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

大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正月十六。

在這一天的凌晨,隨着昨晚元宵節上再一次大規模的煙花表演後京城歸於寂靜,普通百姓紛紛入睡後。大內的宦官,以及錦衣衛、三大營等諸多公務人員,紛紛走上街頭。打掃的打掃,插旗的插旗,又或者,連着大內的大漢將軍們,也在寅時左右就從皇城裡開出,在御道上開始站崗。

任何一個國家的首都居民,對於政治都有着天然的敏感。更不用說皇太孫出鎮南京已經是邸報明發天下的事情。所以當京師的老百姓們隨着天明陸續的起牀外出,看到這麼一個陣仗後。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太孫這是在今日南下了!

那還有什麼說的呢?反正今天是十六,就當多放一天假了。太孫出行的儀仗,那可是必須得看啊。

然後,從皇城的承天門一直到外城的永定門,長長的御道周圍,一下子就擠滿了從北京城各處涌來的人羣。

這一年是大比之年,所以,在今天觀禮的人羣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全國各地入京的舉子。他們都在等待着二月上旬的丁末科會試。

“哎,太孫這一南下,我江南可就多事了。”

“稚文兄,你又在說這個了。聲音小點,今天這場合,可不是咱們私下裡談論。謹防隔牆有耳!”

“怕什麼?我輩讀書人,何事不可明言?”這個表字稚文的年輕人,聽到同伴的勸說,非但沒有收斂,反而把頭高高的仰起:“諸位看看,這太孫的儀仗可是鋪張得緊啊,這正主還沒出場呢,前面的旌旗就已經鋪滿了整個御道了。哎,也不知這位殿下去了江南後,會怎樣的攪動風雲啊。”

“呵呵,這位兄臺,你這麼說可就有失偏頗了。太孫殿下今年雖不過六歲,卻是爲天下蒼生做了好多事情。只是在下聽兄臺所言,好像不太樂見太孫殿下南下?呵呵,不知兄臺以爲,殿下出鎮南京,會如何讓江南多事?”

旁邊傳來一口較爲標準的官話,表字稚文的年輕人眉頭一挑:“敢問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好說,在下北直隸順天府高邑李標,字汝立。去年順天府鄉試第七。”

“在下南直隸松江府華亭錢龍錫,字稚文。去年應天府鄉試第十五。”

“呵,稚文兄在應天府都能拿到十五,真是厲害得緊啊。”

“慚愧,雖說我大明的科舉,多年來確實是南強北弱。但順天府到底是京師所在,府內才俊那也是極多的。汝立兄能在順天府拿到第七,也是了不得。”

讀書人之間交流,當然是相互先攀比一下成績。確認對方和自己都是普通學霸級別後,這對話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了。

“汝立兄,你既然是順天府人士,那可是離太孫很近的。怎麼?太孫殿下出生時的異像你沒看到嗎?便是聖賢有言,敬鬼神而遠之吧。這太孫開蒙的兩年多來做出這麼多事情,難道你都視而不見?”

“太孫殿下出生時的天地異像,在下也只是聽說而已。”淡淡的回了一句後李標道:“至於殿下這兩年做的事情,嗯,天花種痘法惠及天下萬民,推廣紅薯土豆玉米,亦是澤被蒼生。這次殿下出鎮南京,恢復國朝祖制是一,這二嘛,以在下的一點淺末愚見,只怕是對江南有好處的吧?”

“呵呵……汝立兄所言,只怕不盡不實。天花種痘法、雜糧推廣等,即便對殿下再有成見的人也不能對殿下說半個不字。但是!”錢龍錫正色道:“太孫殿下千好萬好,但有一點不好!太愛阿堵之物!兄請看這香皂、玻璃、鏡子、牙膏牙刷、蠟燭、骨瓷等諸多物事,皆是由殿下的皇莊出產。而且這些涉及到民生的物品,至今不肯開放生產技術。以此獨家經營獲取暴利!汝立兄可知?民間一普通百姓,想要一塊香皂而不可得?若是殿下肯將這技術明發天下,豈不是又能惠及蒼生?”

“這位兄臺此言大善!”

正在交談的李標和錢龍錫兩人本來都是在低聲交流,在這個聲音響起後,不啻於在兩個人的頭頂炸起了一道驚雷。所以兩人不由同時皺了皺眉頭,對這位突兀的插話進來的傢伙稍稍有些不滿。但不管怎樣,這個時候操着外地口音,說話文縐縐的中青年人,應該都是來進京應試的舉子,說不得以後大家還可能是同年。所以,便是再不滿,兩個人也只有轉過頭來拱手:“這位是?”

“在下是湖廣德安府應城人,姓楊名漣,字文孺。萬曆三十二年湖廣鄉試第四十六名。”

“哦~~幸會幸會。”TMD,湖廣這些年的科舉還是不錯滴,但是和江南比起來仍是多有不足的。你在一個科舉總體實力很一般的省份都只考了四十六名,而且三年前的會試還落了榜。嗯,看你這面相,也是三十好幾了吧。呵呵呵……

無怪李標和錢龍錫對楊漣提不起興趣:他們兩人這時候一個二十五歲,一個二十八歲。又都是從競爭極其慘烈的科舉強區以較高的名次出線。兩個青年普通級學霸面對一箇中年(楊漣此時三十五歲)差生,這優越感,自是油然而生。

所以,草草的打過招呼後,兩人又把腦袋轉了回來。李標接着道:“稚文兄,太孫殿下曾經說過,推廣天花種痘,推廣雜糧種植,都是需要花錢的。而這些錢又不從國庫走,總得要找點地方生髮吧?太孫推出的這些圈錢的東西,其實並不是民生必需品。萬曆三十二年前,何曾有過香皂,何曾有過玻璃?我大明不一樣國富民強?所以,殿下所作所爲,並無不妥啊。”

“呵呵呵,所以說汝立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嗯?”看着錢龍錫一副“你還太嫩”的表情,李標也不着惱:“請稚文兄賜教?”

“賜教不敢當。”到底人家鄉試名次比自己好,所以錢龍錫也不敢太過於託大:“汝立兄,你注意到沒有?去年皇上下了一道聖旨。再次明確宣佈,全國停徵礦稅。並且把商稅轉交給地方有司,不再由宮內的太監徵收。而且和三十三年停徵礦稅但是不收回礦監的旨意不同,去年那道聖旨,是明確的點名,所有礦監全部回宮的。”

“不錯!確實有這道旨意。哎,皇上終於接受了天下臣民的懇請,不失爲明君啊!”

不用問,這麼慷慨激昂的咆哮,又是楊漣來插嘴了。兩個人也懶得去搭理,李標笑道:“稚文兄是不是想說,皇上愛錢的本性其實沒有改。只不過是收取礦稅搞得天下騷然。所以不得已停了礦稅。而在這個時間點上皇上提起儲君鎮守南京的祖制,其實是想派太孫去南邊掙錢,把礦稅的損失給補回來?之所以派太孫去,是因爲太孫這兩年已經表現出了,呃,極強的經濟能力?”

“呃……汝立兄一語中的。在下是江南人……我大明兩京十三省裡,光是南直隸和浙江、江西、湖廣這四省,就已經承擔了國朝稅賦的五成甚至六成。江南百姓其實早就不堪重負,現在太孫還要南下,哎……”

“怎麼回事?太孫南下,恢復祖制是名?催收賦稅纔是實麼?這位兄臺,能不能麻煩你說得清楚點?”

話講到這裡已經很過分了,再說下去怕是連會試都沒法參加了!誰TM有心情再來跟你這個大齡差生嘰嘰歪歪?

雖然心裡很不爽,但錢龍錫還是溫潤的一笑:“汝立兄,文孺兄,且隨在下向前。剛纔在下看到了福建布政司的黃士俊、張瑞圖兩位。這兩位的文風可是稱雄於我江南啊,說不得今年的狀元會出自這兩位之中。”

“哦?竟有如此人物在附近?請稚文兄一定爲我們引見!”

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六一三章 敵人有了反應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
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二三九章 選妃並不簡單(四)第六五四章 升級對歐諜網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二四九章 衍聖公是大敵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五零零章 呂宋之戰終焉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第三四七章 東海上的決戰(四)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六零七章 奧朗則布之路第三七七章 王與王的對話第六零一章 極低概率事件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三十八章 東瀛島的變化(二)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四四八章 海外州的發展(二)第五七零章 最後的一堂課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七十章 西北危機已現(一)第三四五章 東海上的決戰(二)第四一六章 平成廢宅跑了第一零八章 現在開始起航(三)第四八四章 一塊都不能少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一八二章 連場圍爐夜話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三七零章 大明開始收網第三十五章 原始資本積累(十)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三九一章 廣東的舉人們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八零零章 攻佔亞速羣島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一三九章 是蹂躪非戰鬥第四四九章 不得了的東西第六五七章 里斯本的諜影第二一九章 首戰是在色當(二)第四三九章 權利義務對等第一一七章 東林也要辦報(六)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三三九章 工業革命發端(二)第六一三章 敵人有了反應第五二三章 強力支援土雞第四二二章 啓動經濟改革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三一一章 崇明沙攻防戰(三)第七零四章 不速之客又至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三零四章 會合與反會合第六十二章 母子促膝夜談(收藏上千加更)第七三二章 又見聲東擊西第三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六十八章 東北號角連營(三)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七九二章 索科特拉伏擊第五一七章 上帝保佑聯盟第六零零章 大明準備出擊第四十六章 打臉就要打痛(七)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一一零章 金陵日報創刊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六四一章 皇長子的婚事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三八四章 無所謂的擔憂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十一章 孤的元從班底(三)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四零三章 我有很多靠旗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一三五章 穿越者的互撕(一)第七十二章 西北危機已現(三)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七四二章 歐洲經濟隱患第六六八章 大明的駐印軍第八十七章 大明直轄木邦(二)第七五六章 前所未有之戰第六七六章 士兵們的日常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七八四章 昆陽赤霄計劃第六八三章 歸國人員安置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