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艱鉅的談判

的屁股,他們背脊朝天地睡在牀上,剛剛被打過的屁股連動一下都帶來鑽心般的疼痛,只能老老實實地呆着不動,接受前來探病的蠻人們的慰問,衆口一詞,破口大罵帝國真該死!

看過金環三結和阿會喃,大家喝喝茶,罵罵娘,不知不覺到了中午時分,孟獲乘勢就便邀請諸蠻人首腦吃飯,順便議事。

孟獲手捧一條雞腿,嘴裡有東西,含糊道:“大家說說吧。”

禿龍洞之洞主朵思大王素與孟獲同氣連枝,打了孟獲的人就好比打了他的人,他的怒火一跳足有三千丈高,只聽得他吼道:“還說想和我們聯合,想讓我們加入他們國家,居然給我們上臉色,也不知‘打狗還要看主人’……”

他口水四濺,盡情噴灑,大家臉色都不太好看,並不只是因爲惱怒帝國,而是氣朵思大王sb一個學習漢話不到家:“打狗蠻人是狗?當頭領的是狗的主人?”

迤西銀冶洞二十一洞主楊鋒有不同看法,耐心等朵思大王說得要補充口水停下時才道:“我以爲,帝國並不是針對我們的。你們想想,帝國那些當大官的,是笨蛋嗎?”

大家齊翻白眼,這話是廢話,蠻人首領們再愚味。還不至於不清楚帝國地一回事。

楊鋒道:“我多在帝國做生意,在帝國,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皇帝陛下的敕令宣佈人人平等,現實中,社會各階層,也差不多人人是平等的(當然還是有點特權,如帝國的鞭刑,皇帝明確規定不能打他的龍子龍孫)。帝國爲了壓制特權。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他深有感觸地道:“我在建業參觀,曾經在街頭馬路上見到過一個帝國皇子驚了馬,他的馬車岔道,與一個平民的馬車相擦,那個皇子的馬好車堅,把平民撞得夠嗆。然而等帝國地‘交通’警察趕到,沒有任何情面可講,當場裁定皇子負全責,賠償損失!”

他感慨地道:“一個皇子啊!天潢貴冑,被一個小小的警察命令,實人令人驚歎,更令我覺得稀奇的是那個皇子也不去找什麼‘關係’,就立即賠付了。後來我才知道。

平民不用擔心被報復,他有所依靠。在帝國設置有icac(帝國直屬中央廉政總局)、鄉議局(全部由平民選出,成員不能夠是當官的。如果某人有直系親戚在當地當主官,則不能當議員。如果鄉議員擦權貴的鞋擦得太厲害。下一屆他不一定保得住他的位子)、報紙地監督(哼,帝國最大發行量的《帝國日報》的大股東就是皇帝。如果有官員違紀觸法,帝國日報的編輯怎麼不敢罵他們?罵得越痛快皇帝就越高興。)

警察不敢徇私,因爲如果他包庇皇子,他這份工作就保不住,而且搞不好,他的兒子都不能夠打政府工!(嘿嘿,偶們是封建社會,搞連坐的哦)

皇子不敢動用特權。因爲他的處置會被公開,如果不合情理。那麼進一步追查下去,他會很慘!雖然刑不上皇子,但聽聞皇家有一個名詞,叫做“圈禁”,犯了錯的皇子就象關牲畜一般地被關起來!……”

他滔滔不絕,聽得人們大不耐煩,也聽不明白。烏戈國國主兀突骨是個渾人,打斷他的話道:“嘿,你想說什麼?”

楊鋒總結道:“因此這件事情,並不是帝國想和我們過不去,而是正正常常的處置!他們連自己地王子、官員都沒有特權,都要被管到,更不用說我們!在帝國,除了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和尊貴地后妃才擁有特權,但他們與平民是毫無交集的。”

諸蠻人默然,如果真地是這樣,那麼只能說金環三結與阿會喃是咎由自取了。

西南八納洞洞主木鹿大王沉思地道:“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對此事採取什麼樣的態度?”

一陣嬌笑傳來,男人們都色授魂與,不過絕大部分人想想得了,因爲那人是孟獲正妻祝融夫人,只聽得禍融夫人掩口輕笑道:“我們可以利用這次機會,提高我們的要價,要求帝國付出更多,我們纔可能與他們聯合!”

祝融夫人完全是有感而發,她到得成都,才發現要買的東西太多,要吃的東西不少,以致於錢都不夠用!特別是(環)妃邀她去喝早茶,成了手帕交,送她東西,那妃的衣服、首飾,所用東西,無不精美,件件奪目,看得祝融夫人覺得自己是鄉下女人一般,眼紅極了。

女人有些時候是很精明的,祝融夫人道:“我們利用這次金環三結和阿會喃被打的事兒,質疑帝國地誠意,帝國爲了表示誠意,有可能做更大的讓步。但我們不要讓談判破裂,因爲會導致戰爭,一旦戰爭,什麼都得不到了。”

帝國地加強接觸是很有用的,多年的交往,讓南蠻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帝國的物品,另一方面,帝國刺探南蠻,南蠻又何嘗不是在刺探帝國,當他們發現帝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雄厚的兵力後,最厲害的是帝國全國男人都習練兵器,普通一個男人都有着很強戰力(夫子的六藝有射和御呀,可不是用來擺設的。所以這也是皇帝爲什麼要壓制特權的原因,你全民皆兵,人人會武。如果做事不公平,人家即時造反都有可能。更可怕的是因爲不公平而造反,其它百姓是同情造反派的,民心就會失去。相反,你處事公平了,如果別人想造反,絕大部

就會和你站在一起,那時誰還敢造反?)

在南蠻人心中,一些不切實際的奢望已經是越來越小了,真要開戰,蠻人負不起這個後果!

孟獲一拍大腿道:“聽老婆的話不錯,聽老婆的話會發達,那麼我們就這樣決定了!”

……

第二天上午九時,軍樂聲、鑼鼓聲驚天動地,在城東,平整出大片的平地,皇帝在此設下金帳,與南蠻人會面。

金帳耀眼奪目,加上滿營都是黃金甲,真是明燦燦,閃啊閃,閃到南蠻人眼花繚亂!

帝國國力強大,皇帝更是天下第一有錢人,他素來的習性就是花錢裝點他的國家、女人、軍隊和他的子民,自己更要裝點,因此皇帝金帳外有九重圍子手拱衛,刀槍劍戟,燦若霜雪;又執黃金鋮斧,曲柄傘蓋,前後羽葆鼓吹,金帳門口前邊道路,左右排開御林軍,佈列得十分嚴整。

御林軍左邊是鬼佬,右邊是漢軍,俱爲高大雄壯之士,人人身穿真金打造的鎖子黃金甲,顯得威風凜凜(蠻人們心思思地想拿一件去賣)。更有三百力士,皆袒胸露臂,用力擊鼓,每個鼓都有半邊牀那麼大。鼓聲山崩地裂,在曠野足可聲傳百里,近處更是震撼人心,使心臟血脈同跳!那鼓聲桀驁、剛猛,令人膽戰心驚;那鼓聲殘酷、沉悶。讓天地爲之失色……徵殺地鼓聲響起來,彷彿令人身處馬刀雪亮,箭矢橫飛的戰場,如果是一般人,肯定心志被奪。

南蠻諸首領還是首次見到那麼氣勢宏偉,場面壯觀的情景,個個臉色都是大變,一些沒見過世面的小首領。更是驚惶得差點連路都走不動,很多人居然在冬天熱到出了一身冷汗。

一聲威嚴的呼喝:“進金帳!”

孟獲深吸一口氣,領頭進帳。

金帳內的寶座上,皇帝身穿黃金軍裝,軍人們都是一身黃金鎖子甲,大臣們穿着國服(漢裝)。孟獲們到得皇帝前面。一齊下跪道:“外臣參見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是商量好的禮儀,皇帝和藹的道:“各位請起!賜座!”

蠻人們坐下了,皇帝隨意地道:“大家遠來辛苦了。”搶先道:“不苦不苦,過得一點都不苦,招待得很好。”大部分蠻人無表示,一小撮蠻人向着朵思大王怒目而視:“sb你就不

今天是禮節性地拜訪,孟獲一聲招呼,人們擡出金珠、寶貝、象牙、犀角之類進獻,倒也豐厚。

皇帝回贈了蠻人們同樣豐厚地禮物。有精美的瓷器、茶葉、綢緞、好酒、手錶、鍾、山地自行車等等,想得很周到。甚至還送給蠻人家庭的女人、小孩子的珠寶、化妝品、玩具也有不少。

且住且住!大家都知道帝國皇帝買東西必公平地給錢,他的優勢在於他有優先權。把最好的購買下來,商家也心甘情願地供應皇帝,因爲現在大家都知道“廣告”地威力,皇帝都用的品牌!自然能夠吸引到大量的社會購買者。(話又說回來,皇帝都給錢購買了,如果商家不肯賣,那……可就別怪皇帝不客氣了!)

皇帝送給蠻人的禮品很多都是市場上看不到的,例如限量供應的茶葉。象君山銀針,最純的出品就是一個君山島。皇帝買走了,其它人焉能買到?因此送出來的禮品,蠻人們都極歡喜。

一時氣氛融洽,彼此之間說着廢話,說的無非是各地的山林風光、風俗土產,皇帝妙語連聲,又有高手中地高手龐統、諸葛瑾之流幫襯,蠻人們唯唯。到得中午時分,皇帝盛情邀請所有人吃好東西——烤老虎。

小民燒雞翼烤魷魚,皇帝的拿手好戲則是烤老虎,把老虎宰殺後,在地上挖個大坑,放上幾噸煤,然後把老虎放進去烤啊烤,金黃酥脆地端上來,香氣能夠把人都薰昏,人人口水狂流!

烤成金黃地虎肉被切細,一盤盤端上來準備食用。按禮節,應該是地位最高的皇帝開動後,大家纔跟進,皇帝剛剛舉箸,還沒有招呼大家動作,已然聽見嘖嘖之聲,十分響亮,象豬進食般,一時人人側目。

識事地蠻人恨不得立即把頭埋入肉盤中——不讓人見,原來朵思大王、木鹿大王和兀突骨招先開動,用手去抓,似乎怕有人和他們搶,直個往嘴裡塞,吃得奇形怪狀,短短時間竟然吃得滿臉是油,十分丟臉。

他們!可是山大王喲,向來只有人家等他們,哪有他們等人家?

來之前,也曾經說過一些禮貌禮節注意事項,但聞到香味,早把教誨丟到爪哇國去了。

此爲十分失禮之舉,如在帝國,御史甚至可彈劾犯規的官員“大不敬”之罪,不過這裡的話……皇帝好涵養,不予計較,欣然道:“大家請吧!”

於是人們埋頭苦吃起來,沒有誰說話,都在盡力品味佳餚……帝國有“食不語”的傳統。

吃得差不多時候,金帳內突然傳出一陣滋滋聲響,人們也有空看個究竟,原來又是……

朵思大王最快開動,最早吃完,吃完之後意猶未盡,就把10個指頭挨個吮一遍,弄出了聲響!

皇帝蔻爾一笑,吩咐宮女道:“再給朵思大王上多一盤烤肉!”

朵思大王大喜,大咧咧道:“外臣謝陛下恩賞!”

大家吃得很盡興,也非常高興。

……

然無存,氣氛凝重無比。

以龐統、諸葛瑾和魯肅三巨頭組成的談判團,與蠻人諸位首領進行高峰會議,艱苦的談判隨即展開。

帝國的設想在於,蠻人所在地方,交由帝國官府實際管轄到,即官府擁有一切管治權,駐軍、收稅、司法……一樣不能少。和帝國其它地方一樣,當地居民向帝國皇帝,而不是向蠻人首領效忠,同時擁有帝國的“福利”。

這其實等於剝奪了蠻人首領的所有管轄權和世襲權利,亦即爲另一個平行空間明清朝的“改土歸流”,就是廢除地方上的世襲土司(蠻人首領),改由中央派去的官員進行管理。

作爲補償,帝國政府給蠻人首領們開出了豐厚的補償方法,當中有:“封爵、贈金、免死”

爲了讓蠻人首領心甘情願地加入,帝國不惜開出了大部族首領封爲子爵,三代世襲罔替(一般地,帝國封爵時,按照制度,後代在承襲前人的爵位時,要降一級。三代世襲罔替也就是子孫三代時都是子爵而不降級)、小部族首領封爲男爵,也是三代世襲罔替,這世襲罔替的恩典是極爲少用的。

有了爵位,也就有了封地,帝國願意把最好的土地封給他們。同時,往他們的“銀行”賬戶裡打入一筆很大數目的存款,只要不是過於nb:+|到秦皇島、峨眉山、武夷山之處消夏。

“免死”即爲“卿恕三死,子孫一死”的免死金牌,丹書鐵券,只要他們不是造反,那麼犯了死罪也可不死。(殺官視同造反,所以他們倒不能殺官)

條件是非常豐厚。可是要讓孟獲一幫人把手中的權利拱手相讓,極不容易!

孟獲們的勢力十分強大。他們所據地方險要,軍隊難打,又富比王侯,奴隸成羣,擁有士兵。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都不可小覷。豈能自廢武功,他們提出的方案就是他們願意承認帝國的統治,希望帝國能夠用“羈”的方法進行管治。

“羈”是古代歷代中央王朝對周邊民族所採取的傳統民族政策地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統治者對少數民族實行間接管轄的一種政策,即只要首領稱藩,不改變其原有的制度及統治者的權威之治。

兩邊觀點碰撞,雖不致於南轅北轍(因爲都有認同點,蠻人們並不反感向帝國中央政府效忠),但也分歧實在不小。

會議連開三天,形成僵局。蠻人們心有所恃,而帝國朝廷力量足夠強大。文臣武將濟濟一堂,極一時之盛。經濟軍力都處於封建王朝的頂峰,決意採取“徹底解決”的方法,長痛不如短痛,一勞永逸。

以龐統、諸葛瑾爲首地帝國精英分子,完全認同皇帝的意旨,就是要堅決實施“實際管轄”,留給子孫後代一個良好的環境。

他們信不過蠻人,因爲蠻人在中央王朝強大時會歸順。等到中央王朝一衰弱,蠻人就會搞事。甚至在中央王朝強大時。蠻人們都敢挑戰中央王朝的權威。無論是南蠻、北方少數民族對抗朝廷有個顯著特點,那就是大兵一至就逃,逃不掉就降。中原統治者爲了收買人心,往往衝破寨子、佔領地方後安撫一番便撤兵而去,而大軍一走,他們故態重萌,不久又起來造反,朝廷無奈,只得再次征剿。如此反覆幾遭之後,朝廷雖取得了勝利,但大軍來來去去,損耗着實不小。

因此“實際管轄”是必定的,然而最好能夠不打仗,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皇帝的要求。爲了打破僵局,龐統們接連提出了多項措施,有暫時不動蠻人首領的地方管治權,實施中央法律,如果蠻人首領犯法犯罪,依據他們的犯罪輕重,削減他的村落裡數和管治範圍,若罪行嚴重,則奪其位,將地方歸流官(中央的官)治理;還有就是仿校漢朝時地分封制,要大首領把土地分散於諸子弟,衆建首領,以弱其勢;提高歸順的待遇等等。

帝國地情報機關非常有力,蠻人們的底線、反應、要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象蠻人們下榻地賓館,每間房子都連有隱蔽的通話管,直通到秘密的地下室,蠻人們說什麼的話,很多都被監聽的情報人員記錄下來。那些服待蠻人的賓館人員中,特務多如牛毛,不說什麼,很多服務員都是在蠻人來之前換過來的!

還有,蠻人中的蠻奸也不少,一些蠻人首領或嚮往中華文化、或被收買、或因部族生活困難而有求於帝國,他們統統把情報源源送上。

事實證明,蠻人們認死理,猶如炒銅碗豆,油鹽不進,有多少情報也是無用!他們根本就是想從帝國得到好處,卻不願意付出代價。開玩笑,你讓他們大王、首領、洞主不要權力,他們肯幹?

繞是龐統舌綻蓮花,諸葛瑾淳淳引導,魯肅苦口婆心,也難以讓蠻人們從底線上退卻。

談判是龐統們主導地,皇帝並不出面,他敢於用人,對臣下充分信賴,激勵大臣們發揮能動作用,是個英明君主(懶惰分子一個!)

聽了大臣們的彙報,皇帝認爲有必要採取行動,於是他邀請南蠻大王孟獲和他地老婆祝融夫人家宴,以增進感情,解決問題。

………

下一節小序:我這個人,向來好心!西南的太陽猛烈,我關心孟獲,給他發了一頂遮陽帽,是綠色的………喂,你們想到哪裡去了?別想歪了,是真的綠色的遮陽帽哦。

第52節 分豬肉第19節 強搶民女第35節 洛神封后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21節 周瑜之訊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2節 走馬上任第26節 山中捉鹿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3節 人才歸順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2節 又一單工程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26節 建業開埠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美麗的釣魚島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52節 猛將兄第14節 齊家治國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皇帝有旨哪個多言送你此女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1節 吃了蔡琰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8節 蟻與龍鬥(二)第14節 海外騷亂巨強第33節 吃喝玩樂第5節 路途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61節 埃及諸事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2節 輕取華雄第34節 曲盡人散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46節 哪來狼狽呢?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32節 征服的慶典第82節 衙內惹事(一)波斯波利斯宮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16節 破鎖丹成第72節 邪惡皇帝第22節 痛擊棒子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49節 羅馬娛樂時光(二)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11節 西部戰役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43節 三跌臭水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26節 建業開埠第21節 香豔航程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3節 圖強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60節 雞累雞累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20節 上天朝聖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36節 再幹一票(二)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17節 割麥之戰第23節 棒子夷族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12節 正常說書
第52節 分豬肉第19節 強搶民女第35節 洛神封后第31節 建業瑣事(一)第23節 妾心爲君而動第49節 有情無慾,有欲無情第14節 美洲我來也第21節 周瑜之訊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40節 皇帝當了皇帝第36節 名將之路(一)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第2節 走馬上任第26節 山中捉鹿第12節 向西挺進第13節 人才歸順第77節 呂宋平叛之轉機第12節 又一單工程第18節 初期的活動第38節 朕是個和平分子第11節 克什米爾之鷹(一)第26節 建業開埠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美麗的釣魚島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第65節 北洋水師徵東第41節 拉丁版聖經第12節 克什米爾之鷹(二)第52節 猛將兄第14節 齊家治國第61節 羅馬新生活(四)皇帝有旨哪個多言送你此女第40節 準備,請準備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83節 衙內惹事(二)第34節 建業瑣事(四完)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11節 吃了蔡琰第53節 紛爭、潛流(一)第8節 蟻與龍鬥(二)第14節 海外騷亂巨強第33節 吃喝玩樂第5節 路途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9節 激戰西喀斯鎮(一)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61節 埃及諸事第31節 昆杜斯和阿蘭的報告(一)第4章 節31節建業瑣事的說明第2節 輕取華雄第34節 曲盡人散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46節 哪來狼狽呢?儒家時代是歷史必經的時期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48節 一場接一場第32節 征服的慶典第82節 衙內惹事(一)波斯波利斯宮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25節 皇冠上的珍珠第16節 破鎖丹成第72節 邪惡皇帝第22節 痛擊棒子第28節 夢斷樓蘭(二)第49節 羅馬娛樂時光(二)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第85節 螞蟻搬大象(一)第11節 西部戰役第30節 絞殺戰和反絞殺戰第27節 夢斷樓蘭(一)第79節 日耳曼時光第43節 三跌臭水第7章 第十節豐都鬼城的十八層地獄第26節 建業開埠第21節 香豔航程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90節 索福倫妮雅之野望(二)第7節 吞併日耳曼(三)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第22節 新疆建州(一)第77節 雅典小戰火第3節 圖強第14節 艱鉅的談判第60節 雞累雞累第10節 殘酷的叢林戰第20節 上天朝聖第4章 夫餘、高句麗、三韓介紹第36節 再幹一票(二)第6章 第2節玄幻的說明第17節 割麥之戰第23節 棒子夷族第48節 炮製高句麗君臣(一)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12節 正常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