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

身在官場,那是求鹹魚而不得的。逆流而上,不斷求得更高的職位,是這個圈子裡的人之本能。

而現在大明朝廷的機構出現了劇烈的變動,對於官員們來說,那是往上升職的難得機會。錯過了這一波,再想有如此的機會,那可能只有等改朝換代了。

所以,連房壯麗這樣的吏部副職都應接不暇了。在他之上的官員,那就更不用說了。

“方正化,最近到你哪兒求職位的有多少啊?”

輕輕笑了一下,方正化行禮道:“承蒙皇上信任,讓奴婢在皇上身邊貼身伺候了十多年。所以很多人都以爲奴婢能辦成不少大事……嗯,一個多月下來,目前奴婢收到的拜帖大概有七八百份吧。”

“哈哈哈,方秉筆,你也是個紅人了。”

“哎,皇上就不要取笑奴婢了。這些拜帖,九成以上都可以置之不理,但還是有少數的,奴婢也不敢硬推啊。”

“哦?都有哪些神佛,連你都覺得擋不住?”

方正化伸手入懷,取了一個小本出來翻了翻:“皇上,太后她老人家想給自家親戚求差事,還有皇后、遊貴妃家裡的親戚也想借着這個機會拿點實權……”

“哧~朕有那麼可怕嗎?怎麼朕的母親,媳婦兒想要給自家親戚求官,不求朕,卻找你?再說了,我大明自有祖制,後族外戚只能享受爵位,不能有實權的。”

皇上你也好意思說,你自監國之日起,不知道廢了多少祖制了。最近更是連太祖‘不得再設丞相’的祖制也明目張膽的廢了。

不過這話方正化也只能是在心裡吐槽,說是不敢說,他糾結了一下臉部肌肉,擠出一個笑臉:“可能是最近盧駙馬下到近衛師做了營長,讓大家誤以爲皇上是不在意外戚掌實權的吧。”

“呃……”被方正化不硬不軟的頂了一下,朱由棟也很無奈。他撓了撓腦袋:“具體人員名單呢?拿來給朕看。”

方正化做事還是很仔細的,后妃們打招呼的人員,他不光記載了名字,還詳細的備註了年齡,平日道德操守表現等。

“都是些普通人啊。”搖搖頭:“此事朕知道了,稍後回宮去跟她們說明,想做官,參加考試就是了。像這種直接求某部主事的事情,想都別想。”

“是,奴婢知道了。多謝皇上爲奴婢解壓。”

“哎,看來這事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官心不穩不說,便是一些不相干的人,心裡也有不該有的心思了。”

起身在房間裡踱步幾下後,朱由棟道:“通知內閣三位閣老,吏部三位主官,還有曹化淳、魏忠賢、田爾耕、麻承詔等十人,今天下午兩點在皇極殿第三會議室候命。告訴吏部三位主官,讓他們把初步的各部門擬任人選帶上。今日之內,朕要定個大致的框架出來。”

“遵旨。”

自隋代建立三省六部制以來,一千三百多年間,雖說歷朝歷代多有微調。但是如朱由棟這般徹底廢掉這個制度,新建一套近代政府制度的做法,還是稍顯激進了。也因爲如此,以至於整個大明官場人心浮動:京官們這會自不必說,便是那些地方官們,心思也被牽扯了很大一部分:這中央機構調整完了,地方上也要跟着調整啊。

原先朱由棟還覺得要多醞釀一下,尤其是一些新增設的部門,其第一任主官的任命更是要慎之又慎:他的性格,很可能就是這個部門以後幾十、上百年的性格……

結果這才一個多月,跑官要官的都快把幾個閣老,吏部三個主官給堵得沒法上班了,整個官場都陷入了動盪。面對如此局面,朱由棟也只有快到斬亂麻,不求最優,但求穩妥的趕緊把各部主官給任命了。

經過內閣、軍方、吏部、內廷、情報五個方面的核心十人團與皇帝閉門磋商整整兩天後,大明中央政府機構大調整後,各部局的主官終於新鮮出爐了。

首相,溫體仁。副相,袁可立、李戴。

在一個國家朝綱嚴整的時候,人事是內部管理最大的事情。所以朱由棟思前想後,還是讓孫承宗繼續坐鎮負責官員職務調動的人事部。

勞動部其實就是社會保障部,當然,這個時代什麼社保資金醫保資金是不可能有的。但是賑濟災民,保障工人最低薪資,保證農民收益等工作,是維護國家穩定,使得底層百姓不起來造反的最基礎工作。在大明社會新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興起,農民收入不管怎麼保障都在相對下降的當下,社會保障愈發顯得重要。所以朱由棟這一次專門拆分出了一個部門來做此項工作。至於第一任尚書的人選,朱由棟選擇了現任南洋總督陳時濟:這一位,還在做縣令的時候就靠近了當時的皇太孫,二十多年下來,履歷和經驗都足夠豐富,忠誠度更是不用懷疑了。

而陳時濟調任後,原方山學子彭子勤則接任了中南總督的位置。

戶部是這一次被拆分得最多的。第一任財政部尚書,朱由棟選擇了曹三喜:這位一方面是銀行行長的位置上待得太久,必須挪一挪。另一方面,朱由棟深知自己大手大腳的毛病。以前有個許弘綱時不時的頂一下他他還知道收斂,現在這個王紹徵軟不拉幾的,從來都是鼓勵皇上多花錢——必須要讓曹三喜這個更強硬的人來管國家的錢袋子,不然朕這會兒把錢花爽了,以後真要開全球大戰,沒錢的時候怎麼辦?

曹三喜從皇家銀行離任後,出身於方山學校的數學家李國俊,則是去接了銀行行長的位置——這兩位,一個行商出身,一個是胥吏之子,卻都爬到了朝廷正二品的高位。若不是穿越者獨裁,是怎麼都不可能的。

而李國俊以前的兩個副手,王華欽出任稅務總局局長,專職負責大明所有稅收的收取。王執則接任工商總局局長。原戶部尚書王紹徵平級調動到農業部,專管農業。隨同陳子壯一起在奧斯曼出任使節多年的崔呈秀,出任商務部尚書。

從以前戶部裡拆分出來的還有一個部門:審計署。是專門對政府部門進行經濟監督的。朱由棟給這個部門配上了讓全國官員心驚肉跳的主官:信王朱由檢。

教育部尚書自然是喜歡教書育人的張以誠。而兼管理藩院的外交部尚書,則交給了陳子壯。

國防部尚書仍然是楊鎬:大明這會的國防部其實就是一個軍隊後勤部。而獨立出來的負責徵兵、建立後備役,安置退役士兵,保障將士利益的兵役總局第一任局長,則是朱由棟小時候的侍衛長,原大明皇家軍事學院的院長,李世忠。

第一任公安部尚書,是從方山學校畢業後就一直在各地做推官的簡王朱由。

司法部的主要職責是負責監獄管理、犯人勞教、訴訟、普法以及未來的大明司法考試等事項。經過大家反覆會商,最後定下,由當年在孔府案中表現積極的王在晉出任第一任司法部尚書。

而最高法院院長,自然是熊廷弼出任。

第一任建設部尚書,由文震孟出任:文徵明家族是這個時代最著名的工程師家族,大明幾乎所有頂級權貴的私人庭院都是由其家族設計。大明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城市規模將急劇擴張。家學淵源的文震孟,將擔負起全國道路規劃、新城建設、舊城改造等繁重的工作。

重工業部尚書,由在建設河套重工中心時表現出色的袁應泰擔任。而輕工業部尚書,則由在應天擔任巡撫多年,熟悉輕工業生產的李標出任。

科技部尚書,徐光啓。

衛生部尚書,吳又可。

宣傳部尚書,大明政治學院院長,張世澤。

原通政司主官通政使陳子壯調任外交部後,原順天巡撫顧秉謙出任通政使。而原福建布政使孫傳庭則接任順天巡撫。洪承疇則出任應天巡撫。

都察院左都御史仍爲趙彥。

這一批主官裡,帝師黨仍然牢牢佔據核心職位,但真正的方山學校出身的師生們,已經開始嶄露頭角。同時,整個中央政府的各部官員,經過如此調整後,其平均年齡也從以前的60+一下子掉到了45+。

中央都是如此了,在地方上,方山學校出身的師生們,毫無疑問將會獲得更多的職務。大明官場,新老交替逐步開始。朱由棟花費數十年心血培養出來的近代人才們,開始迭次走上舞臺!

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
第四十八章 打臉就要打痛(九)第一九六章 天下重新透明(五)第四七一章 這是鴉片戰爭第二八八章 基督正義聯盟(一)第二五三章 老西兒都叫窮第二七一章 萬曆四十四年(二)第四三零章 商界開始改變第六五九章 要有戰略眼光第七十八章 劉大刀的奮迅(二)(收藏滿三千加更)第六五一章 美洲禮儀教導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四八二章 滿桂抵定西域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一零七章 現在開始起航(二)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七零七章 沒有人是白癡第六八九章 敵艦兵臨城下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五六四章 張獻忠摸內奸第五五四章 歐奧間的分歧第六一八章 大明主力登陸第七八一章 做好大餐迎客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一三四章 家事也是國事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三一九章 海軍事海軍了(三)第三九五章 清醒的國鬆丸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二九七章 日本欲寇朝鮮(一)第六四四章 美洲的孫督師第二一四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四七零章 成功突襲沙廉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四六一章 進入鐵甲時代第二一二章 目標是法蘭西第十四章 穿越的老套路(二)第二二七章 土著中的垃圾(三)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一八三章 北京暗流涌動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七一八章 如何重振經濟第六零八章 大明兩路進軍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八十章 劉大刀的奮迅(四)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三六五章 原始的鐵甲艦第三六四章 衆狗聽令出征第四六四章 暴怒的朱由棟第五一五章 我演技不錯吧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六二零章 這是赤色黎明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六零九章 神奇的三哥們第三三七章 破軍星的後手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二章 爺爺你辛苦了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六二四章 藩屬國的差異第七零零章 戰爭沒有停止第二三八章 選妃並不簡單(三)第三四零章 工業革命發端(三)第一三零章 金陵日報完勝(一)第五五六章 歐洲將星璀璨第七四七章 穿越者的成就第二零四章 工作要有重點(一)第二八九章 基督正義聯盟(二)第九十九章 我們的海賊王(一)第七六四章 此乃億萬一心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一七一章 宿命的薩爾滸(一)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三二八章 科技界的曙光第三二九章 朱由棟結婚了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六六四章 準備發行紙幣第一六二章 太孫殿下出徵(三)第七七四章 陸軍可以登陸第七六一章 大明作戰計劃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七七八章 大明皇帝板載第四六六章 開陽援助天璣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六四三章 朱慈燚的幕僚第一八零章 大金國沒有了(二)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五九六章 紙幣爲時過早第七一九章 史學家的演講第一五七章 竹千代的助攻第四四六章 聖人還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