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商衆臣列傳集

————伊摯伊陟列傳————

伊摯他母親生他之前,夢感神人告知:“臼出水而東走,毋顧”。第二天,她果然發現臼內水如泉涌。這個善良的女人趕緊通知四鄰向東逃奔二十里,回頭看時,那裡的村落成爲一片汪洋。因爲她違背了神人的告誡,身子化爲空桑。

巧的是有莘氏的女奴前來採桑,發現空桑中有一嬰兒,便帶回獻給有莘王,有莘王便命家用奴隸廚師撫養他。由於是在伊水所得的,故取姓爲伊。

伊摯自幼聰明穎慧,勤學上進,雖耕於有莘國之野,但卻樂堯舜之道,既掌握了烹調技術,創立了“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教民五味調和,中華割烹之術,開後世飲食之河,後人奉其爲“廚聖”、“烹調之聖”。他也深懂治國之道,不僅是廚師,也是有莘國貴族子弟的師僕。

商湯聽說了此事,認爲其有經天緯地之才,想去見伊摯求教,叫彭氏的兒子給自己駕車。

彭氏之子半路上問商湯說:“您要到哪兒去呢?”

商湯答道:“我將去見伊摯。”

彭氏之子說:“伊摯,只不過是天下的一個曾做過奴隸的人。如果您要見他,只要下令召見他,他就蒙受恩遇了!”

商湯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如果現在這裡有一種藥,吃了它,耳朵會更加靈敏,眼睛會更加明亮,那麼我一定會喜歡而努力吃藥。現在伊摯對於蜀山方國聯盟,就好像良醫好藥,而你卻不想讓我見伊摯,這是你不想讓我好啊。”於是叫彭氏的兒子下去,不讓他駕車了。

之後,商湯多次以玉、帛、馬、皮爲禮前往有莘國的一座平兀如幾的小山聘請伊摯(之後該地被喚作三聘臺),讓伊摯很是感動。最後成湯娶有莘王的女兒爲妃,讓伊摯以陪嫁奴隸的身份來到自己身邊,免其奴隸身份,命爲右相,成爲最高執政大臣。

伊摯入蜀後,先是揹負鼎俎爲商湯烹炊,爲其調養身體,還以烹調、五味爲引子,分析天下大勢與爲政之道,教湯效法堯舜的以德治天下,商討伐黎方略:

伊摯首次明確地提出:王朝的更替,戰爭的勝敗不在於國王武力強弱,不在於底下士卒多寡,不在於上天福佑輕重,而是人心的向背。

當時人們認爲上天是人世的最高主宰,唯天是尊,唯天是教,最高統治者每有重大舉措必祈請上天,祭祀神祖以求福佑,開戰之前還要占卜請示,以決定行動和指導作戰。

就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伊尹通過對過去戰爭的總結,隱隱約約地發現到人心向背對戰爭的影響,於是開始衝破天命思想的束縛,把民衆是否擁護最高統治者看作是衡量國家統治興亡的一個重要尺度,進而將這一思想用於指導滅黎戰爭。

伊摯親身試險,“上智爲間”——去黎朝都城觀察黎朝的情況,開展情報工作,瓦解敵人。

極力宣傳“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之暴政,進一步促使人們對其的厭恨,使人心背黎。

通過關龍逄瞭解到黎國內部的許多重要情報後,當機立斷決定策反元妃妺喜,令黎王走向瘋狂,擴大敵人內部的矛盾,以削弱其實力。

在二日互擊的預兆出現後,立刻回到蜀山,爲商湯出謀劃策,根據敵我力量變化選擇有利戰機,對局勢十分了解:

雖當時黎朝呈現出分崩離析之勢,向黎發起最後總攻的時機看似已經成熟,但伊摯認爲其聲威餘緒,不可忽視,沒有十分的把握不可輕動,勸阻商湯積蓄力量,務求一擊斃命。

如此佈局,哪怕遭受了天災,商還能十分順利地滅了黎朝,一舉奠定了後來持續百年的早商盛世。

商朝建立後,商湯將左右相合並,稱尹(又稱:阿,保,阿衡,師保),有輔弼帝王治國、祭祀、教導王室子弟,與管理歷史記載和國民健康之責。

他將此職交給立下赫赫之功的伊摯,此後商人尊稱伊摯爲“伊尹”/“阿衡”。

伊尹一生恪盡職守,完美踐行了自己的守則:爲臣者,爲上爲德,爲下爲民。

他在與商湯的交流中,主張“居上克明,爲下克忠”,要求他在做國王時,要“惟親厥德,終始維一,時乃日新”,強調“任官惟賢材,左右惟其人”,還主張“德無常師,主善爲師”。伊尹說:“七世之廟可以觀德,萬夫之長可以觀政”。

商湯聽從了,並驚歎道:“伊尹亦是帝王之師也。”

商湯十五年,伊尹作《大濩》,持矛以舞,象徵成湯東征西怨,南征北怨,救護萬民。《大濩》雖然是武舞,但音樂寬厚溫和,充滿勸善仁愛的厚義,可見其之用心。

伊尹將歷史記載與國民健康結合起來,開始收集從神農製藥以來各部落方國的巫所擁有的湯液配方,伊尹以這些爲基礎創造出不少優秀的湯方,與精挑細選出有效果的一起記入成冊,推廣出去利於萬民。

伊尹在完成這些時,也沒落下對王室子弟的起始教育,太甲就是個例子——商湯死後,伊尹連寫《伊訓》等幾篇文章,教導太甲,太甲得以繼續維持起盛世,然而伊尹並不將功勞歸於自己,而是著書對太甲進行適時的激勵,加強人們對於君權神授的認可。

大甲十七年,大甲崩,伊尹以太宗爲其廟號,其子沃丁繼位,仍以伊尹爲相。

沃丁八年,三朝元老伊尹百歲而卒,沃丁以天子之禮,將其葬於商都附近,祀以大牢,奉爲“商元聖”,與大乙並祀,沃丁親自臨喪三年,以報大德。

伊尹有一子,爲伊陟。商王太戊繼位後,任用伊陟擔任相國。

當時有怪異的桑樹和楮樹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間長得有二手合抱那麼大。太戊害怕,詢問伊陟。伊陟說:“我聽說過,妖魔鬼怪不能戰勝有德行的人。君王的政令難道有過失嗎?你注意修養德行吧。”太戊聽從他的話,怪桑樹果然枯死。

由於伊陟輔佐朝政得力,太戊在祖廟稱讚伊陟,不把他當臣子看待。伊陟謙讓,寫下《原命》。

太戊執政中期,伊陟去世。

在《尚書》中將這對父子與其他四位賢臣,並稱爲——商六臣。

————仲虺列傳————

仲虺,任姓,薛氏,名萊朱,字仲虺,號中壘,是帝嚳後代。

帝嚳生禺號,禺號生淫樑,淫樑生番禺。

番禺綜合了各地獨木舟製作技術,取長補短,使古代造舟技術更上一臺階。

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

黎益年間,奚仲吉光父子二人合力發明全木質的新型馬車,這種馬車相比其他而言堅固耐用,結構更爲合理,駕駛起來十分靈便。他們還規定了各個部件的製作標準,便於維修。

奚仲因此被拜爲車服大夫(“車正”),封爲薛侯,在徐州建立了薛國。

奚仲死後,吉光仍被任命爲車正。

而吉光死後,幾代薛候庸庸碌碌,無所作爲,車正之官也無從談起,薛國這種情況一直延續道奚仲十二世孫——仲虺。

他出生時,雷聲虺虺,大雨傾盆,緩解了薛國多年的的旱災。

古時候形容雷鳴聲爲“虺虺”,而他又排行老二。於是他的父親給他取字“仲虺”,因爲下雨時閃電就像一條條長蛇飛舞,虺也是蛇的代稱,其父以赤蛇給他紋身。

仲虺二十四歲,繼薛國國君之位,他發揚先祖的優良傳統,帶領薛地民衆,着力改進生產工具,號召各個村落在低窪地帶打井取水,發展農業。

他還倡導人們飼養牲畜,大力發展畜牧業。他設立農官,教人民用莊稼的秸稈飼養牲畜,用牲畜的糞便作爲肥料,來提高土地的肥力。

仲虺還重視手工業的發展。將當時薛國銅器製造業、手工藝品製造業、皮革、釀酒、養蠶、織帛等都發展到一定的規模。

在仲虺的帶領下,薛國成爲了一個經濟較爲發達、實力強大的諸侯國,若要更進一步,唯有挑戰徐州州牧大彭氏。

大彭氏,即籛鏗,是顓頊之來孫(顓頊生伯稱,伯稱生老童,老童生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籛鏗),傳說他已經活了九百多年,在堯帝時期就被舉用爲大臣,封於彭城建國。因其年享高壽,其道堪祖,故後世尊稱爲“彭祖”。

大彭氏在九百年裡小心翼翼,一味求穩:在三苗強盛之時,依附於三苗,在黎國西擴之時,又派兒子籛壽前往黎國表示歸順;太康昏亂之時,沒有向其報告有虞氏異動,而少康回歸之際,又讓他的玄孫籛元哲領兵助其復國,少康論功行賞(也爲變相削弱大彭),讓籛元哲在兗州豕韋建國,但客觀上籛氏家族在兗州有了根據地。

大彭氏憑藉勤王之功,再吸納有虞殘部,以及有九百年來投資各方積攢、保留下來的財富,牢牢地坐上,不,更是坐穩了徐州州牧的位子。

就以薛國這底子要正面擊敗大彭氏,幾乎不可能實現,更不要提與大彭國同氣連枝,對外可互爲犄角之勢的豕韋國,仲虺決定藉助外力。

當時黎王朝逐步衰弱,仲虺聽聞商湯徵滅葛國之時,就認定商湯有成爲諸侯之長,甚至是...天下共主之姿。

於是他加入了商湯滅黎的行列中,成爲了商湯的左相,輔佐商湯完成大業。

但是他忽略了一點,已經在九百年內多次賭對的大彭氏,難道看不出來商湯的潛力嗎?

自然看出了,在仲虺投靠商湯後不久,大彭氏就暗中派遣使者,於其約盟。

以至於在商湯滅黎後,大彭氏並沒有被清算,不過呢,商湯爲了徐州歸附,仲虺爲了抗衡大彭,打壓還是不可避免的,大彭氏默然接受了這一切,自殘以自保。

徐州就此陷入薛國與大彭國這兩極對抗的格局,二者爲了避免自身衰弱時被對方消滅,依賴於商朝的調和與援助,這是三方各自權衡斡旋之下最滿意,合適的方案了。

商湯滅黎後,商湯感到不安與害怕,他擔心後世之人會反反覆覆地議論他,指責他的失德之舉,一些心存不軌的東夷諸侯會在他死後,打着反商復黎的旗號,勾搭野心家,覆滅他所建立的基業。

仲虺見此,心領神會,寫下了《仲虺之誥》,寬慰商湯並引導輿論:論證了商湯滅黎的合理性,闡述黎桀之罪與商湯的寬厚之德。

至此確立了商朝建國的正統性,避免了這新生的政權毀於一旦。

商湯執政末期,仲虺去世,商湯將其葬於亳城北,世稱宋天堌。

————咎單列傳————

咎單,商湯時任司空,作《明居》篇,以明度居之法。

沃丁繼位,伊尹卒後,任咎單爲卿士。

於是咎單輔佐其朝政,延續伊尹節用寬民的政策,篤行湯法,並且寫作《沃丁》,用以警醒沃丁,發揚祖制,以德治商,致使沃丁一朝,國家太平。

沃丁死後,咎單也隨着他去了。

————臣扈列傳————

臣扈,商王太戊時執政大臣。

臣扈和伊陟、巫咸一起輔佐太戊,使得商朝出現第一次中興,諸侯歸附。

在《尚書》中將他與其他五位賢臣,並稱爲——商六臣。

————巫咸巫賢列傳————

巫,起源於遠古,原來是指以舞降神的人,是神與人的媒介。

他們以神言的名義,指引着遠古部落前進的方向。

在部落裡,巫掌握的權力相當於,或者遠超於部落首領。

正是因爲如此,他們有充足的時間與資源嘗試些新的東西,最終掌握起了名爲巫術的知識。

隨着巫術的逐漸發展,巫術逐漸囊括了醫術等方面,一些巫也成爲了這些方面的專家。

天下巫術最頂尖者,靈山巫當仁不讓。

靈山巫中,有十大信奉不同理念,掌握不同巫術的巫師派系,分別爲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

這靈山十巫以巫咸一脈爲首。

他們從部落發展到古國,建立起了一個巫師之國,國號就是巫咸。

巫咸國的人常常右手操一條青蛇,左手操一條紅蛇行走於世間。

靈山山脈之中,有座登葆山,可以直達天界。

巫咸國人經常從登葆山上到達天界,把人民的意願傳達給天帝,隨後又從那裡下來向人民轉達天帝的意旨。

巫咸國成立後,靈山也被稱爲巫咸山,後簡稱爲巫山。

說來也奇怪,巫咸國人不耕作不紡織,卻衣食有餘;不狩獵,卻肉食不缺。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巫咸國人在擴張中發現,有一座名爲寶源的山上,一片白花花的泉水從地下漫出,還伴隨着鹹腥的氣味。

這泉水居然是鹽水!這一發現讓巫咸國人欣喜若狂,要知道鹽是人類活動的必需品,更何況是在遠古時代,要是沿海也就罷了,但巫山可是在離海邊十萬八千里的內陸啊!

巫咸國人以前只能苦巴巴地通過幫助周邊部族,換取肉食,以獲得鹽分,但是現在....

巫咸國人喜上眉梢,這天賜之福差點砸暈了巫咸國人,他們歡天喜地地就地取水,再蒸發水分,得到食鹽,多餘的便跟周邊部落換取物資。

子契時期,蜀山氏在梁州地位日益穩固,逐利的蜀山人也走盡了所能抵達的一切地方。

當他們聽聞此處產鹽,就不顧三峽水道之險,帶着五穀、獸肉獸皮、水果慕名前來,與巫咸國人交換食鹽。

子契還派人到巫咸國,告訴他們把泉水周邊的泥土蒸煮,也能生產出鹽。

巫咸國人照做,果真如子契所說,一時間,鹽的產量大增,堆積如山。

巫咸國人至此對子契好感倍增,願意歸順蜀山氏,這些巫可是當今世界上學識最頂尖者,崇尚科教興國的契自然是非常高興的,得到這些巫的幫助,蜀山氏發展可以稱得上是如虎添翼。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在商湯滅黎,商朝初建後,商湯爲了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幫助,便在中原分給他們一片肥沃的土地作爲封地,還讓他們在南亳居住。

商朝建立後,天下的事務都得要商湯處理,政治活動進一步繁多複雜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要,畢竟商湯不想重蹈黎朝的覆轍,最終他只能無奈地將本屬於他的宗教事務與處理權力交給巫咸國的巫,他們至此迴歸到老本行去了。

在子契死後,蜀山人漸漸地將子契與玄鳥視爲一體,蜀山氏族中玄鳥信仰又逐步演變爲祖先崇拜。

在商湯成爲天下共主後,商人的祖先更加高貴,並對商朝內部進行信仰輸出,商朝管理內的人或多或少都也開始參拜商人祖先。

商湯死後,商朝的大巫們說商湯並不是死去,而只是在人間指引人們的任務結束了,現在前往天界做帝王去了。

大巫們以此開始將商人的歷代祖先們神聖化,至此可以支配人世間的一切的,商文化中的至上權能之神——“上帝”(又稱“天/大帝”(上字在甲骨文中,與“天”“大”字通借)),就此形成。

上帝乃是前往天界的先祖,而下帝便是還在人間歷練的商王。

而擔任上帝與下帝之間媒介任務的,就是大巫們了,他們藉着神權來影響商朝朝堂,勢力迅速擴張。

如果再這樣下去,國家政事無論大小,都要徵得他們的同意,他們的點頭即將要比統治者還有用了,那麼這商朝究竟還是商王的嗎?

所幸商湯的繼任者大甲很快意識到了這點,他決定將大巫們的權力進行劃分,從而令大巫內部不再牢不可破。

他取締了當時可以有數位大巫的制定,規定商朝只能有一個大巫,還將原來大巫龐大得似壟斷的權力分走了大部分,在大巫之下根據不同的需要規定了四個巫官:整理巫術檔案的“史”,負責禱告的“祝”,負責整治王八的“卜”,負責跳舞求雨的“巫”。

其中權力最大,可獲利最多的便是“巫”,所以“巫”也是人最多的,只要“巫”與大巫聯合一樣能夠影響朝堂吶。

所幸,大甲早有準備,他再度下令,如果“巫”跳舞求雨失敗了,那就仿照商湯自焚求雨!

“你們這些巫如此崇拜先帝,天天還會讓先帝上身來指導朝局,如果真是如此,那麼自焚求雨也不是什麼難事吧?”大甲對反對者如此說道。

此令一出,這“巫”就變成了個苦差事,甚至可以說是消耗品,嚇走了許多人。

待到大甲執政後期,大甲認爲“巫”的人數已經降低到危險值以下,纔將“焚巫”改爲“暴巫”(若是大旱不雨,則曝曬女巫,冀天哀憐之而降雨。),避免以後沒人當“巫”。

至此,一大巫四巫衆制度就此穩固下來,在其中做事的不少人也以官名爲氏,形成了四大家族。

太戊時期的大巫名叫巫咸,能以此作爲姓名,可見地位高貴,學識淵博。

事實也確實如此,巫們都說他可以再現當年開拓巫咸流派的祖師爺的成績。

巫咸能成爲大巫,與他爲人正直,樂善好施也是密不可分的,當上大巫後,卻沒有大巫的架子,與巫,與民其樂融融。

但有嫉妒的小人對太戊進獻讒言,說他比太戊更像天下的共主。但太戊還是清明且謙虛的,並沒有迫害巫咸,反而將這小人拉出去處死,轉頭拜巫咸爲師,讓他教自己如何治國。

於是巫咸寫下《鹹艾》,總結他輔佐政事的經驗,傳授給商王。

同時他也聽說了一些對自己不利的話,在伊陟的幫助下寫下了《太戊》,記述太戊時期的歷史,頌揚了太戊帝的從諫修德,更表達自己的赤膽忠心,積極推動對巫制度的改革,他可是古今少有的一位功高震主還能得以善終的臣子。

他在後來還測定過恆星,成爲了占星家,被視爲華夏最早的天文學家。

在晚年,他和他的兒子巫賢一起收集失散的《黃帝內經》,沒有讓這一中醫著作在歷史長河中徹底消失,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他臨終之時,還多次囑託巫賢一定要收集完《內經》,等到巫賢以上帝之名發誓他必將完成這些任務,這才安心地走了。

巫咸去世後,巫賢繼續收集醫學著作,不僅收集完了《內經》,還有收集了《難經》,還憑藉他學到的巫醫學知識,對兩本書進行編纂修訂。

人們紛紛誇巫賢有賢臣之譽,憑藉着這份名聲,他在太戊孫子祖乙登基後任大巫,雖然才能稍有遜色,但還是完美繼承了父親的品德,他的一生勤勤懇懇,使商朝沒有衰弱。

在《尚書》中將這對父子與其他四位賢臣,並稱爲——商六臣。

————未完待續————

九世之亂.早商時期厲熊輝煌.上古時期商夷戰爭.早商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連朝接夕先商東遷.先商時期暴桀亡國三苗世家.堯禪重華合燼成燄.上古時期黎初大難厲熊輝煌.上古時期三苗世家.三苗五帝神農嘗草.上古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炎黃二帝衆臣列傳集白鯊之危.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堯禪重華先商南下.先商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先商南下.先商時期玄鳥生商.先商時期五穀之薪.上古時期伏羲女媧.上古時期三苗世家.三苗五帝商夷戰爭.早商時期先商東遷.先商時期黎初大難先商南下.先商時期阪泉涿鹿彗掃天宮先商南下.先商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商夷戰爭.早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祖乙抗北.早商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白鯊之危.上古時期終歸涅槃.上古時期太康失國先商南下.先商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人族之始.上古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早商衆臣列傳集炎黃二帝衆臣列傳集九世之亂.早商時期暴洪百年盤庚遷殷.晚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連朝接夕神農世衰.上古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玄鳥生商.先商時期受命不殆.晚商時期阪泉涿鹿白鯊之危.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商夷戰爭.早商時期逐日之族.上古時期殷武盛世.晚商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暴洪百年文明火種.上古時期玄鳥生商.先商時期彗掃天宮文明火種.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毀滅新生.上古時期先商南下.先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黎初大難祖乙抗北.早商時期暴桀亡國女媧娘娘.上古時期白鯊之危.上古時期合燼成燄.上古時期文明火種.上古時期彗掃天宮伏羲王朝.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神農嘗草.上古時期毀滅新生.上古時期連朝接夕先商東遷.先商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伏羲女媧.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祖乙中興.早商時期雨中殘火.上古時期
九世之亂.早商時期厲熊輝煌.上古時期商夷戰爭.早商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連朝接夕先商東遷.先商時期暴桀亡國三苗世家.堯禪重華合燼成燄.上古時期黎初大難厲熊輝煌.上古時期三苗世家.三苗五帝神農嘗草.上古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炎黃二帝衆臣列傳集白鯊之危.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堯禪重華先商南下.先商時期伏羲王朝.上古時期先商南下.先商時期玄鳥生商.先商時期五穀之薪.上古時期伏羲女媧.上古時期三苗世家.三苗五帝商夷戰爭.早商時期先商東遷.先商時期黎初大難先商南下.先商時期阪泉涿鹿彗掃天宮先商南下.先商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商夷戰爭.早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祖乙抗北.早商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白鯊之危.上古時期終歸涅槃.上古時期太康失國先商南下.先商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人族之始.上古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早商衆臣列傳集炎黃二帝衆臣列傳集九世之亂.早商時期暴洪百年盤庚遷殷.晚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先商北進.先商時期三族初現.上古時期連朝接夕神農世衰.上古時期炎鍛銅刃.上古時期玄鳥生商.先商時期受命不殆.晚商時期阪泉涿鹿白鯊之危.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商夷戰爭.早商時期逐日之族.上古時期殷武盛世.晚商時期人族之始.上古時期暴洪百年文明火種.上古時期玄鳥生商.先商時期彗掃天宮文明火種.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毀滅新生.上古時期先商南下.先商時期祖乙中興.早商時期黎初大難祖乙抗北.早商時期暴桀亡國女媧娘娘.上古時期白鯊之危.上古時期合燼成燄.上古時期文明火種.上古時期彗掃天宮伏羲王朝.上古時期早商盛世.早商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神農嘗草.上古時期毀滅新生.上古時期連朝接夕先商東遷.先商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伏羲女媧.上古時期三苗世家.大禹治水祖乙中興.早商時期雨中殘火.上古時期