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現在扭頭向東

“大司徒,現在戶部的賬戶上還有多少錢?”

“回稟皇上,目前戶部還有金幣300萬,銀元5500萬,加上銀角、銅幣,總計價值銀元8215萬元。”

“曹行長,去年銀行收支如何?”

“皇上,排除戰爭基金會剩餘的1350萬元外。去年一年銀行通過存貸款差價、火耗,掙到的盈餘是330萬元。”

“嗯。”很是滿意的點點頭:這會兒大明總體還是個農業社會,手工業啥的成規模的有一些,但總體仍然體量偏小。各類先進生產技術也被他壓着沒有放開。在如此情況下,在銀行把網點基本鋪設到府一級的前提下,銀行還能實現盈利,不得不說曹三喜太厲害了。

總之,大明體量大,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這一年財政是虧損。但老底子依然雄厚。

想通了此節,朱由棟的情緒舒緩了不少。

“好,錢糧的事情那就先這樣。接下來,各卿先彙報本部工作吧。”

工部這邊呢,主要還是各種水利工程的修建。得益於戶籍的完善,黃冊的重建。工部這邊的節慎庫拿到的錢,完全足夠修建計劃中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而且按徐光啓的話說,今年工部還對太上太皇未來的陵寢,追加了30萬元的工程款。

刑部的主要工作還是繼續推廣新法試用府縣。

吏部的主要工作是準備明年的京察。京察這個東西還是需要的,畢竟大明現在正式文官就兩萬三千多人,兩京官員就接近一萬。對這個羣體的官員,還是應該每六年就大規模的監察一次的。而且現在大明內部雖然齊楚浙宣四黨以及朱由棟自己的方山黨都混雜在朝廷。但黨爭卻是沒有的。所以,在吏部尚書趙煥提交出一份詳細的京察方案後,朱由棟也點頭批准了。

“皇上,禮部這邊,主要的工作是準備明年,也就是天啓元年的會試。目前,距離北京較近的省份,已經有舉子開始入京。禮部將協同錦衣衛,提前做好京城內的酒樓、旅舍的安排。”

呀,1619年的會試啊。仔細的回想了一下,他也就想起來了歷史本位面上這一榜的兩個人:陳子壯、袁崇煥(孫傳庭已經被他提前扒拉出來了。不過其實這一榜的名人不少,比如馬士英、倪文煥等等)。

這兩個人,後者不必多說,關於此人的爭論差點上升到國家層面了。而前者,嶺南三忠之一啊!

不過袁崇煥好像是三甲排名前列的,直接不讓他上榜好像做不到,而陳子壯更是探花郎,就是不關照也能上榜。所以,隨他們去吧,朕也懶得再去搞什麼科舉黑幕了——那玩意萬一露了餡,對國家公信力的傷害是巨大的。

“嗯,提前準備館舍安置入京舉子,大宗正安排得妥當,那便如此吧。下一個……嗯?大宗正還有什麼要說的?”

“呃,皇上,此事還是請魏公公和田指揮來說吧。”

“嗯?”

“皇上,奴婢的東廠最近報上來一些消息。說是唐王、周王和福王,今年分別多次在南陽、開封、洛陽三地宴請參加府試、鄉試的學子。此外,三藩還派出府中長史這樣的重臣親赴京師,舉辦各種文會,邀請入京的舉子參加。而還未就藩的桂王殿下,更是親自出面組織這樣的文會。呃,此事,乃是錦衣衛最先發現,之後東廠也跟進調查,禮部後來也介入了……”

“哈哈哈,朕道是何事,原來是這個啊。無妨,這四家藩王,以後都會遠走海外。這手裡確實是需要我大明的士子襄助嘛。這個事情,讓他們自己私下做,不要搞到檯面上來就行了。錦衣衛、東廠乃至禮部,抱定兩個原則,第一,沒有公開的招賢納士。第二,沒有把手伸進軍方。只要沒犯這兩條,都可以不管。”

“是,臣(奴婢)遵旨。”

“好了,此事就這麼處理吧。接下來,兵部。”

“是,皇上,諸位。”兵部尚書王象乾起身:“兵部去年的事情剛纔各位同僚其實已經代說得差不多了,我在這裡感謝諸位同僚的大力支持,使得我大明將士在外征戰,從來不用爲錢糧物資擔心。明年,按照皇上的意思,是要轉頭對倭賊用兵。臣提請皇上移步,到隔壁的作戰室裡繼續開會。但是,根據保密條例規定,除三位閣老,各部尚書、東廠廠督、錦衣衛指揮使外,其他參會人員不得參加下一個會議。”

於是,在經過朱由棟的同意後,會場立刻挪到了隔壁的另一個房間。這裡,早就有麻貴、俞諮皋、李旦等老將等待在此。相應的軍事模型和地圖也一應俱全。

“皇上。”首先發言的是田爾耕:“根據錦衣衛的情報,自今年二月的東海大戰後,近十月來。目前可以明確的是,從鴨綠江南岸到大同江北岸,倭賊依託當地地形,修築了三道防線。鴨綠江南岸的防線已經竣工,我們依靠朝鮮人的幫助,溜進去現場觀看了一番,後來把這些情況向麻帥彙報後,麻帥認爲倭賊修得並不是太堅固。更多的只是起警戒、瞭望的作用。而之後的兩道防線,則是正在修築。其中只有環平壤一線使用了大量水泥。”

“皇上,臣以爲,在東海大戰後。”田爾耕說完後,麻貴出列:“倭賊已經明白,由於我們掌控了制海權,並且具備了一次投放大量士兵登陸的能力。所以,這陸地上的防線,根本起不了什麼作用。故而倭賊現在除了對平壤這樣的主要據點進行要塞化外。對漫長的防線反而不是很注重了。”

“麻帥說得有理。”

“皇上,各位上官。”田爾耕舉起指揮棒:“根據我們的打探,目前可以明確,倭賊在朝鮮的十萬餘大軍,已經分成了三個集羣,分別蝟集在平壤、開城和漢城三地。而且近十個月來,倭賊主要是驅使朝鮮百姓在這三個地方將其原有的官道拓寬,並水泥硬化。”

朱由棟穿越前對朝鮮這個地方並不是很瞭解,但也知道半島分裂前,平、開、漢三城本來就是半島的重要城市,號稱‘三京’。這三個地方本來就有質量較好的官道連貫,而日本人現在這樣的做法,其目的已經非常明確了:我知道你掌握了制海權,如果你要打朝鮮,肯定是在半島中部擇一地登陸。那我就乾脆把這裡的軍隊集中在三個點,然後依靠相對便捷的公路實現快速機動。

“好。”點點頭,朱由棟道:“朝鮮半島這邊的情況就是如此了,那倭賊本土呢?”

“這方面的情報獲取稍微困難了一些,主要是倭賊本土最近雖然沒有打造什麼大艦,也沒有如暹羅那樣打造什麼火焰船。卻打造了很多三百餘噸,只搭載十餘門火炮,但船體狹長,速度極快的帆船。這些船隻反覆巡邏倭賊本土沿岸,我錦衣衛人員想要潛入極爲困難。”

估計這就是飛剪船了吧?這船用來做貨船真是沒的說,快!但是用來做軍艦?抗擊打能力就有些差了。不對,破軍身爲穿越者,怎麼會不知道飛剪船根本無法和純粹的風帆戰艦作戰?

朱由棟這邊在思索,那邊田爾耕還在繼續彙報:“目前關於倭賊本土,我們可以明確的是。倭賊已經下了全國總動員令,要求全國各大名充分準備,一旦我軍在其本土登陸,就要全國皆兵,將入侵者趕下海去!”

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
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一三三章 國事就是家事第四六九章 大明向你宣戰第六六五章 不算晚的情報第五三四章 菲利普的日記第七八五章 這是毒丸情報第六零四章 大明朝的家底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八零三章 聯盟迅速瓦解第二九一章 決絕的達塔爾第七二九章 這是一個憨憨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三四三章 日本人的腦補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一一九章 扶上馬送一程(一)第七章 皇帝真不好當第二四六章 倉儲收歸於一第五四五章 宗藩是提款機第五十八章 有礦就要守住第一八六章 吹皺一池春水(一)第五章 大明其實很窮第四零五章 穿越不是萬能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七零二章 宗藩體系危機第四八一章 大明使團抵奧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九七章 再次熟練甩鍋第六五三章 親王號戰列艦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二六八章 睡虎地簡出世第五三九章 耶路撒冷磨盤第二九五章 朱由棟的調整第四四五章 衍聖公不祿了第一九一章 行百者半九十(二)第五四零章 奧斯曼的反擊第六二九章 天啓御駕親征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一四二章 厲害的二當家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四二四章 商稅是要收的第四七二章 晉商開始轉型第二十五章 泰西今夕何年(二)第十三章 穿越的老套路(一)第一七零章 戰前最後準備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六二三章 奧朗則布背刺第六二二章 絕望的皇太子第七二六章 奧斯曼的戰艦第七四一章 失去南美之痛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四七五章 甘青遼湘建省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六十三章 奇葩後勤保障第五九七章 宦官的危機感第七零八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六六三章 科技尚未落伍第十七章 狗屎般的財政(二)第五四三章 五千噸鐵甲艦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七五零章 暴兵暴艦備戰第七十一章 西北危機已現(二)第七九三章 亞丁灣的屠殺第一一三章 東林也要辦報(二)第六六零章 天才們的表字第三六三章 朱由棟的殺招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一七二章 宿命的薩爾滸(二)第一一五章 東林也要辦報(四)第七零三章 朱由棟的險招第五九三章 兵役總局開張第五八八章 帝師黨的共識第四三三章 科研獲得突破第四二三章 先制定勞動法第五二一章 朱家的男人們第四五三章 奧斯曼的權臣第三零一章 向東還是向南第七一五章 後勤陷入窘境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二零二章 緊要無過人財第三二一章 女真人的選擇第五六三章 李自成的方略第二七六章 方山的進士們第五六六章 美洲的新局面第七十七章 劉大刀的奮迅(一)第五七六章 有競爭是好事第五四六章 工業衝擊農業第一九三章 天下重新透明(二)第二五六章 大阪的夏之陣(二)第五二七章 亞歷山大城下第三六九章 西貢要塞被圍第五七九章 材料學者發威第四三八章 簡王並不簡單第二六七章 總結後出大招第三十七章 東瀛島的變化(一)第一九九章 喪事不止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