆滅,若是不趁此時改投秦國,我族定會有滅頂之災。”

宋意臉色發青,怒道:“滅頂之災?那秦王殘暴,秦法嚴酷,動輒株連全族。就算伱們投了秦國,日後就保證不會觸犯秦法,淪落爲刑徒囚犯嗎,那時候就不會有滅頂之災了?”

“哼,與其在此時苟且偷生,不如與那些秦人拼了,也不枉我燕地男兒的血性!”

《燕丹子》:竊觀太子客無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而面赤;宋意脈勇之人,怒而面青;舞陽骨勇之人,怒而面白。光所之荊軻,神勇之人,怒而色不變。

關於鄉邑有城郭牆垣,參考《中國聚落形態的變遷·關於邑、國、鄉、亭、村的考察》

關於燕國是否有三老,因燕國的史料太少並沒查到鄉里這一級別的資料。但三老源自周制,燕爲姬姓國,有的可能性很大。

且秦、魏皆置有三老。燕國也是郡縣制,郡稱守,縣稱令,下面還有丞、尉之類的官職,和秦的差別不是很大,沒理由郡縣層面差不多,到鄉里就沒了。

(本章完)

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68章 善後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717章 婉拒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785章 散盟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7章 秦軍大營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228章 車騎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644章 博浪沙第51章 疑點第723章 核心第182章 寬宏第15章 函谷關第749章 陽謀第716章 近親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738章 惡化第535章 烏氏倮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840章 相薨第793章 平甌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714章 火藥第52章 分功第175章 名利第803章 預判第240章 淮陽反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379章 越王降第721章 戰將第787章 詛咒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822章 餘孽第813章 血仇第745章 產蟲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485章 老匹夫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712章 覆韓第484章 左丞相第22章 鹿鳴第834章 帝崩第836章 革弊第683章 公孫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788章 家園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722章 徵越第289章 墨守第197章 換將第842章 託孤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72章 短兵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254章 鎖定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67章 燕人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50章 首級第707章 真實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804章 前奏第213章 插嘴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767章 覆巢第789章 大坑第308章 刺客出沒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804章 前奏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5章 刎頸第97章 爵制第706章 兵力第37章 與子同袍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163章 軍令第797章 君恙第1章 趙國餘孽第4章 荊軻第790章 睡覺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718章 三十年第592章 萬事俱備
第563章 貴女抉擇第68章 善後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584章 樊曹之別第717章 婉拒第620章 拯救李兄第785章 散盟第554章 騎兵對決第7章 秦軍大營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228章 車騎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590章 連環套路第644章 博浪沙第51章 疑點第723章 核心第182章 寬宏第15章 函谷關第749章 陽謀第716章 近親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561章 馬踏賀蘭第738章 惡化第535章 烏氏倮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425章 故技重施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840章 相薨第793章 平甌第543章 兵力對比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714章 火藥第52章 分功第175章 名利第803章 預判第240章 淮陽反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391章 齊代何先第641章 刺客歸來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379章 越王降第721章 戰將第787章 詛咒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822章 餘孽第813章 血仇第745章 產蟲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485章 老匹夫第618章 捷報頻傳第712章 覆韓第484章 左丞相第22章 鹿鳴第834章 帝崩第836章 革弊第683章 公孫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788章 家園第540章 橫槊用間第583章 秦匈交易第722章 徵越第289章 墨守第197章 換將第842章 託孤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72章 短兵第552章 大秦鐵騎第254章 鎖定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67章 燕人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50章 首級第707章 真實第281章 章邯之名第607章 皇帝西巡第413章 趙佗伐代第804章 前奏第213章 插嘴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767章 覆巢第789章 大坑第308章 刺客出沒第667章 李由爲郎第804章 前奏第642章 潛龍公子第5章 刎頸第97章 爵制第706章 兵力第37章 與子同袍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163章 軍令第797章 君恙第1章 趙國餘孽第4章 荊軻第790章 睡覺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718章 三十年第592章 萬事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