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章 內官亦需縮編

成功從來沒有僥倖,普通資質的穿越者要成功,唯有拼命的工作。

新年的國務會議因爲涉及到去年總結和新年計劃,所以開會時間總是極長,基本都需要一天甚至更長的時間。

而在白天冗長而內容極多的會議結束後,朱由棟還是不得休息。

曹化淳、曹三喜、魏忠賢、田爾耕、曹文詔、張世澤、李世忠、李純忠八人繼續留在南華宮,等待朱由棟的逐一單獨密談。

可以說,這八個人,加上外派出去的王承恩、劉招孫,以及鎮守南京的袁可立、雲南的熊廷弼、福建的孫承宗等。纔是朱由棟最核心的班底。

即便是現在朱由棟的貼身宦官方正化,因爲來到朱由棟的身邊太短,也只能擔任看門的工作,是不能進入會場的。

首先進入密室的,是曹三喜。

“殿下,去年一年,您的各項產業刨除分紅後,實際利潤是730萬元。其中,補貼北京戶部370萬元,橫海衛和昆明鎮(原寬甸衛)85萬元,方山實驗室和方山學校120萬元,崇明沙水師45萬元,福寧鎮水師10萬元,長沙船廠35萬元。所以,今年春節過後,臣能夠送入北京分行您私人戶頭上的,只有65萬元。”

“瓦特?!”

“殿下您說什麼?”

“沒,沒什麼。嘶~~三喜啊,如此算下來,吾最終得到的利潤,恐怕還不及你個人的分紅吧?”

“臣按照殿下的股份分配原則,每年大概能拿到80萬元的紅利。這麼算起來,至少今年,臣的賬戶增長得確實比殿下多。”

“嗤~~真是讓人不爽啊。三喜,吾的戶頭上還有多少?”

“歷年結餘算下來,還有603萬元。”

“哦,還好還好。”緩了一口氣後朱由棟又咬牙切齒起來:“這不爭氣的戶部!每年都是鉅虧!吾去年補貼的370萬元,主要還是在於人口普查工作隊隊員的薪俸、工作經費以及製作身份證的費用。另外就是給邊軍發軍餉……今年雖然不用補貼這筆款項了,但是今年就要開始重建黃冊了啊!吾已經決定,以後製作黃冊的紙張,全部由方山材料實驗室下屬的造紙廠提供。說不得,吾今年就要虧損了!”

“殿下,只有黃冊重建,我們纔有徹底變革國家財稅制度的可能啊。還得請您堅持幾年。實在不行,臣得殿下惠顧,手裡已經有了近200萬元的存款,也是可以全都拿出來的。”

“別,三喜你的工作值這個錢,若是君上沒錢就找臣子要,你我二人君臣交心倒是沒啥。但是其他的臣子怎麼想?你得做個表率,做一個只要認真工作,給國家創造了價值,就能安全的拿高薪並舒服享受的表率。”

“臣多謝殿下,另外,臣也提醒殿下。我們還有一筆款項沒有入賬。”

“你是說豐臣家的那筆軍購吧?”

“是,這筆款項現在還在南京的袁總督那裡。”

“不要緊,這筆錢是給水師準備的。去年沒用,今年肯定用得上了。先放在南京,打完了那邊的仗,賞賜、撫卹、安置什麼的都從這筆錢出。有剩下的再轉入北京的戶頭。”

“殿下,您是說倭國那邊,我們還得去打一仗嗎?”

“當然,那可是白銀之國,就算現在我們國內的事情多,無法全力介入。也一定得把豐臣家的後人接出來一個,保留我們以後插手倭國的手段。”

“是,臣明白了。殿下,臣暫時沒有其他事情了。”

“好,你且回去休息,讓魏忠賢進來。”

“是。”

作爲藉着鉤吻案拿到大內檢察權的魏忠賢,這會兒估計是整個大內最有權勢的宦官了。

司禮監以前之所以權力最大,是因爲有批紅權。但在朱由棟監國後,國務會議制度不光削弱了內閣的權力,也讓司禮監的權力全面縮水。

御馬監說起來是掌握兵權。但在橫海衛集體入京,並且擴軍一倍,而其軍餉仍然是由太孫私人支付的情況下,御馬監的地位也直線下降。

至於東廠,王坤和朱由棟的關係還算可以。但是和田爾耕與朱由棟的關係比起來卻遠遠不如。故而東廠的權勢也大不如前。

所以,在恢復了當年鄭和掌管內官監時的各項權力後,就實際權勢而言,魏忠賢其實隱隱已經是宦官中的第一人。

不過,雖然權勢很大,但最近朱由棟交給老魏的任務,一樣讓老魏感到頭大。

“奴婢拜見小爺。”

“我們主僕二人不用這些虛禮,說吧,吾讓你去統計整個大內的人數,你都弄好了麼?”

“是,經過大半年的統計,奴婢最後確認的數據如下:在宮城以及西苑內服侍皇爺、小爺以及各位貴人的宮女共計一千七百餘人,內官兩千三百餘人。在皇城內從事各項諸如修造、運水、採買、洗衣等事宜的內官、宮女,共有一萬五千八百餘人。再加上各地藩王府裡的、鳳陽府祖陵的、南京的等等。整個大內,實有宮女四千兩百餘人,內官兩萬三千餘人。此外,大內二十四衙門下屬的諸如印刷、庫房、火器製造等等有着諸多的工匠,總數約莫七萬兩千人。”

“嘶~怎麼這麼多?”

“小爺,這個工匠的數量可不光是北京城裡的啊。南京、成都的織工,景德鎮的瓷器匠人,都算啊。”

這就是萬惡的封建皇權帶來的惡果了:什麼都要自己弄,結果必然是員工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低,然後大家拿到的錢越來越少。

不過總的說來,這點人確實不少,但比起後世康麻子說明朝光是紫禁城裡就有宮女九千,宦官十萬要少很多了。

宦官十萬?紫禁城在後世成了熱門旅遊景點,旺季的時候每天只限四萬人入內參觀,就這樣都是人擠人了。十萬宦官?還人人24小時在裡面待着,那紫禁城得擠成什麼樣子?

“這麼多的人,每年花銷大概多少?”

“小爺,糧食呢,大內是直接從戶部調,這個是肯定夠的。錢嘛,前年是四百二十萬兩,去年是480萬元。”

“這麼多錢?”

“是,小爺。這筆費用,每年金花銀和皇莊收入大概可以承擔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得二十四衙門下屬的各個廠房把東西賣出去才能掙回錢來。”

大明朝每年除了收貨幣稅也收實物稅,其中糧食一項就有兩千多萬石,所以糧食什麼的至少皇宮是不缺的。但是錢這個東西……

咱們算算啊。圍繞着皇帝、皇子皇孫以及各個妃嬪的宮女、宦官、工匠,一共差不多十萬人。一年總的花銷就有480萬元。這其中,皇帝一家子姑且算一半。那剩下的人一年就花240萬。平均到每一個人身上,一年就是24元。

表面上看起來是不錯的,不用擔心吃飯的問題,每月還有兩元收入,這都和橫海衛的新兵一個待遇了。

但實際上,這是平均薪酬。而平均薪酬是個啥,大家都懂的。你能指望一個太監和一個剛入宮的小宦官拿一樣的薪水麼?

“很好,大內的人員構成吾清楚了。現在,吾給你新的任務。”

“是,請小爺示下。”

“第一,儘可能的把工匠和大內剝離。該還給工部就給工部,剩下的看方山那邊要不要。實在是太差的,就給一筆錢遣散了。”

“小爺?”

“忠賢啊,吾方纔大概算了下,一個低級內官或者宮女,每月薪酬不會超過一個銀角吧?”

“那肯定是沒有的。奴婢在被小爺簡拔起來之前,每月除了免費吃飯,每年有四套衣服外,就只有一丁點的銀渣子。”

“所以啊,內官和宮女都這麼慘了,外圍的工匠豈不是更慘?這樣的工匠能做出什麼東西來?以前還可以仗着是宮內的廠房強買強賣,而現在有了方山雜貨鋪……大內的工廠還能掙錢麼?剝離吧。這麼多的匠人,離開了大內,只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是,奴婢明白了。不過小爺,工廠剝離後,大內的支出?”

“這就是吾要說的第二步,慢慢的縮小內官規模。特別是宮城之外的內官,逐步裁減。以後宦官宮女保留宮城內四五千人的規模就足夠了。”

“小爺,這樣做,豈不是讓爲皇家效力的各個部門都……”

“沒有關係,以後這些東西都可以用購買服務的方式,到民間尋求合作方。忠賢,吾是深信你們的,但是你不覺得如今的大內,人實在太多,成分也太雜亂了麼?這內官多了,非但不值錢,還容易惹人厭。大量耗費國帑不說,連皇室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證。吾已經和皇爺爺商量過了,裁員,只裁宮城外的,如此,宮裡的貴人不會缺人伺候,而效率卻會成倍提升。留下來的內官、宮女們,其每月的例銀也會增加不少……如此,再有些亂臣賊子想要收買內官來害吾,這至少得出些銀元吧。”

“……是,奴婢是小爺一手提拔起來的,若是沒有小爺,奴婢就是個掃大街的。所以,只要是小爺交代的事情,奴婢哪怕惹得整個大內都嫉恨奴婢,也一定會爲小爺辦好。請小爺放心,一年之內,奴婢一定按照小爺的要求,把全國所有的內官數量降低到五千人以下。”

“錯了,吾對這個事情的進度並不急。你慢慢來,爭取五到十年內,逐步的減到五千人以下。吾可不想減得太急,哪天晚上就被小宦官們給殺了。”

“奴婢惶恐,請小爺放心,奴婢一定緩緩徐圖此事。”

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
第三三零章 大明準備反擊(一)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七八八章 孟加拉戰役終第三八零章 爲何是分封制(一)第二七五章 孫慎行的選擇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七一二章 西班牙的漁網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三七三章 氪金纔是王道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第五三一章 大明陸軍參戰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三四八章 東海上的決戰(五)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七一七章 軍艦的冠名權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第一四八章 明日和平條約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二八二章 東南兩路有警(一)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一六四章 山海關定方略(二)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三六章 首席民政秘書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二四零章 大阪的冬之陣(一)第四三四章 林丹汗要北狩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五三章 蕭伯芝的表演第五十九章 佈局東北西南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四八六章 援軍正在路上第七九一章 朱由棟教太子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五零五章 冥冥自有天定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十六章 狗屎般的財政(一)恢復更新可能時間第四六七章 新豪商的崛起第七二一章 板鴨造艦計劃半年總結暨2020年寫作計劃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十九章 有的人欠收拾(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五五五章 利益纔是永恆第一六八章 所謂的七大恨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六八七章 請隨意做夢吧第二九三章 太孫焦頭爛額第五七四章 教育事關國本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五四七章 改革不是兒戲第三零九章 崇明沙攻防戰(一)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六五五章 親王號的首戰第五零四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三七二章 燃燒的暹羅灣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四五四章 天璣星已激活第一六零章 太孫殿下出徵(一)第三三五章 日本的新策略(一)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九七章 明中宗桓皇帝第三零五章 開臺王的策略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四十四章 打臉就要打痛(五)第四九零章 追擊與反追擊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四七七章 歐洲人的改變第五三零章 戰事陷入焦灼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三三八章 工業革命發端(一)第五一三章 破軍也隕落了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四零四章 六日光復朝鮮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二九零章 復仇者黎塞留第一八五章 阿拉維杜新王(二)第六七二章 杜倫尼的閃耀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七三零章 波哥大會戰始第五零六章 適度扶持藩國第三零七章 萬曆四十五年(一)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