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四章 小冰河大威力

“皇上,戶部這邊把今年秋收的情況統計出來了。”

在天津港主持了朱由校的婚禮,並且和朱由校談好讓其回來監國後,朱由棟匆匆的趕回北京。

當然了,雖說這個位面的大明,其交通狀況遠勝本位面。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和現代相比,所以,可以預見,皇帝要出巡全國,那肯定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此之前,自然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因此,真要出巡,怎麼也得是明年的事情了。而在此之前,該開的國務會議什麼的,還是要按照常規進行。

而在十月初的國務會議上,剛剛開始,戶部尚書王紹徵就給朱由棟報了一個壞消息。

“皇上,我大明自天啓元年起,開疆拓土極多,新建了四個省,並在事實上控制了大漠南北。所以,天啓七年,全國實有耕地9.6億畝。但今年根據戶部的計算,全國受災耕地達到了2.1億畝,另外還有拋荒土地近千萬畝。”

“啊?”

朱由棟還沒說話,參會的重臣們聽到王紹徵如此說,個個都坐不住了。

“大司徒,這是怎麼回事?”

“是啊,農業可是國家根基,萬萬亂不得啊,怎麼受災土地這麼多?”

“受災土地也就罷了,老天爺今年不給好臉色,不代表年年不給好臉色。但是這麼多土地拋荒又是怎麼回事?”

面對衆臣七嘴八舌,朱由棟又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打起了桌面。

大明的耕地面積是一輛過山車。如果你按照《明實錄》去研究明朝的耕地,估計會崩潰:洪武24年(1391年)耕地面積才3.9億畝,過了兩年就變成8.5億畝,7年後又變成4.2億畝。成化21年(1485年)爲4.9億畝,2年後變成8.3億畝。弘治17年爲8.4億畝,1年後變成4.7億畝。大明的官方耕地數據就是如此任性:一兩年之內,可以聚升幾億畝,又可以一下子斷崖式的下跌幾億畝。

其實這些數據,要仔細分析也能看出規律來:洪武24年時黃冊庫建成前一年,所以,兩年後,黃冊庫正式建成,土地面積就瘋漲。而在此之後七年,是建文帝在位,這位捏着王炸加四個二都能打輸的傢伙,明顯被下面的文臣給忽悠瘸了。成化之後是弘治剛剛登基,刷新振作後自然土地面積上升。而弘治後面是正德皇帝,少年皇帝剛上位的時候又被文臣欺負,大明賬冊上的耕地就一下子少了3.7億畝......

總而言之,皇帝強勢的時候,大明耕地就多,反之就少。大明文臣的混賬,不是東林黨成型後纔開始爛的,而是從建文年間就是這麼爛了。

這種過山車式的耕地面積變動,終於到了張居正執政時期有了徹底改變:張太師當時手裡有兵嘛,所以在清理全國耕地面積上非常鐵腕。再加上張太師的治國能力是當世第一,所以,其清理方法也非常科學:

首先,不止百姓的土地,宗室、親王的佔地也被重新丈量,“丈國均糧,但有執違阻撓,不分宗室、官宦、軍民,據法奏來重處。”張居正給了地方官“考成法”強大的政治壓力,最終保證了土地清丈的順利實施,當年清理出1.55億畝的瞞報土地。

第二是統一了畝制。原先北方存在“大、小畝”現象,張居正借“土地清丈”統一了全國的畝制,一律以二百四十步爲一畝。“統一畝制”減少了稅糧徵收的麻煩,杜絕了底層官員利用“大小畝”牟利的漏洞。

第三是簡化了賦稅徵收規則。土地清丈後,將土地分成三等:上等水源肥田、中等瘠薄田、下等無水高田。交稅的時候,無論官田還是民田,規則一樣,上等田1畝實爲1畝、中等田以1.5畝折爲1畝、下等田以2畝折爲1畝。

如此鐵腕、科學的土地清丈搞下來,到了萬曆九年,全國土地清丈結束。大明的兩京十三省實有耕地7.58億畝。

在張居正去世後,大明的耕地數量又在逐漸減少。一直等到朱由棟擔任監國後,以鐵腕重建黃冊,並且根據黃冊重新繪製了新的魚鱗圖冊。所以到了天啓元年,朱由棟登基的時候,大明的耕地是8.3億畝。

自天啓元年到七年,一方面是大量親王、郡王轉封海外,交回了國家大量耕地。一方面是國家開疆拓土。所以,到了這個時候,大明的耕地面積達到了9.6億畝:而且這個畝數是根據張居正的折算法弄出來的,真要講單純的土地數量,估計會跑到11億畝左右。

但現在戶部報告,超過五分之一的土地受災,而又有百分之一左右的土地拋荒?

“大司徒,受災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

“皇上,主要是遼寧、北直隸、山西、陝西、甘肅,這五個地方几乎是全境受災。此外,河南、山東的部分田地也有受災。另外,蒙古境內的草原也大面積受災。”

“受的什麼災?旱災麼?”

“聖明無過皇上,確實是以旱災爲主。以遼寧爲例,今年一二月間,遼寧全境只有兩場小範圍降雪。今年六七月間,更是一場暴雨都沒有。各地河流水量減少,小一點的溪流紛紛斷流。由於缺水,遼寧全省耕地全部減產甚至絕收。

此外,由於降水不足,蟲災也在加重。今年春夏,山東、河南均有成規模的蝗災。除了蝗災,小麥鏽病、蚜蟲爲害等,也多有出現。”

“嗯......”又敲了一會桌面後,朱由棟擡頭道:“蒙古那邊呢?旱災導致草場範圍縮小,草量不足?”

“不惟如此,皇上。從去年年末開始,欽天監就明確告訴戶部,今年會是一個災年,除了旱災、蟲災外,這氣溫也比往年同期偏低。所以和我遼寧全省軍民渴盼一場大雪而不得不同,蒙古草原上,冬天是白災,大量牲畜凍死。夏天又是沙塵暴,侵蝕本就發育不良的草場面積......幾番天災交錯下來,蒙古諸部今年的日子都過得極爲艱難。”

點點頭,朱由棟轉頭向田爾耕和魏忠賢:“張世澤是引導輿情的,而你們兩個則是負責打探輿情的。說說,今年這麼多大災下來,朝野裡有沒有質疑的聲音?”

田、魏兩人對視一眼後,皆苦笑了起來。

“皇上,奴婢的東廠最近一年確實聽到了很多不好聽的,最混賬的當然是說皇上妄意改變祖宗成法,惹得上天不高興,降下災殃懲罰大明之類的。”

“皇上,臣的錦衣衛也聽到了類似的話。除了非議皇上外,還有說皇后和遊貴妃不修婦德,身爲女流,到處拋頭露面的。說太上太皇浪費民脂民膏,全國巡遊,以至於上天厭棄,降下災禍的。這些,臣和廠公都已經寫了摺子,送入了司禮監。”

“嗯,這些東西近一年朕是陸陸續續聽曹化淳說過一嘴。不過朕身爲皇帝,怎麼可能下面的子民說了點混賬話,就把他們抓起來或關或殺呢?罷了罷了,此事啊,還得落實到輿論引導方面來。”

作爲穿越者,朱由棟當然知道:大明這個時候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而且在未來的幾十年來,這個極端的氣候不會好轉,而只會越來越惡化。

所謂小冰河時期,簡單點來說就是:氣溫驟降,降雨帶南移。由此造成普遍的糧食減產的同時,北方乾旱,南方多澇。如中華帝國這樣以農耕爲主的國家,遇上這樣的極端氣候,簡直就是天要亡我。

根據後世以竺可楨爲代表的氣象學家們的研究,中華民族進入文明社會後,先後經歷了四次較爲極端的小冰河時期。分別是夏末商初、三國兩晉、唐末五代,以及明末清初。這個小冰河時期有多厲害,由此可見一斑。

“大司徒,朕看戶部交上來的數據,北方受災比較明顯的地方,大多數只是減產,絕收的還是少數吧?”

“皇上。”王紹徵起身,恭敬的行了一禮:“說到這個,臣必須要表達一下對皇上的敬仰。皇上二十餘年前就大力推廣土豆、紅薯、玉米這些作物的種植,並且着力改善稻種。到了今日,其成果已經非常明顯。如新建不久的甘肅省,小麥、黍米幾乎完全絕收。但是土豆卻長勢較好,那裡的百姓多少還有果腹的,加上朝廷賑濟得力,還是能夠勉強餓不死的。”

“勉強餓不死......”朱由棟很是無奈的搖搖頭:這可不是一兩年受災,而是要持續數十年啊。真要是持續這麼多年勉強餓不死,說不得,又有李自成之類的要出來了。

“衆卿。”朱由棟起身:“朕意,大明的每一個百姓,都是朕的子民,都需要關愛。所以,受災地區,免稅、大力賑濟乃是應有之意。”

“皇上,臣在今年已經請旨免了以上受災地區的田稅,也調動了太倉庫的存糧三百萬石進行了賑濟。”

“不夠。”朱由棟擺擺手:“戶部需要把工作做的更細一些,那些受災嚴重的地區,除了田稅,諸如人頭稅、徭役稅,全部免了。人家地裡都扒拉不出東西來了,哪裡能夠再變出錢來繳納賦稅?實話實話,也就是前些年年頭比較好,百姓家裡多少有些結餘,不然按照今年這個賑災力度,說不得會有民變發生。”

“皇上見教的是,臣知錯了。”

“誒,大司徒不必如此。也是朕偷了懶,最近幾年因爲事情實在太多,所以只要不是有民變這樣的事情,都輕輕放過直接批紅了。說錯,朕纔是錯了。衆卿,朕早就說過,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農業,事關國家根基,必須加以高度重視。朕有預感,在未來的數十年間,這樣的災害天氣還會持續。我們必須得在今日就定下一個方案加以應對,以維護國家根基的穩定。”

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
第七四五章 地方官的共性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六八章 西貢港的洗地第四二八章 臺灣府的發展第八十四章 哈布斯堡家族(二)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八二章 北線歸於平靜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一五一章 興盛的寬甸堡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六二七章 知進退的少年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七六六章 這是不期而遇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八十九章 國家根基已朽(一)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五十七章 慈慶宮的墮落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一二七章 東林陷入頹勢(二)第二七七章 人生多不如意第七六七章 大海戰的序幕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四九四章 萬里援軍抵達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九十七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六七三章 印度洋的破交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第五八九章 一環套着一環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五四一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六七七章 毛文龍的無奈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二七二章 丙辰會試黑幕(一)第一八一章 大金國沒有了(三)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六章 礦稅很有意義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二六章 東林陷入頹勢(一)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七七零章 被迫敵前轉向第七六零章 朱由檢的狂怒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二九四章 許顯純論方略第三三二章 大明準備反擊(三)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四一四章 一次會戰結束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二一八章 首戰是在色當(一)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三五八章 恢復周之分封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六五六章 鄭芝龍的奮戰第五八六章 大明開始立憲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三十九章 賺錢必須高尚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五七二章 皇子的新老師第三九八章 準備仁川登陸第七五八章 魚餌已經放下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二八零章 破軍星的天賦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四八九章 雙方都要調整第六九二章 海軍的福字旗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六二一章 曹變蛟的初陣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