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殿下的新玩具(一)

東海之上,波光粼粼,晴空萬里。

蔚藍的海面中,有七艘帆船排列成一條直線,只掛了半帆。各自拖出幾縷青煙,緩緩的向東南方向行駛。

一大羣海鷗因爲此時船上的人們正在生火做飯,循着味道趕了過來,圍繞着巨大的桅杆盤旋不已。

“呯”的一聲巨響,一隻天空中的海鷗應聲落下,其他的海鷗們驚慌的大聲悲鳴,然後迅速的逃逸無蹤。

“小次郎!手賤啊!”

“嗨嗨嗨~少當家的,這大明太孫殿下賜下的短鐵炮真的厲害啊!不用火繩,準頭又好。在下實在忍耐不住,又來了一發。”

“鏗鏗”,一個響亮的暴棗在小次郎的頭上響起:“老子,不,本將給你說過多少次了,我們現在從良,呃,不,是招安了。我們不是海商了,是大明官軍!以後不要叫老子,呃,不要叫本將少當家,要叫將軍。”

“嗨以!”

“MD沒被打夠是吧?還‘嗨以’,應該是屬下遵命。簡單點叫‘是’,還有,咱們現在是大明官軍了,叫太孫殿下不用特意加上‘大明’兩個字。哎~~”吼完這些後李國助頹然的以手捂額:“這羣蠢貨,什麼時候纔有官軍的樣子啊。”

又被敲了腦袋的小次郎很是委屈的轉過身,低聲的咕噥道:“還說我們如何,你還不是一樣。老子現在都被太孫殿下親自賜姓犬養了,你還叫我小次郎……”

“小次郎,你在那裡嘀咕什麼?”

“衣衣誒,沒有,沒有的事情。呃,屬下沒有對將軍有什麼不滿。”

“你這傢伙皮在癢吧……”

“少當家!瞭望手發來消息,本隊西南方向三十里外出現一支船隊,約莫有二十隻兩千料大船。”

“狗日的你們都要氣死老子是吧?太孫殿下教令,統一度量衡,什麼石啊,料啊這些模糊不定的東西都不要提了。以後都是公斤、噸!唔~~兩千料,二五一十,二三得六,那豈不是七百噸的肥羊?鐵蛋,趕緊組織人手升滿帆。小次郎,組織人手準備跳幫。通知甲板下面的老酒鬼,火炮準備!”

一疊聲的下達完各種命令後,李國助迅速的跑上指揮台,飛快的轉動起舵輪來:“打出旗號,各艦跟隨旗艦轉向!”

此時乃是1608年6月25日。距離李國助第一次見到朱由棟,已經過去了十五個月。

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朱由棟和李旦雙方都做了很多事情。

首先,是李國助等人身份的解決。

到底還是昔年王直被殺導致大明政府的信用偏低,所以李旦到這會兒還是不願意離開日本回國。不過在聽了李國助和顏思齊的彙報後,他還是派出手裡大約三分之一的人手和海船,由李國助率領,回到國內在朱由棟麾下效命。

至於顏思齊?開臺王這會兒一艘自己的海船都沒有,只是在到處幫閒。所以,他的態度反而是最堅定的。

李國助帶回來的人裡,除了一部分海外華人外,當然有相當一部分日本人。對於這些人,朱由棟並不歧視。他親自對這些傢伙一一接見,對有名有姓的浪人,他把自己的‘棟’字賜下,讓這些人以後所有的後代都以‘棟’字爲通字。對於沒有姓氏的平民海員,則是一一賜下了諸如‘犬養’、‘豬突’、‘熊羆’等威猛高大上的姓氏——沒得辦法,日本列島上沒有老虎獅子這樣的大型貓科動物。野豬和黑熊就是日本列島生態鏈的頂級生物。你要是給人家取雄獅、猛虎什麼的,人家還沒感覺呢。

總之,收心完畢後。朱由棟直接讓這一千多好漢集體加入了大明軍戶。籍貫定在寶山衛崇明沙所。

對於這件事,南京兵部尚書許弘綱是舉雙手贊成的:大明軍戶的逃亡從立國開始不久就已經出現,到了現在,北方因爲始終有邊境壓力還稍微好一點,整個南方的衛所制度早就爛完了。這時候有人願意加入大明軍戶,而且大多數還是大明本國人,那肯定是要支持的啊——衛所兵是不需要朝廷給錢的,相反,每年還得倒給朝廷錢!

所以,入籍的事情很輕鬆的就辦完了。而李國助也被任命爲崇明沙所千戶。還在福建的福寧鎮掛了一個遊擊的名,確實可以被下屬尊稱爲將軍了。

至於顏思齊,出於衆所周知的原因,他被交給了李如樟,軍籍掛在了長江水師,朱由棟給他弄了一個都司的頭銜。

解決了人員身份問題後,接下來當然是裝備問題。

百年海軍真不是說着玩的,曹三喜前些日子給即將到來的李國助等人準備了十萬兩銀子,原本想着怎麼都夠了。結果一年多下來,曹三喜已經從驚訝到憤怒到狂暴再到麻木——隨便吧,這海軍就是個無底洞。

朱由棟在看到李國助帶來的,李旦一直引以爲豪的兩千料大海船後,只是簡單的嗤笑了一聲。

有的時候,朱由棟真的要感謝西班牙王國,如果不是這個時候他們把葡萄牙給吞併了,導致流落世界的葡萄牙人陷入了彷徨無助。他還真的不能如此順利的得到葡萄牙人毫無保留的全力配合。

磨鏡師、鐘錶匠、機械工程師……無論什麼人才,朱由棟的方山基地裡都有,而且全部都是葡萄牙人。現在,連造船師都有!

在21世紀的網絡上,關於這個時代中國帆船和西式帆船的優劣,各派可以說是吵翻了天。而朱由棟是個對20世紀戰列艦感興趣的傢伙,對帆船完全不瞭解。但是限於這個時代的種種限制,直接上蒸汽鐵甲艦還不現實——比如說不鏽鋼、防鏽漆技術不達標,鐵甲艦在海里泡不了多久就會爛底漏水,故而風帆戰艦是一個必須的過渡。所以,朱由棟發揚了一慣的土豪作風:大明自己的船工和聘請來的葡萄牙造船工程師,各自帶領一羣人,用相同的預算各自造一艘船出來試驗、對比!

從李國助等人再次前來南京報到後,整整一年多的時間,絕大部分都是耗在在造船以及各種相關試驗上。中、葡兩國匠師,徐光啓等科學家,李國助顏思齊等海商以及朱由棟這個穿越者,都在此間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到了1608年的一月,大明未來的海軍第一代新式風帆戰艦終於在圖紙上定型。之後太孫殿下將早就聚集起來的近一千名工匠齊齊發動,到了這一年的五月,第一批次十艘戰艦建成投入使用。

這一代戰艦被命名爲金陵級,船長50米,船體最寬處8.5米。水線下的水密艙之上,有三層船艙,兩側可以各放置20門十二磅火炮。船艙之上的甲板,艏樓被徹底砍掉,艉樓也被壓制得又矮又短。

甲板之上,是三根高達40米的桅杆,全部掛軟帆。所用的布料是方山基地材料實驗室提供的最新帆布,結實耐用,透水性好。在三根主桅之外,船首和船尾各有一扇斜帆。

船身的腰線拉直,船尾也是方形。整個兒看起來,就是一個長方形的盒子。

整條船標準排水量大約600噸,滿載850噸,滿載吃水4米。每船標準載員180人。在滿帆並且風力充足的情況下,航速能夠達到10節左右(18.52公里/小時)。

作爲試驗品,這一代戰艦總體是趕工出來的。按照葡萄牙造船匠師的估計,這第一批十艘戰艦,頂天能在水裡泡個半年。不過朱由棟不在乎:半年時間足夠了。有了這半年時間,他就可以慢慢的挑選足夠好的木料,慢慢的培養專業的造船工人。在冶金技術和船用蒸汽機技術大成之前,風帆戰列艦這一塊,大明至少要不落於人後。

當然,朱由棟不知道的是,他和他的手下們通過各種科學規劃、設計以及不斷試錯後弄出來的成品,已經無限接近英國人在十七世紀用來縱橫四海的中型蓋倫船了!

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
第五一六章 對奧全面戰爭第一五五章 所謂帝王心術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七八七章 戰鬥陷入混亂第六九五章 進擊的商丘號第七五三章 西路軍的統帥第三八五章 打仗首先問錢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四七八章 歐洲人的改變(二)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五八五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七一章 如何抓捕敵酋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二六一章 大阪的夏之陣(七)第五零三章 軍事命名規則第二三七章 選妃並不簡單(二)第五七八章 菲利普的理政第五十一章 唯大勢不由人第五五一章 天家最是無情第七五九章 大明的內燃機第五六二章 此刻需要謹慎第二三六章 選妃並不簡單(一)第六一一章 炎黃日月國旗第一零零章 我們的海賊王(二)第三九六章 悲催的朝鮮王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八十五章 丁未的進士們第四十二章 打臉就要打痛(三)第一四三章 四方英才匯聚第四九八章 風帆最後華章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八章 言官們的彈本第六二八章 明軍轉入防守第五九零章 大明機構改革第九十八章 千萬人吾往矣第一二四章 殿下的新玩具(二)第一八八章 吹皺一池春水(三)第一二零章 扶上馬送一程(二)第二零八章 金軍媒之佈局第七二二章 大明造艦計劃第五九九章 公務員的考試第四三五章 後勤保障無礙第三十章 原始資本積累(五)第一九七章 天下重新透明(六)第六二五章 阿格納的和談第二零六章 科研後繼有人第三七八章 中南總督人選第七二四章 神獸銀行出爐第七三六章 燃燒的波哥大第七九四章 軍艦是牧羊犬第三二五章 濱海廠的木匠第六二六章 局面似有反轉第七八三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五九二章 大明新老交替第七六二章 大明高級密探第二五四章 一切都是誤會第五一二章 破軍陷入絕境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三八八章 還是先朝後倭第四八零章 菲利普的暢想第四九九章 風帆最後華章(二)第四七六章 河套重工中心第三零零章 暹羅王的手筆第二八三章 東南兩路有警(二)第一四一章 所謂借殼上市第五一九章 易普拉欣佈陣第一零一章 我們的海賊王(三)第七二三章 如何擴大內需第六三四章 三位殿下之戰第四七四章 天啓礦業改革第五一八章 奧斯曼的應對第一九零章 行百者半九十(一)第五八二章 易普拉欣妥協第四二九章 學生們的志向第一四九章 未雨當先籌謀第一六九章 忙碌的魏忠賢第四六三章 我該怎麼幫你第六四五章 蘇伊士開通了第四一三章 身體素質差異第三十一章 原始資本積累(六)第一五二章 熊廷弼的手段第三八三章 新的情報佈局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五九五章 流通貨幣不足第四一七章 東亞霸主降臨第九十章 國家根基已朽(二)第七零九章 所謂李代桃僵第六五零章 一錘子的買賣第六七九章 南北印的迥異第七五二章 最大勝利保障第十二章 孤的元從班底(四)第二八五章 易普拉欣崛起(二)第二七九章 太孫賑災方案(二)第四五七章 廉貞初顯威力第九章 孤的元從班底(一)第七四九章 改國策備大戰第五四二章 世事難有如意第六三五章 冷熱混雜戰鬥第六十九章 東北號角連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