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大明朝的應對

大明天啓二十一年(1638)年九月二十六日,乾清宮,國務會議專用會議室。

氣氛極爲壓抑,參會人員自朱由棟以下,個個都面色陰沉。

這封由溫體仁、黃得功共同起草的奏報寫得很清楚:駐印軍二十多萬的兵力,近乎全部瓦解。南印度也幾乎全部淪陷。司令官毛文龍自殺,參謀長叛國……同時,制海權的喪失,導致大明本土派出的二十個師,有十五個師被迫走陸路去翻越若開山脈——貽誤軍情倒是其次,關鍵是這麼多部隊翻山過去了,這後勤保障怎麼辦?若是後勤跟不上,大明在北印度也吃了敗仗,那二十個師的精銳怎麼辦?

奏報傳閱已經結束很久了,但是參會衆臣都沒有說話。在這種壓抑得讓人要發狂的氣氛持續了大約一個多小時後,朱由棟才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由校?”

“皇兄,臣弟知道你要問什麼。餘通海號和鄭和號幾個月前才鋪下龍骨,這會兒水線下的框架都還沒有焊接完成呢。所以,兩年,至少兩年,這兩艘戰艦纔有可能服役。”

“兩年?”朱由棟苦笑了一下:“朕記得,當初我們打印度,前後也就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吧?”

“皇兄,不管印度戰局如何糜爛,不管印度那邊多麼需要海軍。臣弟這會都變不出來可以與西賊鉅艦相抗衡的戰艦。”

無奈的點點頭,朱由棟輕聲道:“朕知道了。”

然後他把頭轉向右側:“曹三喜,李國俊,你們兩個管錢的。說說,若是我大明的商人被侷限在了孟加拉灣以東,對我大明的經濟、民生會有什麼影響?”

“皇上。”財政部尚書曹三喜先起身道:“我大明拿下印度不過三年多,按照當初收兵時皇上對溫相的交待,爲了保證印度的穩定,所以三年內大明不對印度徵稅。因此,在國家歲入方面,朝廷並沒有直接損失。但是皇上,印度戰事一起,朝廷在兵事上的投入猛增啊。天啓二十一年元宵後的第一次國務會議上,當時的年度預算中,財政部設定的今年總支出3.6億。其中劃撥給國防部和樞密院的一共是7300萬。可是現在不過九月,國防部和樞密院已經花掉了1.3億。

另外,我大明的駐印軍當初去的時候是沒有帶家眷的,本來朝廷也允許他們駐紮印度後把家眷帶過去。結果這些傢伙去了之後被當地的姑娘給纏得緊,除了少數官員,其他普通士兵都沒有把家眷從國內轉過去……不管這些人的家庭關係破裂得如何,現在他們陣亡了,朝廷還得給他們在國內的家眷高額撫卹……總之,今年朝廷赤字是肯定的了。”

“皇上。”銀行行長李國俊緊跟着道:“本來按照皇上的安排,我大明準備在今年開始試着發行紙幣。銀行的想法是,發行紙幣先從印度做起。即,用我們的紙鈔換取印度的金銀。在朝廷貴金屬儲備充分後,再在國內發行紙鈔。但是現在印度局勢如此糜爛,國家發行紙幣的事情,說不得,又得拖上一拖了。”

“此外,自拿下印度這三年來,我大明朝廷雖然沒有對印度徵稅,但是我大明的商人們早就把生意做到了印度。由於消費市場的擴大,很多工廠主都貸款擴大了生產規模,很多商人也貸款添置了貨船,多僱傭了人手。而朝廷也因此多了很多商稅。現如今……朝廷稅收減少幾百萬倒是小事,臣害怕的是國內出現相對的生產過剩,部分貸款人因此而破產,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朱由棟又將頭轉回左側:“熊先生,樞密院這邊有什麼要講的?”

“皇上,臣今日纔拿到奏報,這會兒……臣深感罪孽深重。”

“不要講那些沒用的,現在說說,樞密院在軍事上怎麼辦?”

“皇上,印度戰局一片糜爛,其原因毛文龍的絕筆裡已經概括得很清楚了。海軍不敵,致使敵人可以隨意登陸,我軍只能是被動應付。印人不可用,嚴重拖累我大明將士。還有就是印度那個地方對人的腐化速度實在是太快!當此之時,臣以爲,在我海軍沒有拿回制海權的時候,必須要收縮防守!實在不適合再度增兵了。”

“嗯。那熊先生認爲,收縮到什麼程度?”

“皇上,因爲印度隔得實在是太遠,所以這份所謂的最新奏報,已經是兩個多月前的了。臣不知道現在坎普爾還在不在?但臣以爲,不管坎普爾還在不在,黃得功只是把德里讓出去是不夠的。若是臣與黃得功易地而處,臣會直接收縮到達卡!”

“樞相!”一開始一直閉目不語的袁可立猛的增開了眼:“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一步退到達卡,豈不是把整個印度的精華,恆河平原,全都送給了西班牙人?”

“那又如何?”熊廷弼把頭一昂:“我深信我大明本土的精銳就算對上西賊幾倍的精銳也會不落下風。但是,後勤啊!子彈彈藥打光了,那衝鋒槍還不如大刀長矛呢!是,西賊的彈藥是要從歐洲本土運送過來,單算路上消耗的時間,絕對比我們翻越若開山脈的時間多得多!但是,人家是一次幾萬噸,十幾萬噸的海運。而我們是幾百噸的山路運輸啊!在坎普爾,依託防禦體系,守一兩個月沒問題,若是敵人驅使印度人來消耗我們的子彈呢?若是敵人圍而不攻呢?”

“所以。”他站起身來,朝着朱由棟深施一禮:“皇上,我大明擁有印度也不過就三年,雖然這一下子丟掉會很痛。但是三年多前我大明沒有印度的時候,國勢依然蒸蒸日上。現在就算丟了印度,也遠遠不到傷筋動骨的時候。只要我們把更多的將士保存了下來,臣深信,待得我們的海軍重新拿回優勢,不,就算是取得均勢,我們依託保存下來的精銳,也能迅速的拿回印度!”

看了一眼雙目完全沒有聚焦,仍然在不自覺的用手指敲打座椅扶手的朱由棟,熊廷弼跨前兩步:“皇上,存人失地,人地兩存。這可是您說的啊!現如今我海軍拿不到制海權,陸軍在印度拖久了,真的存在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臣請皇上同意,讓北印度的陸軍撤退到達卡。若是事不可爲,允許他們沿着若開山脈撤退到緬甸!”

呵,存人失地,人地兩存。這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吶!便是如朕這樣的穿越者,面對印度如此肥美的土地,也有些割捨不下,剛纔心裡想的都是怎麼用現有力量翻盤呢。

不過,熊先生的話,雖然激進了一些,但從軍事角度來說,是正確的。

但,軍事正確了,政治呢?別說其他的,就是從印度回來的那一批官員,以及他們帶回來的一大羣家眷如何安置都夠讓人頭疼了。更不用說,當年跟着大明打印度出了大力氣的各個藩國,在齊齊丟了一大塊相當於各自藩國本土的土地後,大明需要如何安撫,才能保證這些藩國的忠誠度的問題了。

又長考了一陣後,朱由棟再次開口道:“對於李永芳的問題,御馬監準備如何處置?”

劉時敏起身道:“皇上,奴婢以爲,此賊應當誅滅三族!但因爲此賊早就將家眷接到了印度,唯一在我大明一方的長子又有大義滅親之舉。所以,這要執行,只能是啓用暗殺手段了。”

“皇上。”錦衣衛指揮使田爾耕起身道:“臣願親自率人潛入印度,務必滅了此賊滿門!”

擺擺手,讓這兩個傢伙坐下,朱由棟嘴角微微扯了扯:這個李永芳,歷史本位面上是大明將領中第一個投降努爾哈赤的。投降過去後,娶了女真女人不說,連從此之後生下來的孩子也全都是取的女真名字,也算是厚顏無恥至極了。哎,有時候身爲穿越者真的有點困惑,一方面不斷暗示自己要有寬容的胸懷,不要因爲人家還沒有犯過的錯就對人家區別對待。但另一方面,這祖大壽、李永芳的表現,真的讓人失望啊。

不過,暗殺這種事情就算了。且不說因爲人種的問題,大明在印度潰敗後,漢人在印度,尤其是南印度,肯定是寸步難行,刺殺在技術上很難實現的問題。就是純粹從政治上來說,我大明煌煌天朝,怎麼能像社會的痞子一樣做這種下三濫的手段?李永芳,若是運氣好,我大明還沒有打回去的時候就死了也就是個挫骨揚灰。若是後來落到我大明手裡,朕會對其公開審判,然後讓他領教一下自朕出任監國後就從未執行過的凌遲是什麼味道!

至於這個李延庚嘛,哼,歷史本位面上,李永芳爲了取信滿清貴族,休了自己的髮妻——也就是李延庚的生母。但是這位李延庚還是很滋潤的做了‘我大清’的官。所以,此人到底是不捨故國,還是敵人派進來的間諜,這是需要小心處置的。

“衆卿,聽大家講了很多,朕也想了很多。現在,朕提幾條意見。”

“臣等恭請皇上示下。”

“其一,民生方面,內閣撥款給雲南布政司和蜀國、楚國。讓他們做好接納從印度敗回的官民家屬的各項準備。短期安置後,要儘快給這些人安排新的工作。

其二,經濟方面,銀行對相關商人要進行仔細甄別。確實因爲印度失陷導致經營失敗的,不要急着催還貸款。同時在這個時候,國內的穩定壓倒一切,紙幣發行,暫緩。

其三,軍事方面。朕准許目前在北印的部隊自行決定去留。必要時,可以撤回若開山脈以東。另外,樞密院下一道命令給雪區的滿桂。讓他率領一支部隊,走克什米爾,去接應曹變蛟和左夢庚。那支部隊雖然人少,但也是我大明自己的部隊。

其四,宣傳方面。張世澤,如實告知我大明百姓,西賊入侵,我大明在印度慘敗。但是這引導方面,儘量往李永芳身上多帶一些。”

“是,臣領旨。只是皇上,這李永芳的長子,叫李延庚的?要不要正面宣傳?”

“不可。相反,此人回到大明後,田爾耕,錦衣衛要派人將其控制起來,嚴加審問!朕懷疑,這是李家父子的雙簧!就算是審問不出什麼問題,此人也要提前退役。總之,六大報在宣傳的時候,提都不要提這位李延庚的名字。”

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
第七十四章 要走就走遠點第二七三章 丙辰會試黑幕(二)第三五零章 東海上的決戰(終)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三六二章 霸道的熊總督總設定(看前一定要看)第六十六章 東北號角連營(一)第七二八章 共贏纔是王道第六四七章 易普拉欣出兵第二四二章 大阪的冬之陣(三)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一七八章 宿命的薩爾滸(八)第一六五章 山海關定方略(三)第八十一章 劉大刀的奮迅(五)第一二二章 扶上馬送一程(四)第六六六章 世界大戰開幕第七八六章 總算是明白了第六八六章 菲利普分蛋糕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五四八章 繼續開發東北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二一六章 對法戰前準備(一)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四零二章 白甲兵對武士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六六九章 紅海出現敵人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四一八章 無煙火藥時代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四十章 打臉就要打痛(一)第八零二章 告歐洲人民書第四章 坑子孫的太祖第三九二章 宗室們的分化第六七零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二二八章 暗流暗示涌動第九十五章 國家根基已朽(七)第十八章 狗屎般的財政(三)第七九六章 槍口頂在腦門第一一四章 東林也要辦報(三)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六八五章 大維齊親上陣第三五一章 李三才的竹槓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一八九章 英烈不容遺忘第一九四章 天下重新透明(三)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二十八章 原始資本積累(三)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五零九章 都察院要大改第五十章 納黎萱的獨子第二十一章 有的人欠收拾(三)第七三九章 美洲戰後安排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一四章 文曲死中求活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七十九章 劉大刀的奮迅(三)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五六一章 造反專家抵達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五零八章 好好修煉內功第七五七章 唯有科技制勝第一一六章 東林也要辦報(五)第四五一章 菲利普的魔盒第九十四章 國家根基已朽(六)(收藏滿四千加更)第三二六章 忠君愛國商人(一)第七三八章 美洲大局已定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二二三章 劃時代的差距第六三二章 文臣們的作用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四四四章 藩王們的反應第二三五章 歷史未能重演(六)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一零章 決戰地點敲定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一五六章 李成樑的致仕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六四九章 政委們的威力第六三六章 帝國開始崩潰第八零一章 亞速爾的海戰第二七八章 太孫賑災方案(一)第二三零章 歷史未能重演(一)第三六零章 三萬裡的遠征第六五八章 郵輪上的學習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二五七章 大阪的夏之陣(三)第二六九章 鬱悶的大司寇第一四七章 暹羅國的消息第二十章 有的人欠收拾(二)第一九八章 天下重新透明(七)第四三七章 追擊其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