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內,書聲琅琅,晨讀已經開始了,處處洋溢着清脆悅耳的嗓音,使得人恍若沉浸在書山書海中一般。
陳寧陌抱着一堆書卷來到寧一園內,稍事整理了一下,便攤開一張宣紙,磨上一泓墨汁,提起毛筆開始練字。
她所練的筆法名爲飛白,字體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畫突出,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且能給人以飛動的感覺,故稱其爲“飛白“,古代書法家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歐陽詢等等,都是寫飛白的好手。
秋日清晨,微風過堂,陳寧陌寫得非常認真,也非常專注,手中大筆更猶如飛龍盤旋,飛鳳起舞一般,有種說不出的動人美感。
及至盞茶時間,那張宣紙寫得是滿當當的,陳寧陌擱下毛筆纖手拿起宣紙仔細一看,不由滿意的點點頭。
也不知道她是在滿意自己的筆法,還是宣紙上所寫的這首詞,而詞的標題赫然便是崔文卿在是詩詞雅集上所作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就這麼細細端詳良久,陳寧陌才輕聲嘆息道:“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寥寥數句,鏗鏘之詞,這是何等氣概!何等志向!此際讀之,凜凜有生氣,讓人不覺悠然神往,這個崔文卿啊……真是一個讓人看不透的怪才……”
輕輕的唸叨聲落點,陳寧陌不禁微微失笑。
起初,她對這個府州的落第秀才是完全沒有半點興趣的,若非是范仲淹的親自推薦,她也不可能委派司馬唐前去府州瞭解崔文卿的相關情況。
其後,官家陳宏親自前來爲崔文卿之事相請,陳寧陌無可奈何之下,也只得應承了下來,但那時候,她對崔文卿更多的也只是有些好奇罷了,對於他的人品學問,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特別是在白馬寺兩人相遇的那一晚,陳寧陌不慎與崔文卿有了肌膚相接,使得她在羞怒憤懣之下,更是暗暗討厭上了崔文卿。
只是沒想到,當崔文卿真正進入國子監,並在她這裡專研學問之後,她才逐漸意識到了他的不凡。
崔文卿敏而好學,對於她的許多晦澀的講解也是一點即通。
且他勉強還算做是刻苦用功,沒有辜負她的一片苦心。
更讓陳寧陌震驚的,是在國子監中秋詩詞雅集上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那天,崔文卿爲了進入雅集之中,臨時與那個傻乎乎的高能成立了一個什麼一庫詩社,居然不可思議的取得了詩詞雅集的頭名,且所作之詩詞樣樣皆爲精品。
這首《滿江紅·怒髮衝冠》就是崔文卿當時所作。
而面對明教歹人挾持太學生之危局,崔文卿不僅沒有乘機脫逃脫,反倒是臨危不懼的挺身而出,救下了太學生,避免了朝廷受制於邪教之窘狀,也保全了太學生們的性命。
可以說,此人乃大智大勇的典範,也是一個有骨氣,有才學,有思想的人,能夠教導這樣的學子,饒是陳寧陌,也大感非常的幸運。
只可惜……
想到這裡,陳寧陌黛眉微皺,忽地有露出了一個無奈的苦笑。
只可惜,崔文卿就是太過調皮了一些,也不怎麼安分,有時候不禁讓人大感頭痛啊。
正在她悠然神思的時候,一個人影忽地急匆匆的來到了寧一園內,走入了正堂之中,對着她拱手言道:“國子丞,屬下有事情稟告。”
陳寧陌回過神來,微笑發問:“是王主薄啊,不知你有何事稟告?”
這位王主薄正是國子監內掌文書的官吏,也是陳寧陌的下屬,他抱拳正色言道:“啓稟國子丞,今天一早,太學生崔文卿、司馬薇、高能、白真真、趙雅儀五人在牌坊下聚集了一大批的太學生,聲言要成立一個叫做學生會的組織,不少學生都當場表示加入,據估計,只怕不下數百人之多,下官得知此事之後,感覺茲事體大,故而特來向國子丞你稟告。”
聞言,陳寧陌登時就爲之一愣,不解問道:“學生會?這是何物?”
“屬下剛纔得到一份學生會的書面告示,請國子丞一看。”說完之後,王主簿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宣紙,遞給了陳寧陌。
陳寧陌接過之後,展開仔細端詳良久,一雙原本就蹙起的柳眉,此時此刻蹙得更是深刻了。
及至讀完,陳寧陌來回踱步思忖半響,這才斷然下令道:“王主薄,立即讓崔文卿和司馬薇兩人前來寧一園見我。”
王主薄拱手言是,隨即有些不解的詢問道:“國子丞,聚衆成立學生會的不是還有高能、白真真、趙雅儀三人麼?爲何你卻直喚崔文卿和司馬薇?”
陳寧陌輕笑言道:“他五人當中,這兩人才是真正的主謀,特別是崔文卿,若沒有他那些天馬行空的鬼點子,司馬薇等人豈會想到什麼學生會?你照我的意思辦就可。”
王主薄點點頭,連忙去了。
崔文卿是在上課途中被人喚出學堂的,待聽到陳寧陌讓他前去寧一園之事,他立即就明白了特定與成立學生會之事脫不了關係。
不容多想,崔文卿連忙走出學堂,順着林蔭小道朝着寧一園緩步悠悠而去,
不意走到途中,卻正好遇到了司馬薇。
瞧見她這番模樣,崔文卿不禁笑出了聲來,輕笑調侃道:“司馬小娘子,瞧你這樣行色匆匆,莫非也是前去面見陳學士?”
聞言,司馬薇頓時驚訝的笑了:“怎麼,難道你也是?”
“那是自然,看來啊,咱們成立學生會的事情已經被陳學士知道了,故而才找我們兩人前去問問。”
“那崔兄覺得我們該怎麼辦纔好?”
崔文卿笑道:“欲成立學生會,自然要得到國子監內的諸多官員同意,而國子丞更是我們必須要拉攏的對象,這樣,待會我就給陳學士仔細說一下學生會的事情,請她務必同意了下來。”
司馬薇頷首笑道:“既然如此,那好,我們同路而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