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波斯議出兵

帝國曆的開元八年(公元249年)底,帝國搞定波斯。

次年二月,羅馬變天。

時間推移回開元十年秋,帝國在波斯的統治已歷二年。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兩岸都是一片金色的麥浪,無窮無盡,預示着一個豐年的到來。

微風吹過,麥浪起伏,田間老農納什忙碌着,手撫沉甸甸的麥穗,眼中露出了由衷的喜悅。

採取了新的種子、新的農具還有灌溉方法,得到了官府貸款,買來耕牛,辛勤耕耘,如今到了收穫的季節。

今年的收成將比往成增加三成!

按照官府的分配方案,農戶只需交三成收穫,其餘全是議價收購,這比起以前的七八成收穫免費上交給官老爺和地主,簡直是個巨大的飛躍,終於能夠過上舒心的日子.

老農納什臉上皺紋盡數舒展開來,眯起眼睛,遙望村子東頭的那面青龍旗,暗暗嘀咕:“這幾天,村子裡多了許多穿軍裝的軍人,整個村子都戒了嚴,除了本村人還能出入外,其餘的人都不得進來,那些軍人,想幹什麼呢?”

……

帝國吞併了波斯之後,按雙方的協議,波斯成爲了帝國西邊的一個近似於聯邦的國家。

這些年來,帝國對大的外國和力量的征服喜歡搞“聯邦”制,這是皇帝一個創造性的發明。

中原王朝歷朝歷代對外國外族的控制對策主要有朝貢制度、羈制度、藩屬制度等。

朝貢制度僅屬於泛泛之交,對方承認我們是老大。遣使來送點禮物,我們送回點禮物(往往我們送得多)而已,除此之外,我們對他們沒多大地影響。

羈制度則更進了一層,對方承認我們是老大,接收我們的冊封,我們封他們爲官,例如唐朝時渤海被封爲“忽汗州大都督”、疏勒被封爲“疏勒都督”。南朝宋順帝就曾封百濟國王爲“鎮東大將軍”,封日本爲“安東大將軍”。我們再給點好處什麼的,利用外族中舊有的貴族進行統治,經濟上讓原來的生產方式維持下去,滿足於徵收貢納。他們就幫我們守邊打仗,我們對他們的社會影響有一定影響,可不是絕對影響。

藩屬制度與中央的關係相當密切,藩屬國的君主必須要得到宗主國的冊封。藩屬國地君主對該地區的統治權來源於中國皇帝。

藩屬國在外交或軍事上遇到困難,宗主國有權代爲出兵。如萬曆朝鮮戰爭、古代越南內戰時,天朝都出過兵。朝鮮、越南、緬甸淪爲殖民地時,都是外國同清政府籤的條約。藩屬國本國無權決定自己的歸屬。

這幾點涉及到主權、外交權和軍事權,四大權宗主國就佔其三(另外一個是立法權)。

而聯邦制則更進一層,中央將立法權也拿過來了。

聯邦制針對於一些比較發達文明地國家(社會)不想徹底放棄掉自己的傳統。但打又打不過強大的帝國。他們爲了避免亡國亡種。而帝國爲了避免重大的傷亡,爲了得到更多地力量。不想陷入無限的人民戰爭中,也不想把那兒的人完全殺光而雙方作出的妥協。

帝國式地“聯邦”規定如下:

各聯邦均承認中華帝國爲一切聯邦國之中央政府,皇帝是各聯邦國家的最高領袖,任何人都必須向他效忠,聯邦裡的民衆全部是皇帝地子民,這也是聯邦存在地前提。

中央政府其地位高於組成單位,一切重大權力均屬於中央政府,中央公佈之法律爲帝國地最高法律,各聯邦組成國能有自己的法律,但不得與中央法律相牴觸。

目前有波斯、日耳曼與阿三大陸實行聯邦制,而羅馬帝國則是皇帝直接管轄。

大臣們對於皇帝地政策頗有微詞,認爲皇帝這樣做會導致日後分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皇帝卻認爲小小几個地區能夠翻得了天?

它們的地區是限制死的,原本有多大以後就多大,而華族的統治區則不斷擴大,諸君,我們已經佔有了大半個亞洲,將來的大洋洲、南北美洲也是華族的,非洲也將插足,全球都將是我們的,還會怕那小小的幾個地區?

日後,地球上的陸地之外,還將進軍上天下海,天空與海洋,同樣也是我們偉大華族的!

更何況,朕的帝國,是千年帝國!朕在一日,誰也別想反!

千年之後,若還不能融合,朕自請下臺!

諸臣齊稱善,心忖皇帝的胸襟寬廣無邊,胸中裝的不止是東方,而是整個世界和宇宙!

實行了聯邦制,華族到波斯有相當多人,他們帶了技術與資金,更主要是華族的勤勞!波斯的農業、道路、港口首先得到了大量的投資,在華族的帶動下,整個波斯都在忙忙碌碌,人口都忙於生產建設,改善生活,二年來農業增長了五成,小麥、大麥、稻米的收穫都是歷年來最高的,牲畜的存欄數大增,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完成了農業自給成功。

各主要城市的公路都平整過,各處的港口擴展和清淤,城市得到了許多的固定投資,道路美化,起建民居的新房子,建造商業步行街和市政廣場、公園、水廠、污水處理中心,城市到處可見腳手架,城市在變樣,迅速醫治戰爭創傷。

帝國非常關心民生,人們的溫飽放在心中,由於抓緊了農業,實行土地贖買、開荒分田到戶,減租減息,廣大波斯平民的溫飽得到保證。到處基建開工,民衆手裡的錢也就增加,得以購買更好的副食、衣服和用具。

許多家壁四空地平民家裡奇蹟般地增加了東方的餐具、茶具,還有便宜的絲綢衣服。手錶、自行車之類的奢侈品已經在平民階級中出現,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

大城市已經做到所有適齡兒童都入學,作爲新徵服的土地,他們是被帝國養起來,一天包二餐,自然,華語成爲了他們的第一語言,東方的知識潮水般地涌向了他們……

各城市建起了免費的醫院,分批陪訓醫生和護士。制訂了一個雄心勃勃地計劃,將在十年內實現全民醫療化。

由於聯邦制,保留了舊的波斯王廷,舊的生活制度。華族的法律比較平和,華族尊重波斯人,大家都是皇帝地子民嘛,是平等的。波斯民間的怨氣不大,尚有一些地方鬧事,可成不了氣侯,整個波斯。不到兩年多的光陰,波斯人徹底地接受了現實,帝國在波斯地統治一天天地鞏固起來。這時就能夠騰出手。將原本四散鎮壓地方的部隊集結。準備發動對羅馬敘利亞行省的進攻。

……

羅馬敘利亞行省又是怎麼樣一個?

沒有政治上解決的可能,行省總督盧泰齊烏斯.卡杜魯斯。是個死硬地舊羅馬分子,對於皇帝關閉元老院和神廟的舉動是深惡痛絕,宣佈奉盤踞在阿非利加的廢帝馬克西米努斯之令(盧泰齊烏斯.卡杜魯斯曾經在元老院廢黜馬克西米努斯時堅決擁護元老院),並且得到了馬克西米努斯控制下地埃及行省地糧食補給,決心抗拒到底,因此帝國不得不出兵打他。

早先在帝國攻下波斯後,盧泰齊烏斯.卡杜魯斯曾經派出兩個軍團試探,結果被帝國軍騎兵羣毆下兩個軍團全軍覆沒,此後就老實了。

……

剛纔地波斯老農納什所在地方是波斯拉馬迪城,位於波斯幼發拉底河賴扎宰湖的上游地區,帝國波斯行營總管夏侯惇在此,也就是在納什地村子裡大集諸將開會。

將軍們濟濟一堂,將星閃爍。

黃忠、曹仁、張飛、太史慈、馬超、周泰……

還有波斯人將領,阿三神軍將領。

他們圍着粗木長條桌而坐,人人都腰板挺得筆直,沒有誰交頭接耳。

外面天氣很熱,但在椰棗樹下卻很涼爽。

這次會議就是野外的椰棗樹下下召開,稱爲“椰樹會議”。

坐在長條桌一頭的的三個人,夏侯惇的元帥肩章格外醒目坐在中間,一邊是他的參謀長呂蒙,另一邊是帝國總參謀長徐庶(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那個)。

徐庶年初才接掌總參謀長一職,過往的年間,他一直呆在北方做事,保障西征大軍的糧道與主持清剿北方遊牧民族,從貝加爾湖直到歐洲大沼澤地區都是他的防區,瑣碎事不少,不顯山顯水,沒有什麼象樣的大戰,很不出彩,然而捉到的女人與砍掉的人頭的數字卻達到了一個令人吃驚的地步。

此君將他的防區清成了大面積的無人區!除了鐵路沿線有點人氣之外,其餘地區都成了野獸的天堂!

幾年間,他大概向東方提供了三十萬名女性,萬名長得漂亮的成爲各地妓院的臺柱,老闆們欽敬地稱徐將軍爲帝國的“繁榮娼盛”建立了偉大的功勞!

現在他出任帝國總參謀長,有傳言說妓院老闆們爲了感謝他,甘心爲他活動上層,通過關係向內廷建言,他才當上總參謀長。

一些眼紅分子就稱他爲妓女總參謀長!

按理說他有個“總”字,應該坐中間,然而夏侯惇是元帥,軍隊中,皇帝做老大,打下去就是元帥一個個排隊,其它軍銜統統得讓一邊。

徐庶到波斯參加會議,檢查工作來者。

……

軍官一個個發言,有的說部隊的訓練情況,有的說部隊的集結情況,有的說軍資的準備情況,有的則彙報敵人的軍情……

呂蒙站出來了,拿起了教鞭,指點着大地圖,輕鬆地說出了戰略總設想道:

“大軍兵出泰西封,溯幼發拉底河而上,上游處是羅馬的美索不達米亞行省,有不少的羅馬的防禦點。

一旦攻陷那些防禦點,我們將直線向西,先攻擊阿勒頗城,取下這座重要城池,就進攻敘利亞行省首府大馬士革城,待攻克此城,羅馬在地中海東岸的城市如提爾城、愷撒西亞、耶路撒冷等,將一一撥除!”

說得倒是輕巧,波斯軍官們眼中都露出了懷疑的目光。

如果羅馬是這麼好吃的菜,那麼他們早就能夠把羅馬趕到地中海了!

歐羅巴人與橫旦歐亞間的波斯(大流士)-帕提亞中,一直佔據優勢,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打敗大流士,讓波斯第一次滅國,帕提亞人興起,取代波斯,雖然擊斃了羅馬大將克拉蘇,可人家的圖拉真皇帝一度攻陷帕提亞的首都泰西封,其他羅馬皇帝與大將也曾多次打敗帕提亞人。

薩珊波斯取代帕提亞人後,基於東方帝國的強勢,與羅馬的戰事不烈,但說起羅馬人,其戰鬥力和紀律還是相當強的。

在羅馬諸行省中,敘利亞是最富庶的,其軍隊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決不容突視。

看出大家的疑惑,呂蒙笑道:“我們大將雲集,將士用命,補給充裕,又是諸兵種集成,無論馬戰步戰還是水戰都絕對有把握!”

“下面,有請徐總參謀長訓話!”夏侯惇說道,帶頭鼓掌。

“啪啪啪啪啪……”

徐庶站起來,手往下虛按,大家停止了拍掌。

他慢條斯禮地講道:“氣高漲,求戰心切,任何時侯,都要保持這樣的氣勢,我們帝國的偉業,就必定能夠成功!”

“啪啪啪啪啪……”他捧了大家,大家當然得給面子給他,起勁拍掌。

“本次進攻羅馬敘利亞行省,關係到帝國在羅馬的長治久安,目前羅馬共有四大行省地區,領頭反叛,我們已經搞定了希臘行省,要是能夠搞定敘利亞行省,我們在羅馬的統治將能夠勢力大張,形勢一片大好!

一旦在敘利亞行省,我們成功了,就能夠與羅馬諸行省地區兩分地中海,極大的改善我們的戰爭態勢,本官臨出來時,內廷、內閣、兵部都非常關心該戰,若是成功,朝廷何吝封賞!……”

……

最後夏侯惇宣佈道:“下面,本帥宣佈波斯行營制定,經徐總參謀長同意的作戰部署!”

參謀飛快地給大家傳遞上印好的計劃,夏侯惇念道:“38騎兵軍首發!你部,須於明年三月底完成部署,先於行動前,派出偵察兵……”

人們羨慕的目光看向了軍長周泰,他矜持地站起來,手卻伸到背後,作了一個“V”形動作。

“66騎兵軍接應,你部將轄帝國第一陸戰師還有大神軍軍,夏侯惇當然不能直接念出那位至尊的名字)第一軍總共十一萬人,水陸並進……”

“第三縱隊爲本帥的第6騎兵軍,波斯第八混成軍,大神軍第二軍……”

“第四縱隊爲波斯第九混成軍,帝國步兵第六軍團……”

叫到的將領一個個起立聽令,會場一片興高彩烈,被叫到名字的將軍象中了彩票般喜形於色。

就連穩重的徐晃也哼出了小調:“揮起雙板斧,砍他MAMA的!”

他是大神軍第一軍的軍長,屬於第二縱隊出發,大神軍是阿三部隊,破陣攻城打硬仗的炮灰部隊,不過徐晃並不在乎統率阿三們。偶的要求不高,真的不高,只要有仗打就行!

第19節 玻璃之夜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7節 綠帽危機第16節 皇后閱兵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1節 流金歲月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35節 福兮禍兮第3章 說明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26節 算舊帳(一)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7節 何爲極樂?第21節 酷刑第2節 圈套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7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一)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20節 豬是戰神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74節 “幸福”的呂宋土著引子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40節 反客爲主第46節 大前門開第71節 攪屎棍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43節 萬歲師第14節 揭秘第70節 集結號第3節 先苦後甜第58節 希臘美女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40節 再度血戰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61節 埃及諸事第13節 初戰告捷第15節 慶祝勝利第28節 人渣皇帝第61節 埃及諸事第2節 輕取華雄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8節 定鼎貴霜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波斯波利斯宮皇帝下西洋之曲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5節 貴霜風雲(二)樓蘭公主第33節 吃喝玩樂第26節 走親戚(一)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33節 天潢貴胄第7節 孫策之死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9節 荷蘭港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20節 大同鎮第55節 紛爭、潛流(三)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11節 巨p的阿三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53節 朕來溝(三)第15節 吞併日耳曼(十一)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8節 三英戰兩雄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32節 我真仁慈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26節 走親戚(一)第8節 定鼎貴霜第45節 劉備出川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8節 二次革命第26節 屠夫文聘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
第19節 玻璃之夜第26節 印第安之王(四)第7節 綠帽危機第16節 皇后閱兵第40節 總督之死(二)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57節 奧古斯妲(二)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1節 流金歲月第56節 張老師的典型戰例(二)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35節 福兮禍兮第3章 說明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43節 南匈奴滅族第26節 算舊帳(一)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37節 何爲極樂?第21節 酷刑第2節 圈套第9節 連環計借東風第27節 萬里煙海度若飛(一)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20節 豬是戰神第38節 瘟神到,帝國衰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20節 皇帝當強盜(一)第74節 “幸福”的呂宋土著引子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40節 反客爲主第46節 大前門開第71節 攪屎棍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43節 萬歲師第14節 揭秘第70節 集結號第3節 先苦後甜第58節 希臘美女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40節 再度血戰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50節 豬豬威震羅馬(一)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74節 希臘有戰火(四)第61節 埃及諸事第13節 初戰告捷第15節 慶祝勝利第28節 人渣皇帝第61節 埃及諸事第2節 輕取華雄第33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四)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8節 定鼎貴霜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波斯波利斯宮皇帝下西洋之曲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5節 貴霜風雲(二)樓蘭公主第33節 吃喝玩樂第26節 走親戚(一)第6節 阿非利加原住民倒黴的原因第33節 天潢貴胄第7節 孫策之死第11節 吃了蔡琰第19節 荷蘭港第48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四)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56節 龐統進神廟第20節 大同鎮第55節 紛爭、潛流(三)第62節 欣聞大耳之訊(二)第11節 巨p的阿三第1節 神州新氣象第64節 很會說話的龐統第53節 朕來溝(三)第15節 吞併日耳曼(十一)第10節 吞併日耳曼(六)第30節 夢斷樓蘭(四)第8節 三英戰兩雄第30節 日耳曼好時光(一)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32節 我真仁慈第19節 玻璃之夜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奪命雙胞胎姐妹讓你快活上天堂第48節 羅馬娛樂時光(一)第26節 走親戚(一)第8節 定鼎貴霜第45節 劉備出川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8節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8節 二次革命第26節 屠夫文聘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