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初期的活動

和印第安人的戰爭曠日持久,印第安人擁有兩大幫手:冬將軍和地老爺,令到他們如虎添翼,冬將軍和地老爺給帝國軍造成的麻煩有過於印第安人,起碼,我們無法對它們作出報復!”——

摘自夏侯淵元帥的《印第安戰爭史》

被殺戮與紅利薰暈頭的帝國軍,在張飛和張苞兩父子的率領下,信心爆棚地乘坐着兩條較小的炮艇和貨輪沿着育空河上行,準備對當地土著進行軒轅三光。

很自然地,戰爭的處置權歸由三位美洲總督決定,他們能夠自由地決定如何對待土著,並且,帝國的《放奴令》不合適土著。(放奴令:至尊的大皇帝在中華得國和羅馬得國後,下達敕令,兩大國內不得有男奴,但此令不適用於黑人)

按商量的結果,首先是殺,威懾敵膽,讓任何人對於帝國軍聞風喪膽!

不殺是不行的,革命絕不是請客吃飯,進入新大陸更不會是爲友誼而來!

殺殺殺,殺得老牛鼻子了,如此和平就會到來,大陸將得到安寧。

其次是變,變賣土著成爲奴隸!

帝國的上層已經預見到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開足十二分的精力,開發新大陸的勞動力都會匱乏,到處缺人吶!人口的壓力不會輕鬆。

最後是遷。把土著遷移出他們世世代代居住地地方,不會讓土著就在原地踏步。

阿拉斯加!帝國軍給這片土地起名是原樣照搬皇帝的神圖,意爲“廣大的土地”,因爲地處北極圈上;一般人對阿拉斯加的印象多半是冰天雪地地白色大地景象。殊不知。夏天的阿拉斯加依然極爲翠綠、生機盎然,自然環境景觀不亞於世上其它任何國家公園;終年白雪覆蓋的羣山,冰河峽灣的壯麗,以及多樣的生態環境,再加上宜人的氣候,都是吸引人們在夏天走訪阿拉斯加的原因。

育空河地景色奇美,下游三角洲地帶水網縱橫。湖泊衆多,湖邊鬱鬱蔥蔥的針葉林,遠處羣山巍峨,湖光山色,倒映水中,水質清洌,美不勝收,令到原本殺氣騰騰的帝國軍看得出了神,不知不覺心腸都變柔和了。

佈滿湖泊和沼澤。許多支流河道很淺。我的天吶,真是魚兒滿溝,飛鳥遍林,完全稱得上如北大荒般的:“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岸邊成羣的動物,肥大的野鹿好奇地瞪大眼睛,觀察這批與阿拉斯加原住民不同裝束的新人類,狐狸在林子邊鬼頭鬼腦地露出頭。壯碩的黑熊向着帝國軍地兩條船吼叫不止,警告人類不要侵襲它們的領地。、

飛鳥成羣,遮天蓋地,哪怕是弓箭白癡隨便開弓都能來個“瞎貓捉個死老鼠!”

發現此處的熊甚多,在這片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同中國的新疆相若)的高緯度的大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5萬多隻熊,其中棕熊的足跡遍佈整個阿拉斯加,黑熊和北極熊則以北冰洋沿岸爲“楚河漢界”其南邊的廣袤山地森林和苔原都有黑熊出沒。北極則是北極熊地大本營了。

鹿肉!熊掌!看到大熊,軍人們垂涎欲滴,然而沒有誰動手,眼巴巴地看着張飛大將軍,如果張飛不允的話,他們的哀怨的目光甚至能夠把鐵石心腸都變軟。

皇帝頒佈了聖旨,聲明新大陸天空的空氣、大地的動物植物。礦藏和土地都是他的私有物。子民們不經允許,不得輕動一草一木!

如大熊。它們在法律上已經屬於皇帝所有,怎麼可以亂殺一氣呢?

子民們覺得這道法律很正常,這天是皇帝地,地是皇帝的,他們也是皇帝的,它們都是皇帝的!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殺戮動物呢?

一、最高行政長官批准,新大陸現在是張飛夏侯淵和甘寧(興霸失蹤in)三人當家,被任命爲總督,三位侯爺作爲帝國皇帝在新大陸統治的代表,地位尊崇,牧民一方,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他們自然有權下令屠殺動物。二、負責管理的衙門“野生動物部”開會討論同意,這個部門對於動物的管理擁有大權,譬如“狼”,在官府出地詞條裡,一個介紹說狼是兇殘地,但另一個介紹則說狼對於維護生態平衡有着重大的意義,因此人類不可以輕殺狼,要學會與狼共舞,唯有出現狼災時,才能作出殺狼地決定。

“野生動物部”對於動物的繁衍、保護和維護生態平衡有着不容推卸的責任,因此其組成除了衙門裡的人員外,還包括社會賢達,日後還包括鄉議局的議員,共同作出決定。

爲了壓制“野生動物部”的衝動和避免“野生動物部”被人收買,皇帝專門要求“野生動物部”必須有個素食的阿三,他甚至擁有否決的權利!

阿三信神,他們信仰動物就是人的一個轉世,因此不能殺生,在阿三大陸裡,猴子到處跳,就在人們的窗口邊與人們打招呼,牛羣上街,讓阿三來管理動物的生死,能夠約束到其他人。

當然,阿三上崗經過陪訓,也不能過於僵化,比如說狼災都來了,人命關天,還不允許打狼,那個阿三就要被撤職。

皇帝管制殺戮動物,究其原因最主要一個是國人好吃,皇帝話哉“背脊朝天人所食”,子民們就努力貫徹他的話,整個華族吃的風氣極盛,什麼都吃,什麼都敢吃,這麼一來。如果亂打野生動物,很快就被吃光光了還有打光光。

皇帝不希望將來出來地區要引進狼來恢復生態平衡!也不希望整個世界吸氣地只有人類!

當然“吃”與“保護”存在着矛盾,對策就是“野生動物部”可以發出一定的狩獵、(商業)捕魚許可證以及人工飼養、圈養動物供應人類的吃。

三、在特殊的情況下,子民們無需批准就能夠對動物大開殺戒。

A、生命受到威脅地時侯。比如迎面撞上一隻狼,狼已經露出利齒,盛情邀請人類到它的肚子裡作客,那麼可以殺狼。

B、食物匱乏的情況下,也能夠殺生。按皇帝話哉,子民是高貴過於動物的,當然要優先保子民的命。

制定有《動物保護法》,如果不是特殊情況和不經批准就濫殺一氣,會受到罰款、鞭打乃至於關進班房的處罰。

初來乍到,殺上一些當然不怕生態失衡,張飛微一思忖,決定給點好處給大家,同意大家打十隻熊和五十隻鹿。

這下官兵們興奮起來,在精良弓弩的射擊下,加上人多勢衆。軍士十分精銳,軍官都是見過血地,許多都是殺人不眨眼的,殺動物真是牛刀去宰雞,在他們的攻擊下,大熊轟然倒下,鹿兒哀鳴,馬上精心烹製。熊掌鹿肉冒着香濃的氣息擺到桌上,個個都大塊朵頤,人生何極!

張飛率領八百人,號稱八百壯士,前去清剿印第安人,這一航路真是HAPPY到不得了,一發不可收拾。見到什麼動物就打什麼動物,見到鳥兒就發箭發彈(丸),釣魚樂不可支,

較大的哺乳動物有黑熊、棕熊和灰熊;北美馴鹿、鹿和駝鹿;在海拔較高處有山地山羊和綿羊。諸如松雞和雷鳥及水禽則有多種鵝、天鵝和鴨,樹林和河邊有麝鼠、水貂、貂、猞猁、鼬、狐狸、漁貂和松鼠。河裡則有諸如北極茴魚、江、北美狗魚、鮭和白鮭等魚,真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和水裡遊的。一樣都沒放過。走一路,吃一路!

八百壯士中的司務長早有預謀。帶足足地山珍和調料,弄到吃食中,精心烹製,搞得濃香撲鼻,

參加過這次掃蕩的傢伙們日後回味,真是口涎狂流,哀嘆好日子過去了!

八百壯士邊遊山玩水,邊大塊朵頤,再就是開始工作,他們發現了一個印第安部落。

他們還是首次見到印第安人,身上抹着顏料,頭頂羽毛,驚覺印第安人相貌很接近黃種人,酷似亞洲蒙古高原的人種,很有可能會手下留情嗎?

開玩笑!蒙古高原的原住民都被帝國軍衝進去殺個雞犬不留,更何況那些遠親?!

部落人口不多,五百餘人,能戰之士不過二百,訓練有素的帝國軍表現出了一流的高素質,男的全部殺光,女的殺剩到三十餘個年青少女帶走!收穫一些皮毛,除此之外,再無戰果了!

究其原因,育空河河口地帶雖然資源豐富,可是並不是好居之地,它太冷了!由於缺乏阻隔,面臨大海,北極地可怕風暴能夠輕而易舉把此地凍成冰箱!育空河的結冰期在極冷的年份甚至長達九個月!

育空河河口位於阿拉斯加的西中部,而印第安人主要定居在東南部和中部地區,如果張飛繼續上前,說不定會惹出個大頭佛來,東南部和中部地區的印第安人實力強大,近十數萬人,張飛八百人的豆丁部隊無論如何也吃不下。

阿拉斯加地域廣大,張飛人手缺乏,沒有經過有效探測,事實上,在“東方港”西北不到二十公里的地沼澤密林中就棲息着一支一千多人的部族,就在帝國軍的眼皮底下,大家相安無事,足足過了五年才發現那支印第安人部族!

更主要的是,張飛沿河直上不到一個月就打了回程,返回東方港,前去夏侯淵在阿拉斯加半島和烏姆納克島之間的烏尼馬克海峽所建立的荷蘭港,與第二梯隊的部隊匯合。

阿拉斯加就被遺忘了,都是匆匆地過客,東方港地軍務不多,訪客很少,直至十多年後,帝國人才有一萬人在此地常住。

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72節 攪屎棍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38節 肚皮協議第2節 得失兩心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58節 希臘美女第25節 好大的湖第35節 洛神封后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81節 進謁皇后第43節 萬歲師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24節 呂部來投第39節 偉大的事業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5節 路途第26節 建業開埠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53節 元宮秋(一)第36節 新野絞肉機帝國的聚寶盆三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60節 雞累雞累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15節 消滅彌加第72節 邪惡皇帝第11節 西部戰役第8節 定鼎貴霜第42節 豬哥亮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14節 吞併日耳曼(十)第11節 西部戰役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57節 神廟之會第93節 內廷抽風第35節 福兮禍兮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節 工兵開路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10節 烈火焚城本書說明第14節 揭秘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5節 路途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73節 攪屎棍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66節 炮轟波斯美麗的釣魚島第19節 春節團拜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3節 破局第4章 17節閒話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24節 先鋒曹洪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3節 初戰告捷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12節 正常說書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一篇好文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15節 慶祝勝利第2節 得失兩心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
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72節 攪屎棍第44節 魔王大變身第38節 肚皮協議第2節 得失兩心第68節 激戰泰西封II第58節 希臘美女第25節 好大的湖第35節 洛神封后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70節 破邪馬臺國第4節 襄江之戰(二)第47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藍鑽第81節 進謁皇后第43節 萬歲師第21節 皇帝當強盜(二)第75節 呂宋平叛之採石場之戰第48節 中壘堡之戰(二)第30節 公雞跑進母雞窩(一)第24節 皇帝當強盜(五)第80節 那布里之行第54節 立牌坊做婊子第32節 建業瑣事(二)第24節 呂部來投第39節 偉大的事業啊美妙的狄羅德瑪第5節 路途第26節 建業開埠第49節 中壘堡之戰(三)第53節 元宮秋(一)第36節 新野絞肉機帝國的聚寶盆三第30節 後宮風波起第15節 大戰之後(一)第36節 元老院內外第60節 雞累雞累第31節 隨軍記者(二)第30節 咁大個蛤姆隨街跳?!第16節 你有錘頭,我有人頭(二)第65節 羅馬內亂(二)第37節 再幹一票(三)第2節 羅馬內戰(一)第9節 吞併日耳曼(五)第47節 最後解決(二)第15節 消滅彌加第72節 邪惡皇帝第11節 西部戰役第8節 定鼎貴霜第42節 豬哥亮第62節 東方美女來兮第14節 吞併日耳曼(十)第11節 西部戰役第44節 終結者I-----終結神廟第57節 神廟之會第93節 內廷抽風第35節 福兮禍兮第33節 吃喝玩樂第4節 工兵開路第3節 天子南巡(一)第10節 烈火焚城本書說明第14節 揭秘第7節 如夢如煙的往事第5節 路途第60節 羅馬新生活(三)第73節 攪屎棍第60節 羅馬蒸汽機第66節 炮轟波斯美麗的釣魚島第19節 春節團拜第51節 辛巴德歷險記之捕鯊記第5章 27節下西洋第3節 破局第4章 17節閒話第22節 向倭島進發第13節 賀歲版大禮包第24節 先鋒曹洪第59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一)第67節 神風不神第28節 印第安之王(六)第20節 巾幗不讓鬚眉第31節 三國英雄的黃昏(三)第37節 大元立國第13節 初戰告捷第50節 劉備的命運(一)第29節 收官-----關公在諶離第12節 正常說書第6節 演講與實驗第17節 軍隊向前進,疆域長一寸第6節 呆在豬圈裡的步百里一篇好文第7節 蟻與龍鬥(一)第16節 大戰之後(二)第60節 我爲舊城改造而來(二)第5章 33節 神的樂器第13節 克什米爾之鷹(三)第15節 慶祝勝利第2節 得失兩心第28節 收官-----攻取撣國第17節 出兵幹陀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