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節 吞併日耳曼(十三)

只是錢的誘惑,軍裝更是深深地迷住了日耳曼人的心

換裝後軍官和軍人,趾高氣揚地在人前炫耀,其它勇士豈能坐得住,站得穩?!

步夫人根據已方的運輸能力,做出了一份三年內將各支軍隊換裝的計劃,公之於衆,大家有個盼頭。

計劃書上更有一條:哪支部隊做出了優秀的表現,就優先換給它!

做不來大規模換裝,給百夫長以上的軍官弄一點東西還是行的。

沒有換裝的部隊的軍官們都被賞賜了一套護具和兵器,護具又輕又堅固,各式兵器該沉的沉,該利的利:雷錘、狼牙棒、陌刀、九環鬼頭大刀這些日耳曼人的至愛,全金屬裝備,以前冶煉技術水平低下而做不來的裝備,象一個稱手的雷錘是日耳曼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得花多少金屬!如今堂爾皇之的走近他們的身邊,每一個得到這些裝備的軍官都是欣賞若狂,抱着兵器睡覺。

軍官有優先權,無疑激發了下面勇士爭相聽命,以便早日加入軍官的行列裡,早一點得到好裝備。

這不是說笑的,有好裝備能夠更好的殺人和保全自己。

萊妮還陸續在軍隊中建立起完善的體制,象日耳曼人一向都不注意後勤的,打仗時經常要作戰部隊自個兒去搜羅吃的,有時找不到吃的只好餓肚子,這也是他們以前和羅馬人作戰時佔盡優勢,後勤一不供應上來,結果就敗下陣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是鐵飯是鋼。對於日耳曼人這類大食王。沒得吃了就要打敗仗。

還有參謀、工兵、情報偵緝、醫護、軍法等部隊,也全部仿製帝國軍的建制建立起來。(二線部隊,三大族地勇士們不喜歡去做。那麼就從歸順地小部族裡面徵募,畢竟主力部隊的成員,萊妮肯定偏向他們的)

對於軍隊地政治教育,日耳曼的軍隊裡健全了戰鬥祭祀的職位,華族認爲日耳曼的戰爭理念是好的,祭祀對於激勵軍隊的士氣。鼓勵士兵作戰有相當大地作用。

下一步的舉措就是由華族出資建立起新的神廟,只有從裡面培養的祭祀才能參入軍隊,在培養的當中,自然有華族給他們洗腦。

爲了更好地提升部隊作戰力,華族向各支日耳曼部隊派出了顧問,駐紮在部隊裡,組建教導團,負責教導部隊訓練乃至於參加指揮作戰。

顧問團進抵。每天都是大規模地練兵,操練不休,教官氣勢洶洶地吼着,把狗熊般壯實的日耳曼人硬生生地操成一條鼻涕蟲。臨睡前個個軟綿綿的,一落牀就睡着。哪管他們的大頭頭在搞什麼鬼怪。

每天早上出操跑步,操場上刀光劍影,吆喝聲聲震雲宵,熱鬧非凡,如果不參與一份地,實在心不安哪!

與華族的關係愈加密切了,每隔一個月,馬隊就從華控區運回一車車的糧食還有一隊隊的牲畜,開始做到在軍隊裡食物管飽,保證大家地飲食,令勇士們十分滿意,覺得參加萊妮的軍隊就是好!

高強度地訓練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雖然部族沒有餓死人的事,可是部族出產的糧食和換來的糧食只能勉強維持生命,吃不過癮。

完善檔案,建立起撫卹制度,給每名勇士掛狗牌,萬一負傷陣亡了就有一套撫卹的政策,讓勇士們更放心地去爲萊妮賣命。

不過,所有的一切,只有向萊妮效忠後才能得到,依舊是其他長老掌控下的部隊,一點都沒份!

那些部隊急了,又沒錢又沒東西,去找萊妮申訴說道:“這不公平!我們都是大族長你治下的部隊,爲什麼他們有,我們沒有?”

萊妮笑而不答,她的副官把眼一瞪說道:“交換!只有向大族長效忠,保證以後只聽她一個人的話,其他的人的話誰都不聽,那才行!”

……

經過一系列的整編運作,優勝劣汰,萊妮得到了八萬人的部隊,差不多是哥特90%的軍力,這些部隊擁戴萊妮,絕對聽從她的指揮,不聽其他人的號令。

軍令上下暢通,如臂使指,作戰力更強,經過一個月的整編,部隊輪番開撥出去作戰(他們的戰鬥力根本不用培訓的),搶地盤搶人搶物,結果是無往而不利了。

軍隊在手,短短時間內軍心全部歸向萊妮,到得現在的形勢,任誰都明白哥特王國的建立是勢在必行,萊妮擔任女王如板上釘釘。

無它,日耳曼乃全民皆兵,社會的中心階層就是兵,兵都向萊妮效忠了,她要做什麼,還不是隨她啦!

……

現在就準備去搞“部落會議”。

日耳曼舊體制裡面,許多事務都要由部落會議決定,部族會議由長老、首領和國王組成,核心是長老階級,充當門面的首領或國王的職位雖然光榮,但卻要犧牲在前、享樂在後,體現着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

這當然對於萊妮和華族的設想是不太可能的,不過萊妮告訴步夫人道:“姐姐,我不想流血!我不想主動對着他們開戰!”

許多長老都是她的叔叔伯伯乃至爺爺輩,不少人和她有親戚關係,現任部落會議的首席長老更是主動退位讓給她的,她的父親菲列德根。

經驗豐富的步夫人笑道:“無坊,容易啊!象部族會議這樣的組織,在姐姐的帝國裡也同樣有的,不過它們可沒有掌握主要權力。”

最好方法就是矮化部落會議,讓他們去辦那些找貓尋狗的事不就結了!

華族是一個熱衷於記錄的民族,進駐到哪裡,就記錄到哪裡。哥特的高層也被儘可能地記下了關於他們地情報。

步夫人看了半天檔案。細細地想了一下,她智珠在握,着人去請來了部落會議裡地施奈夫長老。

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出身於卡狄部族的施奈夫是個變色龍,卑鄙小人,年前萊妮入主卡狄部族時遭致其極力反對,後來見事不諧,就立即反水,投靠萊妮。成爲了萊妮陣營數一數二地急先鋒,萊妮讓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見人咬人,見狗咬狗。

爲人相當令人不齒,不過一些齷齪事讓他做,肯定錯不了。

且說施奈夫在家裡聽說有個華族的傳令兵找他,不禁一驚。急急出來招呼,那個會土語的傳令兵說:“我家夫人請長老您去見她。”

去做什麼?施奈夫摸不着頭腦。

於是他隨傳令兵去了華天大酒店,那裡被步夫人把它作爲下榻的行轅。

不久後,施奈夫臉色如常地出來。但腳步明顯輕快了許多。

步夫人做事相當

在施奈夫之前已經請過了二個長老。之後又再請一二三個長老喝茶,涉及到各個部族,任誰都不知道步夫人搞什麼名堂。

一個星期之後,施奈夫就開始了步夫人所說的“車輛慢駛計劃”,在部落會議上狙擊討論的動議,把水搞渾。

以前三大部族各有各地部族會議,待到三族合一,部族會議也是各部族派出代表,駐於哥特城,組成一個大部會議,討論整個哥特部落的事情。

施奈夫的做法就是充分發揚“民主”,什麼事情都要認真討論,反覆辯論,哪怕是急如星火的救災事兒,也給它來個討論加辯論,等結果出來,早就死不少人了!

日耳曼人生性暴燥牛氣,不容易服人,三族之間本來就有仇隙,參與大部族會議的一些小部族對三大族更有怨言,以前大家還能以大局爲重,仇怨暫時被壓下,如今有人挑開了頭,用合法合理的舞臺爭鬥,合乎大家心緒,其它人豈肯落後!

於是一個月來,城裡華族藥店裡的“金嗓子喉寶”和“清心去火涼茶”賣得不錯,大部族會議裡的長老們爭得個口乾舌燥,大族與小族吵,大族與大族吵,小族與小族吵,族羣內部也來吵。

嗬嗬,看吧,可幹起來了,口舌之爭有什麼過癮,比比拳腳纔是正道!

日耳曼人勇武有力,迷信強力,說到激動處,那真是不得不用拳腳也不足以表達他們地萬分熱情!

每次會議下來,長老們輕則衣服撕爛,重則鼻青耳腫,成個豬頭樣地下班。

堂堂的大議院成了打鬥場。

不得不請來二名華族的醫生去大大議院裡駐着,開會時隨時恭侯。

到後來,根本不再用施奈夫出手,之間的鬼打鬼,狗咬狗、下陰手打太平拳已是熱鬧非凡,諸容分呈,大家舊恨加新仇,開會時咬牙切齒地瞪着、罵着、吵着、然後扭打起來。

城裡地居民,天天都象看大戲般看大部族會議開會,看得津津有味,都說“好看,好看!”“民主就是好,讓我們免費看大戲!”

事情拖而不決,涉及到的公民(日耳曼人也用羅馬地公民來稱呼)十分不滿,就聚集在大部族會議門口處抗議,他們敲鑼打鼓吹哨子,當時可沒有什麼人上人上等人下等人之分.大家都是平等的.也沒有什麼規則約束。

抗議的民衆將大部族會議罵得個狗血淋頭,什麼難聽的話都說出來,有人想管,可抗議的公民唱道:“這地方不輪到你來管!”

裡面吵,外面也吵,大部族會議所在的大議堂成了城裡最熱鬧的地方。

要講清楚一點,哥特初期還是舊的議事辦事制,它沒有分開的行政機關,大部分事情包括行政事項都由大部族會議作出決定,臨時指派人員去辦,比方說收稅,好,大家開會,選出這個地區的稅務官,由他去收,然後下一年再來選稅務官,選舉的當中自然吵個不亦樂乎,選不出來的話就拖……這種既作裁判又作運動員的制度哪裡能夠適應家大業大後的千頭萬緒的事務!

如果行政、決策機關分開,哪怕是決策機關鬧成一窩粥,行政機關也能按它地固定軌道運行。不致於什麼都做不了。

現在就是什麼都做不了。一個月下來,作爲首席長老,大部族會議召集人地菲列德根。實在心力交瘁,派人去找萊妮道:“女兒,這是你的地方,你管不管的?!”

萊妮在哪裡?她帶兵出去打仗了,輕描淡寫地傳話回來道:“只要他們沒有叛亂,沒有搞暗殺和明戰。我管不着他們,哪裡聽說過族長能夠能夠管部落會議地?這可不合乎祖制!”

話音未落,就有人倒在了血泊中,兩個長老,一個叫安德爾,一個叫阿法塔乎米,在一天的爭吵後,離開大議院時碰在一起。

開會時。他們喝着華族那兒弄來的咖啡,滴滴香濃,意猶未盡,在出口處的臺階上進行他們未完成的對話。說到酣處,阿法塔乎米就撥出匕首來。給了安德爾一下……

事態嚴重,長老波斯尼塔奇出了個餿主意道:“大家各管各的吧,各回本城,按地區來管。”

菲列德根狠狠地看着他道:“這不是分裂嗎?那不容易才合在一起,你又想分裂,是何居心!”

波斯尼塔奇失笑道:“怎麼會呢,我們雖然分開了,可大家宣佈向大族長效忠不就行了!”

話至此已是圖窮匕現,一時間大議場都沉默下來,大家都知道波斯尼塔奇是大族長地心腹,他說話絕非無的放矢,有人已經恍然大悟,思前想現在,亂局明擺着就是因爲大族長對部落會議不滿纔出現的!

菲列德根與萊妮是父女,他是祖制的擁護者,他爲族長時,做牛做馬,他年紀大了,爲部族戰鬥時落下的傷病不少,實在苦不堪言,乾脆將族長位置傳給女兒,他則進部落會議掌控事務,專職動嘴皮,不知多好。

步夫人親自找上門去,和他密談,想明白的菲列德根唯有長嘆一聲,他畢竟與萊妮是父女,雖然他沒了權利可他女兒卻能掌握到絕對的權力,那也不枉了。

於是乎他也撒手不管,大部落會議完全分崩析離,大家南轅北轍,各幹各的,三大族在大部落會議裡地頭面人物,各自宣佈在本城重建部落會議,負責處理事務。

統一的、能夠與萊妮對抗的大部落會議不復存在!(按祖制,這個大部落會議能夠罷免族長、選舉新族長,可地方性的部落會議自然沒有這個權力)

此後對於堅持傳統地部落長老來說就是一場惡夢,手上沒兵權,局部地區的部落會議不可能與全國性地領導者對抗,萊妮適時“打完仗”歸來,在步夫人的幫助下,組建各地的行政機關,這當中,全面侵吞了大部落會議的權限,限制地方部落會議的權力。

以兵權爲支撐,她們使用了無往而不利的武器——銀彈,以銀彈開路,那真是所向披靡!

哥特公家的收入是:物產貿易收入(例如銀礦)和稅收,但經濟低下,收入不足以養軍隊和養官,錢的來源自然還是華族慷慨解囊,支撐起初生的哥特。

關於這筆錢的開銷,日耳曼人並不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戶部的開支項目寫得很清楚:“帝國中央給新徵服地區應有的建設費用,每年五百萬兩銀子,連給五年”。帝國完全將哥特當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哥特大族長萊妮與帝國駐哥特的最高代表步夫人蛇鼠一窩,簽訂了《帝國——哥特

商條約》,明文規定帝國在哥特擁有特殊權力,哥特國開放,而作爲報答就是帝國的金援。

這筆錢當中有贈款也有貸款,帝國不可能讓哥特錢來得容易的,貸款要還,以稅金擔保,還有哥特軍隊出動幫助華族打仗,打下來的地盤和財產進行分配,以作還貸。(實際上計劃等哥特正式納入帝國版圖時返還給它)

訂約的事情披露後,一些長老痛心疾首,在神廟裡哭鬧,罵萊妮出賣民族、出賣哥特,萊妮氣急,一時口不擇言地道:“我沒有出賣哥特,我賣的是我自己!”

……

有了錢一切都好說,效忠於萊妮的地方行政機構和中央機關建立起來,制定了臨時的法律和行政管理制度。開始管理國家。

當中出了大力地施奈夫和波斯尼塔奇是春風得意。萊妮找他們來,職位任他們挑,同時還給出一些職位給他們回去分。以作酬庸。

至此,一個國家地雛形終於出現,王國即將建立!

密鑼緊鼓地進行中,華族爲催生新生的王國傾注了大量的心血,陸遜特意爲即將面世地日耳曼哥特王國作了國旗和國徽,請來步夫人和趙雲審覈。

國旗和國徽中最重要的標誌是“龍狼”。一個威風凜凜的狼頭加龍身。

趙雲說道:“畫得不錯,不過有點問題。”

步夫人冷冷道:“你的龍是五爪的。”(倒不是說她生性冷漠,而是她必須在世人面前戴一副面具)

“這可是個大問題!”趙雲點頭道。

陸遜嘿嘿笑道:“這麼低級的錯誤我可不會犯地,聽我說吧!”

於是趙雲和步夫人洗耳恭聽他的大論:“哥特王國,有可能帝國在哥特王國實施諸侯國制度,即哥特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王國,有它的國王進行處理事務。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可能哥特人會不滿意。”

“但這個和皇帝陛下的聖論背道而馳。我們的帝國,是封而不建,封賞王爺,卻不分封國土。如所有的王爺都在京城裡住着,當然。北魏郡王和山陽公是個特例。”

“事實上,我越想它,就越覺得有趣!”

“哥特王國有國王,它的國王必須是女王,不是世襲地,帝國每一任皇帝,從哥特王國裡選取一女當帝國皇妃,同時她晉位爲哥特女王。”

“帝國皇妃,可是能夠穿五爪龍紋衣服的!”(按朝制,皇龍穿全龍紋衣服,皇后穿全鳳紋衣服,妃嬪則是龍鳳呈祥衣服,而且必是龍在上鳳在下,只有皇帝和他的妃嬪才能用五爪龍,皇子皇孫和帝國元帥用四爪龍,民間普遍用二爪或單爪,喜事時用三爪,能用什麼龍爪乃至於龍鱗,有着嚴格的規定)

步夫人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道:“很有創意!伯言,那麼,這個龍狼是雌性地了!”

“YES,師母!”

“不要叫我做師母!”步夫人作勢欲教訓這個不聽話的弟子,陸遜左躲右閃,閃閃閃。

……

帝國曆開元五年二月初二,哥特正式建立王國,採用“龍狼”作爲國徽和國旗,這個王國不同於昔日地日耳曼人建立起來的“王國”,國王也不同於以前的國王,它的國王擁有絕對的權力,有着相對完善的體制,將會傳承千秋萬世。

那一天,“女王萬歲,哥特萬歲!”的聲音響徹雲霄!

萊妮這個稱呼是呢稱,她的名字叫做金貝兒,皇帝親自爲她定下了“萊茵哈特”的新的家族名稱,傳到哥特,日耳曼人都覺得好,因此她就叫做金貝兒.萊茵哈特。

初生的日耳曼王國的各項法律制度和行政架構很多都是照搬帝國的,雖然有些少長老想照羅馬的來做,無奈識字的人太少,人才也少,而來幫忙的華族卻有不少會土語,掌握了話事權。

不僅照搬帝國制度,各部門管事的主要負責人也是華族——你讓日耳曼人管理事務,對於日耳曼勇士們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們寧願到女王陛下的兵營裡,專門訓練、打仗,只聽從命令而不用動腦筋。

M的,說得日耳曼人好象是野蠻人一般,但公元三世紀的日耳曼人確實沒有進化,他們沒有多少行政管理經驗,更沒有多少的科學技術。

解決方法就是華族開設了一些學校,傳授各方面知識,培養哥特的年輕人,未來在他們的身上。

作爲一個妥協,原來的長老、首領的子弟們優先入學,日後成爲新的統治階級。

華族的人手同樣不夠用,當年退伍的一千名軍人被趙雲強留下來,簽約三年,在哥特服務。

陸遜被聘請爲哥特王國的首席執行官,負責主持全面事務。

王國建立起來,哥特發生了緩慢而堅決的變化,國力漸漸增強,稅收幾乎是一月比一月高,大家都有事做,民心穩定,國勢蒸蒸日上。

爲了慶祝王國的建立,華族和哥特聯軍進攻他們西北方向的日耳曼地區,連續三個月大打,殺死八萬人俘虜五萬人之多,大量的女奴隸積壓運不回帝國東方,急得華族後勤人員兩眼冒火扎扎跳!

八月八日,諸事順遂的哥特王國赴帝國訪問團一行約三百多人自哥特王城出發,前往帝國國都。

步夫人陪萊妮一起去,趙雲也奉命回京述職,大家同路,陸遜則留在哥特做膽。

從哥特王國所在地(羅馬尼亞)一直到建業(南京)的直線距離爲八千公里,實際行程距離超過一萬公里。

“我們在東海之濱射出的箭,能夠射到歐羅巴的黑森林!”這句話當步夫人講出來時,車廂裡的每一個華族都是與榮有焉,滿懷自豪!

箭途下的遼闊土地,就是帝國的領土!

日耳曼人先是乘馬,然後坐小火車,最後是坐大火車,間中乘船。

第一次坐上那嗚嗚叫的火車時,日耳曼人幾乎嚇壞了,大部分人都暈車,幸虧早有準備,備下了不少暈車藥。

坐在火車上,遙看窗外那廣袤蒼涼、無邊無際的森林、草原、水面、沙漠、平原、高地,可憐的日耳曼人完全驚呆了!在以前,他們不可能想象到世界居然有這麼大!

……

十一月二十五日,滿帶着震驚乃至於麻木的日耳曼人抵達建業,帝國禮部尚書鍾接船,代表帝國歡迎他們的到來。

“日耳曼哥特王國,女王陛下,金貝兒.萊茵哈特駕到!”

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皇帝下西洋之曲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45節 天津會議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第63節 殺豬記、有海盜!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4節 茫茫雪路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9節 龍遊大江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12節 前進路上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8節 平定江東第4章 20節地形第1節 青龍盛世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9節 君心兩面第32節 我真仁慈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14節 美洲我來也波斯波利斯宮第22節 打嘴皮仗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51節 朕來溝(一)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9節 君心兩面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第72節 攪屎棍第14節 離奇經歷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4節 入仕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78節 進城會談第33節 天潢貴胄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18節 生理作戰第48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一)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1節 愛之船第43節 萬歲師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皇帝下西洋之曲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4節 妙才不妙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46節 準備好了第9節 真是無恥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8節 寵殺曹植第1節 出兵伐董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1節 裝神第64節 釣魚島事件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46節 大前門開第51節 朕來溝(一)第10節 黃埔軍校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1節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23節 棒子夷族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22節 美人計(二)第72節 攪屎棍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24節 情與恨(一)第21節 愛之船第42節 襄城交兵第46節 準備好了第9節 禮尚往來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7節 孫策之死第12節 正常說書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4節 茫茫雪路
第19節 大舉進攻(一)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皇帝下西洋之曲你有這麼厚的臉皮嗎第45節 天津會議第33節 一件血案拉開的裂縫第63節 殺豬記、有海盜!第73節 希臘有戰火(三)第12節 管治南印度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4節 茫茫雪路第11節 吞併日耳曼(七)第54節 紛爭、潛流(二)第10節 鎮外阻擊戰第9節 龍遊大江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12節 前進路上第13節 牝雞司晨(一)第28節 波斯了局(一)第8節 平定江東第4章 20節地形第1節 青龍盛世第36節 琴採麗薇雅的一天(二)第9節 君心兩面第32節 我真仁慈第48節 最後解決(三)第14節 美洲我來也波斯波利斯宮第22節 打嘴皮仗第2節 戰前的將軍第13節 戰鬥開始了第51節 朕來溝(一)第55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嘔血求婚記第9節 君心兩面第51節 三國英雄奧運會(七)第72節 攪屎棍第14節 離奇經歷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31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二)第30節 隨軍記者(一)第35節 陪了夫人又折兵第20節 美洲征服史(一)第25節 人頭馬一開,好事自然來第30節 收官-----關公取盧沒第4節 入仕第18節 酒色醉人(二)第78節 進城會談第33節 天潢貴胄第31節 青龍一口吞下n個島第18節 生理作戰第48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綠鑽(一)第36節 斬西海龍王第69節 激戰泰西封III第22節 火車撞了周瑜的腰第21節 愛之船第43節 萬歲師第31節 日耳曼好時光(二)皇帝下西洋之曲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4節 妙才不妙第18節 九一一事件第46節 準備好了第9節 真是無恥第8節 吞併日耳曼(四)第8節 寵殺曹植第1節 出兵伐董第23節 丟臉的處女秀第12節 不可愛的兩個傢伙:金環三結和阿會喃!第39節 公主入宮(一)第12節 高峰會議第28節 豔后現世(一)第24節 印第安之王(二)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24節 又一串珍珠(二)第1節 裝神第64節 釣魚島事件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46節 大前門開第51節 朕來溝(一)第10節 黃埔軍校第25節 好大的湖第21節 封土堆上何青青第23節 棒子夷族第58節 奪命雙胞胎第38節 名將之路(三)第16節 駛入陽光燦爛的大海第22節 美人計(二)第72節 攪屎棍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47節 張飛VS典韋第24節 情與恨(一)第21節 愛之船第42節 襄城交兵第46節 準備好了第9節 禮尚往來第22節 巷戰滾一邊第7節 孫策之死第12節 正常說書第66節 趙雲于吉的任務第4節 茫茫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